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春秋大夢
字數:2593 加入書籤
A+A-
長風對小藍一直有著一股濃厚的憐惜之情,知道她嘴上雖然不在乎,心中一定十分痛苦,忍不住輕輕拉住了她的小手,柔聲道:“小藍,你不要難過,從今以後,我會好好照顧你的,隻要你不討厭我,我願意照顧你一輩子。”小藍掙脫了長風的掌握,退後一步,低頭道:“多謝公子眷顧,小藍是個不幸之人,沒有這個福氣。”長風看著她幽怨的模樣,更加心疼,一時激動,張開雙臂用力把她抱住,凝視著她淒婉的麵容,堅定地說道:“小藍,隻要你不嫌棄,我一定會好好疼你的。”小藍輕輕推開了長風偉岸的身軀,搖了搖頭,轉身跑了出去。
長風心中急得要命,卻一時忘記了追趕,愣在屋子裏一動不動,等他醒悟過來追出門一看,小藍的影子已經消失在深深的庭院之間,再也看不到了。長風心想:“就算我此刻找到她,汪清華也不會讓我和她在一起,我隻有盡快除掉汪海,努力表現,才有機會照顧她。”可憐汪海還不知道汪清華已經判了他的死刑,還在秋風樓裏做他的春秋大夢,夢想自己一步步往上爬,終於成為了南海掌門,之後又入主中原,成為武林霸主……長風到了秋風樓之後,找來阿秋,說明來意。阿秋雖然是汪海的qíng rén,卻萬萬不敢背叛掌門,況且,汪海對她來說隻是許多qíng rén中的一個,他的死活,阿秋並不是很關心,因此,她非常配合,馬上說出了汪海的藏身之地,並且親自帶長風前往。長風隨阿秋穿過主樓,走向後院東北方向靠海的一棟小樓。院中栽有許多五顏六色的花樹,花枝招展,香氣濃鬱,幽深的小徑曲曲折折,仿佛永遠走不到盡頭。阿秋身上散發的香氣似乎蓋過了院子裏的花香,令人想入非非。當年長風初見阿秋時,就被她豐滿撩人的身軀所吸引,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刻重逢,距離比上次近了許多,心中的刺激也加倍提升,恨不得立刻把她抱住狠狠蹂躪一番。他的眼光不時掃過她高聳肥大的胸脯,有好幾次,都忍不住想要伸過手去用力的揉一陣。阿秋乃風月場的老手,長風的心思如何能逃得過她的雙眼,隻見她不動聲色,笑臉相迎,仿佛在挑逗長風壓抑。長風是個謹慎之人,見到對方的笑容,忽然起了警惕之心,收起色心,決定先把正事辦完在好好收拾這個女人。
阿秋擔心汪海逃脫之後找她麻煩,隻把長風帶到了樓下,就借口有事離開了。長風盯著她不停扭動的大屁股,心中冷笑道:“這女人不是個尋常之輩,我要小心應付,否則會吃大虧。”汪海本來一直在窗邊獨自飲酒,忽然聽到兩個人的腳步聲朝這邊移動,便知道事情不尋常,平時都隻是阿秋一個人來的,而今天她居然帶來一個外人。他急忙跑到對麵的窗口,從縫隙裏偷偷望去,才知道來的是柳長風。汪海預感到大事不妙,連忙越窗而逃。出了小樓,不遠處就是汪洋大海,汪海心中安定不少,他自小在海邊長大,水性極好,隻要一到了海中,就是他的天下,就算天王老子,他也不怕。
記得有一次他與一名師叔的老婆通奸,事情敗露之後遭到師叔追殺,身受重創,危在旦夕,幸好拚死逃到海邊,跳入海中逃命,師叔追入海中,結果反被汪海所殺。那師叔死活,汪海就徹底得到了他的師嬸,每天晚上,他都會帶她到海邊**一陣,發泄心中無窮的**,那女人年過四十,姿色平庸,難得的是身材一流,床上功夫更是了得,每一次幹她,汪海都會欲仙欲死,舍不得罷休。可惜的是好景不長,沒多久,另一位師叔看上了她,把她搶走了。從那個時候開始,汪海對天發誓,他一定要出人頭地。從此以後,每次來到海邊,汪海都會情不自禁地想起那女人**的身子,可是沒有能夠再幹她。
汪海放慢了腳步,在柔軟的沙灘上慢慢地走著,考慮如何應對目前的危機,他不是蠢人,立刻就想到了是掌門要殺他,不然柳長風那麽懶的人,怎麽可能來找他。可是,他自己認為沒有幹出什麽太大的錯事,為什麽掌門突然間就要他的命呢?想了半天也想不明白,他決定先離開南海,保住性命再說。汪海在南海混跡多年,不是白混的,他所結交的三教九流的人多得數不清,花了些小錢,很快就弄到一條回中原的快船,這家夥還懂得天象,算準南風起時北上,快船順風而行,以最快的速度到達了彼岸,成功逃離南海。
話說長風到了小樓,見不到汪海,知道他必定是跑路了,也不追趕,叫來了阿秋,要她交出汪海的家產。汪海匆促逃走,肯定不及帶走。阿秋是風月女子,愛財如命,如何肯交,當下敷衍一番,說是先查清帳目再來匯報。長風也不生氣,答應一聲,便離開了秋風樓。長風尋思:“汪海很可能已經逃往中原,一時之間恐怕很難找到,必須先找一個人來頂罪,否則無法向汪清華交代。”
汪海有一個表弟,名叫梁水,兩人感情很好,三五天就聚在一起吃喝嫖賭,是南海有名的浪人。梁水住在瓊州縣城裏,是當地出了名的dì pǐ,平時打架鬥毆,欺男霸女,向小販收取保護費,無惡不作,由於他與縣衙的捕頭梁剛私交甚好,百姓都拿他沒有辦法。
長風到了瓊州縣後,從百姓口中摸清了梁水的底細,決定慢慢的收拾他和他的後台梁剛。縣裏有一座瓊山,盛產溫潤如玉的白石。相傳,唐代初年瓊山地屬舍城,一天,舍城文武官員,趁日麗風和,騎馬集結往城南郊遊,不覺奔馳到一座風景秀麗的山上。這山上遍布著潔白潤滑的白石,長著許多翠綠的檳榔樹。山腳岩泉涓涓,農田平闊,碧波蕩漾,山上山下互相映襯,構成一幅絕妙的自然風光畫卷,令人為之傾倒。文武官員下馬登山,文官即景吟詩作賦,武官穿山打獵。他們走過蜿蜒的山道,來到一個小山莊,房舍全用白石建造,屋內石桌、石椅、石床等一應日常用具均白石所造,潔白如玉,村名叫“白石村”。村裏有20多戶人家,人人心靈手巧,勤勞樸實,采本山之石雕製各種生活用具出賣,亦可說是小康日子。文武官員進入此村,一個個為景所迷,遊覽觀賞,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