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第 115 章

字數:4581   加入書籤

A+A-


    此為防盜章  林將軍和林夫人將小團子送入宮中時,  小團子孑然一身,待小團子正式回府時,  身邊兒卻多出了一隊公主儀仗。

    兩位嬤嬤帶著四位大宮女將小團子護在中央,他們周圍還有八位二等宮女,以及十六位三等宮女。說起來,兩位嬤嬤並四大宮女都是有些來曆的。

    其中一位嬤嬤,  是小團子的奶嬤嬤,  亦是深得薑皇後信任之人。另一位嬤嬤,  則是太後宮裏的女官,  為人精明,卻又不失寬和厚道,由她來保護小團子,太後很放心。在太後和皇後看來,小團子幼時,  兩位經驗豐富的嬤嬤能夠照料她的飲食起居,  待小團子長大了,有兩位嬤嬤的教導,  小團子必能更好的學習宮裏規矩及人情世故。

    雖說小團子的親爹親娘還在,但依著太後和皇後的想法,  真恨不得將所有的事情都替小團子打理妥當了,  好讓小團子從此無憂。

    四位大宮女,  皆是太後及皇後特地從內務府挑選出來,  又精心調教過,  才放到小團子身邊兒的。這幾位宮女都比小團子大了一輪。薑皇後承諾了,  隻要她們盡心盡力伺候主子。待日後小團子長成,她們中願意繼續留在小團子身邊兒的就可做女官,若是不願留下的,也會給她們一個好前程。

    因此,不管未來是如何打算的,她們服侍小團子都十分盡心,且各自帶著個小徒弟,等著日後接她們的班。

    除此之外,小團子的依仗中,還有一隊侍衛,負責保護小團子的安全,侍衛的人選是明宣帝親自定下的,可見明宣帝對小團子何等看重。

    當小團子在一群人的簇擁下浩浩蕩蕩的離宮時,宮裏頭許多人都心情頗為複雜。

    許多宮妃雖然知道小團子被封了公主,但小團子素日裏總是被皇後帶著進進出出,除了感慨小團子的受寵外,她們也沒有別的想法。如今,見了小團子的儀仗,她們方才意識到,寶福公主的名頭,可不隻是叫著好聽。

    寶福公主才剛過了周歲,封號也有了,儀仗也有了,封地也封在了富庶之地,聽說公主府如今也在籌建中。因皇上體恤林家人,特命將公主府建在林家府邸永寧侯府旁邊兒。

    在寶福公主的身上,有著太多的例外,再是好心性的妃嬪,見了寶福公主如今的待遇,都不由眼熱幾分。皇上一副恨不得把寶福公主寵上天的架勢,這等待遇,連太子也不曾享受過,其餘的皇子公主,就更不敢奢望了。

    若是她們的孩子日後能有寶福公主一半聖寵,她們也就不求別的了。

    隻是,她們心裏到底有些意難平——若寶福公主是皇上親女就罷了,偏偏隻是個大臣的女兒。一想到她們的骨肉在皇上心中的分量竟還比不上一個臣女,她們就怎麽都不是滋味兒。

    連宮裏頭的妃嬪心情都如此複雜,林家的人,自然就更不必提了。

    林嬌怡的儀仗才一到街口,府裏的人就得了消息。林將軍原是家中的嫡長子,承襲了永寧侯爵位,生母早已過世,臨走前給林將軍留下一個同母弟弟。這林二將軍自及冠後便鎮守邊關,鮮少回京。

    如今府裏奉養著的太夫人卞氏乃是林將軍繼母,育有二子一女。太夫人的女兒早已出嫁,兩個兒子也在成年後分了出去。不知是不是對林將軍兄弟存有疑慮,卞氏所出的兩個兒子都沒有進軍中,反倒走了科舉的路子,如今的成就雖不能與頭上的兩個哥哥相提並論,但在同齡人中也算不錯了。

    不過,太夫人一係與林將軍的關係,顯然並不怎麽和睦。否則,林將軍也不會在遠赴邊關時,將幼女托付給皇家,而不交付給太夫人或是底下的三弟、四弟了。

    如今,聽聞林將軍歸來,太夫人的兩個兒子並兩個兒媳都回到了永寧侯府,恰好見到了林嬌怡被人簇擁著回府的仗勢。

    太夫人的嫡親大兒媳秦氏麵上的笑容極為勉強:“如今,嬌丫頭可算是出息了。可憐我的蘭丫頭,就沒有這樣的好福氣。當初,大哥大嫂在將嬌丫頭送進宮中的時候,怎麽也沒想到拉扯侄女兒一把?”

    林夫人眼中閃過一絲厭惡,她本是將門虎女,性子最是爽利,嫁人後才收斂了些許,但她溫柔的對象也僅限於丈夫和兒女。對於早已分家出去單過卻十分不省心的妯娌,她是沒那麽多耐心的。

    “三弟妹說得好笑,皇上和皇後娘娘是憐惜我與侯爺遠赴疆場,嬌嬌無人照料,這才將嬌嬌接入宮中去的。蘭丫頭父母俱在,沒事送去宮裏做什麽!嬌嬌能得皇後娘娘垂憐,養在身邊,那是皇上仁慈,皇後娘娘心善,三弟妹萬不可將之當做攀龍附鳳的捷徑,說出去沒得敗壞了我林家的名聲。”

    秦氏聽得一噎:“我不過隨口說兩句罷了,大嫂何苦如此小題大做的……”

    她知道,她這大嫂,就沒有瞧得起她過。可都是林家的兒媳,她憑什麽瞧不起她?就因為她嫁的比她好麽!林將軍雖是武將之,她的丈夫可也不差!林家世代從軍,林將軍能夠得皇上重用,還不是沾了先輩們的光!她丈夫如今能在翰林院中站穩腳跟,靠的卻是自己!

    “三弟妹知不知道有一句話,叫做禍從口出。今日三弟妹在家中口無遮攔,焉知來日不會說到外頭去!知道的,說三弟妹想聖寵想瘋了,不知道的,還以為三弟妹對皇上和皇後娘娘不滿,心存怨望呢!”

    秦氏正欲反駁,卻聽太夫人重重將茶杯擱在了桌上。太夫人不鹹不淡地掃了秦氏一眼,那目光,讓秦氏身上有些涼。

    林夫人同樣收到了太夫人的警告,卻並不如何放在心上,橫豎挑事兒的不是她,胡言亂語的也不是她。誰的兒媳誰-操-心去!自打她的長子幼時被太夫人搶去自個兒屋子裏養,還給養得大病一場之後,林夫人待太夫人卞氏,是真真兒的隻剩下了麵子情——若不是孝道壓人,隻怕她連臉麵功夫也不屑去做的。

    “你們兩個,都給我少說兩句。一會兒公主的儀仗就到了,你們是想讓所有人都看到我林家婦吵吵鬧鬧、宛如市井潑婦的樣子嗎?”

    “母親說的是。”林夫人知道那市井潑婦四個字是說給她聽的,秦氏再不好,也是太夫人親兒媳,自然要護著。

    不過,林夫人不欲與太夫人辯駁。太夫人的話提醒了她,她的親生女兒就要回來了。與秦氏相比,自是幼女更重要,如今,林夫人滿心滿眼裏,隻有自己的女兒,哪還有心思與秦氏糾纏?

    沒多久,公主儀仗浩浩蕩蕩地行至永寧侯府。太夫人與秦氏很快就現了一個尷尬的事實——她們的誥命等級,還不如自家孫女/侄女高。莫非,她們要當著這麽多人的麵,向一個還被人抱在懷中、連話都說不利索的嬰兒行禮?

    這時,太後派來伺候林嬌怡的趙嬤嬤站出來道:“太後娘娘說了,太夫人為公主祖母,年事已高,不需向公主行禮。林侯爺與林夫人為公主生身父母,也沒有向公主行禮的道理,太夫人與林夫人快別拘束了。”

    太夫人鬆了口氣,林夫人則麵色從容,顯然早有預料:“承蒙太後娘娘厚愛,連此等細節都替永寧侯府想到了,臣婦真是感激不盡。”

    趙嬤嬤看向林夫人的眼神十分柔和:“太後娘娘待公主猶如心肝寶貝似的,自是要替公主多多打算。夫人不必多想,隻管好好撫養公主,夫人的福氣還在後頭呢。”

    說著,冷肅的眉眼不經意間掃過太夫人的兩名兒媳,秦氏與莊氏。

    太後可隻說府裏太夫人與侯爺夫婦可不必向公主行禮,沒說兩個嬸娘也有這等待遇!聽聞公主剛出生時太夫人待公主態度並不好,趙嬤嬤不能對太夫人使臉色,隻能恨屋及烏的將這腔火到太夫人兩個兒媳身上!

    莊氏低下頭,看著十分恭順的樣子:“臣婦給寶福公主請安。”

    秦氏被趙嬤嬤那一眼看得心裏毛,雖心中不甘願,也隻得屈膝給被人抱在懷中的小團子行了禮。

    在林夫人麵前如此,她感到很憋屈。若是大家一樣的待遇也就罷了,偏偏林夫人站著,她卻行著禮,這種低林夫人一頭的感覺,讓她分外屈辱,可偏偏,當著宮裏來的人,她毫無選擇的餘地。

    趙嬤嬤眼角餘光瞥到秦氏的眼神,心中頗為滿意。

    原本林侯爺的兩個弟弟和弟媳也都是公主的近親長輩,免了他們的行禮也未嚐不可。可太後聽聞林侯爺的兩個弟媳不怎麽識相,以往沒分家時給林夫人找了不少麻煩,索性不給她們這個恩典。在行禮的過程中,秦氏與莊氏應該能更清醒的認識到何為尊卑。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