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節 籌備‘舌尖’創作組!

字數:3625   加入書籤

A+A-




    ps:  感謝天花一號打賞1888起點幣!

    感謝應海滄瀾,呆雪兒,上善若水之虛極的打賞!

    感謝8858,獨狐玉,呆雪兒,投出的月票!

    感謝+6+632的催更票!

    萬分感謝!!!

    用紀錄片的方式拍攝中國各個地方的特色美食,通過中華美食的多個側麵,來展現食物給中國人的生活帶來的儀式、倫理等方麵的文化,見識中國特色食材及與食物相關,構成中國美食特有氣質的一係列元素,了解中華飲食文化的精髓和源遠流長。

    即能向觀眾展示非常誘人的特色美食,又能從這些特色美食中了解更深層次的美食文化。

    《舌尖上的中國》播出後,徐立新幾乎敢肯定,會受到觀眾、網友,特別是在中國數量不少的‘吃貨’的廣泛關注的。

    徐立新提議買下陳東手上的《舌尖上的中國》的策劃書。

    但是,陳東沒有答應,怎麽可能呢!

    陳東可是知道原時空《舌尖上的中國》有多火。

    在原時空,紀錄片的發展可以用‘不甚景氣’來形容,故事性不強、人文氣息過重讓一些有深度的紀錄片頻頻遇冷,但是,一部《舌尖上的中國》火了,打破了這種尷尬。

    有多火,簡單舉幾個例子。

    《舌尖上的中國》開播的第一集到最後一集都占據微/博話題量榜首。

    《舌尖上的中國》播出後了,讓許多早已拋棄了電視的80後‘吃貨’們。紛紛鎖定每天22:30的央視一套,坐等這部樸實親切的紀錄片,看著電視上一道道誘人的美食。垂涎不止,更讓許多人對其中的人文情懷流下了感動的淚水。

    在愛奇/藝視頻,創下了8400的超高點播率。

    《舌尖上的中國》火了之後,帶動了一股美食熱。對介紹美食的書籍,網絡美食,以及節目中提到的相關美食店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廣大的‘吃貨’直接殺入淘/寶,‘按圖索驥’覓食。然後下單,實現大快朵頤的夢想。

    《舌尖上的中國》熱播的5月份,在淘/寶上有584萬餘人找過零食特產。2005萬人瀏覽過相關美食頁麵,成交729萬餘件。

    紀錄片中出現的土特產搜索量更是爆炸式增長,其中毛豆腐增長了48倍,鬆茸搜索量增長了2倍。

    在銷量上表現最好的要數突然‘受寵’的彩雲之南諾鄧火腿。在5天內成交量翻了4。5倍。環比增長17倍,還有其它地方的特產,如南湖的醃魚,內蒙的奶豆腐,台島的烏魚子等等,也都受到各地‘吃貨’的熱捧。

    它不僅成為了辦公室裏的談資、媒體熱議的焦點,更激發了萬千網友的美食熱情,它擁有了自己的體例。並傳播開來,它甚至成了一種社會現象。一種文化。

    有十多個國家、機構買下了《舌尖上的中國》的海外版權。

    這樣一部熱播的紀錄片,陳東腦袋鏽豆了,才會賣掉。不過,陳東打算跟優樂視頻合作拍攝。

    其一,拍攝《舌尖上的中國》工作量太大了,要知道,原版的《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有7集,動用的人員,單主創作人員就有幾十人,前期調研員3人,導演8人,攝影師15人,剪輯師3人,再算上後勤保障人員,幕後人員,人員有超過100人,再加上在拍攝其間央/視動用的無數的資源,更是不計其數,單陳東一個人玩不轉。

    其二,播放渠道,電影還好說,經過《瘋狂的石頭》,《西遊:降魔篇》兩部電影的成功上映,陳東在電影圈裏積累了一些人脈,有了固定的發行、上映渠道。但是,在網上視頻、電視播放就沒有這種播放渠道,必然要跟一些有實力電視台,視頻網站合作拍攝。

    合作對象,首先,電視台排除了,電視台官僚風氣太重了,效率低下,拍攝的紀錄片很多時候考慮的政/治因素、人文因素,在他們手裏拍攝的紀錄片肯定要變味了。

    最後,陳東選擇了與優樂視頻合作,相比電視台,作為一家各種管理製度最接近西方的網絡上市公司,就靈活多了,拍攝的時候,更多的考慮的是觀眾的口味,觀眾喜不喜歡,而播放渠道有保證,網絡上,優樂是一家流量第一的視頻網站,在電視渠道上,優樂與一些收視觀眾覆蓋全國的電視台有合作過關係,就比如,明珠電視台,蘋果電視台,芒果電視果等。

    最後,陳東與徐立明經過商議。

    《舌尖上的中國》采用製播分離的方式。

    陳東提供《舌尖上的中國》創意,策劃書,加上一半的投資,優樂視頻提供另外一半的投資。

    至於版權與收益,陳東占57%,優樂方,占43%。

    雙方都到滿意。

    投資對半,陳東用一個《舌尖上的中國》創意+策劃書多占14%,而且播放的時候,可以共亨優樂視頻的播放渠道。

    優樂視頻一方也感到滿意,《舌尖上的中國》是一個非常創意,投資一半,就能占到43%的收益和版權,再好不過了,至於共亨優樂視頻的播放渠道,這根本不算什麽事,如果《舌尖上的中國》能火,各大視頻網站,各大電視台為了廣告費,收視率搶著播放。

    “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談完合作後,兩人站了起來,微笑地握了握手。

    經過與優樂一方商議。

    幾天後,《舌尖上的中國》的創作團隊確定了下來。

    總導演:陳東,負責《舌尖上的中國》所有拍攝場景和人物選擇。

    副導演:沈佳星,優樂一方的,曾是《中國美食》,《廚房的秘密》等報刊的美食專欄的作者,協助總導演陳東管理創作團隊,確定拍攝場景和分集導演、攝影師、後勤、幕後人員的選擇、分配,設備管理。

    總顧問,中國美食專欄作家何東昊和香港美食專欄作家胡清明。

    《舌尖上的中國》配音解說人是中國傳媒大學影視藝術學院導演表演係的副教授李宏一。

    《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有7集,使用高清設備拍攝,鏡頭將由中國70個不同地方采集而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