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神偷盜魁
字數:4758 加入書籤
強烈推薦:
話說那巡撫馬大人,為官的心機最深,胸懷韜略,腹有良謀,而且眼光不凡,高瞻遠矚,做起事來當機立斷。他唯恐夜長夢多,詳加推審之後,便決定盡快處決了老鼠和尚,當即命手下將此賊挑斷手筋腳筋,拿鐵鎖穿了琵琶骨,戴上重枷打在死囚牢裏,由牢禁獄卒們好吃好喝地喂養著,並且嚴密封鎖消息,等到三天後押赴市曹碎剮淩遲。
然後馬大人又把張小辮兒和孫大麻子帶入後堂,先讓人給他們鬆了綁縛,用過壓驚的酒飯,再次當麵細細盤問。原來這馬大人善於識人,深知天底下寸有所長,尺有所短,各有各的用途,即使是在雞鳴狗盜之徒中,也往往都有可堪大用的奇才。
馬大人在得知張小辮兒懂得相貓古術之時,便猛然想起一件事來,靈州自古就有拜貓仙的風俗,但很多人說不出貓仙爺的來曆,縱有知道的,所傳也多為道聽途說,未必全然屬實。他家祖輩未發跡時,曾在前朝做過響馬,多與天下盜賊相通,所以知道此事的根由。
其實當年的貓仙爺,並非是什麽神仙道士,此人隻不過是一位能夠飛簷走壁的神偷。那神偷是靈州世家出身,常把一隻四耳花貓帶在身邊,專門偷竊為富不仁之輩,把所獲之物救濟貧苦窮困,其手段高明至極,多不是常人所能想象出的神異妙術,往來絕無蹤跡,連捕盜的軍官也拿他無可奈何。
這神偷本家姓譚,平時在街上隻充做走街串巷賣野藥的破衣道士,所以人稱譚道人。他自幼懂得相貓之術,到各處偷金竊銀,全憑身邊的四耳花貓。此貓機靈非凡,擅能攀壁過牆。古時候的大戶富室,無不院深牆高,除了看家護院的家丁,還會養著惡犬,一旦聽得些許人聲動靜,就會狂吠撲咬,可這都奈何不得譚道人。
譚道人行竊並非獨來獨往,他的同夥向來不少,是靈州群賊的首領。群賊多是在夜間出沒,穿著夜行衣,鞋底裏墊著草灰,走路絕無聲響,臉上還蒙了麵,嘴裏銜枚,免得出聲說話。
如此潛行至作案的大宅之外,先自伏在牆根裏悄然不動,由譚道人抓住四耳花貓的後頸,對準了牆頭用力拋出。那賊貓輕盈矯捷無比,一撞上牆壁,就能伸出貓爪,無聲無息地懸掛於壁上,隨後借著力,曲身弓背,一躍躥過高牆。
那四耳花貓進到院子裏,就會先將護宅的惡犬騙到一邊,誑它吃了**藥。藥翻了惡狗之後,花貓便會潛到後門,用貓爪子撥去門閂,放外邊的群賊進來行竊。譚道人就憑著此法做下了許多大案,無往不利。
但也有失手的時候,有一次譚道人與洞庭湖的盜賊魁首喝酒,兩人喝多了打起賭來。那盜魁說譚公神術是人所共知,天下誰不佩服,盜取世上寶物隻如探囊一般。可你本事再大,有一樣東西卻未必偷得到手。據說在宮中大內,有藩國進貢來的一枚夜光寶珠,大如龍眼,精氣燦然,夜裏滅了燈燭,此珠可以光照百步開外,乃是皇家至愛的寶物,向來由太後親自收藏,連皇帝都不知道它放在哪裏。譚公若能施展手段,取了這顆明珠讓我等開開眼界,咱們五湖四海的響馬盜賊,都應尊譚公一聲“盜中魁星”。
其實這隻不過是個酒後說笑的話頭,可譚道人最是要強好勝,偏要與洞庭湖盜魁爭這口氣,跟誰也沒打招呼,就獨自帶了四耳花貓前往皇宮。恰好趕上元宵燈節,皇帝陪著太後出宮來觀燈,百姓們擠作了人山人海,爭相一睹龍顏。譚道人就藏身在萬民當中,與四耳花貓看清了老太後的相貌,但想那大內禁地,守衛何等森嚴。譚道人的膽子再大,也不敢進去盜寶,隻好給他的四耳神仙貓拜倒磕頭,求它務必進宮盜出夜明珠,給靈州群賊爭些臉麵回來。
那四耳花貓心有九竅,是最通靈性的貓子,能懂得主人心意。它貓眼一眨,便已閃身出了落腳的客棧,一連幾日在宮中探路,認明了太後起居行止的規律。也不知這貓是怎麽想出的鬼點子,它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先找地方偷了支花炮叼在嘴裏,然後趁夜色越牆潛入皇宮,尋到太後的寢宮,窺探那老太後入睡,外邊捧燈的宮娥們也打上瞌睡後,它就順著抱柱悄然溜下,將那花炮放到宮燈旁引燃了,然後躲入暗處潛伏不動。
靜夜深宮裏,就聽爆竹嘣的一聲巨響,嚇得太後老娘娘和宮女們魂飛天外,連滾帶爬地紛紛躲藏,也不知究竟出了什麽亂子,還道是有人行刺,又或是天降異象,震雷擊宮,慌慌忙忙地呼喚侍衛羽林前來護衛。
老太後百忙之際仍沒忘了她那顆夜明珠,忙讓宮娥們將她攙到鳳榻下,從暗格中取出寶匣,打開來看去,頓時現出滿室精光,才曉得夜明珠並沒有隨著天雷飛化歸天,這才長噓了一口氣,稍稍安下心來。
誰知那四耳花貓躲在柱後看得清楚,它動如快箭離弦,從暗處一撲上前,將太後手中的夜明珠搶在口裏含住了,隨即翻身逃竄,真個是“來去如風雨,出沒似閃電”,隻在倏忽之間,便已逃得無影無蹤,殿中隻剩下目瞪口呆的太後和一眾宮女。
四耳花貓躲路逃脫,它卻不太識得皇宮路徑,隻顧翻牆越殿地奔著一個方向逃竄。宮中侍衛雖多,卻都在忙著保駕搜尋刺客,誰會想到要去捉一隻野貓?
這回也是該著出事,四耳花貓誤走誤撞,竟來到了皇帝的寢殿外邊。當時世上盛行方術,在禦駕前的侍衛當中,就有一個精通劍術的高手在內。那人瞅見離身邊不遠的牆頭上,正有一個黑影竄動,奇快如風,而且還裹著一道精光,似是知道大花貓口含夜明珠,知道事有古怪,便放出飛劍擊殺。
饒是那四耳神仙貓機敏警覺,察覺到危險襲來,躲避得極快,也不免被寶劍削去了一隻貓耳和半片頭皮,受傷著實不輕,頓時血流如注,幸得此貓矯捷輕靈,才舍命狂奔得脫。
譚道人並不通貓語,無法聽四耳花貓講述經過,隻是事後探聽到宮中失竊的情形,推測得知,不免對此事追悔莫及。他和四耳花貓如兄似弟,多年來彼此之間沒有形跡可分,自己受浮名所累,為著一時意氣用事,非要盜取皇宮重寶,卻險些因此壞了四耳花貓的性命,現在想來,要那些虛空的浮名何用之有?
於是譚道人也不去與洞庭湖的盜魁相見,隨手把四耳花貓偷來的夜明珠投入江中。他為了躲避官府追拿,收拾起手段再不使用,隻靠販賣能治疑難雜症的貓兒藥度日,不久後,更是隱埋了姓名,遠走江湖,雲遊四海,最後再也不知所終。
靈州百姓們感念譚道人劫富濟貧的恩德,就造了祠堂供奉,隻因官家戒盜,不能明說祠中供的是當年的神偷譚道人,便皆稱其為貓仙爺。後來才漸漸形成拜貓仙的風俗,祠中時常顯出許多靈驗來,各種野聞逸事也隨之越來越多,傳來傳去往往難辨真偽了。
馬大人常對譚道人的事跡欣羨不已,感歎古術奇異,竟能控貓為盜。殘唐五代時有“紅線盜盒”之事,至今被稱作神妙無雙之技,想來也不過如此神通罷了。隻可惜當年官府裏無人識得這番異術,就任其流落進盜賊之流中去了,否則收做公家之用,把這一番本事用於為間做諜,偷營劫寨,必定能建立些大功勞出來。
馬大人極有野心,想趁著粵寇之亂,顯些真實的本領出來,以便得到朝廷的賞識重用。他生性堅忍,向來通曉兵機,這一年多來在靈州主持經營團練鄉勇,著實同粵寇惡戰了幾場,雙方互有勝敗,漸漸使他深感孤掌難鳴,所以不分高低貴賤,到處網羅能人異士收為己用。
而且在槐園裏捕獲老鼠和尚之後,才發現靈州附近竟有造畜的奸徒活動,看樣子要圖謀不軌,想偷竊朝廷的庫銀。這夥人行蹤詭秘,手段更是奇異,絕難以常法追查。所以馬大人就想收買張小辮兒和孫大麻子,一是看重他們有相形辨物的本事,二是看這兩人滿身潑皮氣質,怎麽瞧也不像官府做公的,又兼言語便給,為人靈活機敏,無論是派其刺探情報還是跟蹤盯梢,都容易掩人耳目。所以要保舉他們破例先到捕盜衙門做個牌頭,再撥一夥眼明手快的公差,隨時聽候他們兩人調用,專門緝捕老鼠和尚的一眾同黨。
張小辮兒能得活命,已是滿口念佛不止了,萬沒想到這場天大的官司,不僅與自己再沒一絲牽涉,更得到官家抬舉,可以做個捕盜拿賊的牌頭。這在往日裏也就罷了,但是現在正是天下大亂,賊寇橫行的時節,漫說什麽官家的王法了,就連那封疆的大吏,也有被賊人砍去了腦袋的,自己這點本事豈能頂用?夾在黑白兩道裏可不是好受的,稍有閃失就得搭上這條小命。
但張小辮兒看這馬大人也是位心狠手辣的人物,哪敢不從他的意思。他暗暗盤算著,不如權且應了差事,瞅個機會溜出城去,這教“天地紛擾爭戰時,恰似英雄一盤棋”,其中的輸贏成敗,不知要耗費多少無辜性命,張三爺是窮怕了隻圖富貴,可從不想參與什麽英雄的事業,也絕不想當官府的走狗和棋子。
馬大人看出他的意思,知道這兩小子皆是市井出身的草莽之輩,隻有曉以忠義,或是許以重利,才能夠籠絡得住,便對二人說:“以往國家任用賢能,最看重科舉出身,除此之外,任憑你有什麽奢遮的手段,也是一概不用。隻此一個門檻之下,就不知埋沒了多少奇謀巧智之士。可如今粵寇作亂,朝廷正值用人之際,你們都是有些本領的,何必自甘落入平庸凡俗之中,到頭來與草木同朽。世上雖有屠龍的寶劍射雕的弓,可也需有人使用才得施展。你們倆算是命裏遇著貴人了,本官慧眼識珠,見你們果是有些膽識,可以提拔起來酌宜使用,故此願意抬舉攜帶你們一場,隻要能將造畜的妖邪之徒一網打盡,絕不吝惜重金犒賞。”
孫大麻子生性耿直,喜的是說強誇勝,自稱好漢。他聽馬大人所言正是觸著了豪傑襟懷,當即跪拜下去:“造畜之賊天理難容,既是替天行道為民除害的舉動,俺孫大麻子憑爺吩咐,願出死力擒賊。”
張小辮兒卻心想:“也不知你這老大人是慧眼識珠,還是牛眼識草,為何偏偏看中張三爺相貓的本事?但此時就別敬酒不吃吃罰酒了,先想辦法謀了官家的重賞,到時候看情形不好,三爺再抽身溜撤不遲。”打定了主意,當下便跟著孫大麻子一同領了差事。
這正是:“要圖平賊定寇事,預備擒龍伏虎人。”畢竟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