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逃亡路上打牙祭

字數:5707   加入書籤

A+A-




    黃謙知道自己已經被響馬惦記上,因為有上次逃亡的經驗,這次依然故我。離開媵成壯以後,天已經黑了,黃謙就順著路邊行走,因為長夜漫漫,鄉村道路根本沒有行人,但黃謙還是很警覺,決不讓人發現自己在趕路,偶爾碰到個別夜晚行走的人,因為黃謙個子矮小,在別人還沒有發現之際,就趕緊跑到莊稼地裏掩藏起來,等別人過去,再出來趕路,這樣做的好處是別人不知道有一個孩子在這一帶出現過,杜絕消息傳遞。連續兩天都是晝伏夜行,餓了就到路邊找些瓜果吃,渴了就到小河裏喝一點水,找到一條小河以後,就是沿著河邊走,晚上順水漂流,白天在河邊樹林休息,借著清晨陽光,還要練習行氣和空翻等動作,一天huó dòng都安排很緊湊。兩天以後,覺得應該到了另一個地區,因為這裏口音與之前又有不同,所以,也可以露麵了。

    黃謙覺得安全後,就開始白天行走,路過一片村落,發現這裏普遍比較貧窮,住的基本都是泥草房,一個村隻有三兩家是磚瓦房,而在外麵玩耍的孩子,很多都是光腚,這裏的佃戶幹活也有氣無力,黃謙打聽後了解到這裏連續欠收,幹一年活也收不了多少糧食,所以大部分人幹活也就沒有了力氣,所以各家家裏普遍都很貧窮。黃謙也無力改變現狀,智能暗自祈禱,希望能改善環境。討了幾個地瓜吃,黃謙在村頭找一顆大槐樹,爬上去,把包袱放置好,就在上麵休息。

    因為已經進入立秋時節,早晚溫差比較大,夜晚還是有些些涼意,黃謙正在享受一天暴曬後的清涼,看到夜色籠罩下一個人影從村裏跑出來,到了大樹底下,靠在樹幹累的直喘氣,手裏拎著一個大公雞,雞頭耷拉著,應該是用手把雞脖子扭斷了,農村一般人家裏都養些雞,雞蛋可以換一些錢,用來買油鹽等生活必需品,但是一般人家都有雞窩,晚上要把雞都趕到雞窩睡覺,如果出了動靜,雞窩裏的雞就會亂叫,主人都會出來觀看。有時也鬧黃鼠狼咬雞,但是這個人怎麽抓到雞,而雞窩裏其他雞都沒有叫,黃謙覺得很奇怪。

    這個人抓著雞,休息一會兒,自言自語都:“怎麽把雞弄熟啊?我真笨,竟然不知道怎麽把雞弄熟,這下這隻雞白死了,嗨,可惜了。”

    黃謙看到一個大人竟然不會弄熟雞,覺得好笑,在樹上噗嗤一聲笑出聲。

    樹下的人嚇了一跳,抬頭說道:“誰在上麵,你別嚇唬我,我就是抓了一隻雞,你要我就送給你。”

    邊說邊小心翼翼的抬頭向樹上觀看,樹上黑乎乎一片,什麽也看不清楚。黃謙說道:“我有辦法把雞弄熟,但是你得分給我半隻。”

    這個人一聽聲音,就知道是一個孩子,這個時辰在野外的孩子,基本都是小叫花,無家可歸的人。

    聽到是一個孩子,這個人膽氣頓時壯了起來,說道:“你先下來,如果你有辦法把雞弄熟,咱倆就分了,一人一半。”

    黃謙一聽,出溜一聲從樹上滑下來,這才看清是一個二十多歲的青年,中等身材,眉清目秀,臉上有淡淡的胡須,竟然穿著細紗布料做的淺灰色衣裳,一看就是儀表堂堂,可是卻提溜一隻雞,感覺形象大煞風景,看樣子也不像老江湖,就說道:“咱可說好了,你是大人,可不許耍賴。”

    這個人說道:“耍賴是小狗,你放心,我說話算話。”

    黃謙說道:“你等我一下。”

    又爬到樹上,從包袱裏找些東西,揣在懷裏,又滑下樹,說道:“你知道哪裏有小河嗎?我需要一些水。”

    這個人說道:“前麵再走幾十丈就是一個池塘,池塘和小河應該是連著的,我們去哪裏看看。”

    黃謙說道:“好,池塘就可以了,咱們過去吧。”

    兩個人找到池塘,黃謙說道:“你能把雞肚子裏的東西掏出來嗎?”

    這個人有些為難,說道:“我不會弄,你告訴我怎麽弄。”

    黃謙說道:“要不就直接用手把雞毛揪一揪,差不多就可以了。”

    這個人說:“這個我可以,就用手使勁揪雞毛。”

    黃謙看著費勁,就說道:“算了,還是按照程序來吧,燒點水,燙一下。”

    說著從懷裏拿出一個大銅碗,到池塘邊挖一碗水,然後找來幾塊石頭,踮起來。把碗放在石頭中間,到邊上找些幹草,用火鐮點著,然後兩個人急忙到邊上找幹樹枝和幹草,燒了一會兒,水開了,黃謙就說:“你負責把開水澆到雞身上,最好各處都淋一遍。”

    銅碗很燙,這個人也沒有辦法,隻好把雞一點一點轉著身子往水裏按,覺得都粘到水了,把雞放到地上,用手端兩個木棍,夾著大碗,向雞身上淋一遍。這回拔雞毛就快當了,拔差不多以後,隻剩下一些絨毛不好弄。

    黃謙說:“不用管了,你揪兩根大荷葉。”

    池塘邊有很多荷葉,池塘種些蓮藕,秋天也是一些收入,所以池塘不僅養魚,也會種蓮藕,這個人揪了兩根大荷葉。

    黃謙拿出一把很小的小刀,交給這個人說道:“你把幾肚子豁開,把裏麵的東西掏出來。”

    這人接過小刀說道:“好漂亮的小刀啊。”

    黃謙趕緊說:“這時我防身的家夥,為了你吃上雞才拿出來的,你用完得還我。”

    這人說道:“我還能和你小孩一般見識,用完就還你。”

    這人用小刀在雞屁股上淘一個洞,把裏麵的東西全部掏出來,丟在地上。

    黃謙收回小刀,將雞肝、雞心、雞腰子等有用的部分裝在大碗裏,然後用水洗一下,又放回雞肚子裏,指揮這人在地上掏一個洞,露出黃土,黃謙用水將黃土淋濕和泥,將荷葉把雞包上,然後摸黃泥,摸了厚厚的一層,又找一些樹枝,點著,將裹著黃泥的雞放在火堆裏,兩個人都開始撿樹枝,加大火苗,黃謙知道叫花雞做法,但不知道要燒多長時間,一直燒了半個時辰,黃謙覺得差不多了,用木棍將硬邦邦的泥塊挑出來,等著涼了以後,準備打開。

    這個人看著,覺得泥塊涼的慢,急的直轉轉,黃謙覺得一個大人,為了一點吃的,急成這樣太沒出息,就說道:“你別在我身邊轉,轉的我頭暈,要等涼了以後才能打開,要不你圍著池塘轉一圈。”

    這個人看了一眼池塘,覺得轉一圈可能黃謙就把雞吃完了,感覺不太放心,說道:“還是算了,我再忍一會兒,這個雞這樣做真的能吃嗎?”

    黃謙說道:“我保證好吃,不過什麽調料都沒有,甚至沒有鹽,所以你如果想吃味道合適的就不行了,其他的應該不差什麽,有一股荷葉的香氣。”

    這兩個人以為是在燈下黑見麵的,又是在那樣的場合,所以對雙方身份都有一個預估,不管預估是否準確,但都很自覺的不問對方姓名,保持距離,這個人說道:“沒有鹽,味道好就無所謂。”

    等涼了一些,黃謙用木棍敲打泥塊,泥塊打碎露出裏麵的荷葉包裹的雞,這時荷葉的清香加上雞肉的香味彌漫出來,兩個人饞的都直流口水。正準備分雞肉,“哈,這裏有什麽好吃的,聞到香味,就知道一定很好吃。”一個人的聲音嚇兩人一跳,黃謙和這個人都緊張的站起來,發現是一個五十左右的老人,花白胡須,一雙三角眼,炯炯有神,盯著荷葉包著的雞不放,黃謙覺得自己平時很警覺,可是不知怎麽這次老人到跟前都沒有發現,如果不是他說話,自己還不能發現有人,在野外生活這可是大忌。隻一瞬這個老人已經到了跟前,正在咽口水,盯著雞。黃謙趕緊說道:“是這位大叔拿來一隻雞,我們倆做的,可能不太夠三個人分。”

    那個青年人也說:“對,我抓的雞,這位小弟弟幫助做的,沒有多餘的。”

    這個老人眼睛一眨不眨的盯著地上被荷葉包著的雞說道:“你們年輕人,一點也不懂尊老愛幼,我這麽大歲數了,能吃多少啊?你們讓我一點還能少點什麽?”

    黃謙暗暗嘀咕:“讓你是不少什麽,那是少吃肉了,可是我們忙活這麽長時間,真的餓了啊。怎麽辦呢?隻能先下手為強了。”想到這裏,黃謙對二人說道:“那我吃一個大腿,別的我就不管了。”

    說著打開荷葉,裏麵的清香味道愈加濃鬱,黃謙也顧不得雞還是很熱,抓住雞,從幾屁股地方使勁一撕,連著半個雞肚子就揪下來了,然後將另一半放下。

    那個青年看到黃謙做派,也有模有樣,學著撕下一塊,這下剩下的就是雞胸部和雞脖子了,後半個身子都沒有了。

    老人也不嫌烀,拿起剩下的部分,三個人開吃了起來。

    這兩個人都沒有吃過叫花雞,覺得真是美味,黃謙說道:“我們沒有鹹鹽,如果加上鹽,再有點其他佐料,就更好吃了。”

    老人說道:“這樣也很好吃啊。”

    青年人也直點頭。

    老人問道:“你是怎麽做的,教教我。”

    黃謙說道:“我們什麽都沒有,就是把雞退一下毛,然後用荷葉包上,外麵裹上黃泥,然後放在火裏烤,大概要半個時辰,等涼了就可以吃了,當然如果有鹽,在雞的外麵摸一層鹽,味道更好。”

    老人說道:“等明天我要試一試,小朋友為了感謝你,明天我請你。”

    那個青年說道:“那我呢?”

    老人說道:“你這麽大的人,自己想辦法。”

    青年說道:“今晚你吃了我的,明天我要吃回來。”

    三個人吃的不亦樂乎。吃了飯,黃謙說道:“天已經很晚了,我要回去睡覺了。”

    老爺子問道:“你在那裏睡覺啊?”

    黃謙說道:“就在那邊的大槐樹上,我不敢在地上睡,怕有蛇。”

    老爺子點頭說道:“年紀不大,還挺有經驗的,那我也和你去那棵大樹睡一覺吧?”

    黃謙趕緊拒絕:“你還是再找一棵樹吧,兩個人不方便,萬一誰不小心碰一下,可能就掉地上了。”

    老爺子說道:“你年紀輕輕,摔一下也摔不壞,我這麽大年紀都不怕,你怕什麽?”

    黃謙還是直搖頭,趕緊跑了,老爺子跟在後麵,青年跟在老爺子後麵。

    老爺子回頭說道:“你跟著我幹什麽?我可不習慣和你在一起睡,你有多遠滾多遠。”

    青年說道:“哎呀,現在不是你要雞吃的時候了?我也不可能願意你一起睡,我也到那邊找一顆樹,原來我都是在地上睡的,小兄弟說的有道理,萬一叫蛇咬一口就虧大發了,我以後也上樹睡,誰跟你走啊。”

    兩個人也各自找到一顆大樹,爬上去找一個好位置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