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收徒宣化造仙宮,三族爭主到頭空

字數:11290   加入書籤

A+A-


    鱒修萱靈乘夢荷立於三洲一島上空,隻見下方風光無限,一覽無遺。



    



    祖洲:地方五百裏,上有不死之草,其葉形如菰苗,長三四尺,人已死三日者,以草覆之,皆當時活也,服之令人長生。



    



    玄洲:地方一千二百裏,多丘山,饒生金芝玉草,其上隱含清明之氣,一端潔白如玉,沛然潔淨,有除百疾,益顏年之功。



    



    瀛洲:地方四千裏,上生神芝仙草,又有玉石,高且千丈,出醴泉,味甘,飲之擴筋伐脈,數升輒醉。



    



    突然,天地靈氣急速湧動,周圍數十裏的靈氣瘋狂地向祖洲一處匯聚而去,鱒修不由禦使夢荷前往靈氣所向之地,來到近前,卻見一株芃草,周身放出奇異光芒,靈氣正不斷湧進它體內。



    



    “原來是這小東西在化形”鱒修暗道。



    



    眼見芃草化形在即,鱒修不由起了相助之意,隨著鱒修虛空一指,周圍數百裏的靈氣不斷湧向這株芃草,不一會兒,那株芃草陣陣白光閃爍不定,然後穩定下來,華光散去,現出一人形來。



    



    那人形身影非凡,身穿墨色衣袍,銀色鏤空鑲邊,腰係玉帶,手持折扇,睫毛濃密而又纖長,溫柔的眸子似要滴出水來。



    



    不料,這芃草剛化為人形,九天之上黑雲翻騰,萬道雷蛇不斷生滅,足有粗臂大小,正是天劫。



    



    天劫威力甚大,芃草剛化人形,體內靈氣紊亂,天劫降落,不由大驚。



    



    鱒修見此,右手顯出一把三寸青尺,正是那鴻蒙量天尺,單手一劃,隻見那孕育著九天神雷的劫雲竟然就此消失於天地之間, 劫雲散去,九天又複清明,此等大神通讓芃草驚悸。



    



    “弟子拜見仙長,多謝仙長相助。”芃草趕緊來到鱒修麵前伏地拜見。



    



    鱒修說道:“你我今日相見也是有緣,你可願意拜我為師?”



    



    芃草聽後大喜,剛剛鱒修揮手之間便能讓九天神雷消散,自然不是一般的洪荒大神通者,於是忙行大禮參拜高呼道:“弟子拜見老師師母,願老師師母萬壽無疆。”



    



    “哈哈哈,好好,今後你就是我門下大弟子,起來吧。”鱒修瞟了一眼萱靈一本正經道。



    



    萱靈麵帶嬌羞,隱秘的掐了鱒修一下。



    



    待芃草起來站於一旁,鱒修又道:“你可有姓名?”



    



    “還不曾有,請老師賜名。”芃草回道。



    



    “你本體為芃草,芃之俗體,宣化上人,為師今賜名予你為芃俗宣化。”



    



    宣化一喜,伏於地上,說道:“拜謝師尊賜名。”



    



    收徒事畢後,鱒修萱靈便與剛收的大弟子宣化回到了璿璣島蓮花池。



    



    在島中,鱒修傳了宣化《證道決》,《證道訣》為鱒修感悟開天所創,定為初、前、中、後四篇,修煉初篇可達天仙,宣化化形已為天仙,可跳過;前篇便可達大羅金仙之境,中篇為準聖,後篇便可證道聖人。



    



    鱒修想到,既已收徒,也應尋覓個修煉道場,言出法隨,鱒修隨即道:“一會兒,我與你師母在祁連山主峰之上造化仙宮,你可觀看,領悟一二。”宣化一喜,拜謝。



    



    聽得師母二字,羞得萱靈連忙逃竄,鱒修好笑的看著萱靈離去的背影,隻有宣化滿臉茫然,張著嘴巴撓了撓頭道:“師尊,師母這是怎麽了?”



    



    “小孩子家家的別問那麽多,好好看著就行了。”鱒修教訓道。



    



    宣化雙手垂放在麵前揪著衣袖,低著頭都快要埋進胸口,一副受了氣的小媳婦兒樣,委屈的說道:“哦…”((╯w╰)師尊好凶哦,臭師尊,壞師尊…)



    



    看著宣化這幅模樣,鱒修暗暗想道,我這樣說話是不是有點重了?他剛剛化形,還隻是一個寶寶啊!鱒修暗暗自責,心道自己以後要對宣化好點。



    



    不過鱒修卻是不知此刻的宣化在想些什麽,要是知道了,不知道還會不會想到以後要對宣化好點。



    



    隻見鱒修把在洪荒大地遊曆時截取的靈脈,從混沌珠內取出,以大神通封入祁連山山脈之下,而後又將這些年在洪荒遊曆所得的各種先天靈材取出,先天靈材漂浮於鱒修周圍四方天地,耀得這方天地炫麗繽紛,流光溢彩。



    



    看著師尊的神通,宣化直歡喜得驚呼連連,哪裏還有剛才那副委屈的樣子。(()師尊好厲害!)



    



    這時萱靈手捧一抔黃土而回,這黃土顯現出一種異樣的金黃,原來是從青蓮蓮莖紮根處取得,竟是息壤,萱靈將一粒一粒息壤散落山中,息壤隨風而長,妙用變化無窮,頓時整個祁連山都籠罩在一片似金非金的黃光中,隨後鱒修將乾坤鼎祭出,鼎身發出清蒙之氣,鼎口白蒙蒙的一片,不斷旋轉,乾坤鼎發出一陣清鳴,鼎身陡然暴漲,猶如吞下整個混沌,將先天之物全部收入鼎內。



    



    如此,鱒修與萱靈又分別發出一道光芒,罩住乾坤鼎,乾坤鼎發出萬丈光芒,顫鳴不已,亦不斷以周天星辰之數旋轉,數息後,乾坤鼎發出一陣亮灼灼的金光,已經煉製化本歸原的一應之物從鼎口傾倒出,鱒修雙手連揮,一座座宮殿從鼎口吐出,可謂是:寶鼎妝成明晃晃,璃閃閃金造就。明霞幌幌映天宙,金壁輝煌遮鬥口。金闕銀鑾並紫府,殿宇巍峨燦輝煌。



    



    仙宮以周天星辰之位布列,明霞幌幌,碧霧蒙蒙,瑞氣紫霞,仙霧渺渺,流光飛舞,香氣四溢,已開靈智的仙禽飛舞靈獸嬉戲隨處可見,猶如仙境,在先天大陣之下,整座宮殿群縈繞在雲霧之中,月華、朝霞也在其中出現,端是讓宣化驚歎不已。



    



    宮殿群最中央矗立著一座仙宮,眾星拱月般,猶如朝拜帝王的臣子,宣化遂抬頭望去,又見那主殿門首有一楹聯:上聯:日(ri)昍(xuān)晶(jing)昌昌(liu)朝天地,下聯:月(yuè)朋(péng)月(三個月成品字狀jing)朤(lǎng)明乾坤,中匾金光閃閃,上書“玲玲梵宮”,看著師尊的大神通,宣化大是震撼,內心歎服。



    



    如此,仙宮已開,靈山已定,鱒修攜萱靈與大弟子宣化入住,除了每日對宣化講那證道之法,便是與萱靈遊三洲一島,日子倒也逍遙自在。



    



    這日,鱒修端坐玲瓏梵宮主殿,雙眼微閉,大弟子宣化站立一旁,聽從師尊講道,鱒修雖未成成聖,到也講得天花亂墜,地湧金蓮,靈氣翻騰,音動九天,頂現半畝清光,周身祥雲繚繞,瑞氣漣漪。



    



    一旁的宣化聽得是如癡如醉,時而皺眉,時而發笑,時而驚喜,時而陶醉。



    



    鱒修突然發問:“從生到死有多遠?”



    



    宣化一怔,見師尊有此一問,知是師尊考究自己這些年所學,自拜入鱒修門下,宣化也是刻苦異常,從未鬆懈,並且有著一顆堅定不移的向道之心,於是不假思索的回答道:“呼吸之間。”



    



    鱒修眼皮都沒抬一下,接著問道:“從謎到悟有多遠?”



    



    “一念之間。”宣化接著回道。



    



    “從愛到很有多遠?”鱒修繼續問道。



    



    “無常之間。”宣化繼續回道。



    



    “從古到今有多遠。”鱒修又問道。



    



    “笑談之間。”宣化又回道。



    



    “從心到心有多遠?”鱒修再次問道。



    



    “天地之間。”宣化再次回道。



    



    鱒修這個時候停頓了一下,睜開了一直緊閉的雙眼,看了宣化一眼,然後才問道:“從你到我有多遠?”



    



    看著師尊的眼睛,宣化感覺裏麵日月旋轉,星辰列布,仿佛裝著整個宇宙,再多看一秒仿佛就要深陷進去,宣化心中一陣驚悸,低下頭去不敢再看,思索良久後方才回道:“善解之間。”



    



    宣化回答完偷偷一抬頭,卻見師尊眉頭一皺,並且拿出了後天功德至寶鴻蒙量天尺,嚇得宣化趕緊跪地拜伏,小心翼翼的詢問道:“師尊,可是徒兒答錯了?”



    



    鱒修還奇怪,為何宣化突然跪地,原來是以為自己答錯了,師尊要責罰,對此鱒修哈哈一笑,右手虛空一抬,將跪地的宣化托起,隨後開口道:“為師忽感天道艱澀,遂用鴻蒙量天尺強行掐算天機,非是你答錯之故。”



    



    宣化心中大定,大膽的問道:“師尊可算出什麽來了?”



    



    鱒修見宣化冒失一問,也不怪罪,開口回道:“此乃天地大劫,量劫之前,除卻聖人,天地萬物皆逃脫不開。



    



    宣化心憂道:“師尊也逃不開嗎?”



    



    鱒修深深的看了一眼宣化,心想這徒兒還挺有孝心,心中一陣欣慰,笑道:“為師自有辦法,但你要謹記,量劫之時不得出島,否則屆時為師也護不得你周全!”



    



    宣化凜然道:“謹遵法旨。”



    



    這時鱒修又拿出混沌果與黃中李贈與宣化,囑咐宣化好生修煉,宣化拜謝師恩。



    



    感受著充斥天地的煞氣,鱒修有感自身現在的修為,還不足以逍遙,於是封山閉島,與萱靈一齊遁入乾坤珠潛修,也有躲避天地大劫之意。



    



    話說周天之內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蟲,乃蠃鱗毛羽昆。



    



    有鱗之蟲三百有六十,鱗蟲之精者曰龍,而龍為之長;有毛之蟲三百有六十,毛蟲之精者曰麟,而麒麟為之長;有羽之蟲三百有六十,羽蟲之精者曰鳳,而鳳凰為之長;三百六十,乾坤之筴;萬一千五百二十,當萬物之數也。”



    



    忽有一日,不周山腳下有一似龍吟,似獸吼的聲音響徹不周山方圓百億裏,隨即一隻身上散發七彩鱗光,身高百萬裏高下,從其外部形狀上看,集龍頭、鹿角、獅眼、虎背、熊腰、蛇鱗、馬蹄、牛尾於一身,全身散發七彩吉祥之象。



    



    “天道在上,吾為祖龍,今日便為鱗甲之主,吾龍族為鱗甲皇族,自此鱗甲一族以龍族為皇,受龍族庇佑,當以祖龍珠鎮壓氣運,望天道鑒之!”



    



    隻見一條身長百萬裏的九爪金龍騰飛於九天上,那巨大蒼龍昂天龍吟,震的天邊白雲都分開震散,不能行成。無盡功德之氣洶湧而下,湧入祖龍身體之中,那祖龍修為節節高升,短短時間裏,居然就有了大羅金仙巔峰修為。



    



    這個時候,另外兩道聲音,也緊隨其後,傳遍洪荒。



    



    就在祖龍之後,天空之上隨即又飛出一隻身寬百萬裏,發出七彩神光的祖鳳,祖鳳雙翼舒展,脖頸高揚啼鳴,展翅高飛,直衝九天之上,所過之處天空飛禽類靈獸緊緊跟隨,仿佛是追隨皇者的子民。



    



    身寬百萬裏的七彩鳳凰隻一個呼吸之間便已飛至九天之上,隨即抬起鳳頭高昂鳴叫,萬千飛禽無一不啼鳴跪拜。



    



    “天道在上,吾為祖鳳,今日便為飛禽之主,吾鳳族為飛禽皇族,自此飛禽一族以鳳祖為首,受鳳族庇佑,當以鳳凰翎鎮壓氣運,望天道鑒之!”



    



    百萬裏大小的七彩麒麟吼叫著,圍繞不周山奔跑,每每蹄子踏地,大地都在震動,身後麟甲類靈獸跟隨七彩麒麟圍繞不周山奔跑,聲勢浩大震動方圓億萬裏大地。



    



    “天道在上,吾為祖麒麟,今日便為走獸一族之主,吾麒麟族為走獸皇族,自此走獸一族以



    



    麒麟為鱒,受麒麟族庇佑,當以麒麟印鎮壓氣運,望天道鑒之!”



    



    隨後,同樣有兩道粗大的功德柱湧了下來,使得那祖鳳以及祖麒麟修為大幅度提升,都是有了太乙金仙大圓滿修為,距離大羅金仙不過半步之遙。



    



    這祖鳳跟祖麒麟修為不及祖龍,卻是祖龍第一個向天道鑒之的緣故,這洪荒之中,凡是沾惹“一”字,往往都得大造化,但就算如此,祖鳳祖麒麟實力也深不可測,祖鳳祖麒麟心中止不住生出一絲嫉妒情緒,隨即平靜下來。



    



    自祖龍祖鳳祖麒麟向天道宣告之後,三大種族各自繁衍,逐漸演變出統禦鱗甲,執掌四海的龍族,統領走獸,執掌大地的麒麟族,統領飛禽,執掌天空的鳳族,洪荒世界由三族共同統治的時代來臨,十二萬九千六百年,合一元之數,周天之內,再起變化。



    



    天地初開,此三靈實力強橫,數量又多,有一些天生神通,又多為凶殘不馴之輩,皆好戰廝殺,這些生靈自變化中生,各有天性,卻不知天數,龍鳳麒麟三族相鬥,正是洪荒的第一次大劫的開始。



    



    三族鼎立,三族族長野心勃勃,都希望自己的群族可以稱霸洪荒,可以成為天地之間,無量量劫不滅的天地主角,可是想要稱霸洪荒,那麽就要鏟除異己,和阻擋稱霸之路上的絆腳石,如今洪荒世界龍族,鳳凰族,麒麟族三族鼎力各占據洪荒天地一角,都視對方為眼中釘肉中刺,早就想要大戰一場了。



    



    與此同時,洪荒之中,無盡煞氣彌漫,這滾滾煞氣,迷惑人心,三族廝殺隨處可見,或三五成群,或各施手段,卻是洪荒第一量劫到來的前兆。



    



    天地大劫說到底就是族群數量眾多導致洪荒大地靈氣漸漸枯竭,大道算計著滅了個把族群,將靈氣回歸天地。



    



    此刻天道隱退,洪荒天地之中烏煙瘴氣,煞氣彌漫,怨氣衝天,根本沒有辦法修煉,一些生靈不甚吸入了天地之間的煞氣,便變得雙眼通紅猶如凶獸一般失去了神智,腦中隻知殺戮,好在鱒修萱靈早已封島遁入混沌珠,混沌珠內充斥著海量混沌靈氣,還要百倍勝於天地靈氣,自可高枕無憂。



    



    大劫終起,三族幾十萬年的恩恩怨怨越演越烈,像暴發的火山一樣,於是三族人馬此刻便碰到了一起,一場生死之戰在所難免了。



    



    這一廝殺,天昏地暗,三大種族混亂的打鬥,使得洪荒世界毀壞了不知多少處洞天福地,而洪荒受三族牽連的一些大神通者也加入了進去,於是,這一廝殺到最後,仙山巨峰被強悍劍氣瞬間移為平地,地麵上萬丈深壑深不見底,仿若要將大地切割成破碎,使得地上靈根稀草被毀的一塌糊塗,洪荒大地殞身的修士無數,洪荒在這場曠世之戰瞎變得滿目瘡痍,哀鴻遍野!



    



    如此損毀洪荒天地萬物,三族氣運也早已經完全消耗殆盡,三族如此囂張跋扈,又破壞天地萬物,天道豈會在眷顧這樣的三族?



    



    龍漢大劫是第一大劫,三族死的死傷的傷,被他們索取的天地靈氣,也漸漸回歸重新充盈,就這樣,三族不斷爭鬥,幾百年後,皆元氣大傷,再不複原先霸主之氣。



    



    正是無量量劫前,除卻聖人不沾因果業力,其它萬物皆逃脫不開天道輪回,三族不算無辜,為了爭奪洪荒霸主之位,他們的確幹了很多不該做的事,可是到了如今這個場麵,又何嚐不是大道的算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