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萬事俱備
字數:3010 加入書籤
當晚,劉嶽拉著落下閎跟他聊了很多東西,立刻就發現這個家夥真的是這個時代的一個異類,自己的那些“新奇”的說法,他一聽就懂,並且還能夠觸類旁通,什麽冶煉學,天文學,算學,這家夥竟然都有涉獵。
兩人西窗剪燭,直到天明,這落下閎還是一番意猶未盡的感覺,而劉嶽同樣是十分的開心,在這個世界,他終於找到了一個可以稱得上是先驅的人了,或者說是準先驅!
毫無睡意的兩人在向導到來之後一起去往昨日所說的小山,站在山腳下的時候,劉嶽就發現了這個小山上竟然已經修好了一條很寬闊的路。
不過這並不值得驚訝,秦始皇一生功績中就包括了最重要的馳道,他沒有理由不為自己的宮殿修一條,隻不過他可能沒有料到這條路最終沒有發揮它的作用,而且還將被劉嶽撿個便宜。
沿著雜草灌木叢生的路麵走了一會,劉嶽就看到了雜亂堆放在那裏的一些東西,有一些土陶磚還有一些瓦當竟然隻是長了青苔,大部分都還是完好的,至於一些木料,腐朽的有不少,但更多的雖然是橫臥在那裏,卻生出了一些側枝,有些已經長到胳膊粗細了。
總之一圈轉下來,劉嶽發現了不少可以用的東西,同時也感歎這裏實在是民風淳樸,這要是放在後世,說不定早就被一些“眼尖”的人給順走了,然後作為自己家的建材了。
視察完這裏之後,劉嶽發現這小片山區地勢很奇特,一座較高的山峰大概有**百米的座高,一麵臨渭水,一麵環繞著五座高約六百米的小山,最高的山峰另外五座小山之間還有一片平地!
花了一天的功夫將這裏的地勢完全記在腦中,而且劉嶽還興致勃勃的給這六座山峰命了名,最高的那座叫明珠峰,其餘的五座他直接冠以五穀之名,於是這秦嶺餘脈的一片無名山川就開啟了它們由荒廢之地向科技園區的轉變之路。
回到住所之後,劉嶽做出了一個計劃,他要將係統中的將作監、太醫署、司農府這幾個建築都按照相應的比例搬到那座明珠峰上。
建造的位置他都想好了,將作監初期和發展的過程中會用到水力,所以就建到山腳下,司農府自然是要靠近山中間的那片平地,至於太醫署,要靠近鹹陽城的一麵。
做了完全的決定之後,接下來就是要做圖紙了,對於這三個基礎部門的建造圖紙,劉嶽自然是沒有想著要自己去畫,直接就用功勳值去兌換,可是沒想到這一次係統居然大方了起來,一堆的詳細圖紙竟然是免費供給。
因為這個,劉嶽開心了好幾天,當然在這段時間裏,劉嶽除了等待來自梁國的工匠和兵士之外,還準備再弄一些新玩意兒出來以幫助自己接下來的建設工作。
當時劉嶽考察明珠峰的時候就發現秦始皇的工匠之所以廢棄了那片地方,就是因為他們碰到的不是別的什麽石頭,而是十分堅硬的花崗岩,要撼動這些堅硬的岩層,必須要借助一些先進的工具還有未來科技。
為此,劉嶽準備將一種危險品引進這個時代,當然這也是他早就想弄的東西,那就是huǒ yào。
這東西從最基礎的黑huǒ yào到高等一點的**炸藥,甚至是的配製,劉嶽都有著一定的知識儲備,但是這東西就如同匣中的猛獸,一放出來,就必須要好好鉗製,否則就會生出大亂子。
當然,眼下劉嶽隻是準備配置最簡單的huǒ yào,也就是黑huǒ yào和一些xiāo suān銨類炸藥用來開山,或許等這東西一出來的時候,就會有眼光敏銳的家夥將它聯想到軍事用途上,但那劉嶽已經管不了了。
除了這種大威力的東西之外,劉嶽還在這兩天的探訪中發現了幾個大的石灰岩礦床,這東西可是好東西,正好可以用來燒石灰做水泥之類的東西。
目前劉嶽的工作就是建石灰窯,收集huǒ yào原材料,等到半個月的時間過去,一支支百人隊伍陸續來到了鹹陽城,這才緩解了劉嶽一直顧忌的人手不夠用的問題。
當然偌大個鹹陽城,有的是勞力,但是畢竟現在是秋季,除了收秋還要耕種,劉嶽當然是不會去征用這些勞動力的。
至於那些原本的兵將,一個個都是老弱病殘,也隻能派他們沿江而下,去查驗那些在劉嶽收集建材政令下,堆積到沿河兩岸的“破爛兒”了。
在所有的工匠和兵丁到位之後,劉嶽就迎來了自己建設家園的春天,準備充分的水泥窯已經開動了。
並且,在劉嶽的調教下,已經有一個五人組成的隊伍在緊鑼密鼓的製作huǒ yào了,現在,隻等著兩種材料的數量達到一個可觀的水平,新城的建設就會完全拉開帷幕。
一個月後,落下閎也將劉嶽給他的一本鋼鐵冶煉手冊完全消化,並且交給了劉嶽一根長約八十公分的鐵杆。
經過劉嶽鑒定這根鐵杆已經完全可以勝任在花崗岩上打孔的重任,不過為了提高效率,劉嶽還是悄悄地花了兩千功勳值換了一百根優質鋼釺出來,當然鐵料還是得劉嶽出。
緊接著兩個月的時間一晃而過,期間景帝還派了人前來詢問過建設的工作,除了huǒ yào作坊,劉嶽帶領著那個特使參觀了所有的工地,並且向他闡述了一些先進的建築思想,最後那家夥一愣一愣的離開了。
這兩個月的時間鹹陽周邊的田地裏已經完成收割,並且也種上了下一茬莊稼,時間就快進入冬季,正是一個閑暇的時間,於是明珠峰以及五穀山的建設在一聲驚天動地的爆炸聲中徹底拉開了帷幕。
渭水河上,早就準備好的木筏和竹筏不停地穿梭,將沿河的那些堪用的材料運到明珠峰下,可是就在開始動工的時候,劉嶽和一些工匠陷入了爭執之中,罪魁禍首依然是這個時代無處不在的“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