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遠古之因

字數:4308   加入書籤

A+A-




    上古時代,九洲大陸上的族落主要有九黎族,仙族,極地之族,東夷族,遊牧族,以及一些散落的妖族。這些族群中以魔王的九黎一族實力最強,尤其是在其征服了牧玄冥一部之後,其麾下的四大部族每一部的實力都能與其餘各族的任意一族實力相媲美。



    待休養過後,元氣恢複,魔王隻覺自己一統九州的時機已到,便召集自己原本的三大部落以及剛剛降服的牧玄冥部落商議,眾人隻覺九黎族現在的實力要比其餘各族相加還要強上許多,吞並各族已易如反掌,所以各大部落誰也不願錯過這建功立業的機會,都請命要作為主力出擊,一時相持不下。



    魔王見此,心中甚是欣慰,自覺各族已無力和自己對抗,便大膽決議,兵分四路,各部皆為主力同時出擊,分別麵對一族,其中吳懿一部向西北而發,征服仙族,洪乾一部往北,征服極地之族,魔王親率本部向東麵對東夷族,牧玄冥一部麵對神族,一時九州大陸硝煙四起,戰火連天。



    起初魔王出其不意,除牧玄冥一部外,各部都是捷報連連,魔王本以為一統九州之日近在眼前,隻是沒想好景並沒有維持太久,很快,初戰告捷的各部都與對手陷入了相持的局麵中,尤其是魔王本部,



    初始和東夷族相拚甚是激烈,此時戰局已完全陷入了焦灼的狀態中,這時再回過頭來才發現牧玄冥和神界一開始就隻是對持,並沒有發生多少戰事,神界一族力量基本完好無損,反而自己現在陷入了完全的被動中,要是牧玄冥稍生異心,讓神界騰出手來那自己一部可就陷入了神界和東夷族的夾擊之中。



    魔王見此,知道剛剛臣服的牧玄冥還不能完全信任,不敢在繼續強攻東夷族,隻得暫且休兵,強令在神族之南的牧玄冥和神族交戰。牧玄冥雖是極不樂意,但是見魔王休兵,隻怕魔王猛然決定全線收回,然後再轉過身來在處理自己,便不得不硬著頭皮和神族交戰。



    魔王見此懸著的心才有些放了下來,隻是依然不敢完全相信牧玄冥,隻得繼續休兵等待牧玄冥和神族兩部之間的結果。如此一來便也給了其餘幾族喘息的機會,幾族乘此間隙趕緊聚首商議聯合,協同作戰,決定集中力量先對抗魔王本部,隻要魔王本部被擊敗,那麽其餘幾路就能不攻自退。



    商議過後,幾族都收縮陣型,進入了完全的防禦狀態,其中極地之族秘密調派一部分力量支援東夷族,魏茲也是開始遊說散落的妖族加入他們,



    慢慢的,局勢便就被扮向各族聯合這邊,尤其是在魏茲說服妖族的一些部落加入東夷族的戰場之後,魔王一部便完全陷入了敗退之中,被東夷族和極地之族,以及魏茲率領的部分妖族的隊伍逼迫的隻能收縮,



    很快九黎族之地便就被分割成了南北兩部。一時魔王和牧玄冥在南,洪乾和吳懿在北,南北之間也漸漸失去了聯絡。



    失去聯絡一段時間之後,吳懿判斷魔王身處險境,自己不能在這麽幹等著了,否則到魔王徹底失敗,自己和洪乾想要將局勢扳回來可就難了,



    最終決定讓洪乾一部咬緊極地之族,然後自己和仙族火拚,如此一來不僅能將各族注意力吸引過來,而且還有可能一舉消滅了仙族。



    之後的事情也確如吳懿所料,自己這一舉動不僅為魔王減去了許多壓力,同時也將仙族的可戰之力消耗殆盡,最終隻剩下了不到三千餘人,但是與此同時,自己所部可戰之力也同樣拚的見了底,殘存戰力甚至不及仙族人馬。



    再之後魔王敗走,困於無盡之淵,鎖妖塔生,神族此時見九州之中自己實力最強,便起了他心,不願九州各族融合,共尊天地規則,共遵懲天之劍,所以便派遣軒通一部北上,



    先是占領吳懿一部的大部地盤,然後強逼洪乾殘部,占據洪乾部族原本領地。洪乾見此知道大勢已去,也大致猜出來神族的心思,隻得讓出自己大部分領地,北上和極地之族血拚爭取一塊立足之地。



    東夷族,仙族和極地之族見此也明白了過來,知道真正魔王剛敗,神族便又起魔心,無奈東夷族隻得留重樓率兵防守無盡之淵,其餘兵力立馬北移,防止軒通反過來侵占東夷族所得魔族領地,同時魏茲也率妖族離開,一時隻留神族和牧玄冥及魔王本部殘留的力量對抗。



    此時牧玄冥看的清楚,知道現在沒了魔王,神族便很自然成為了自己的死敵,自己此時若是再打馬虎眼,那麽等神族徹底收拾好了仙族和吳懿的領地之後在轉身過來對付自己,自己可就真沒機會了,見其餘兩族人馬後撤,便聯合魔王殘部和神族全麵大戰了一場,將神族南部戰力死死咬住,讓神族也分不出力量來做更多的事情。



    如此一來,神族隻得選擇暫時休兵,同意各族現在所據之地為其領地,強行抑製仙族,不讓其再增戰力,隻能為其餘各族守護鎖妖塔和天樹林,然後也不承認魏茲給妖族的承諾,強令妖族分入神族和東夷族,或者北移離開幾族領地,否則便是魔族同類,交由仙族處理,



    仙族為了多一個所謂合理的增加戰力的理由,不得不接受這一切,反過來和妖族為敵。各族見此,雖是憤恨不已,但是也無可奈何,隻得暫且犧牲仙族穩住局麵,終是成了如今局麵。



    不過仙界從來就沒有放棄過複興本族,雖表麵上沒什麽動作,但暗地裏一直都沒停手。到了現在這個時候,靈珠重生,仙界也知道不能在這麽在暗地裏小打小鬧,必須趕緊放開了手來壯大自己的實力,否則等新靈珠現世他們可就真的沒機會。



    



    同時他們也清楚,他們的行動不能少了其他兩族,甚至是魔族的配合,否則隻有他們自己鬧起來,而神界並未受到牽製,那麽神界完全可以找借口將他們徹底料理了,所以他們一直都在尋求讓各族動起來的契機,隻是從來未有結果,正值此焦躁之際沒想神界軒通卻先動了起來。



    仙界見此,本欲在蜀山和軒通決一死戰,到時東夷族和極地之族為了蜀山不被神族占據,自是會和神族直接對抗,如此他們即便是失去了蜀山,但至少也能換來發展的機會,總比坐以待斃要好很多。



    隻是不想軒通並未直入蜀山,而是選擇了半道不前,仙界隻怕軒通退了回去,無奈隻得破釜沉舟,隻留百餘人留守蜀山,其他眾人全部下山尋軒通一戰。



    蜀山眾人各個修仙高手,下山來行動極其迅速,神界鎖妖塔中人發現此舉還未傳信到公孫淵眼前時,他們已經偷偷的潛伏在軒通所部不遠的地方。



    不過,即便是他們已經下定了要和軒通所率兵馬一戰的決心,但是對於神界北域統領軒通還是心存忌憚,實在是不敢將他怎麽樣,所以為了避開和軒通正麵交鋒,他們便欲使計將軒通騙離兵營,這日見遊巨離營,仙族之人便派人尾隨,直至其進入神界地麵才返回告知薑承農,薑承農等人料其去後必返,便派人在其回路上等著,果然這日見遊巨返回,他們便立刻拿住遊巨,然後便命早就混跡在任尋營中的莫婉音等人行動。



    任尋本就看不起軒通貧民出身,一直想要將軒通從北域統領的位置上擠下來,此次更是憤恨軒通未有行事令牌還強令他們出兵,此時和軒通僵持時間已久,生怕回到北地軒通找他算賬,所以心中一直尋思著對策。



    現在聽莫婉音等人提議將軒通騙出來襲殺便不由的便動了心,稍微沉思暗想:莫婉音等人本就江湖術士,他們既然自己願意對付軒通自己自是求之不得,



    如此一來,他們若成,自己不僅不用再上蜀山,也可免去後顧之憂,就算是追查起來,隻要自己驅離了這些人,然後一口咬定不知道也不一定能查的到什麽,更何況軒通謀反傳言已盛,他突然暴斃,主上隻會暗暗高興,應該不會在意到底是誰下的手。想到此便立馬答應了幾人的要求,隻是命令眾人無論成敗都不可在回他營中來。



    蜀山之人見軒通離營,等了一會便就向軒通營地而來,隻是他們並未有偷襲,而是先虛張聲勢,待軒通人馬列陣之後薑承農才派蒼古上前喊話,道:“大膽賊人,竟敢犯我仙族土地,此時你等統領已死,還不速速放下wǔ qì投降,難道要等著我親自出馬砍下你等頭顱嗎?”



    軒通人馬聽此自都是大吃一驚,不由得麵麵相覷,相互詢問想要知道怎麽回事。不過知曉軒通離營的幾人聽此立馬都生出了同一個念頭,那就是任尋勾結仙族陷害了軒通,尤其是軒祝立刻拍馬出陣,對天大喊一聲“統領”,然後便不由分說命令兵馬向仙族之人攻擊,為軒通報仇。



    兩隊人馬對此都有些始料未及,不過軒祝命令已下,眾將士也不得不跟隨軒祝衝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