第二十九章 崩塌前兆

字數:4185   加入書籤

A+A-




    沒有任何糾結,李弘軒隻等了一天就舉行了登基大典。年號新萍。儀式簡樸了些,但是朝臣們沒有敢不來的。李家長子次子皆薨,李弘軒是第三子,看起來似乎也是名正言順。

    本來登基之後應該

    沈南星擁立有功,被破格提拔為禁軍副統領。沈六原以為自己也會被安排在禁軍裏當差,誰知道被安排回了老家當一個七品的縣尉,一個管治安的小官。老六的母親也就是沈南星的世姐被封為七品孺人,每年也得一份俸祿。

    雖然老六沒能留在京城,但是這份很對他的胃口,也就美滋滋的領旨謝恩了。

    沈南星明白李弘軒這是信不過他,所以才把老六支走。不過他也沒什麽怨言,至少他平安的度過了這次劫難。

    李弘軒每天忙的焦頭爛額,西疆三族見巨茲國內亂又是新帝登基趕忙集結軍隊進犯,倒也讓他們占了不少便宜。

    北境紫羌因為沒有了圖燦克多,倒是掀不起多大的風浪,但是也不肯放過這個機會,經常用小股部隊去騷擾邊境,鑽空子打個劫。最可氣的是國境內西北角的百花山青雲峰竟然來了一夥匪盜,人數眾多,經常趁著戰火下山搶劫財物。

    李弘軒想要攘外安內,可是國庫空虛,人心不齊。這幾天他都睡不好覺。

    這一天李弘軒正在批閱奏折,右丞相許懷純覲見。

    陛下登基已經三天天,每天都忙的昏天黑地,是否忘了一些事情?”

    什麽事情?”

    冊封兩宮太後的事情。”

    李弘軒笑了笑,說道:“這麽重要的事情朕怎麽會忘記呢?隻是不想姨母的冊封儀式太簡陋而正在準備中。剛才你說‘兩宮’?”

    就是思齊宮的那位前皇後娘娘啊。”

    李弘軒眼中射出寒光,“她?她因為教子無方已經上奏自請降為太妃,隻求繼續住在思齊宮即可。”

    陛下要想拉攏前太子那一派的臣子,務必要厚待前皇後。您別忘了前皇後也姓黨。”

    黨三河。”

    沒錯。現在黨三河在西疆屯兵十萬。還有一支雇傭騎兵人數八百。他要是有所異動,恐怕國家的根基也會動搖。”

    早年朕曾隨他曆練。此人極為傲慢狡詐,遠不如沈世勳寬厚。”

    沈世勳的實力在於精於人情,他在軍中就像粘合劑,把有分歧的將士粘合在一起,在朝野他結交陸煥之,保他不被言官彈劾。這樣他就滿足了,他是沒有野心的將才。黨三河本身實力很強,也很有野心,但是他不懂人情世故,所以總是被告狀。先帝一直防著他,隻是琿城位置重要又難守,除了他沒人有這個能力駐守,所以才讓他有做大這一天。”

    你分析的不錯。可是如果冊封那個女人為太後,那豈不是讓黨三河更加得勢?”

    許懷純拿出兩封奏折遞給李弘軒。

    這是黨三河的奏折,說的都是這件事。臣以為如果不冊封,恐怕會引起黨三河的猜忌,以致打草驚蛇。而且以前太子的擁躉也都眼巴巴的等著看陛下的態度呢。要是陛下真的不冊封前皇後為太後,隻封為太妃,恐怕這些李弘庸的擁躉可能有一些就會轉投黨三河麾下。那麽局麵就更加不好控製了。”

    許懷純雖然說的頭頭是道,但是李弘軒的臉色卻愈發陰鬱。

    許懷純,你不是不知道朕的心結。”

    臣,知道。”

    這是朕的心結,也是姨母的心結。朕原以為,當了這個皇帝,就可以還生母一個公道。可現實是朕不僅不能手刃姓黨的那個老婦,為母親報仇,還要尊她為太後?那我做這個皇帝做什麽?”

    臣隻能說,小不忍則亂大謀。”

    姨母因為朕不能賜死她,已經對我不滿。你也知道,她發起脾氣來,我也害怕的。現在要尊那女人為尊太後,我姨母隻能做生母皇太後,比姨母還高半級,不僅我心難平,恐怕姨母也會來我這裏大鬧。”

    許懷純進了宮也見過李弘軒的姨母賢妃一次。隻一眼,就知道這是個不簡單的女人。不過,李弘軒總說他姨母直來直去毫無心機更不會爭寵。可他卻覺得這賢妃心機極深,心思單純隻是個假象。又想想,這後宮中哪裏是開放蓮花的地方?有心機也是正常。

    朕先和姨母商量一下吧。”

    許懷純搖了搖頭。

    那賢妃要是不同意呢?就真的隻冊封前皇後為太妃?那恐怕會動搖這來之不易的江山啊陛下。”

    刀光劍影,千軍萬馬,朕都不曾懼怕,偏偏姨母一皺眉頭朕就心裏直發怵。也不知是怎麽了。”

    這不是發怵,這是陛下的孝心啊。早年逆境中賢妃護著陛下,現在陛下也時時想著賢妃的喜怒哀樂。這不正是人間最美好的親情孝道嗎?”

    李弘軒聽了頻頻點頭,“右相說的不錯。”

    那就你去草擬冊封詔書吧。”

    遵旨。”

    明天就是靖西王夫婦下葬的日子了。朕本來安排了樂安王主持,可是這個病秧子又病倒了,你看讓誰主持比較好?規格一定要高,這樣才能給憶江一些安慰。”

    其實靖西王生前被文德王脅迫已經就範,有些人是知道的。他是死在文德王為他準備的宴會上。死的並不光彩,按理說不應該大操大辦…”

    李弘軒不高興的說:“這事以後任何人不許提起,更不許私下戚戚妄論。”

    許懷純不敢再說。

    那…讓康守王主持?”

    為什麽?”

    康守王是靖西王親妹妹宜妃娘娘的養子,與靖西王淵源頗深,最近又有軍功,用他最合適,方顯得規格最高。康守王之外,華興王有些低智,載成王太小了,實在都不是合適的人選。”

    李弘軒曾經還為了李弘賢而吃醋,自然不願意弘賢和沈憶江過多接觸,不過照許懷純所說,也確實沒有特別好的人選。

    好吧。那就康守王主持吧。你回去吧。最近太忙了。右相要注意身體。”

    許懷純立刻跪地謝恩。

    多謝陛下關愛。”

    李弘軒連忙將他扶起,“你我名義上是君臣,私下裏也是朋友,不必多禮。”

    李弘軒這句話讓許懷純大為感動。

    夕陽西下,李弘軒忙了一天,這才想起來自己已然錯過了午飯。問了身邊太監,知道聚和宮裏住的沈憶江還沒吃晚飯,他決定晚上和沈憶江一起吃。想到馬上能見到她,李弘軒心中泛起陣陣愉快的漣漪。

    &29916;&23376;&23567;&35828;&32593;&32;&119;&119;&119;&46;&103;&122;&98;&112;&105;&46;&99;&111;&109;&32;&39318;&21457;&26356;&26032;&26356;&24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