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萱靈收徒名冰蟾,女媧補天不周山
字數:12747 加入書籤
A+A-
天柱斷,天塌地陷,天火從天而降,天河倒灌,並與地麵之水一起肆虐,洪荒世界滿目蒼夷,除了鴻鈞之外,玄門八徒紛紛現身,以靈寶暫時堵住那天上的破洞。
在不周山倒下那一刻,萬丈玄黃之氣出現在不周山上空時,並垂下一絲絲玄黃之氣,將天地之間無數生靈護住,隻見頭頂天地玄黃玲瓏塔,腳踏夢荷的鱒修與萱靈從三洲一島趕來。
來到不周山上課,鱒修又祭出乾坤鼎,不斷將滾滾奔騰而下的九天溺水吸納其中,這時萱靈也有了動作,隻見萱靈身後,一個巨大的蓮花虛影漸漸凝實,花瓣綻放時,瑩綠色光點如同甘露遍灑大地,給萬族生靈帶去了一絲絲生機。
突然,天地之間霞光萬丈,一座金橋從天地之間橫跨而過,並映出五色毫光照耀著洪荒大地,定住不斷湧出的地水火風,正是道德天尊的太極圖顯現,天地生靈逢遭大劫,玄門八徒終於出手了!
繼太極圖之後,又見一張卷軸似的圖卷出現,自空中散開化作壯麗山河,將湧出的地水火風擋住,正是女媧娘娘所持有的山河社稷圖,原始天尊此時也趕到,隻見其盤古幡祭出,破開千萬裏空間,將九天溺水隔開,然後便是通天,最後才是準提和接引。
萬靈深陷水深火熱之中,玄門八徒齊聚雲上,共同商議解救之法。
一番商談無果後,萱靈突然想到當年紫霄宮分寶的情景,於是提醒道:“女媧師妹曾在分寶岩上獲得八十一顆五彩神石,熔煉一番可用於修補天穹之用。”
鱒修撫摸萱靈的小腦袋,示意萱靈聰明,萱靈嘻嘻笑著。
眾人屬實沒想到鱒修萱靈竟然在這種場合也打情罵俏,表情都有些不自然,道德天尊輕輕地咳了咳,撇了二人一眼,然後淡淡的道:“女媧師妹乃是證造化之道成聖,想必此事,還是女媧師妹來做最為穩妥。”
鱒修麵色如常道:“此乃乾坤鼎,便借與師妹熔煉五彩神石之用吧。”
女媧連忙接過道:“此事我義不容辭,還請各位師兄師姐先支撐一段時日,我來設法補天。”
於是,鴻鈞門下七弟子輪流支天堵洞。
女媧取出自分寶岩所得的五彩神石放入乾坤鼎內煉化,九天之後,五彩神石融化成液體,接著,女媧以**力將液體補於漏處,然後又尋得天地間第一隻玄龜並斬下其四足,用於支撐四方天地,最後那五彩神石還剩下一塊,女媧見其無用,就隨手一扔,不知落到洪荒哪處去了,被準提看見,暗暗上了心。
天道降下功德金光,分給諸位玄門高徒,至此,方補天完畢。
隨著鴻鈞八徒打道回府,也宣告著此次天地大劫結束,在這次天地大劫中,人族死傷無數,橫屍遍野,剩餘的人族生存也十分艱難,禍不單行,巫妖二族發現,吞食人族血肉有益於增進修為,更妙的是,原本實力弱小的人族魂魄封於wǔ qì之中,竟然使得wǔ qì威力大增,為了接下來在最終之戰能成為勝出方,至此,巫妖二族人人皆食其肉,煉其魂。
演變到後來,死於大劫中的人族屍體,已經滿足不了巫妖二族的貪婪,於是各自的首領皆派出妖兵巫人,屠戮幸存下來的人族,使原本已元氣大傷的人族幾乎滅族!
人族式微,又遭此大劫,人類文明遭到殘暴破壞,傳承即將斷絕,民族存亡之際,鱒修派出已臻大羅金仙之境的首徒“芃俗宣化”,攜人族功德聖器造人鞭火速前去救濟人族。
宣化出得璿璣島,通過造人鞭的感應,找到了流離失所的人族,見人族皆人人帶傷,麵色淒苦,也是心生不忍,手中造人鞭一揮,隻見點點熒綠色光點從中溢散而出,如同天降甘霖般落下,人族殘部受此恩澤,無論傷勢輕重,盡皆返本還原,修為低下者,修為隱隱還有些精進,甚至身體殘缺者,身體部位竟然再度長出,如同從未有失過一般。
人族之人看見手持造人鞭的宣化,通過和人族聖器與生俱來的感應,知道肯定跟聖父有關,皆跪地嚎哭道:“聖父慈悲,派遣使者來拯救人族了!”
宣化揚聲道:“師尊命我來此,就是前來渡爾等於苦難之中,你們不要抵抗,我先將你們收起來。”
說完,宣化用袖裏乾坤之術將這些人收起,又駕起雲頭繼續尋找,通過人族聖器的感應,又尋到了一支人族餘部,在打殺了幾波殘害人族的巫妖二族之人後,還存活的洪荒人族被宣化一一收起,在仔細的感應了一番,發現沒有遺留後,宣化沒有一刻停留,便返回了三洲一島複命。
宣化來到三洲之一的中洲,將人族從袖中放出,說道:“師尊有命,人族可在璿璣島三洲繁衍生息,在此地不必擔心巫妖二族會尋來,師尊自會庇佑爾等周全!”
人族黑壓壓的跪倒一片,拜謝。
而此時巫妖二族那邊,天庭的周天星辰大陣,乃是以太陽星和太陰星為陣眼,太陽星乃是東皇太一坐鎮,而太陰星,卻是羲和坐鎮,羲和為救十子已被後羿射殺,而巫族後土以身化輪回身殞,共工祝融也因水火之爭雙雙隕落,至此,妖族的周天星辰大陣與巫族的十二都天神煞大陣皆廢!
矛盾日益激化之下,巫族剩餘九祖巫,以及九鳳、蚩尤、刑天、相柳、於兒、禺虢等等大巫,一同殺上太古天庭,妖族東皇太一執掌混沌鍾,妖皇帝俊統禦眾多洪荒太古妖神,以及計蒙、英招、白澤、飛誕、飛廉、九嬰、呲鐵、商羊、欽原、鬼車十大妖聖,憑借混元河洛大陣守護天庭。
積怨已深的二族在天庭展開殊死一戰!
在此大戰中,天庭原本以九層浮空雲盾承托。仙島林立,浮雲直上。複道回廊,處處玲瓏剔透;三簷四簇,層層龍鳳翱翔。
然而現在,這仙境天庭卻到處充斥著殺戮。滿目瘡痍,血濺成河,屍體隨處可見。正是巫妖兩族拚殺,糾纏數萬年的仇怨因果正做了結。
妖族為了逼迫女媧聖人出手,派遣妖師鯤鵬前去,說動了女媧的兄長伏羲前來參戰,女媧心係兄長安危,就要前來相助,但由於女媧身為聖人,不可逆了天數,除了鱒修萱靈,五聖圍堵媧皇宮,使得女媧並沒有機會插手妖巫之爭。
最終,雙方發死力,雙雙破敗,巫妖俱殞,經此一戰,眾祖巫合身自爆,與東皇太一、帝俊等人同歸於盡,就連女媧聖人的兄長伏羲也沒逃出,隻逃得一絲元神靈識進了伏羲琴中,受伏羲琴護住,若幹上古妖王身亡,妖族殘存者退守北俱蘆洲。其餘巫人盡皆隕盡,剩餘有的躲藏起來,有的退隱幽冥地府,巫妖兩族由此勢弱,其中,妖師鯤鵬偷取河圖、洛書,逃之夭夭。
大戰過後,巫妖兩族徹底失去了爭霸洪荒的實力,被迫退出曆史舞台。
在這場曠古爍今的大戰中,洪荒天地搖晃不已,原本便因共工和祝融撞倒不周山而初步破碎的洪荒已經無可避免地破碎了。
而在眾巫妖自爆後,卻是玄門八徒出手將各大部洲護住,讓洪荒生靈免遭大劫。
眾祖巫身殞,冥間一位身著素衣女子幽幽歎了一口氣,喃喃道:“這又是何苦呢?”
巫妖之禍之後,五聖也不再阻攔,女媧閃身來到天宮之時,伏羲肉身早已毀滅,看著眼前的伏羲琴,女媧眼中忍不住悲傷,然後祭出山河社稷圖護住伏羲靈識,收入其中。
女媧到了之後,玄門八徒也相繼到來。隻見天地之間霞光四照,老子的太極圖化為一座金橋,定住地水火風,而鱒修的天地玄黃玲瓏塔、準提的七寶妙樹、接引的十二品金蓮等都祭在半空,護住了早已麵目全非的天宮,往日的仙境,隻見橫屍遍地,殘骸斷壁,腥血濃重之味蓋過仙花異果所散發的殘香。
玄門八徒都知道巫妖兩族合該應此次無量量劫而退出洪荒天地,不想眾祖巫和妖皇帝俊竟然選擇自暴,以至演變成如此境況,聽聞此事的洪荒大能們也是唏噓不已。
眾人正打算各自回到道場,卻有八道符印化作八道流光從天邊飛來,最後落於鴻鈞八徒身邊,眾人收得符印,卻是鴻鈞老師傳來的訊息:“巫妖兩族應劫兩敗,帝俊和太一身殞,但是天庭不可一日不主,三界還需有人來執掌,今後由吾之座下童子昊天可為天帝,童女瑤池為金母。”
玄門八徒朝紫霄宮方向一拜:“謹遵老師法旨!”
回道璿璣島,鱒修想到,假使自己入了輪回,留下萱靈一人實在是放心不下,於是對萱靈提議道:“無量量劫之下,不成聖終是螻蟻,萱靈,不如你也立一教證道如何!”
萱靈頓時來了興趣道:“以你所見,立何教為好?”
鱒修想到,如三清和西方二聖如是立教的話,定會沾染無數因果,長此以往,門下弟子恐有應劫之禍,鱒修思索良久後才說道:“你先將鴻鈞老師分你的寶物拿出來。”
萱靈不解,但還是盡數拿出,隻見道道玄光浮現,血玲瓏、法玲瓏、等寶物空中散落,蕩起一陣陣波紋。
鱒修拿出乾坤鼎,將寶物係數放入乾坤鼎鍛造,並不斷的向其中投入異寶奇珍,數個時辰後,隻見乾坤鼎嗡嗡一陣震顫,寶物一一從乾坤鼎中飛出,鱒修用手握著血玲瓏,然後手臂一震,手掌再度分開之時,血玲瓏竟然一分為二,鱒修頓時喜道:“這些寶物經過鍛造後,有了些奇妙的變化。”
萱靈奇道:“有何變化?”
鱒修解釋道:“這些寶物如今可稱之為母寶,可根據擁有者的意念分出無限子寶,子寶的功用雖不如母寶那麽強,並且是可消耗品,用到一定次數就需要回到母寶處充能,如此才可繼續使用,但卻勝在量大,如若用於交換易物,定然大有搞頭!”
萱靈很聰明,通過這些寶物的功用,一下子便想到了關鍵:“你是說,以商立教?”
這些:“不錯,這些靈寶功用不一,卻是各大修士必須之品,一旦購買了一次,定然再也離不開,如血玲瓏,可瞬間恢複氣血,如果兩個實力相當的修士拚殺,假設有一方持有血玲瓏,必定是擁有血玲瓏者勝之,修為相差不是很大者,甚至可以越級反殺!如此不但於洪荒生靈有功,而且因為此教派的性質,定會與各教交好,長此以往,將會處於一種超然物外的地位,各教教眾皆不敢交惡!”
萱靈聽得精神一震,連連拍手道:“大善!”
隻見萱靈腳踏夢荷,立於半空,聲音傳遍洪荒:“天道為證,吾萱靈千葉,鴻鈞聖人門下,三十六品混沌青蓮蓮莖所化,今立玲瓏梵宮,以商造福洪荒生靈,以玲瓏鎮壓氣運,玲瓏梵宮,立!”
接著,天地之間一陣悸動,萬千瑞霞之氣充斥天地之間,天花散落,三十三天外往萱靈身上降落一份五彩大功德,萱靈承受了這份大功德之後,立地成聖。
洪荒億萬生靈莫不感其聖人之威,朝著萱靈所在方向拜伏稱頌。
鱒修作揖打趣道:“拜見青蓮聖人,願聖人娘娘聖壽無疆!”
萱靈捂嘴咯咯笑道,然後板著臉一本正經的說道:“鱒修,還不快快行跪拜之大禮恭迎聖駕?”
鱒修佯怒道:“好哇,莫不是以為成了聖,我就不敢打你屁股了吧?”說完飛身上去做欲打勢。
萱靈雖已成聖,但是卻不會以此來壓人,畢竟二人關係在那裏,所以萱靈見此,大驚失色,連忙跑路,高呼道:“風緊扯呼!”
鱒修向萱靈追去,身形一閃,便來到萱靈身後,正想抬起右手往萱靈屁股上拍去,這時發現鱒修追了上來,先是一喜,正欲開口,然後看見鱒修停在空中的右手,猜到了鱒修下一步要做的事,一時間不知道說什麽,而鱒修右手停在空中,是拍也不是,收也不是,萱靈這時沒好氣,微紅著臉傳音道:“待會再找你算賬,小點聲,別驚擾到那小東西。”
鱒修遂收手望去,隻見一隻身形巨大,背生雙翼,通體紫色的蟾在島上偷食靈草仙果,所到之處,地麵竟結有冰霜。
望著那猶如小山般大小的冰蟾,鱒修也不氣惱,見萱靈時不時掩嘴偷笑,鱒修饒有興趣的看著,心想:“萱靈都聖人級了竟還是如此孩童心性。”
萱靈見那冰蟾吃的差不多了,便開口道:“小東西,你家大人沒教你不能亂偷吃人家的東西嗎?”
冰蟾聽聞一驚,左右張望道,不時向未知處噴射徹骨寒風,寒風中還夾雜著磨盤大小的冰雹,試圖激起發聲者。
萱靈又道:“你這冰蟾,不知道亂丟東西是不對的嗎,要是砸到靈獸怎麽辦,沒砸到靈獸,就是砸到花花草草,那也是不對滴!”
如此冰蟾又伸出舌頭向四周掃去,奈何無論如何尋找,也隻是隻聞其聲,不見其人,無奈之下,隻有罷手,回聲道:“何方高人,小蟾於海上迷了歸途,誤打誤撞入了此島,見此地奇花異果甚多,一時貪心忍不住吃了些,我並不知此島有主,還望道長勿怪罪。”
鱒修萱靈一閃便來到冰蟾跟前,冰蟾見二人雖站在自己眼前,但閉上眼神在神識窺探之下卻感覺不到眼前有任何人,大驚,趕忙現了真身,跪下高呼道:“小女冰蟾拜見仙長!”
冰蟾卻是不知,如若鱒修萱靈不願,冰蟾卻是連看都看不到的。
鱒修抬眼望去,隻見眼前之人霓裳彩雲飾,蟾宮玉軟腰,薔色櫻紅唇,玉豔花容貌,身材婀娜曼妙,好一個不具俗氣的美豔軀體。
鱒修眼前一亮,正欲開口,忽然感覺腰部一陣痛感,原來是萱靈正扭動著自己腰部之肉,鱒修頓時感到無比尷尬,搔了搔頭,哈哈笑道:“念你不知此地有主,便不降你偷食之罪了。”
冰蟾正要謝恩,萱靈這時瞪了一眼鱒修,然後放出聖人威壓說道:“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我宮中尚缺一弟子,你可願意?”
在萱靈威壓下的冰蟾戰戰兢兢,艱難的抵抗,最後眨巴眼睛道:“那…可以天天吃仙果嘛?”
萱靈苦笑道:“當然。”
一旁的鱒修感到很驚奇,暗道:“此冰蟾女心性竟然極好,一般人聽得聖人要收弟子,哪個不是擠破頭爭先恐後的要,早就拜伏稱頌聖人恩德了,而冰蟾卻隻是想到能不能吃到仙果。”鱒修在一旁微微點了點頭。
冰蟾大喜道:“師尊在上,願師尊聖壽無疆。”
萱靈臉色緩和,拂袖將冰蟾托起。
鱒修頷首:“你有些神通,卻是無甚靈寶,萱靈的徒兒便是我的徒兒,這把芭蕉扇煽動間可引動九天雷霆,便贈與你防身吧。”
冰蟾想接但又不敢,於是偷偷看了一眼萱靈。
萱靈看著冰蟾可憐兮兮的樣子,也是有些有趣,道:“我二人你都可以師尊稱之。”
聽得師尊應允,冰蟾笑嘻嘻的接了法寶又是拜謝:“謝師傅賜寶,弟子還未有名諱,懇請師傅賜名。”
鱒修閉目複又睜開道:“紫翼幽瀾,冰蟾淚兒,你之名便叫紫幽蟾兒。”
蟾兒拜謝道:“謝師傅賜名。”
然後,鱒修萱靈又領蟾兒回到仙宮,宣化前來請安,見師傅新收了個徒弟,自是一喜,蟾兒拜見了大師兄宣化,兩人相見甚歡,性情甚和,這倆師兄妹在接下來的日子裏經常處在一起,時常鬧得祁連仙山妖飛獸跳,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鱒修見紫幽蟾兒對仙果異常喜愛,又拿出混沌果與黃中李贈之,自然引得蟾兒大喜,一口一個師傅叫得別提有多甜,連萱靈這個大師傅都有些“吃醋”啦。
蟾兒吞食混沌果之後,感覺眼前的虛空變得不同了,似乎能看見虛空之中那一橫一豎的絲線,這一橫一豎正是代表了這一方天地的規則,隻要身處這天地下就必須遵守這種規則。
此時的蟾兒對天地之間的道領悟的更深了,頓時修為大進,又得了芭蕉雷扇,經常找那些三洲一島化得形的妖怪練練手,而人族在鱒修的特意交代下,放任其自行繁衍,不多加幹涉,因此,自那蟾兒來後,三洲一島那數萬眾小妖怪皆活在水火之中,萱靈雖沒下重手,但也揍得那些個小妖怪鼻青眼腫自是不提。
久而久之,蟾兒便迥然成了三洲一島數萬大小妖怪的頭兒,也就是山大王,風光無比,三洲一島,蟾兒除了敬畏師傅鱒修萱靈和尊大師兄宣化外,其它之人,皆不入法眼,經常召集一眾小妖怪去那三洲一島之外閑逛,一時之間,威風凜凜。
這一日,鱒修在玲瓏梵宮講道,鱒修看著站在自己麵前的劣徒,頷了頷首,甚是滿意,盯著蟾兒一陣,才道:“蟾兒,你入門時間不長,修為倒是不曾落下,為師甚喜,以後三洲一島眾妖便歸你管束,但是以後不得再憑得小本事胡鬧自耀,免得衍生禍事,多聽你宣化師兄之言。”
蟾兒一喜,對著大師兄宣化吐了吐香舌,施禮道:“謹遵師尊之命。”
蟾兒領得師命,自去收服三洲一島眾妖,數年後,蟾兒便將三洲一島幾十萬眾妖收服,如此,三洲一島始複清明,而後各部洲再前來三洲一島的生靈便歸應蟾兒管理。
數萬年來,原本對三洲一島眾妖心有芥蒂的人族也漸漸放下,而人族經過萬年來的修養生息,也漸漸恢複生機,逐漸有了一些道德之士,三洲一島萬裏海域各大島嶼都有人族huó dòng的痕跡,而三洲一島數萬眾小妖怪,化得成形的已不下數千人,其中也不乏修為高深者,有數人更是達到了玄仙境界,太乙真仙不下數百人,三洲一島逐漸步入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