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5、餘波
字數:3066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大國醫 !
誠如張成德不需要有證據才能對徐小樂下手。徐小樂也不需要有證據才能控訴馬興文。雖然他闡發了許多自己的臆想,但關鍵卻是沒錯馬興文的確拿了人家的銀子,答應要攪徐小樂的事業。
公堂上,房知縣剛喊了一聲“用刑”,夾木還沒碰到肉,他就全招了。
馬興文隻知道給他銀子的那人是個街頭混混。那混混顯然也隻是傳話跑腿的小角色。房知縣知道再問也沒用,派人去緝拿那個混混,卻發現此人早已經不知躲哪裏去了。
徐小樂直接就懷疑上了葆寧和堂的張成德。他沒有證據,甚至沒有線索,但是以他短暫的工作閱曆而言,但凡有不好的事發生,就是這個張成德在背後搗鬼。不過他現在卻沒有辦法對張成德進行報複。
張成德能執掌葆寧和堂還可以說是贅婿的身份使然,終究不能叫個女子出來拋頭露麵。不過他能坐上蘇州藥行會首的交椅,就足以證明此人的手腕和能力了。藥行是個暴利行當,哪個掌櫃不想自己在行會裏說一不二?身為贅婿,他的阻力比別的掌櫃更大,卻能技壓群雄,足以表明實力了。
徐小樂雖然略有薄名,但是跟趙、周、顧這樣的豪門隻是人情往來,比不得張成德借助藥行行會、葆寧和堂,跟大戶們利益糾纏。在利益麵前,人情就顯得很單薄了。以人情去鬥利益,真是好比以卵擊石。
徐小樂自己看不到這麽深遠,譚公超卻是人老成精,看得透徹,建議徐小樂“至此而止”。徐小樂想想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也就聽從了譚老的勸誡,沒有再鬧。
料理了馬興文之後,山上的情形立刻就安穩下來。貪欲是人之常情,不過眼看著沒有前途,很多人立刻就服軟了。這種時候沒人會跟徐小樂耍個性,各個都當沒發生過這事,繼續安心過之前的日子。
徐小樂需要病人配合治療,就此告一段落,不再追究。不過他還是找了個機會把話說開了,但凡要走的並不勸阻,想留下繼續試著治病的人,就得守規矩講道理。如此約法三章,山上的事就算徹底平息了。
韓通智和戴浩歌很讚歎徐小樂的硬氣。
這兩人常年背井離鄉,在外地討生活。若是碰到這種事,隻能早早離開,正所謂人離鄉賤,銳氣早就消磨殆盡。徐小樂卻是當慣了地頭蛇,穹窿山可是在他家門口呢!還有上真觀做後盾,自然是十分硬朗。
就憑著這份硬氣,就叫韓通智和戴浩歌很是服氣。
然而馬興文的老婆終究是死了。
人命關天,這事絕非一個縣令能夠抹過去的。房知縣找仵作查明死因,配合馬興文的供狀,穹窿山諸人的證詞,然後上交府衙。府裏同知、推官要根據案卷進行查證,需要的時候還要召證人過堂,詢問細節。
徐小樂作為最重要的證人,自然是動輒要去府衙報道。好在他現在已經是惠民藥局大使了。身穿官服,理論上與知府、同知、推官都是同僚,見麵隻是打個躬而已,省了不少力氣。
這起人命官司一直到了十一月方才由南京刑部存檔告終。知府老爺照例是要做最後一次召見,該宣判的宣判,該移交的移交。徐小樂這天接了府衙的知會,再度穿上官服,前往府衙。
這一任的知府姓高,正是顧叔謙的同年。從他履任以來,已經燒過了三把火,如今有些懶散,常常打著巡視屬縣的名義去下麵的州縣遊覽。
太祖皇帝當初就怕這樣的官員擾民,在《大明律》裏嚴格禁止官吏下鄉。不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高知府打著文會的幌子,每次都要府縣學裏考評優異者同行,這就是成了振興本地文教,屬於勤政有為的親民好官了。
高知府前一日才回到府衙,遊興尚未全然退去,心中還惦記著寫上幾首詩文來紀念這次的出遊。他坐在二堂上頗有些心不在焉,想早點打發了那個不入流的藥局大使之後就回書房寫兩封信,看能否出個集子。
徐小樂站在門口整理了一下暗青色的圓領袍服。雖然已經穿了幾次,但還是有些不適應。他常想著:如果能穿便服就好了。可惜藥局大使雖然不入流,到底也是朝廷的人,儀容儀表總得時刻注意。
高知府聽得徐大使報門而入,方才抬眼看去,登時整個人被嚇了一跳:真是白日見鬼,這不是自己已故的好友麽!他定睛一看,這徐大使年紀尚輕,麵上稚嫩,胡須都沒長,絕不是自己那位故人,方才擺出一副從容的姿態道:“你就是徐大使?”
徐小樂道:“卑職徐小樂,見過老黃堂。”他這話說完,差點笑場。這話是譚公超教他的,從譚老先生嘴裏說出來就十分切合,可是由徐小樂說來就顯得無比滑稽。
高知府一臉茫然,心中暗道:有什麽好笑的麽?他低頭看了看自己的袍服,沒有問題呀,難道是冠巾歪了?他就不動聲色地整了整冠巾,道:“徐大使,馬氏殞命一案刑部已經下了照會,就此了結。不過日後你在穹窿山,還是要看顧得緊些才好。”
徐小樂暗道:我怎麽個看顧法?又不是官府的公務,難道還能調動差役麽?
高知府說完,又看了看徐小樂的臉,忍不住問道:“徐大使是醫戶子弟?”
徐小樂頗有些奇怪:這老爺問得好奇怪,不是醫戶子弟怎麽出任醫官職司呢。
他就道:“正是。”
高知府“哦”了一聲,叫徐小樂更加莫名其妙。他想著知府老爺訓完了話,自己也該告退了,但是看高知府一臉欲語還休的模樣,似乎還有話說。一時吃不準該怎麽辦。
二堂上冷場許久,高知府終於開口道:“徐大使家在哪個縣?”
徐小樂道:“卑職家就在吳縣。”
高知府追問道:“哪個都圖?”
*
*(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