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四章 對策

字數:3070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鄉野小刁民 !
    在梁氏房產安排的會議室中,現在局麵可以用不可開交來形容。
    張三石的突然出現,讓原本有些好轉的局麵又一次的陷入了一潭死水之中。先不說那個綁架事件到底是不是真的,隻能說這發生的太過巧合了。昨天梁氏房產的工作人員將淩長情打成了重傷,今天媒體就趕到這裏,他們為了解決眼前的局麵,隻能去找淩長情,他不同意,然後就
    綁架他的女兒。這很合邏輯,而且也很吸引這些媒體人的眼球。
    人隻願意相信他們願意相信的真相,所以現在真相到底是什麽對於他們來說根本就不重要了。
    而且他們的矛頭直接全部對準了梁氏房產公司。正所謂牆倒眾人推。
    “真的是一群禽獸,打了人,竟然還綁架。這件事情我一定會如實報道的!”
    “擁有這樣員工的公司肯定也不怎麽樣!“
    “就是這樣的公司就應該倒閉!”麵對著如今的局麵,金絲眼鏡也隻能無力的癱倒在地上。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像諸葛亮那樣舌戰群儒。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他們不是敗在對手的手上,而是
    敗在自己人的手上。
    他們公關團隊就算在強大,也敵不過擁有兩個豬隊友。
    “大家安靜……”在這人生鼎沸的會議室裏,突然響起了一個十分洪亮的聲音,於是一瞬間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了過去。
    進會議室的有四人,為首的是一個穿著黑色正裝的男人,他打扮的十分幹淨整潔,作為蘇杭人幾乎沒有人不認識他,梁家的長公子梁有為,同時也是梁家對外的代表人。多少女人夢寐以求的高富帥老公。跟在他身邊的也同樣是一個很年輕的公子哥,他穿的不是很華麗,但是眼光高的人一下子就能看出他身上那一套行頭的價格不低於三十萬。對於蘇杭人或許這個男人很陌生,但是對於常年跑新聞的記者來
    說,他也是新聞界的常客。
    燕京王家的貴公子,王博。年紀輕輕就已經作擁數不盡的資產。
    此時王博跟梁有為走在一起,這讓他們十分的驚訝,王家的勢力是在長江經濟區一代,難道他們是跟梁家有什麽合作嗎?
    腦洞大開的人還在猜測,王博這麽多年來很少跟女孩子傳過緋聞。莫非是因為他是個基佬嗎?看剛才兩個人的動作那麽的親密。
    哎,多可惜,好好的一顆白菜就這麽讓人拱了。
    不知道有多少女孩子哭瞎了眼,一下子就損失了兩名最佳的老公選擇。
    在所有人在被這兩個人出現陷入思考之際,梁有為已經走進了人堆中。他走到張三石的麵前,伸出手微笑道:”張少,好久不見了!“
    “是啊。好久不見!”張三石微笑的回應,同時也伸出了手跟他禮貌的握在一起。對於這個睜眼說瞎話的人,他也沒有直接戳破,明明昨晚兩人在宋家的晚會上剛剛見過。
    兩人的這一握手讓所有人都大跌眼鏡,也同樣讓他們的世界觀崩塌了。
    如果沒有記錯的話,梁有為應該是這梁氏房產的老總吧,而剛才張三石是來挑事的吧。他們難道不應該仇人相見分外眼紅嗎?怎麽還可以如此大度的握手?就好像什麽事情都沒有發生過一樣。當然有些聰明人一下子就知道了,這不過是寒暄而已。梁有為畢竟是位成功人士,他的一言一行都被多少人看在眼裏,如果此時他們見麵就大打出手,難免會落下了小氣的名聲。張三石這麽做也同樣是這
    樣的道理!
    “張少,你來我公司,怎麽也沒有提前打聲招呼呢。你看我現在才過來見你,這多不禮貌啊!”梁有為笑著說道。
    “我來的時候,已經讓你的手下通報了,可能是你太忙,所以他們沒有及時的通知你吧!”張三石回答道。
    梁有為作勢回頭看了老周一眼,”怎麽張少來了,也沒有及時通知我?這要是落在有心人耳朵裏,難免會被他們數落,這豈是我們梁家的待客之道?“
    老周也很配合的低頭認錯。
    “張少,你是無事不登三寶殿,這一次來我們梁氏房產有什麽事情嗎?”梁有為問道。
    “梁公子,廢話我就不多說了。這一次我來你們公司是為了給我的一位朋友討公道的!”張三石不慌不忙,冷靜的回道。“哦?莫不是昨天拆遷的那一件意外事故嗎?眾所周知,這一次我們梁氏房產響應國家的現代化建設號召,跟市建設局友好合作,開發我市一些年代久遠的房屋地段。不過我也知道大家應該也知道,人的欲
    望都是無限的,房子拆遷自然就要牽扯到賠償金,有些人想要多要點錢,所以就妨礙拆遷工作,這類人我們一般都用一個詞語‘釘子戶’來形容。”
    梁有為說道這裏,看了大家一眼,想要給他們一些消化的時間。“我們在這一次的歡樂園計劃裏是投了巨資的。工程期很趕,所以我手下們在作業時候難免會跟這些釘子戶發生一些碰撞。在案子發生的第一時間裏,我們就已經將受害者送到醫院治療,而鬧事的同事也已
    經被警察帶走了。我替我員工的不理智做法道歉,同事也已經給受傷家屬賠償金了。張少這一次來是因為對這一次的事件處理不滿意嗎?”
    梁有為相當的聰明,他主動接下了昨天事情的鍋,同時態度十分友好的認錯。最關鍵是他在不經意間就轉換了這一次惡意刑事案件的性質。
    中國有句古話,“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所以華夏人一般都會給別人認錯的機會。他的這一番話也是利用了大家的這一個心理。因此梁有為的這一番話,讓媒體們紛紛的點頭。表示認可。不愧是梁有為的門麵,果然有大家之風,不像那些公關部的人,來回就那麽幾句。但是卻一點認錯的意思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