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一秋出生遭人厭,家中禍事一連連
字數:6481 加入書籤
(1)2006年,一秋出生時算是一個不大正常的孩子,從娘肚子裏出來時頭又大又扁,眉毛又濃又黑,前額突出而麵臉幽黑,怎麽看怎麽不像現代的人,更讓人感到可怕的是脊椎尾部還有一點贅肉,這讓人自然聯想到那就是一條發育不全的“尾巴”。水印廣告測試 水印廣告測試
沒有不透風的牆,沒幾天整個村子裏的人都在議論這件事。大嘴秦二嬸正在村中心老槐樹下,嘴吧搭直搭,眼睛連連眨乏著,向圍在身邊的幾位村婦講述著曾家屋裏生出來一“怪物”,她表情之誇張,言詞之惡毒,讓聽者無不感到那“怪物”似乎就在自個的眼前,嚇得她們一個個彎腰縮頸,恨不能把自己的腦袋鑽進自己的衣褲裏。突然一聲咳嗽,大嘴秦二嬸趕忙閉緊了無比活泛的嘴巴,轉過頭去向背著鋤頭回家的曾一秋的父親點頭微笑。
那笑臉你是沒看到的,真是要說有多難看就有多難看,就好比在一張陰陽怪氣的臉上匆忙掛上去的一絲笑容,由於臉上很滑,笑容始終掛靠不上,雖然看得到笑容,但部分陰陽怪氣的底子還是沒有完全被遮蓋住,隱隱約約露了出來。
惡語shā rén,這話一點都不假。
隨著時間的推移,流言蜚語不僅沒有停息,反而越來越厲害。竟然有人說一秋就是一個災星,隻要他呆在這個村子裏,必定會給村裏帶來無窮無盡的禍事。
兒是娘的心頭肉,兒在娘的眼裏就是天下最好的。
一秋的娘看到兒子在村子裏受到村民的排斥和歧視,這比割娘身上的肉還要難受。但在這種不良的社會勢力麵前,一個老實本分的農家婦女是多麽地弱小無助啊!
做為一個女人,一秋的娘是個弱者;但做為一個母親,一秋的娘絕對是一個強者。
“別人嫌棄我兒子,我不僅不能嫌棄,我還要對兒子更加地好,我一定要把他養大chéng rén,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兒啊,你今後一定要出人頭地,不要永遠讓別人看不起!”看著一天天長大的一秋,一秋娘在心中常常默默地叨念著。
一秋娘上過初中,一秋三歲還不到時,一有空閑,娘就教一秋識字。夏天的夜晚,當一秋躺在屋前禾場裏的竹床上時,娘叫他識天上的星星,並給他講有關星星的傳說故事。夜漸漸深了,一秋娘給一秋打著扇,嘴裏輕輕地哼著歌兒哄他睡覺:“北鬥星,亮晶晶,它是俺們的指路燈,要是找不到回家的路,抬一抬頭呀,望一望北鬥星……”
老實巴交的父親難以忍受村民的冷嘲熱諷,嗤眉弄眼,使得他覺得自己低人一等,無臉見人。漸漸地,他變了,變得低沉了,整天整天地不說一句話,隻顧揮舞著一把磨得隻剩半截的鋤頭,拚命地薅那幾壟山間薄地。
當聽說有一家建築單位來此地招民工時,他二話沒說,就立即跟隨著村裏的兩個男人出了門,後因工地老板拖欠農民工工錢,村裏那兩個男人回來了,而一秋的父親卻去了另一家工地,幾經變故,從此再也沒回過家,甚至連音訊也沒得一個。一秋娘通過各種途經打探,也沒有一個結果。不知是在外麵有了家,還是出了事人早已不在了,沒有人清楚。
娘兒倆帶著奶奶(爺爺是80年代初參加水利工程時失事死了),日子過得更加艱苦。娘為了養活一家人沒日沒夜地拚命勞作,她隻能從幾畝山間薄田地裏撈出養家糊口的糧食作物來,除此別無他法。
漸漸長大的一秋又勤快又聰明又懂事,很小他就在家裏幫奶奶幫娘做這做那,看到娘收工回來,他老遠就迎上前去幫娘背鋤頭或拿扁擔。他為了逗奶奶、娘開心,會隨手摘下一匹葉子放在嘴裏就能吹出各式各樣的曲調來,而吹得最多的調子就是娘小時哄他睡覺時常常哼唱的童謠的曲調:“北鬥星,亮晶晶,它是俺們的指路燈,要是找不到回家的路,抬一抬頭呀,望一望北鬥星……”
轉眼一秋上學了。也許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吧,一秋不僅成績好,同樣不忘幫奶奶和娘做家裏田地裏的活兒。
每天一放學,一秋書包也不放到家裏,就背著書包直接跑到山上,幫娘栽秧苗扯雜草等田地間活兒。
由於天幹,地裏的禾苗眼看著就要枯死了。一秋娘每天下午都挑著一對水桶到山下老遠的地方挑水來澆禾苗,路途遠,加上上坡下嶺,一秋娘被折磨得不chéng rén樣,但為了養活這個家,她哪裏顧得上自個的身體呀。
一秋看到娘的實在是太辛苦,每天放學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水塘邊幫娘抬水,這樣娘就會輕閃些。兒在前,娘在後,看到稚嫩的身子就開始承受這麽重壓力,娘也於心不忍,可是又沒有辦法。為了減輕兒子的壓力,本來就靠近娘的水桶係,變得更加靠在娘的胸前了,扁擔的頭深深地陷入娘瘦弱的肩膀裏。
因長期勞累過度又加上營養不良,一秋娘最後染上了重病,因心痛本來就少得可憐的那點錢而一直沒去醫院治療,最終還是被疾病奪去了生命。
一秋娘死時十分痛苦,除了身體受盡折磨,還有一個很大的心病:那就是放不下一秋。臨死前,她拉著一秋的手說:“兒啊,娘對不起你,不該把你帶到這個世上來,讓你成為一個沒爹沒媽的孩子;孩子,你降生到俺家,你遭罪了!我不是一個好娘,我不是一個稱職的娘啊!我不是你娘就好了,哪個女人做你的娘都比我強,我對不住你啊,我的兒~~~”
一秋拉著娘的手,強忍著眼淚:“娘,您就是俺的娘,是俺世上最親最好的娘!娘,您要好好活著,俺要報答您的養育之恩!娘,您要好好活著,俺長大了一定會掙好多好多的錢,讓您餐餐有飯吃餐餐有肉吃,還要給您買好多好漂亮的衣服穿。”
娘拉著兒的手,悲喜交加,又是笑又是淚:“兒啊,我的好兒子,懂事的兒子,老天爺不公,讓我沒有福份享兒子的福了,兒子,你生在一個苦難的家庭裏,你從小就受盡苦難,兒啊,你一定要堅強,一定要好好活下去,說不定將來能幹出大事來。兒啊,你鬆手吧,讓娘走!”
“娘,您不要走,俺要和您在一起!娘,您不要走,俺要和您在一起!”一秋緊緊抓住娘的手,就是不肯鬆。
“兒啊~,雖舍不得你,但還是望你生在一個富人家,過~過~好日子,雖然母子緣~緣~份~太短,也許世~~道~有~輪回。母子倆在~~~在~~在~另一個~~~輪回~~~~~~中~~~~~~遇~~”
奶奶坐在床邊,拉著兒媳的另一隻手,默默地看著靜靜地聽著。
看到兒媳與孫子都靜了下來,奶奶把三個人的手抓到一起,說了一句:“緣分不在長短,這個家是我仨人的緣,與他倆父子無關。”
三人個的手緊緊地拉在一起,心緊緊地纏在一起。
到底是什麽這麽無情呢?最終還是讓他們殘酷地分開了。
上蒼啊,你什麽時候能睜睜眼啊?
當娘吐出最後一絲氣息時,一秋突然朝娘叫喊道:“娘啊!我倆的緣份沒有盡,今生報答不了,來世再報答。”
整個家裏隻剩下奶奶與孫子。
村子裏更加相信了:一秋就是一災星!不僅克走了他的爹,也克走了他的娘,下一個就是他奶奶了,再下一個就是村子裏的誰誰誰了。
一秋與奶奶在村裏更加受到孤立,村人像避瘟神一樣避開一秋。
外出打工潮興起,村子裏年輕人基本上都外出了,漸漸隻剩下十多位老人和十多個孩子。
村子越來越安靜,沒有了笑聲,沒有了歌聲,幾乎沒有什麽說話聲。
突然有一天,一些愛心人士、慈善家、誌願者紛至遝來。
送來了書籍、學習用品、生活用品……
有前來采訪的。
有前來慰問的。
有前來助教的。
……
河水靜靜地淌,
時光靜靜地流。
一秋的樣子雖然有點怪,可他卻特別聰明,這在他很小有時候就表現了出來。這聰明還是有選擇性的,主要表麵為他對動植物、天文地理方麵有著濃厚的興趣,也特別敏感,可在數學方麵卻反應平平,可以說是十分遲鈍。
他剛識字那會,一遇到有關自然、地理、動物或天體、環保方麵的識字書或圖畫書時,他就會目不轉睛地盯著看,一邊看一邊隨著內容的不同做出欣喜、驚奇、失望、發力等種種表情,這時誰都不能打斷他,一中斷他看此書他就會哭鬧過不停,直到把書遞給他。他一點都不懼怕動物,他剛會走時,就老喜歡跑到樹下、菜園裏、溪水邊去看螞蟻、蚯蚓、青蛙,甚至蛇……有一次他才三歲多點時,他娘看到他手上捏著一條小青蛇興高采烈地玩耍著,把周圍的一幫小孩子嚇得要死,他卻跟沒事似的。
轉眼上到小學,一秋更加表現出對天文地理曆史的天賦。有一次他突然問爸爸:“爸爸,你說很久很久以後,地球會不會爆炸?人類會不會毀滅?”
他爸爸漫不經心地回道:“也許會吧。”
這時一秋突然露出了傷心的表情,隨即又舒心一笑:“還好,到那時,我們都不在了,即使在,也許可能到達另一個星球上去了。”
進入初中,他的天賦越來越明顯,古玩文物都十分精通,對考古方麵更是有驚人的天賦。
就在他的成績越來越好的時候,學習勁頭越來越足的時候,他突然不來上學了。
那時他正處在無邊無際的痛苦和煩惱中。埋葬了母親,離開了學校,每天拚命在地裏勞作,一來是要養活我自己和奶奶,二來可以讓我暫時忘卻痛苦和煩惱。
不去上學,表麵上是為了節約學費,減少開支,加上他已經能做一些田裏地裏的活了。另外還有一個別人不知道的秘密:那天放學路上,突然下起大雨,小河的水突然高漲,眼看就要漫過小橋,嘩啦啦的流水聲嚇得黎莉不敢過橋。一秋也沒有多想,伸出手去就要牽她過河,沒想到她竟然跟觸電式地驚恐地跳開,同時嘴裏尖叫著:“走開,你這個災星,走開,誰沾上你誰就會倒黴的!”
村裏的細言碎語都沒有太傷過他的心,她的這一舉動卻徹底地擊碎了一秋的心:“我再也沒有抬起頭來做人的希望和信心了,我的眼前一下子變得暗淡無光。”一秋心裏比任何人都想得多,他痛苦至極,呆立了一瞬,然後迅速躍到木橋上,一頭紮進雨霧中,任憑雨水淚水在他臉上滑落。
起初當他去田裏地裏勞作或去山上放羊撿柴時,盡量避開學校,但有時他雖然離學校很遠,那教室裏朗朗的讀書聲還是飄進了他的耳朵裏。他暗自強迫自己不去聽不去想,可那個賤賤的耳朵卻並不聽自己的使喚,時不時地會聽到那若隱若現的讀書聲,那個賤賤的心裏也時不時地會想起教室課本來……
後來他竟然偷偷地來到學校後麵,悄悄地躲在教室窗戶下偷聽老師講課,回到家裏再拿出書本來,把老師講課的內容再溫習一遍,這樣,一篇課文就牢牢地記在他心裏了。
這樣一天又一天,他掌握的知識一點都不比其他同學們的少。
那天,突然教室裏突然換了一位新老師,她講課的方式和發出的聲音強烈地吸引著一秋。
讓他完全忘記了自己是在教室外麵,跟隨著同學們一起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隨著同學們的笑聲也跟著發出了開心的笑聲。
這時,新老師正在講解杜牧的詩詞《山行》: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當老師問同學們誰能將它背得出來時,教室裏一時無人回答,突然一聲“我能背”傳了出來。老師在教室裏找說話的人,沒有,此時同學們都把頭偏向窗口,老師便循教室窗口走去。
當看到新老師一步步走向窗口時,一秋醒悟了過來,嚇得慌慌忙忙一溜煙似地逃離教室窗戶,迅速爬上後麵的小山坡,轉眼消失在山坡上的那片小林子裏。
晚上,一秋與奶奶吃完飯,正準備去收拾碗筷時,瀟夢老師在一名學生的帶領下,來到了他家裏。
在瀟夢老師的勸說下,一秋又返回到了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