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鹽引

字數:3962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科技大唐 !

    天才壹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二十章鹽引

    “少爺,少爺,家裏出事了,鹽井出事了。”兩人出得門來,鹽井裏的一個小頭目——長孫澹隱隱約約記得姓李,喊著張少康。

    張少康吩咐隨從留下了些錢,兩人匯合了李姓小頭目,一行人就下了山。

    在路上,兩人算是弄明白怎麽回事了。

    原來,這鹽井除了出的鹽有問題而外,還有一個巨大的危機。

    唐代鹽屬於國家專賣,實行的許可製度,即規定食鹽販賣的人員和路線及數量,而許可證稱為鹽引,沒有鹽引的鹽為走私鹽也叫私鹽,被抓住是一項重罪,有可能被砍頭的,自然這裏麵也蘊含了巨大的利益,國家的稅收是其中的一部分。

    而在張少康家通過借款的方式抵押得到的鹽井,盡管可以生產,但是由於申報鹽引的時候鹽井出的已經是苦鹽了,當時的老板為了跑路自然也就沒有精力去申報鹽引,這就導致了張少康家苦鹽的問題解決了,可鹽卻是不能發賣。

    這知道裏麵規矩的大多都隨著前任老板跑路了,剩下的部分又被張少康趕走了,留下的知道這事,可對這裏麵的道道了解的卻是不多。

    這就壞了事了,昨天官府的上門把這事一說,張文富老爺子當時就楞了,隻是讓夥計不在發賣,迅速派人來找張少康和長孫澹兩人。

    其實,張文富也試圖找過榮州刺史,可是卻不得其門而入,各曹主事也都三緘其口,似乎這事頗為棘手,花了大把的銀子打點,才知道這是新上任的趙刺史為了收攏鹽稅,防止私鹽泛濫而定下的基調,這第一把火好巧不巧的就燒到了張家的頭上。

    二人下山的時候卻是顧不上享受,找了兩匹馬,快馬加鞭的在城門關閉之前進了榮州城,這張文富正在張家的一間綢緞鋪子的後院等著二人前來。

    二人來到後院,張少康見一向雲淡風輕的張文富居然繞著屋子不停的轉著圈,就知道事情的嚴重性。

    “伯父,不知情況如何?”長孫澹先得弄明白情況。

    “唉,這刺史府幾日前出了這麽一副通告,我卻也沒有放在心上,可昨天就有小吏上門,看來這是盯上我們了啊!”張文富的臉上刻滿了愁容。

    “不應該啊,這之前應該都打通關係了的,隻要我們把鹽稅和該有的分潤給繳了,這鹽引就應該能拿到手的啊,不管這是誰做主,都沒有和錢財過不去的理由啊。”長孫澹試探性的說。

    “這榮州刺史卻是換了人,之前一直任京官,這人到了任上就宣布要革新鹽稅,將以前的按年交割改為發給鹽引的方法,要說這就是多交點稅的問題,可是布告裏卻是說要先申報,我們已經錯過了日期了。”

    “這些不是什麽要緊的事,這估計是新官上任三把火,這第一把火就被我們給碰上了。”

    “那賢侄你看這事怎麽辦?”要是絲綢的事,張文富是萬萬不會問計與一個毛頭小子的,可這鹽的事情張文富卻是毫無頭緒,加之這新來的李刺史是京官,也許長孫澹可以用自己的身份去試試,所以這張文富就將姿態房的低到了地板上了。

    “那我明天去試試吧。”長孫澹當著張文富和張少康的麵寫了拜帖讓王鐵膽送去刺史府。

    “長孫澹,這名字怎麽這麽熟悉?”刺史府,李彥看著拜帖上的署名有些莫名其妙,要是在長安,這看見“長孫”二字自己就會馬上大開中門出門迎接了,可在長孫澹三個字雖然有些熟悉,可作為長孫無忌派係裏一個可有可無的角色,李彥卻是有些糊塗了,這是不是長孫無忌的兒子了?如果是的話,到這裏來的目的又是什麽?

    “應該是長孫大人家的六子,未曾取字,趙門立雪的典故大人可有耳聞?”幕僚宋哲卻是一口達了上來,這是一個幕僚最基本的本領。

    “哦。可是他前來的目的是什麽?這長孫澹在府裏的地位可是不高啊,要是衝公子的話,這我是第一反應就能出來了。”李彥摸了摸頜下胡須。

    “這我就實在猜不出來了,從投拜帖來看應該不是什麽大事,可能是六公子的私事。”這宋哲卻也不肯貿然猜測。

    “唔,不管那麽多了,先這樣吧,且看明日他說些什麽。李滿,你去回複一下,就說明日我在府裏恭候。”李彥叫來了管事李滿,吩咐了下去。

    “來來來,我們再來一局。”

    第二日,長孫澹帶著王鐵膽來到刺史府,李滿自是早就侯在了門口。將二人從側門迎了進去,長孫澹倒是沒有什麽,可王鐵膽卻是欲言又止了好幾次,終是什麽都沒有說。

    將長孫澹迎至客廳由宋哲陪同,李滿就去通知李彥了。

    李彥倒是沒有擺什麽架子,很快就過來了。

    這李彥大約四十左右的年紀,白淨的臉上卻是有了一股威視,見了長孫澹就笑“嗬嗬,賢侄從長安遠道而來,老夫直到昨日才知啊,以後過來了,先到我這小廟裏看看可好?”

    “是小侄失禮了,下次定要先叨擾一番。”長孫澹恭恭敬敬,中規中矩的回答。

    “長孫大人境況可好?”

    “父親大人由於事務繁重,身體確是有些不如以前了,不過小侄出來遊學多日,近況卻是不得而知了。”長孫澹實話實說。

    “隻是不知賢侄前來有何事情?”李彥卻是更糊塗了,這不是長孫無忌的吩咐這長孫澹來這裏有什麽事?現在也沒有顧左右而言他的心情和不要,就開門見山的問道。

    “這卻不是公事,也不是父親的事情,隻是小侄的一些私事而已。”

    “哦,可否道來。”

    長孫澹就將鹽引的事情說了出來。

    李彥和宋哲二人知是這事卻是齊齊的鬆了口氣,這事不是什麽大事,就是個顏麵的問題,實在不行給個麵子也就是了。

    “哦,這大水衝了龍王廟,這事搞的。”宋哲卻是先說話了,有些時候幕僚是要負責背黑鍋唱黑臉的。

    “要是早幾日,官府沒有出布告的話這事到很好辦,補發一部分鹽引就可以了。”長孫澹沒有接話茬,宋哲隻好繼續陳述利害。

    “願聞其詳。”和宋哲談,倒也不必給什麽麵子。

    “這布告一下,這事情就不好更改了,那麽多人都瞧見了布告上的內容,這悠悠眾口卻是難堵啊!”

    “是啊,賢侄,我這剛到這裏任職不久,這邊廂墨跡未幹,那邊廂就反悔,這是用自己的左手打自己的右臉啊。”李彥卻也不太願意因為這些小事得罪長孫澹。

    “這倒是有些為難伯父了,不知可有其它的法子。”

    “這明年的鹽引必有張家一份,可今年,這有些難為我了啊。”

    “那好吧,那以後張家的鹽引卻是還需要伯父多擔待一二,今年我們再想法子就是了。”說罷,這長孫澹就告辭了。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