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科考之路
字數:2548 加入書籤
當我埋頭苦讀的時候,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了,終於到了院試的時候了,說實話我是終於盼來這個日子了,我都沒有辦法好好的出門了,幾乎遇到人就會問我有沒有把握,依這個時代的文人習慣,那肯定是要自謙一番的,然後等著他人誇讚的時候,在不好意思的同意。不過,我可是定王府的小公子,之前又被夫子一直誇獎,其他人本來有些不平了,要是我眼下也說沒有把握,估計馬上就會有新的謠言傳遍整個京城,說什麽畢竟是武夫之子,學文也不過如此,估計連母妃這一段時間的炫耀都會被他們挑出來的。
第二種要不就是直接說有把握,不過,這樣難免給人一種不穩重踏實的感覺,何況,在還沒考之前就覺得自己會考上,說不定有人會懷疑我是不是通過王府想辦法huì lù考官了,畢竟,一般的文官雖說會在背後念叨,說我們定王府都是一群武夫,但當著麵他們還是恭恭敬敬的,畢竟,定王府作為簡在帝心的實權王府,那可不是一般的世家可以得罪的,更不用提定王府和其他宗室的關係也不錯,要是宗室之人為了麵子,也出麵的話,那可就是捅了馬蜂窩了。
所以,我幹脆就在府裏閉門苦讀了,這樣也免得被人問東問西的,更何況院試以後,鄉試和會試隔的也不遠,眼下我也能夠多一些學習時間也不錯,不過,還真的是辛苦小白了,這一段時間連用膳之時,我可都是讓小白不停的念書,一天除了歇息之外,那就都是讀書,我眼下一邊射箭都可以一邊聽小白念書,除了剛開始的時候可能覺得受到幹擾,就不小心直接把箭射歪了。後來慢慢的練習,我倒是習慣了,箭也幾乎沒有離開過紅心了。如果小白要是有肉身,那我估計小白的嘴皮子都要磨薄了,舌頭說不定都伸不直了,不過,眼下小白倒是隻要有能源就可以一直念下去,我要休息,它都不用休息的,這一段時日這樣折騰也還是有用的,起碼我還是死記住不少的文章。
不過,院試的日子也要到了,隻有過了院試,對於那些文人而言我才算是有了功名,這也算是我朝文官踏出的第一步,不過,秀才也是分為三等的,成績最好的稱為“廩生”,官府會每月發一定的糧食,這又被稱為“廩米”;其次稱之為“增生”,不供給糧食的。“廩生”和“增生”都是有名額限製的,第三等就是“附生”,就是才入學的附學生員,畢竟,在考院試以前都是各自尋找學堂的,或者自家請了夫子,但考中秀才以後就可以去縣學入讀了。
而鄉試就是要在有了秀才這個功名以後才能參加的,所有通過鄉試的被稱為舉人,鄉試裏麵的第一名被稱為“解元”,第二名稱為“亞元”,第三、四、五名被稱為經魁,第六名被稱為亞魁,其他中舉之人也可以選擇進入府學入讀的,不過,一般考上舉人的,那需要學的可能不隻是書上的知識了,畢竟,考秀才的時候才是主要考驗這一塊的,舉人就會更加重視策論這一塊,必須要有自己的見解,很多人都會在考完以後,或者之前就選擇去遊學的,畢竟,有句話說得好,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
而會試就是要有了舉人這個功名才能參加的,通過會試的舉人都被稱為貢士,意為進貢給天子的士子,貢生裏麵的第一名叫會元。
隻有通過會試的士子才能去參加殿試,一般殿試隻要不是重大失誤和禦前失儀,那麽一般都會被錄取,隻是名次可能就不一定了,不過,殿試一般人都會比較緊張,畢竟,要直接在天子麵前答卷,這個時空的天子那可就是權勢巔峰的象征,不過,一般來說隻要過了這一關,也就能算是天子門生了。
通過殿試的都被稱為進士,進士裏麵的一甲,第一名被稱為“狀元”,第二名被稱為“榜眼”,第三名被稱為“探花”。二甲若幹名,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幹名,賜同進士出身。二、三甲的第一名,都被稱為“傳臚”。傳臚大典以後,新進士都要去吏部進行朝考,朝kǎo shì卷分為三等,一等第一名稱為“朝元”。
進士中的一甲三人,殿試以後就會被授職,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編修;其他進士就是按殿試和朝試的名次,分別授以庶吉士、主事、中書、行人、評事、博士、推官、知州、知縣等職位。
正式的科舉kǎo shì是一年一次,地點就是府(州)、縣,應試者儒生,童生,考取的功名為秀才。
鄉試,時間為三年一次(秋),地點在省城,應試者為秀才,考取的功名為舉人。
會試,時間為三年一次(春),地點就在京城的禮部,應試者為舉人,考取功名為貢士。
殿試,時間則為同年會試後的四月,地點就是在皇宮了。應試者為貢士,考取功名就是進士和同進士了。
其實說是在天子麵前kǎo shì,由天子閱卷,但實際上是由主考官以及考官來閱卷,評選出十份最優秀的呈送給皇上,然後,皇上再從這十份試卷裏麵評選名次,最後再當眾拆示姓名的。會試上榜參加殿試的原則上都不會被淘汰了,一般都可以成為進士或者是同進士。隻由皇帝欽定一甲的狀元、傍晚、探花人選和二甲前七名的順序。
第二日,皇上還會在清晨的時候召見這十位新科進士,這被稱為“小傳臚”。正式揭曉殿試名次是在皇上召見以後,填寫大、小金榜,等一切就緒才會放榜。放榜被稱為“傳臚大典”。是一件非常隆重的事情,放榜傳臚以後,殿試的程序還不算完,新科狀元還需要率領同科進士出席禮部安排的宴會,這被稱為“恩榮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