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還有接應的?

字數:3065   加入書籤

A+A-




    好,睿侯果然少年英雄!!陛下,不如就答應他,上一次他立的軍令狀可是還沒有兌現呢!”周亞夫再次搶了劉啟的話頭,劉嶽已經可以看到皇帝他老人家臉上的厭惡了。

    嗬嗬,你這樣的莽夫能夠活到現在,還真的是要感謝我大漢天子的大度!”雖然心中是這樣想的,但是劉嶽沒有這樣說出來,而是一麵嫻熟的組裝著機械,一麵微笑著看向皇帝。

    他這一手立刻令皇帝有些意外,不用看就知道哪一個零件該放在哪個位置上,這和之前的那兩個士兵相比,簡直就是出神入化了。

    此刻,周亞夫連番語言上的“逼宮”,再加上自己的這個小侄兒無論是言論還是行為都不退讓,劉啟也就隻好允了他參戰的請求,並且再次重申了臨機專斷之權,從懷裏掏了兩次之後還是將手放了回去,而那裏他放著半片虎符。

    接下來的半個時辰裏,劉嶽在皇帝的特許下,從皇城將作府中裝載了一些必要的兵器,弓箭居多,當然更多的是一些大桶的火藥。

    看著雁翎軍在劉嶽的帶領下一個個升空,劉啟莫名的長出了一口氣,看著身邊的太子意味深長的說了一句:“雁翎一定要長在大雁的身上,否則飛雁就會變成了落雁!”

    說完這句話,他狠狠地瞪了一眼周亞夫,轉身而去,留下一種大臣看著天上的雁翎乘著東南風而去,不一會兒就消失在目力的盡頭。

    這是劉嶽第一次指揮編隊飛行,他的副駕駛是一個旗語手,通過旗語來指揮,在這種晴朗的天氣下非常的奏效,編隊以人字形飛翔,這是一種很省力氣的飛行方式。

    之前耽誤了兩三個小時,但是順風加上直線飛行,將近九十公裏的急速,讓劉嶽很有信心在陰山山脈中部攔截到來襲的匈奴部隊,唯一的問題就是他必須要解決夜間降落的問題!

    這樣的技術性難題,讓劉嶽極為頭疼,所以隻好按耐住自己的性子,再飛行計劃上加了一個晚上的休息時間。

    當西邊的太陽收起最後一縷光芒,劉嶽的雁翎軍已經乘風飛過黃河,在黃河的北岸找了一片空地降落了下來。

    匈奴襲邊,邊軍斥候活動更加頻繁,所以劉嶽降落後不久就遇到了一個斥候小隊,這支小隊在劉嶽亮明自己身份之後,立刻將目前的狀況向他作了匯報。

    小隊的人員報告,昨天午夜時分,有斥候小隊觀測到陰山縱深三十多裏的山中有大隊人馬活動,並且那些人還據險設置了營寨,似乎要在那裏駐留!

    嗬嗬,這些匈奴人在深山之中長時間安營,不知是該說他們狂妄,還是該說他們自信,上一次吃了個甜頭之後,這一次居然膽兒變得更肥了!”

    對情報做到心中有數之後,劉嶽吩咐雁翎小隊抓緊時間吃飯、檢查裝備、休息,然後又讓斥候小隊往東走,去迎接李廣的援軍,通知他們往陰山中部追擊,說雁翎軍會拖住敵軍,為他們贏得戰機。

    雖然這支斥候小隊對雁翎軍從天而降的行為表示崇拜,但是此刻他們也覺得這位小侯爺有點言過其實了,二十二個人,擋住一兩千的匈奴軍隊,就算人家全病了,這也不可能呀。

    當然作為一個小兵,他們是不能夠質疑一個侯爺的命令的,就隻好連夜出發,期待著這個侯爺能夠化險為夷,祈禱著他真的猶如神人,可以撐到李廣將軍飛速馳援,高高揚起的馬鞭,不知不覺加重了力度。

    一夜的養精蓄銳,東邊剛剛有了一絲光亮,劉嶽就召集小隊出發,經過小半日的連續飛行之後,雁翎小隊的莽莽群山之中發現了遠處集結軍隊升起的大量炊煙。

    在一個山頭上盤旋降落之後,劉嶽從之前看到的地點做了測算,他們距離匈奴軍駐紮處直線距離隻有十幾公裏的樣子,但是要是地麵部隊想要到達那裏,必定會經曆很長的時間,而且沿途說不定還會遭受伏擊。

    侯爺,匈奴人很少在行軍的時候通常都是飲馬奶酒吃肉幹,很少有情況會大麵積的埋灶做飯,我看剛才的他們的煙灶規模足比常見狀態多出幾倍,這樣的反常必然是有什麽原因!”

    說話的是南宮羽極為倚重的偏將軍,名叫閔驊,也是此次出征雁翎小隊的二號人物,是一個很厲害的智將!

    閔將軍以為會是什麽原因呢?”劉嶽雖然發出疑問,但是心中早有猜測,隻是想看看這個被南宮羽推崇備至的智將,到底有多麽的智!

    匈奴兵擅長疾行,他們先是放慢行軍速度,現今有安營紮寨,而且還一反常態的升起爐灶,必定是因為他們營中的疫病已經蔓延開來,甚至很有可能有高級軍官染病!

    閔驊分析的很全麵,結合了之前的情報,就算是劉嶽用現代人的思維,也隻能出這個原因,而且很有可能正是他們的指揮層出了問題!

    檢查傘具,派出兩人抵近偵查,不能低於三十丈高度!”劉嶽冷靜的思考之後,下了第一個戰場命令,並要求全部隊員進入臨戰狀態。

    最終閔驊派出了隊伍裏最健壯的兩人起飛進入偵查程序,在尋找最有利降落場的同時,要求他們將匈奴臨時兵營防衛情況和周圍地形搞清楚。

    兩人領命而去之後,花了整整一個時辰才回轉,帶回了一個令劉嶽有些震驚的消息:對方有傳令兵前出,向著陰山北邊匈奴草原而去,他們連備用馬匹都沒有帶!

    這個消息看似沒有什麽,但是結合之前的情報,劉嶽還有閔驊再次做出了近乎真相的分析。

    這裏所有的人都知道匈奴人在長途奔襲中有一個習慣,那就是會攜帶備用馬匹以便換乘,提高行軍速度,而那沒有攜帶備份戰馬的傳令兵,很好地解釋了這支軍隊為何敢在此紮營。

    在劉嶽看來,一定存在有另一支軍隊在接應他們,而且這支軍隊離的不遠不近,是一匹馬保持最佳狀態就可以跑完的路程,算下來的話,應該就在陰山的另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