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良言賢語
字數:3647 加入書籤
終於到達麗江,在靠近木府七一街興文巷的麗江古城畫院裏品茶。通過開車和步行看到的情況分析,這裏應該是最安靜的地方了。隨之,悠揚的琴聲伴隨而來。我去,居然有人撫琴。老李介紹說“這個要靠運氣,不是什麽時候都有人撫琴的。”
到京南省的人,基本上都是喝普洱茶了,普洱茶早已名聲在外。我想了一下,對老李說“老李,今天你別見外啊!我跟小譚在一起都喜歡鬧,習慣了。你跟他們什麽關係怎麽稱呼我不管,但是我們是我們,你還是叫我小王或者什麽都行,太客氣了就顯得陌生了。”
老李可能心裏還有顧慮,畢竟亦凡和小譚都喊我東哥。小譚好像也看出來了,就對老李說“對,東哥這話沒錯,咱們各論各的。難得今天聚一起,不能壞了雅性。”
老李看小譚都這麽說了“嗯,那好吧,我李老頭也就不客氣了。我被你們搞得我現在都還沒有緩過來。”
我跟小譚一聽,又哈哈大笑起來,老李自己也被自己給逗樂了,也跟著笑了起來。
我想到這裏兩位都是經商的大佬。就問到“最近我有個朋友,一直想找我合夥做點生意,我想聽聽你們的意見。”
小譚說“你的能力不用懷疑,但是做管理和做生意是兩種概念,國內外很多優秀的管理者,也有很多人半路下海經商的,但成功的真不多。他們之所以管理很成功是因為公司長期發展,已經累積到了一定的基礎,有資金鏈,有完善的管理機製和市場份額,或者說有一個好的團隊。哪怕現在很多做了總裁ceo等職位,都是創建者在他們接手前已經有一個團隊,不管這個團隊如何,但都有基礎。而半路下海的人,是通過經驗和習慣來經營生意,當他們重新組建團隊的時候,配合度達不到他的理想,管理機製又不完善,人員不穩定,水平參差不齊,沒有運營基礎,所以很快就會失敗。即使熬成功的,也是因為有資金鏈支撐的情況下慢慢完善過來的。如果你想做生意,我建議你有一種心態,學習和總結經驗為主。你出來時間還短,賺錢有點難。”
老李也接著說“譚總說的沒錯,還有就是合夥做生意和個人做生意其中也都是有利有弊的。合夥人隻是借雞下蛋,為了共同的利益,選擇什麽樣的人做合夥人很重要,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但是優勢就是他能幫你分擔一部分壓力,運作起來難度會降低。如果個人創業的話,工作量會增加,風險會加大,考慮事情不夠全麵。不管你是合夥還是個人都存在風險,也都是各有利弊。”
“哦,那就是說我現在創業的話就是九死一生咯?”雖然他們的話在理,可我還是覺得我有必要試一試。
“也不能這麽說,成功了是好事,但是失敗了,你也不虧,因為你能學到太多太多的東西了,對於你來說,可能是一次脫變。到時候能力心性都比現在強十倍百倍”小譚不忘給一碗雞湯。
“我比較欣賞年輕敢衝敢幹敢冒險的精神,但任何事物還是理智對待的比較好。就像譚總,他除了賣場以外,進駐別的行業都是通過收購或者合作的方式。這樣既控製了風險,又減少了精力。三年前譚總在開始組建自己的團隊,成立投資控股公司,就是因為經過多年累積,已經有了一個成熟又有實力的團隊。譚總是一個非常好創業者,你應該多聽聽譚總的意見”老李直接把小譚這個例子擺在我麵前。
“小譚我了解,他也是個大變態,也是一種無奈。他剛從英國巴斯大學畢業回國就去找工作,十七歲的碩士生,放在哪個公司都不可信啊,如果是國內的大學還能驗證一下,國外的就完全沒辦法。畢竟七年前互聯網和信息並不發達,也不夠完善。所以他被當成騙子,迫不得已開始創業。而且他的方法挺特別,兩家店開在一起,又取不同的名字,賣的東西又差不多,左右生意都是他的。而且又有家裏的資金鏈支撐。雖然最後隻靠四十萬起家,但是七年能把資產翻幾百倍的還是少數。”小譚的所有經曆的一切我基本上都了解。上學是個天才,一路跳級,十四歲上大學,十六歲考碩士,這個在當年各大報紙爭相報道過。
“我的過去你們複製不來,那個時候我在國外電子產品才興起,我回國本來想進科技公司做運營管理的,結果沒有機會,我就隻能自己開山立業了,那個時候國內的電子產品還是新鮮品,shǒu jī連照相功能都沒有。加上我賣的都是國外的高科技產品,拿到國內,不火都難。現在是互聯網信息時代,金融熱潮,今後十年左右,實體店和fú wù貿易行業會有一個大低穀。或者說迎來第六次經濟革命,所以我為什麽兩年前開始布局做運輸物流,而亦凡早些年就做電商?這些都是時代的趨勢,不跟上潮流你連湯都喝不上。”
小譚的大局觀確實很強,眼光獨到,就像他經常說的,誰看到了未來五到二十年的市場變化,誰就能賺錢。現在他每年資產至少按五到十倍遞增,這是一個可怕的數字。
“是的,我當年發現電子產品興起的時候,已經晚了。現在我也小額投資了一些電商品牌,就目前我們商鋪的情況看,不出五年就會逞不斷下滑趨勢。”老李說。雖然老李和小譚比不了,不過好歹也是商場老狐狸,有些東西看的也很清楚。
我們又聊了很多關於現在的發展情況和未來發展。很快轉眼十二點過了,老李說他安排了午飯。我一聽,好像是有點餓,早餐都沒有吃。吃飯的地方是老李安排的,店裏裝修古色古香,很有文人雅士的感覺。菜老李提前就點好了,我們坐下一會兒就開始上菜,老李就介紹到“這個是汽鍋雞,這個是琵琶肉,這個是野生北風菌”等等六七個菜,介紹完,小譚為我盛了一碗湯。我們邊吃邊開始討論起大家都感興趣的話題。
吃得差不多了,我們打算好好逛逛麗江古城。其實我還是特別喜歡古文化的,記得初中那會兒,我的曆史學的特別好。
我們每到一處,老李都為我們介紹,我呢,看到好吃的,或者沒有吃過的都會湊上前去,買一點嚐嚐。老李對小譚說“他確實愛吃,我好幾次見到他都是在吃東西,你說他吃那麽多,還愛喝酒,就是長不胖。”
小譚微笑到“他從小這樣,我們在佛山學武術那年,經常偷偷跑出去買吃的,還被師父罵了不少次,後來學精了,抓不到他”。
“嗬嗬嗬,還有這種事。我發現他工作和生活是兩種心性”
“天蠍座,多重性格。哈哈,你信星座嗎,我女朋友說的”小譚開玩笑到。
“額,我這把年紀了,接受不了這種新事物。他多重性格這倒是事實”。
“我跟你說,李老頭你別不信,不管是傳統迷信還是星座八卦,總有科學解釋不了的一麵。隻是我們作為知識份子,覺得這些都是迷信騙人的。還是老人說的那句話,信則有不信則無。”
聽著小譚和老李兩個聊著八卦我就想笑,不過你還別說,這邊小吃真不少,我覺得那個拌土豆挺好吃的。
當然,我也不是真的這麽沒心沒肺,而是一直在考慮早上老李和小譚的話,我究竟要不要答應賈大哥呢,自己做老板是不是真的跟現在公司的各大股東一樣,鉤心鬥角?我所麵臨的困難是什麽?
後來天空下起了小雨,老李說雨會越下越大的,讓我們去他麗江的家裏坐一下。小譚停車的地方離我們很近,幾分鍾就到了。然後在老李的引導下,很快就到了老李的家裏。一套商品房,複古型的裝修風格。
老李煮普洱茶去了,我還是打算和小譚聊聊生意上的事,希望他能給個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