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我大秦未來的墨王妃
字數:6417 加入書籤
城門打開。
城內城外,親人相擁。
自此,秦國凝聚力更加的強,軍民空前的團結在了一起。
獨孤行也在此刻終是放下心來。
“王弟的眼光,不錯。”
輕輕勾起嘴角,一轉眼,視線落到了一臉悲痛的九叔叔身上。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九王爺囁嚅一聲,重重的跌倒在地上,失魂落魄。
“鈴鐺,我錯了嗎?”
他緊緊的抓著手中的鈴鐺,久久不願起身。
獨孤行眸色一緊,一抹擔憂之色閃過,緩緩走向了他的九叔叔。
“九叔叔,我們回家。”
他伸出手去,同樣有些哽咽。
他想起小時候,每次都是九叔叔這樣牽起他跟墨兒,帶他們回家。
現在他的九叔叔就像小時候的他們。
他要帶他回家。
伸在半空的手微微顫抖,獨孤行靜靜的等待他的回應。
心中竟然是那麽的緊張。
獨孤夜緩緩的抬頭,眸中已沒有了先前的嗜血。
此時的他,就如一個迷了路的孩子。
四目相望,時間仿佛定格。
“陛下……”
遠處傳來幾聲焦急的叫喊。
可是兩人沒人回頭。
依舊保持著剛才的動作。
“恭迎陛下回宮!”
幾個文武大臣追隨而來,看到獨孤行立刻跪拜了下去。
獨孤行卻是頭也不抬,就那麽緊緊的盯著地上的獨孤夜。
幾位大臣也不自主的看了過去。
在看到那一身落魄的獨孤夜時,各個心中一陣抽搐。
可是卻又強忍著不敢表現出來。
於是就出現了這樣一副奇怪的畫麵。
一群大臣跪在那裏,他們的前麵是一身明黃的帝王。
而那帝王卻伸出手,死死的盯著再前麵的獨孤夜,眸中滿是期待。
靜的可怕,怕是一根針掉地上都能聽得見。
每個人的心都揪在了一起。
終於,獨孤夜緩緩的伸出了右手,竟然也是顫抖的。
十指相扣,緊緊的握在了一起。
眾大臣也重重的吐了一口氣,懸著的心終是放了下來。
獨孤行攙起獨孤夜,二人仿佛回到了從前。
“陛下!啟稟陛下,邊防消息,楚國一部分軍隊衛國撤兵,卻是向我秦國邊境趕來了。”
易風匆匆趕來,神色慌張。
眾人一聽,皆是慌張之色。
“速速回宮!傳冷姑娘入宮。”
獨孤行眸色一沉,下達了命令。
而十裏河境內,在得到這邊九王爺潰敗的消息後,一片沸騰。
尤其是烈火,看到底下的將領親自送來投降書,他還有些不可置信。
他們隻是呆在這山頭休息了幾天,那邊竟然勝利了?
而且是不費一兵一卒,幾乎沒有任何的傷亡。
真想親眼看看那種場麵。
而他更想看看那個創造奇跡的讓金老大如此崇拜的姑娘到底是何妨神聖。
收編了山下的十幾萬大軍,他們的隊伍迅速壯大。
二十多萬大軍浩浩蕩蕩向皇城中迅速前進。
卻不料在半路上突然接到水月發來的字條。
“速帶大軍趕往秦楚邊境。”
短短的幾個字讓幾人一陣緊張。
“他娘的,楚國!主上的仇還沒報呢!自己送上門來了!正好我烈火還沒打過癮!跟他們拚了!”
烈火大罵一聲,恨的牙癢癢。
不同於烈火的咒罵,金戈倒是很平靜。
姑娘曾告訴他,內戰一結束,就要趕往楚國邊境,打著要為獨孤墨報仇的機會震懾一下楚國。
其實,目的隻有一個。
就是不能任由楚國把衛國吞了去。
可是,他們還沒商量好對策,沒想到楚國自己先跑來了。
實在是奇怪。
這楚天翔好快的反應。
不得不讓人心驚。
當下也不敢耽誤,帶著大軍直奔秦楚交界去了。
而宮中,正是一派的肅穆。
獨孤行高坐於大堂之上,整齊的兩排人站在底下默默不語。
楚國調兵前來秦國的動機他們實在是猜不透。
他們不可能不知道他們秦國經此內亂,士氣空前的高漲。
而他楚國剛和衛國大戰十幾日,元氣大傷。
這時候來攻打秦國,簡直是送死。
楚天翔那麽聰明的人物,不可能不知道這些。
那麽,他們的目的絕不是來攻打他秦國的。
他們都在等那個白衣女子的出現。
白衣女子在危難之間拯救了他們大秦,在他們心中的地位可想而知。
可是,整整一個時辰過去了,白衣女子還沒有出現。
“報!陛下!”
易風匆匆趕來,眾人一驚。
在他的身後,依然沒有那白衣女子的身影。
“易將軍,怎麽樣了?還是沒有找到她嗎?”
易風無耐的搖搖頭。
“末將不才!幾乎找遍了整個皇城都沒找到姑娘,就連那若即姑娘也是不見了蹤影!而且,水月也不見了。”
“怎麽會?不可能!”
獨孤行脫口而出,有些失態。
聽水月的描述,這女子和墨兒感情極深,她這次回來就是代替墨兒來穩住他大秦的,不可能就這樣不辭而別。
不會出了什麽事兒吧?
眉目中閃現出擔憂之色。
若是冷流雲出了什麽事兒,他該怎麽向他的王弟交待!
“陛下請放心,冷姑娘的能耐我們有目共睹,他不會有事的。”
許是看到了秦王眸中的擔憂之色,易風開口安慰。
不過,這句話倒是真的。
獨孤行臉色稍微緩和了一些,點了點頭。
易風突然拿出一張字條來。
“陛下,這是在城郊尋找姑娘時一個孩子交給屬下的。”
“快,傳上來。”
獨孤行一喜,幾乎要從座位上站了起來。
待到打開那紙條,他的眉頭皺了又皺。
“稍安勿躁,十裏河軍隊已前往邊境,十日之內,楚國必定前來求和。”
一行字,簡單明了,可是他卻現出了一絲絲的狐疑。
楚國會來求和嗎?
他可不信。
“眾卿家,對此次楚國調軍前來我國邊防有何看法?”
眾人一聽,各個交頭接耳。
孔丞相上前一步,振振有詞:“陛下,楚國剛和衛國大戰必定元氣大傷,而我軍經此內戰士氣高漲,若真的打起來,我秦國勝算還是挺大的,隻是,按照如今的情況來看,還不是與楚開戰的時候。”
“哦?為何?”
獨孤行眉頭再次一皺,陷入了沉思。
“我秦國雖然位居天元大陸第一大國,可是國庫遠沒有達到可以支撐長久戰的程度,楚國軍事力量極強,黃泉鐵衛驍勇善戰,一旦開戰,秦楚兩國必定是兩敗俱傷。而西南齊國吞並趙國,實力大增,這天下屆時恐怕是他南宮家的了。”
孔丞相不緊不慢,分析的頭頭是道。
“可是,我們秦國士氣正漲,打敗楚國並不是一件難事,若是錯過了此次機會,恐怕再找不到更合適的時機了。”
一個戎裝大將突然站出來說道。
“對啊,趁機收複了楚國!”
又一大將附和道。
“萬萬不可,陛下,兩敗俱傷,得益的是他齊國啊!”
孔丞相慌忙阻止,胡子都在發抖。
“那如今怎麽辦?難道要我秦國去向他楚國求和嗎!”
一大將似乎很氣氛。
大堂之上,瞬間亂成了一鍋粥。
以孔丞相為首的文臣和以武將軍為首的武臣,爭的麵紅耳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