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守孝

字數:5574   加入書籤

A+A-




    快步進了慈寧宮,  梁九功先去見了蘇麻喇姑。

    聽完皇上的吩咐,  蘇麻喇姑難掩激動之色,  哽咽著向中和殿的方向十分恭敬的磕了頭。

    梁九功伸手去虛扶她一把,  又說:“也隻有蘇麻喇姑您了,能在萬歲爺麵前有這份臉麵!”

    皇上讓你自罰,  那叫證明皇上心裏有你,說是罰,  其實比打賞還金貴,  宮裏麵連好多主子都沒這個待遇了。

    理是這個理兒,  可這話蘇麻喇姑怎麽會接,  她趕緊就搖頭道,“我不過老奴一個,哪有什麽臉麵,都是托了太皇太後的福,更是皇上慈悲!”

    一口一個老奴,這會蘇麻喇姑說起話來,比往常還要謙卑三分。

    梁九功也點著頭,直說“那是那是。”

    從蘇麻喇姑那裏出來,梁大總管就趕著去見貴妃了。等見完貴妃,  他好立馬找個地方,讓小太監伺候著喝茶吸鼻煙,也總算歇歇腳。

    太後說暈就暈,  雖然沒真病倒,  可再跪喪肯定是不行的,  一麵守著太後,貴妃一麵就提著心,就怕皇上為此怒,剝了自己手裏的宮權。

    什麽事隻有嚐過了才知道裏麵的甜頭,嚐過了力壓四妃手握宮權的滋味,貴妃可真不想再去做那個空架子活菩薩。

    萬幸,皇上沒把事記在她的頭上!

    親自送了梁九功幾步,站在錦簾前,貴妃喜在心裏,麵上卻是不顯,隻叫來在她眼前得用的寧姑姑,交代她去請瑜嬪和宣貴人過來。

    知道接下來的兩天裏自己不用再跪得七勞五傷了,琳琅的心裏那叫一個又驚又喜。

    驚喜之餘,她又恍然大悟:原來萬歲爺在這種真桑心掉淚的時候都還能想著自己啊!

    這不由得讓她想起去年夏天時,她被人傳成是海蘭珠的轉世,那時所有人包括她自己都覺得,哪怕她是無辜的,可隻要孝莊因此遷怒,康熙就不會保護她。

    那時她可真是害怕,害怕得晚上都悄悄的哭。可現在,即使是孝莊的喪禮上,康熙也會念著她了。

    這麽一想,琳琅立刻就級感動。現康熙的心裏是真有自己的,這種感覺可真好……

    一邊感覺又多了一些和萬歲爺繼續走心的勇氣和篤定,她一邊就又手癢想擼一擼黑豆了。唉,和萬歲爺走心之類的傻話,她和誰都不能說,也隻有躲在床上,和可愛的貓主子說了。

    一邊想著自家美噠噠的綠眼黑毛大貓,她一邊跟著方姑姑去了左偏殿。

    給躺在床上的皇太後跪安後,她就和宣貴人商量著分了工,她負責熬藥,宣貴人負責喂藥,等皇太後睡下了,兩人就一起撿佛豆念佛,好叫佛祖保佑皇太後早日康複。

    說是熬藥,自然不會讓琳琅親手熬,她隻要坐在旁邊看看藥方,等藥熬好了,再親手倒藥嚐藥(一口)就可以了。

    熬藥是個慢活,三碗水細熬成一碗那就是一個時辰。

    琳琅在熬藥的屋子裏坐得無聊,先兩次叫嬌杏去正殿那邊看福寶的情況——啥情況,吃喝拉撒唄,然後幹脆又讓紅苕去拿了經書,她小聲的念一遍也算是給太皇太後祈福了。

    正殿裏,一片煙火繚繞。貴妃跪在淑慧公主的旁邊,燒出一盆紙灰後就起了身去方便。

    她是喪禮的主持人之一,守起規矩來自然不比其他人那麽嚴。

    方便完,貴妃一邊讓人按摩手腳一邊就聽方姑姑回事。她邊聽邊點頭,然後道:“太後不在殿裏,到了中午,阿哥們和格格們就得另找人領著去休息,就找……恭親王福晉吧。我看她的臉色不好,也讓她能跟著少跪一會。”

    方姑姑應聲出去通知了恭親王福晉馬氏。到了中午,禮鍾一響,馬氏先去給領頭的太子做了蹲福,然後才帶著他們往後殿走了。

    到了後殿,馬氏和她帶進宮的兩個嬤嬤就仔細盯著一群奶娘伺候九阿哥和五格格以下的小主子們,至於其它的六歲以上的阿哥和格格們已經會使喚奴才,也不用她怎麽管。

    靠窗擺著的一套紫檀木荷花藕節方桌上,四個皇格格各坐一邊由奶嬤嬤伺候著吃飯。

    二格格見大格格一邊吃一邊就偷偷的去看馬氏,也就明白大格格的心事了,等吃完了飯,她就和大格格咬耳朵,“姐姐,你是不是想見晉側福晉了?”

    大格格吃了一驚,然後咬著嘴唇點點頭。

    見她果然想見親額娘,二格格就提議道:“我去幫你說,恭親王福晉下回帶側福晉進宮。”

    大格格聽得一喜,嘴裏卻道:“還是不了,恭親王福晉……我不想她難做。”

    二格格道:“怎麽就難做了,不就是帶側福晉進宮一趟嗎?前幾個月你天天去看六阿哥,給她省了多少事,你要不去看,她這個嫡額娘還不知道得往宮裏跑幾趟了?如今,你就求她一件事,她有什麽可難的。”

    二格格越說越覺得自己說得對,心裏就納悶了,大格格都進宮這麽多年了,怎麽還這麽怕馬氏,是為了晉氏著想……至於嗎,晉氏早就不得寵了,女兒又在宮裏遲早會封公主,馬氏犯得著為難她嗎!

    大格格笑著拉住二格格的手,道:“好妹妹,你說得很有理,不過……”她低垂著眼皮道,“這事還是我自個兒去說得好。”

    這話二格格喜歡聽。大格格脾氣好,行事又周全,一向都是她有理,自己沒理,可難得自己有理一回!心裏一高興,她就更想幫大格格的忙了。

    這也正中了大格格的下懷。

    於是,最後大格格還是和二格格一起去見的馬氏。

    不就是帶晉氏進宮一趟嗎?馬氏痛快的答應了。

    沒想到這麽容易,大格格歡喜得很,趕緊就福身謝過馬氏。

    馬氏笑著抬身扶她起來。心裏卻在想,太皇太後這一去,宮裏就隻剩一個皇太後了,再不是親生額娘,皇上也得更孝敬她不是。

    而大格格可是在皇太後眼前長大的,不看僧麵看佛麵……她家的王爺又是個不著調的,誰知道哪一天大格格就能為恭親王府說句好話了!

    琳琅在左偏殿裏熬了兩天藥,和宣貴人一起撿了三升的佛豆,康熙也就帶著阿哥和王公大臣在一片哀樂聲中,聲勢浩大的迎奉著孝莊的靈柩出了紫禁城,去了位於京郊的孝陵。

    孝陵是順治的陵墓。孝莊要葬在兒子的身邊。

    孝莊死前拉著康熙的手說了,她就不去盛京了,太宗的山陵不可為她輕動,何況,她心中也舍不得康熙父子。她啊,就想葬在兒子安睡的孝陵的附近。

    要說起來,這事也是極不合規矩的,雖說孝莊貴為太皇太後,可沒有太宗,哪來的她的尊貴。

    康熙在治喪的頭一天在吊詞裏說了這事,第二天就有兩個禦史聯名上折子,說雖然太皇太後對順治爺的心意是好的,可夫大於子,禮大於情,太皇太後還是應該葬於盛京,於昭陵陪伴太宗才是。

    至於太皇太後想葬於孝陵的遺願,可以衣冠塚代之。

    康熙把折子給留中了,還是迎奉孝莊的靈柩去了孝陵。暫安於孝陵,等以後再起建陵園和地宮。

    結果,他一複朝,就又有不長眼的人上折子,還一連上了三封,都是說衣冠塚的事。

    康熙看得火起,立刻就把最先的那兩個禦史叫進宮來,他也懶得見他們,就讓兩人在候見的偏殿坐了一天的冷板凳,這下還想跟著上折子,做一回道德君子的人可就知道風向了,立馬全消停了。

    西暖閣裏,康熙冷笑著和琳琅道:“這些蠢貨,正事不做,倒是一門心思管起朕的家事來了。”

    琳琅特別讚同孝莊的做法,她都把話說得那麽明白了,她就想葬在兒子的身邊,憑什麽就一定要把她葬在盛京去。

    皇太極的身邊又不缺人,皇太極活著的時候可是娶了五個大福晉的,最愛的是海蘭珠,最敬重的是哲哲。就這麽個渣丈夫,還要孝莊舍了兒子去盛京陪葬?

    要換了是琳琅也絕對不幹!

    所以,這會一聽康熙的話,她立馬就猛點頭。

    康熙歎了口氣,道:“皇祖母就是知道會有人反對這事,所以才一直忍著,直到……才忍不住和朕說起。”

    所以說,皇家的媳婦不好做啊,哪怕是孝莊,也有很多的事得忍著憋著,要不是孫子孝順給力,死了都得受委屈。

    琳琅不禁聯想到自己,托萬歲爺的福,委屈她倒是沒怎麽受,可石常在妙答應,甚至還有貴妃,都因為康熙而嫉妒甚至懷恨她。

    到這時,到底是誰把便宜哥哥那穆圖的手給打斷了,她都還不知道了。肯定還是和宮裏的‘好姐妹們’脫不了關係吧。

    琳琅想得心有戚戚焉,也跟著長歎了一口氣。

    康熙轉頭一看,見她苦著臉難過得很,就抓起她的手放在自己的腿上,一把握住了,語帶感動的道:“你呀,也別跟著難過了,你的心意……朕總是知道的。”

    琳琅一邊心想腦補萬歲,一邊毫不臉紅的點了點頭。

    她也確實不需要臉紅,雖然現在她是沒為康熙難過,可剛進門那會,看到他瘦得臉頰都凹進去了,她心裏立刻就不舒服了,然後到了吃晚點的時候,見他要守孝吃素,一頓晚飯吃了一堆素菜,也就一碗蟲草雞蛋羹算是道有營養的,作為一個不用跟著守孝吃素的大吃貨,她可是看得很有些難過的。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