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字數:2451   加入書籤

A+A-




    長風起身走到兩人身前,施禮道:“小弟柳長風,不知道大哥和mèi mèi怎麽稱呼?”男子道:“混賬,誰是你大哥,誰又是你妹子,你別亂喊啊。”女子起身回禮道:“小妹燕無雙,這是我大哥燕歸來,見過柳公子。”長風喜道:“萍水相逢,也是奇緣,不如就讓小弟做東,請兩位喝一杯水酒吧。”



    燕歸來道:“誰要你請,要喝酒就趲過來。”長風和小笛移到燕歸來那一桌,叫店主添了一壺酒。燕歸來似乎有什麽心事,話很少,隻是要長風不停地陪他幹杯。長風已有多日不曾飲酒,幾杯下肚,酒意便湧了上來,有了幾分醉意。燕歸來笑道:“你小子真沒用,這麽點酒下去就成了這個樣子。”長風道:“燕大哥海量,我怎麽相比。不過我看大哥眉頭緊鎖,可是有什麽煩心事,不妨說出來,小弟或可幫忙。”燕歸來長歎道:“我的心事,你又怎麽會明白?算了,不提了。”咕嘟一聲,又灌下一大杯酒。



    燕無雙道:“說起來此事公子也許可以幫忙也說不定。事情是這樣的,大哥如此失魂落魄,都是因為峨嵋派的一個女子,她叫方緋豔,自從幾年前大哥見到他之後,整個人都被她改變了。不知道公子有沒有方姑娘的消息?”長風想了想,搖頭道:“抱歉,我好像從未聽說過峨眉有這樣一個弟子。”小笛插口道:“嗬嗬,這件事包在我身上吧,一定可以讓燕大哥見到方姑娘。”長風急道:“小笛,別瞎說。”小笛道:“我說的是真的,前些天我還在華山見過方姑娘的,如果不出所料,她應該還沒有走遠。”



    燕歸來按住小笛道:“啊,你說的是真的,快帶我去找她,我一定要見到她。”長風道:“燕大哥不要激動,有事慢慢商量。”



    燕歸來道:“商量什麽?馬上帶我去!”小笛剛要說話,忽聽外麵有人接口道:“你哪裏都別想去。”眾人回頭,隻見門口進來三個帶劍的藍衣人,中間那人四十多歲,麵帶笑容,其餘兩人都是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燕無雙一見來人,麵色大變,短劍瞬間出鞘,凝神戒備。長風感覺那中年人有些麵熟,卻一時記不起來時誰。不過那中年人卻衝他抱了抱拳,笑道:“柳公子,別來無恙。”長風還禮道:“不知前輩怎麽稱呼,我記性不太好啊。”中年人道:“柳公子貴人多忘事,不過沒關係,隻要公子還拿我當朋友,我就很開心了,我是南海江河,就是曾經載過你回中原的船夫,怎麽樣,想起來了嗎?”長風笑道:“哦,我記起來了,原來是江前輩,前輩一向可好?”江河道:“還好,就是近日接到一個任務,隻好大老遠的跑到華山來,有些心煩。”長風道:“晚輩願效犬馬之勞,前輩有事盡管吩咐。”江河道:“不敢勞煩公子,隻是這對兄妹實為南海叛徒,希望公子不要為難我。”長風道:“難道前輩所說的任務就是他們捉拿他們兩位?”



    江河道:“不錯,他們兄妹欺師滅祖,觸犯門規,我奉夫人之命前來追捕。”長風道:“可否借一步說話。”拉著江河到了門外,低聲道:“他們到底所犯何罪?”江河道:“實不相瞞,這兩兄妹在南海一直是出了名的叛逆,平日對夫人多有不敬,前不久少爺不知怎的,竟然看上了燕無雙,想要納她為妾,燕歸來一聽之後,將少爺痛打一頓,並揚言要取他性命。後來夫人派人前去勸說,又被燕歸來轟了出來。夫人大怒,下令逮捕燕歸來,誰知這小子早已料到,半路埋伏,將捕快全部殺死,帶著mèi mèi逃往中原。”



    長風道:“如此說來,燕歸來的罪著實不輕啊。”江河道:“那是自然,這小子得罪夫人,死定了!公子和他是朋友?”長風道:“不過是萍水相逢,沒什麽交情。”江河道:“那就好辦了,這小子蠻橫之極,我也未必製得住他,待會動手若是不能將他拿下,還請公子出手相助。”長風道:“前輩盡管放心,晚輩一定不會袖手旁觀。”



    長風喚出小笛,拉著他道:“小笛,此地不宜久留,我們走吧。”說完輕身而起,向西掠去。轉眼之間,小笛回頭望去,華山村早就消失在視野之中。小笛道:“我們為什麽要走啊?”長風停步道:“正所謂,閑事莫理,我們還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小笛望向村子的方向,說道:“可是我擔心無雙姐姐會有危險,你說她會不會有事啊?”長風道:“放心吧,那三個人不是他們兄妹的對手。”



    華山雄偉奇險,山勢峻峭,壁立千仞,群峰挺秀,以險峻稱雄於世,自古以來就有"華山天下險"、"奇險天下第一山"的說法。



    古書中早就有關於華山的記載。最早述及華山的古書,據說是《尚書·禹貢》篇,但最初華山叫"惇物山",華山被稱為西嶽與東嶽泰山並稱,最早見於《爾雅·釋山》一書。西嶽這一稱呼據說是因周平王遷都洛陽,華山在東周京城之西,故稱"西嶽"。以後秦王朝建都鹹陽,西漢王朝建都長安,都在華山之西,所以華山不再稱為"西嶽"。直到漢光武帝劉秀在洛陽建立了東漢政權,華山就又恢複了"西嶽"之稱,並一直沿用至今。



    由於華山太險,所以唐代以前很少有人登臨。曆代君王祭西嶽,都是在山下西嶽廟中舉行大典。《尚書》載,華山是"軒轅皇帝會群仙之所"。《史記》載,黃帝、虞舜都曾到華山巡狩。據記載,秦昭王時命工匠施鉤搭梯攀上華山。魏晉南北朝時,還沒有通向華山峰頂的道路。直到唐朝,隨著道教興盛,道徒開始居山建觀逐漸在北坡沿溪穀而上開鑿了一條險道,形成了"自古華山一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