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絲綢貿易
字數:2417 加入書籤
光和六年(公元183年)
並州燕門郡北,穿過長城五十餘裏,十餘萬勞工正辛苦的工作,在他們身下,正是即將竣工的雲州上雲城。
勞工包括兩種,一是北廷都護府以每月兩百錢招收二十萬流民前來北疆開荒建城,二是從“公奴司”購買的十萬鮮卑戰俘。
對於流民來說,誰也不願背井離鄉來這北方草原,不過都護府不僅開出高薪,還許諾雲燕二州除上黨、上穀等四郡外,隻要按規定開肯出十畝荒地,便可獲得五畝的所有權,並且三年免稅。
在這時代,對於百姓來說,有土地就有希望和未來,雖然條件艱苦,但很多流離失所的百姓還是舉家北遷。
今天的上雲城氣氛有些不同,工地上的監工依然客氣,但四周卻多了很多黑甲錦袍的持刀軍士,久在北疆的人都知道這是北廷都護府最為精銳的軍隊“錦衣衛”。
“仲德,吾來看看建城的情況,何必整出這麽大的動靜。”雲玥一身紫袍,沿著馬上完工的城牆漫步,身後則是賈詡、程昱兩位軍師和錦衣衛統領典韋。
程昱笑道:“雲州乃新境,接壤南北匈奴,大都督身係天下安危,絕不能置身險地。”
雲玥點點頭,問道:“目前絲綢的商隊怎樣?”
賈詡回道:“目前南來的三支商隊都已經到達西涼,壽成公已經安排好了一切,袁家和孫家的人也已經趕到了玉門關。”
“好,看來董仲穎還是很給麵子,並沒有為難。”雲玥拍了拍huáng sè的城牆,心中卻在計劃是不是應該盡快讓水泥問世。
“玉帥,如今絲綢生意的利潤完全超出預期,借道涼州,那董仲穎卻要去兩層利潤,哼……還是早日打通道路為好!”程昱曆來主張吞並涼州,董卓雖有何進撐腰,但集合“國家黨”所有的資源,要對付他還是易如反掌,就算硬碰硬,北廷三十萬大軍與西涼馬騰八萬西涼羌兵,兩麵夾擊,董卓那號稱二十萬的涼州鐵騎堅持不了幾天。
雲玥想了想,搖頭道:“董仲穎的壯大對我們不是壞事,當有一天他的野心超過了匹配的實力時,才是他真正滅亡的時候。”
程昱有些發愣,雲玥的話他不知何意,賈詡卻側身說道:“每個人都有他的利用價值,敵人也不例外,不過要去酒泉,並不一定非要過他董卓的地盤。”
賈詡的聲音中永遠透著一股冰冷,雲玥和程昱早已習以為常,三人的目光都不禁看向了上雲西麵那一望無垠的大草原。
那裏是曾經的草原王者,如今的南匈奴。
雲華大婚後,雲玥在長安停留了月餘,便返回了北廷都護府,而在各大家族談妥利益後,雲玥提出了整合絲綢貿易的龐大構想。
漢武大帝派張騫出使西域,開辟出一條以長安為起點,經過涼州到西域、波斯到羅馬的陸上通道,而華夏的絲綢也因此馳名海外。
無數的西域貨商以低廉的價格在中原購得漂亮的絲綢,帶到波斯和羅馬後,轉手便是百倍的利潤,而此時漢廷混亂,天子昏庸,放著如此大利卻讓胡商賺得盆滿缽滿。
雲玥提出集合各家之力,壟斷中原絲綢,進行分級定價,在玉門關和陽關外設立專門的場所,集中xiāo shòu,絕不讓如此巨利被胡商賺走。
光和六年元日大朝會,大司馬秦侯雲天、太傅袁隗、大司農曹嵩等三十幾位大臣聯合上奏,大漢絲綢貿易失控,稅金流失,請朝廷中止民間絲綢對外貿易,防止貨賤傷民,一時間天下嘩然。
朝中百官意見不一,何進一黨堅決反對,雙方爭論數日,靈帝也是拿不定主意,左右為難。直到第三日夜,北廷大都督雲玥的密信送入宮中,讓靈帝欣喜若狂。
第二日早朝,靈帝便直接下旨,大漢境內嚴禁任何商家與胡商進行絲綢交易,所有胡商登記造冊後,在朝廷規定地點進行絲綢交易,陽關、玉門關兩處便成為了胡商絲綢交易所。
從此以後,不遠萬裏來到東方的胡商,再也不能以低廉的價格買到精美的絲綢,高昂的價格令他們沮喪萬分。
而皇宮中的靈帝卻高興的發現,小小的絲綢原來蘊藏著這樣大的利潤,陽關的交易所被自己劃入內庫,短短兩月,關稅收入便超過三千萬錢。
但靈帝不知道的是,雲、曹、袁等幾大家族集合“國家社”所有資源,悄悄地已將天下八成的絲綢生意收歸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