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六章 華山

字數:2623   加入書籤

A+A-


    華山有多遠?

    前世貧瘠的地理知識隻告訴他,嵩山在河南,而華山在陝西。陝西與河南交界,所以從嵩山下來一直往西走就不會錯。

    而嵩山距離華山有多遠,楊慕玄隻記得全程有三百二十多公裏,這還隻是直線距離。而以古時的生產力水平,斷然做不到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來修築一條直線道路,所以嵩山到華山的距離,千裏之遙不是虛的。

    一個人靠雙腿需要多長時間才能走過千裏的路途?楊慕玄以前沒經曆過,現在經曆過了卻不想再有第二遍。他從嵩山走到華山正好用了二十八天的時間。

    本來楊慕玄可以選擇騎馬,騎馬太顛簸的話也可以選擇雇一輛馬車,將自己舒舒服服的送到華山腳下。

    隻是他沒有這麽做,而是選擇用腳步去丈量大地。因為他以前看小說時經常可以看到主人公在遇到瓶頸後都會選擇出趟遠門,選擇以腳步丈量世界,以己心寄托山水,體悟天心。在生命中尋找感動,在感動中領略升華。

    楊慕玄也遇到了瓶頸,所以他選擇以這種方式突破瓶頸。可惜他沒有成功,整個天地仿佛離他非常遠,遠到真的像隔了一層天地。有時又非常近,特別是在夜晚,仰望星空,他便感覺天地與他之間隻是隔了一層薄薄的紗,薄到隻需輕輕一指就能打破這種隔障。

    隻是他不知道從哪裏可以一指把這層紗捅破。在那一晚,他盯著漫天星辰看了一夜,結果在第二天太陽升起時,他受了風寒。

    習武之人體格強壯,又有內力護身,小小的風寒自然起不了多大的困擾。楊慕玄隻是笑自己有些傻,他想到了王陽明,王陽明為了實踐朱熹的”格物致知”學說,曾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希望能夠格出竹子之理,但換來的卻是刻骨銘心的失敗,自己更因此而病倒了。楊慕玄覺得他和王陽明好像,卻比王陽明好笑。至少人家在格竹失敗後,得出了”天下之物本無可格者;其格物之功,隻在身心上做。”走出了自己的心學之道。而他又得到了什麽結論。小說裏都是騙人的嗎?

    這個月正好有三十天,二十八天趕路,剩下的兩天用來休息,養精蓄銳,再好不過。待他休息好了,便向著華山絕巔行去。

    楊慕玄並不是第一次來華山,出於興趣使然,在原本的時空中,五嶽他盡數遊覽過。隻是此界之華山,比之原來時空已經開辟成為景區的華山,少了人工之雕琢,卻多了自然之壯美。他行於山路,看著山景,心下比較五嶽卻是各有特色。東嶽泰山之雄,西嶽華山之險,南嶽衡山之秀,北嶽恒山之幽,中嶽嵩山之峻,泰山如坐,華山如立,衡山如飛,恒山如行,嵩山如臥,早已聞名於世界。

    華山共有中南西北東五座絕峰,尤以南峰最為高陡崎嶇,有落雁之名,古人尊稱它為”華山元”。落雁峰峰頂最高處就是華山極頂,登山人都以能攀上絕頂而引以為豪。是以楊慕玄先從南峰開始攀登。

    自古華山一條路,華山之險自是不必多說。自山腳至絕巔,除卻寥寥幾段先民開鑿的小路,其餘多是懸崖峭壁,就以楊慕玄此時的身手,也足足用了一個半時辰,才攀上絕頂。

    登上南峰絕頂,楊慕玄頓感天近咫尺,星鬥可摘。舉目環視,但見群山起伏,蒼蒼莽莽,黃河渭水如絲如縷,漠漠平原如帛如綿,盡收眼底,使人真正領略華山高峻雄偉的博大氣勢,享受如臨天界,如履浮雲的神奇情趣。

    而峰南側是千丈絕壁,直立如削,下臨一斷層深壑,同三公山、三鳳山隔絕。南峰由一峰二頂組成,東側一頂叫鬆檜峰,西側一頂叫落雁峰,也有說南峰由三頂組成,把落雁峰之西的孝子峰也算在其內。這樣一來,落雁峰最高居中,鬆檜峰居東,孝子峰居西,整體象一把圈椅,三個峰頂恰似一尊麵北而坐的巨人。

    楊慕玄登南峰極目遠眺,四周群山起伏,雲霞四披,周野屏開,黃渭曲流,置身其中若入仙鄉神府,萬種俗念,一掃而空。

    而西峰南崖有山脊與南峰相連,脊長數百米,石色蒼黛,形態好象一條屈縮的巨龍,人稱為屈嶺,也稱小蒼龍嶺,是華山著名的險道之一。

    自南峰眺望,西峰依稀可見。華山西峰為一塊完整巨石,渾然天成。西北絕崖千丈,似刀削鋸截,其陡峭巍峨、陽剛挺拔之勢是華山山形之代表,因此古人常把華山叫蓮花山。

    楊慕玄自南峰而下,又遍遊北峰,中峰,此地此時幾乎不見遊人,整個華山也尚未有許多人工雕琢,沿途所見盡是一派自然原始風貌,楊慕玄不由大飽眼福。

    而此時天色欲晚,再下山已經來不及,楊慕玄便尋了一個背風之所,點起篝火取暖,又從山林獵得一隻肥大野兔,倒也能自給自足。

    楊慕玄托鄧定候所下戰書未定明時日,不過他自己已是孑然一身,下山也無居所,此時便打定主意於山上等待。至於華山山域這麽大,所邀戰之人能否與他會麵,楊慕玄也沒多想。他是越懶散隨性了,能見到必然一戰,若是兩人碰不到麵,也是天意。至於是否有人會說他怯懦畏戰,他完全不曾想過。名聲於他又有何用,不過虛名而已。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m.101novel.com(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