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第一百六十七章 陶心湄番外(二)

字數:4757   加入書籤

A+A-




    此文jin-jiang,請ding-yue正版  又跟玉柔道:“玉柔,  你過來跟你爹和三太太磕頭。”

    玉柔正準備起身,  卻被曲氏按下,曲氏跟冒姨娘道:“你們母女今天先下去,  照三爺說的讓玉柔抄女誡,  這段時間先別出去走動了,日後等這件事情消弭下去再做打算。”庶女的事情若是不辦好,  以後也會影響自己的女兒,  這年頭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如果庶女不懂事,  別人難免也會對自己的女兒產生惡感。

    看曲氏話了,冒姨娘哪裏敢有勇氣跟她對著幹,灰溜溜的拉著張玉柔回了院子。夏姨娘也尋了機會帶張玉佳回去,  玉彤這才從裏間出來。

    對於冒姨娘能夠一再忍讓也是因為她是張釗嫡母給的通房,  若不然惹出這麽大的亂子,  張釗早就把她趕到莊子裏了,  隻怪自己是庶出,  稍不注意就被人說不孝。這也是做庶出的悲哀,張釗如是想道,  可自己對張玉柔這個庶女已經是在這個條件範圍內找到很好的,  卻生生的被她作沒了,  以後想再找這樣家世的,  恐怕也難了。

    罷了,  張釗歎了一口氣,  複而又對曲氏道:“玉柔還得麻煩你幫忙了。”

    曲氏淡笑道:“你這是哪裏的話,我也是她娘,還真的能看她沒著落了。”

    此事暫且告一段落,冒姨娘母女安靜下來了,曲氏也有空帶玉彤姐妹去唐家莊子上玩了。

    經常不出門子的人對外麵的世界更加向往,尤其是像玉彤這樣的官家千金,尋常不怎麽出門。陪曲氏出門做客也是從這個門直接到那個門,現在的宅子也都是大同小異的,看戲陪長輩說話,說完話再坐馬車回來,這樣的日子實在是無聊透頂。

    好不容易可以去莊子上透透氣,玉彤特意帶了自己喜歡的幾本書,又想起唐晏最愛吃她們家的點心所以又讓王媽媽去廚房讓他們做兩匣子糕點帶上。

    夏桔用大包袱包了幾身玉彤的衣裳以及常用的梳篦麵脂,姑娘家出門要帶的東西不少,姑娘可以記不起來,可她們做丫頭的必須得麵麵俱到了,要不然就不稱職,當然,能做上大丫頭這個位置的人那也是不一般。

    玉彤這裏收拾好了,再去曲氏那裏匯合,玉佳跟夏姨娘早就過來在這裏等著,夏姨娘不能跟著去,隻希望恭敬一些讓曲氏也能多照顧一下玉佳。

    “姐,過來這裏坐,娘那裏還在清點東西。”

    玉彤擺擺手:“我先進去看看娘,也不知道我這裏的東西有沒有帶齊,你先坐在這裏等我出來吧。”

    夏姨娘見她年紀這麽小就說話滴水不漏,心中一動,還好自己沒像冒姨娘那樣,若不然不僅是三爺不喜歡她們母女,就連三太太這裏也沒她們母女站著的餘地了。

    “娘。”玉彤進了裏間見曲氏用明紙做成簽子,把帶過去的東西一件件讓大丫頭梔子登記在冊,不疾不徐的。

    曲氏把她摟在懷裏,玉彤跟曲氏母女二人很親近,在曲氏失去長子成哥兒的那段時間,就是玉彤貼心的陪在她身邊度過那段最傷心的時候。她從小就跟旁的姑娘不一樣,即便是玉佳這麽乖巧的姑娘,也有要東西要不到會哭的時候,可玉彤卻很體貼大人,從來不提什麽無理的要求,這樣就讓曲氏更心疼女兒了。

    一心疼就想對自己閨女好,曲氏自己是庶女出身,她從小就羨慕嫡出的姐妹們,正好自己的女兒是嫡出,曲氏讓女兒受最好的教育,讀書識字還要請教養嬤嬤,以後女兒肯定會比自己那個時候要好太多了。

    “彤兒,梔子寫完了我們就走,你最近怎麽不跟冷小姐玩了?”

    冷小姐是益州知府的女兒,益州知府也是張釗的上司,剛來益州的時候玉彤跟冷小姐在一起玩過幾次,後來就漸漸走遠,反而跟唐通判的女兒關係很好。

    玉彤搖搖頭:“她年紀不大心卻實在是虛榮的很,對人的標準也不一樣,上次還公然嗬斥您,這樣的人我若是跟她來往,才讓人家笑話呢!”

    別看玉彤平時在家笑眯眯的,卻不代表她脾氣好,冷小姐是益州知府的小女兒,故而生的十分嬌寵。不知道從哪裏打聽到她們家是侯門,所以特意跟自己打好關係,還要跟自己拜姐妹什麽的。

    後來知道自己家隻是庶出的,立馬就在自己麵前擺大小姐架子,這也就罷了,偏偏因為曲氏碰到冷小姐當街毒打侍女,上前勸了幾句,曲氏被她一個晚輩罵庶出種子多管閑事,當時就冷著臉離開了。

    玉彤知道後就基本不跟冷小姐來往了,她道:“見微知著,冷小姐現在這樣的性子,足可見冷家的家教怎麽樣。”

    “我的兒,你說的都對。”曲氏也是個寵孩子的,同時也確實覺得女兒說的有道理。

    曲氏平時冷冷清清的,就是笑也是淡笑一下,現在這麽肉麻玉彤還有點不習慣。正好梔子登記完了,曲氏才牽著玉彤一起出去。

    王媽媽跟玉彤和玉佳一人戴了一頂帷帽,本朝禮教比前朝要嚴格許多,女子若被登徒子看了去,指不定在背後被人家說成什麽,到時候影響的還是自己。

    因為玉彤是官家千金,所以隨行都有官府特製的馬車,一般宵小看到也不敢打壞主意。這年頭,說亂也亂,說不亂也不亂。

    唐家山莊在棲鳳山上,有二十畝地大,莊子不大裏麵修的很精巧。進了二門,裏麵就有一條寬闊的大道,繞過假山往前邊走,可以看到潺潺溪流汩汩流動,唐夫人站在門口迎接她,挨著她站著的是一身紫綃翠紋裙的姑娘,她鵝蛋臉兒,方下巴,眉毛粗而黑,皮膚白裏透紅,頭上插著雲腳珍珠卷須簪  ,是個健康活潑的姑娘,此時正對著她擠眉弄眼。

    唐夫人指著唐晏跟玉彤道:“你們倆姐妹這幾日苦夏沒走動,怕是忍不住了吧,快去一起說說話。”

    說罷又對玉佳招手:“哎喲,這姑娘生的真俊,伯母頭次見你,把這個珊瑚手釧送給你玩吧。”

    玉佳還是頭次見外人對她這麽好,又看曲氏點頭,才收下又靦腆道謝。

    一聽唐夫人那麽一說,唐晏早就拉著玉彤去了莊子上蕩秋千,倆人雖說在蕩秋千,卻也是說知心話。唐晏雖說比玉彤大四歲,可她性子憨直爽朗,許多事情總覺得要跟玉彤說說才覺得事情了結了。前幾天天氣太熱沒出門,現在看到玉彤就巴巴的說了起來。

    “我哥哥都二十的人了,就因為定了娃娃親,所以要五年後才能娶親,前幾天我們家去那姑娘家裏打聽過了,說她是個病罐子,我娘心裏急著呢!”

    “也不能這麽說,誰還沒個頭痛腦熱的,說不準過幾天就好了。”玉彤勸道。

    她知道唐家結這門親事也是無奈,唐晏的父親家境貧寒,她母親是落魄的官家小姐,她父親能讀書全靠唐晏的母親的嫁妝。讀書不僅僅要錢,而且也要門路,所以唐通判就投在國子監祭酒史大人的名下。

    而唐晏的兄長素有才名,十歲的時候就打算下場,所以史家看中了她兄長,便許了唐家大哥跟史家姑娘的親事。可當時定親的時候才知道史姑娘才剛生下來,唐大哥足足比人家大了十歲,現在那姑娘也不過隻比玉彤大一歲,還是個小姑娘呢?

    唐家家風不錯,所以唐夫人隻有一兒一女,他們家連個通房丫頭都沒有,傳宗接代全在兒媳婦身上,一聽說史家姑娘身體不好,可不就急了嗎?

    顯然唐晏對她們家的事情更感興趣,她用手肘拐了一下玉彤:“你們家的那個怎麽敢拒親?我本來還想找你去玩,我娘說你們家正忙著,所以我就沒去。”

    魏媽媽身形微胖,在太陽底下多走幾遭,感覺渾身黏膩,恨不得趕緊去有冰的地方待著,好涼快一點,若是使幾個錢吃點冰碗,不講那勞什子規矩,直接灌下去,想必也舒爽的很。

    她從遊廊裏進去,再過了兩個月亮門,進了月亮門,樹蔭遮住了日頭,十分陰涼。院子裏草木扶疏,快一小人高的六月雪在小徑兩邊,間或還插著一些矮竹,雪白色跟青翠色相間,在夏天不覺得紛擾。

    因為是夏天,所以陶然軒的門簾由猩紅厚重的氈子換成了紫羅蘭色的水晶簾,小丫頭連忙打起簾子讓她進去。

    即便是魏媽媽這樣的老資格,也不敢貿貿然衝進去,而是先整理了一下衣裳,擦了一下的額頭的汗,才緩緩走進去。

    東次間進去才到正房,紅木的桌子上放著一個青花纏枝香爐,看不到煙味,十分好聞,有一股清香,沁人心脾。一位身著煙霞銀羅花綃紗長衣坐在上座,她梳著同心髻,髻上僅僅插了蜜花色水晶釵,笑著跟坐下的女童在指點她的繡工。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