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驚聞

字數:5233   加入書籤

A+A-




    徐清風並沒有因為木木被封印,而變得沮喪,他是豁達的人,隻要木木沒有丟失掉,其他的事情都可以不放在心上,他相信總有一天能解開木木的封印。

    至於自己的修煉,除了《大荒經》,還有《胎息訣》和《太陰經》,這些都沒能修煉到大成境界,短時間內,完全不用擔心沒有功法修煉。

    心裏沒有牽掛後,徐清風又開始了正常生活,現在桃花村的村民,除了能看到徐清風在村外小河裏沉沉浮浮外,還能看到他在空地背著木木,對著前麵的空氣撞來撞去,盡管這動作有些古怪,但村民知道他非比尋常,也就自覺地不會去詢問,最多是好奇地站在遠處觀望。

    下午的時候,徐清風會坐在春若水的藥廬前看書,村民們知道徐清風跟春若水都是仙人後,就主動幫他修了一座竹樓,緊挨著春若水的藥廬,方便他和春若水來往。

    於是,徐清風便將藥廬當成了書房,裏麵都是春若水父母留下的書籍,除了醫書外,還有關於修煉常識方麵的書籍,這讓徐清風大開眼界。

    春若水閑暇時,也會來藥廬看書,就坐在徐清風不遠處,每當有疑惑時,徐清風就會將書中的疑問拿出,請教於春若水,但大多數情況下,兩人是互不幹擾,各自默默地看著書簡。

    村民們常常能在藥廬看見徐清風和春若水,兩人靜靜看書的神情,讓人充滿了敬畏,在他們的心目中,覺得這神情充滿了莊嚴肅穆,讓人不敢褻瀆,甚至有種想膜拜的衝動。

    不過村民們心中的仙人徐清風,卻經常下凡塵,幫村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每當這個時候,很多人都會忘掉他的身份,將他當成了村中的孩子,老村長更是將他當成了自家子侄,經常會問又讀了幾篇書,學了多少字,盡管老村長自己都不識字,有時老村長也會念叨著再過兩年,就該給徐清風說門親事,好男兒要早當家。

    徐清風非常享受這種氣氛,每次都樂嗬嗬地傻笑著,隨意地跟村民們說笑,他覺得這才是家的感覺。

    春若水有時也會拉上徐清風上山采藥,以前一些不敢輕易涉足的地方,也因為有了徐清風,可以放心大膽地前去尋藥,徐清風盡職地擔負著春若水的安危,不讓春若水受到半點傷害。

    夏天的時候,從遠方來了一支收山貨的商隊,這樣的商隊,桃花村每年都要迎來四五次,商隊帶來村民平日所需的生活用品,然後帶走村中產出的山貨。

    村子春日可以chū shòu桃花酒,夏日可以chū shòu鮮桃,秋日可以chū shòu果脯,而冬日則可以chū shòu桃木炭,新春辟邪桃符,還有用果核雕刻的各種小玩意,桃花村的村民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將桃樹的各種用途,發揮得淋漓盡致。

    商隊除了能給村子帶來各種生活用品外,還會帶來各種消息,都是近期發生在外的大小事件,這也讓閉塞的村子,可以及時了解外麵世界的動向,不至於跟外麵社會脫節。

    這次商隊,就帶來了一個驚人的消息。

    臨海城發生了兩件震驚海內外的大事:一向以信譽著稱,而聞名海內外的四海閣,被毀於一旦;另一件是臨海城城主死了。

    臨海城城主死……了,這是千真萬確,多方求證,最終得出的消息。

    先說四海閣的事,據說是一群修士,突然從四海閣總店衝出,宣稱他們都是被四海閣囚禁的人,囚禁在總店後院的地下黑牢,要不是機緣巧合被一位前輩搭救,說不定這輩子永遠都無法活著走出來。

    起初沒人相信,但隨著出來的人越來越多,其中不乏一些臨海城內的居民,全是些以前莫名失蹤,渺無音訊的普通人,但無一例外,都是家中藏有可用於修行的寶物。

    憤怒的人群從東城衝到西城,將整個臨海城內,凡是與四海閣有關的店鋪,全都掀翻搗毀,更多的證據也跟著浮現出來,證明四海閣表麵上誠實經營,但私下卻幹著偷雞摸狗,坑蒙拐騙,燒殺搶掠的行當。

    當日,四海閣的人隻是最初出麵阻擋一會兒,然後就偃旗息鼓,仍由他人四處燒毀四海閣的店鋪,而且四海閣內身份比較高的人,卻是一個都沒出現,就連那個經常頂著一頭紅發,到處耀武揚威的紅魔也都沒見蹤影。

    另外,店中寶庫也全都被搬空,旁觀者估計四海閣是見事情暴露,再無挽回餘地,果斷地放棄不值錢的房產,而帶著值錢的寶物迅速轉移走。

    而臨海城城主的死,卻是更加撲朔迷離,眾說紛紜。

    死因不明,未見屍首,行凶者未知。

    臨海城四城內正風風火火,掀起鏟除四海閣的行動時,所有進出臨海城的大小城門全都被關閉,臨海城駐軍開始在城內大肆追索,刺殺城主的凶手,重點對象卻是剛從四海閣總店逃出的修士和那些普通人。

    那些剛剛逃出生天,還未離開臨海城,正處於極度報仇興奮的修士和那些普通人,立刻又重新被關進牢獄。

    真是世事難料,造化弄人。

    有好事者認為城主死因是假,而真實情況是四海閣買通城主府,對燒毀自己店鋪的人進行報複,要不然為何重點針對剛逃出的修士,而且城主的死也是語焉不詳。

    不過消息靈通者,卻說是扈州侯在家中,看到臨海城城主的魂燈熄滅,得知自己的弟弟死亡,立即趕往臨海城,親自下達的追捕令。

    但大多數人卻是認為四海閣跟城主府有勾結,說不定四海閣就是城主府所開,放出城主死亡的消息,隻是在轉移大家的視線。

    這世上哪有這麽巧的事,四海閣剛出事,城主就死,就算有這麽巧,那也應該懷疑四海閣,說不定城主府內有什麽讓四海閣心動的寶物,才讓四海閣鋌而走險。

    既然四海閣可以幹出暗設黑牢,私擄人口囚禁的事,為何不能弑殺城主?

    其實,徐清風也是認同後麵這個說法,畢竟魏家有前車之鑒,曾誣蔑過徐家拜巫,他的親弟弟什麽樣的卑鄙事情做不出來?

    桃花村的村民全都沒去過臨海城,更不知四海閣和臨海城城主,聽見這個消息後,就當是聽了一段有趣的故事,而徐清風和春若水卻相視一眼,完全被這些事情驚的說不出話來。

    徐清風更是暗呼僥幸,自己當時找到木木後,擔心再被人抓回去,在逃出那座院子後,就直奔城門,根本沒有其他心思,才得以逃過一劫。

    徐清風當即決定,從此老老實實呆在桃花村,非萬不得已,哪裏也不去。

    木木被封印後,徐清風又試著溝通了幾次,仍然是無法取出東西,就再沒進行嚐試,而是老老實實地拿著木木練習撞山。

    經曆了桃花村的春夏秋冬,木木的重量,開始慢慢變輕,整整一年後,徐清風已經可以拿著木木隨意揮舞,再也不會感覺到吃力,也用不著歇息,就可以一直地帶在身上。

    徐清風倒是覺得是自己的力量增加了,才感覺不到木木的重量。

    木木變輕了,但封印仍未解。

    上元節,卻如期而至。

    徐清風還記得自己是在上元節次日離開的十裏澗,那時每年的上元節,自己都是孤零零地一人,坐在山頂上,抬首看著這每年的第一次圓月,思念著不在人世的母親。

    如今,再也不會孤單,早在半月前,就收到所有村民的邀請,希望到時能一起過節。

    上元節是祭祀東皇太一的節日,老村長主持了整個祭祀,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畜平安,無病無災。

    盡管徐清風和春若水也被稱為仙人,但執拗的老村長卻認為,他們雖是仙人,但年紀都還小,隻能算得上是仙童,也都還需要東皇這樣的大神庇護,所以,祭祀完後,老村長一視同仁,送了兩個祈福袋給徐清風和春若水,希望兩人能健康成長。

    徐清風喜滋滋地拿著祈福袋,回到藥廬後,春若水卻又掏出一樣東西送給徐清風。

    這是一個用桃核雕刻的小人,一根絲線從頂部穿過,小人的麵孔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若水,這是什麽?”徐清風好奇地看著手中的桃核小人。

    “桃木不是說能辟邪嗎?我也給你做了個桃木符,不過你仔細瞧瞧,是不是有些特別?”

    徐清風仔細看了看,疑惑地說道:“這個桃核雕成的小人,眉眼怎麽這麽眼熟?”

    然後突然恍然大悟,驚叫道:“若水,這個小人像我,對不對,對不對?”

    春若水歎氣道:“清風,你真笨,這個小人就是你好不好,難道我雕刻得不像?”

    “像,像,非常像,我隻是沒想到會是自己。”徐清風慌忙承認,卻又有些不好意思,“若水,你經常送我東西,我卻從來沒送過你任何東西。你看,你不但為我做了皮甲,還給我縫製了好幾套麻布衣裳,現在又送我這個桃核小人,我,我……”

    “那麻布衣裳可不是我給你做的,全是村裏的大嬸們做的。”

    “可布是你買的啊!”

    “好了,清風,你就不要客氣了,你不是還欠著我一樣禮物嗎?等木木的封印解開後,你就可以送我了啊!”

    送走春若水後,徐清風拿著桃核小人,一人坐在屋裏,嗬嗬地傻笑著,也不知他在想些什麽。

    明月不知不覺升至頭頂,正是午夜時分。

    一道耀眼的白光突然從徐清風屋內衝出,蔓延至整個村子,整個桃花村刹那間亮如白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