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鄭局長熟悉環境 李雲帆用圖說話

字數:5627   加入書籤

A+A-




    祠堂大門前是石板路,路一直向西,延伸至河堤,前麵,我們已經說過,在花家村的西邊有一個渡口,這個渡口的名字叫花家渡口,泗水河大橋是解放以後修建的,所以,在解放前,泗水河以東的人到街上去趕集,必須走花家渡口,從渡口的名字上,我們也能看出花家在當地的影響有多大。

    大家先去了案發現場。

    十字路,全是用石板鋪成的,大家沿著石板路向東,大概是花家村來了這麽多不速之客,隱藏在蘆葦蕩裏麵的小鳥相繼飛上高空,它們鳴叫著,毫無目標地到處亂飛。

    走在石板路上,抬頭就能看見那棵突兀的老榆樹,幾十隻黑白相間的鳥在鳥巢上空盤旋著。

    蘆葦的葉子已經枯黃,白色的蘆柴花完全開放,再過些日子,蘆葦就可以收割了。

    石板路開始向下,並且越來越窄,這時候,已經能看到水塘了,透過蘆葦和雜樹之間的空擋,河水像一麵,明亮的鏡子,向前走十幾米的樣子,腳下是三級石階,石階下就是跳板,跳板是用四根樹幹排在一起的,跳板的一頭搭在石階上,另一頭搭在一根橫木上,橫木用鐵絲固定在兩根樹樁上。在跳板的中間,還有一個支撐橫木。

    跳板距離水麵大概十五六公分的樣子。

    人站在跳板上,隻能看到水塘的一部分,水塘的中間水平如鏡,距離岸邊一百米左右的地方,有很多水草,水草裏麵還夾雜著一些菱角的葉子。

    站在跳板上往下看,能看到水底,越靠近河岸,水下越清楚,反之就越模糊。

    鄭峰折斷一根蘆葦,去掉枯葉,放進水中,跳板靠岸的地方水深有七八十公分,跳板中間的水深有一百二十公分左右,往前挪一挪,水深有一百四十公分左右,再把蘆葦放在跳板的前麵,水深竟然有一米**。鄭峰大概是想證實一下,看看花家大塘是不是鍋底塘。

    “果然是鍋底塘。”鄭峰自言自語道。

    “郭隊長,夏天的水位在什麽地方?”李雲帆問。

    “到跳板下麵,有時候和跳板齊平。”

    “花三妹的屍體是在什麽地方發現的?”

    “在那——”郭隊長指著一片水草。郭隊長怕大家不知道具體的位置,彎腰從石階旁邊的土裏麵扣出一塊石頭朝水塘的東北方向扔了過去。

    石頭落在水麵上,激起幾圈漣漪。漣漪的旁邊就是一片水草。

    “就在那塊水草的南邊。屍體是在水草下麵發現的。”郭隊長補充道,他的表情顯得非常凝重。

    “鄭局長,郭筱蘭的屍體也是在水草下麵發現的。”譚科長道。

    “位置在什麽地方?”

    “在那——”郭隊長又從土裏扣出一塊石頭朝東南方向扔去,落水點和第一個落水點的距離大概有兩百米左右。”

    李雲帆從口袋裏麵掏出一個筆記本和一支鋼筆,打開筆記本,在上麵畫了一個草圖。

    我們先把李雲帆所畫的內容交代一下:李雲帆先在紙上畫了三個點,然後將三個點連接起來,這樣就組成了一個倒三角形,這三個點是李雲帆根據材料的說明和現在看到的情況確定的,這三個點所代表的是三個碼頭:一個碼頭是祠堂東邊的碼頭,一個碼頭是郭筱蘭出事的碼頭,另一個碼頭是花三妹家所用的碼頭,李雲帆在下麵的點旁邊寫了一個“a”字,又在“a”字的下麵畫了一個正方形,這個正方形應該就是祠堂。另外兩個點分別是“b”和“c”,“b”是郭筱蘭出事的碼頭,“c”是花三妹家用的碼頭。

    “花三妹家的蘆葦在什麽地方?”鄭峰問。

    “鄭局長,花三妹割好的蘆葦就放在那兒——”譚科長道。

    “請跟我來。”郭隊長走在前麵。

    譚曉飛跟在郭隊長的後麵,大家跟在譚科長的後麵。因為路比較窄,隻能走一個人。

    譚曉飛在一棵老槐樹跟前停了下來:“郭隊長,是這裏嗎?”

    “不錯,是這裏。”

    老槐樹距離祠堂東邊的碼頭大概有一百五十米左右的距離。離水邊有三米左右的樣子。

    “捆紮好的蘆葦放在這裏,還有兩攤沒有捆紮好的蘆葦,放在水邊——”郭隊長指著水邊道。

    郭隊長將大家領到一棵柳樹跟前,柳樹周圍有很多蘆葦:“捆好的兩捆蘆葦放在這裏,沒有捆好的蘆葦放在這裏——”郭隊長所說的“這裏”分別是柳樹的北邊和柳樹的東邊。

    柳樹的位置距離水麵不到一米,河岸比較平緩,蘆葦一直長到水裏,離河岸至少有兩米遠。當年,花三妹就是在割水中蘆葦的時候出事的。

    大家穿過茂密的蘆葦,來到柳樹跟前,現在還不是蘆葦收割的季節,所以,人在蘆葦中行走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

    李雲帆用一條弧線將ac兩點連接起來,並在圓弧的中心出畫了一個圓圈,”弧線應該是河岸的形狀,圓圈應該是柳樹所在的位置。

    李雲帆還在三角形的三條邊上注上三個阿拉伯數字:ab線是“360米”,bc線是“400米”,ac線是“350米”。這些數據是李雲帆目測出來的,寫在筆記本上的是確數。

    在柳樹的東邊兩百米處,也有一個碼頭,花三妹家用的就是這個碼頭。

    大家回到原點——祠堂東邊的碼頭,然後朝南走去。

    郭筱蘭遇害的地方應該在岸上的某一個地方。

    穿過一片茂密的蘆葦和灌木混搭的樹林,在距離小路五六米遠的地方,幾棵老榆樹,其中一棵最大——這棵老榆樹就是同誌們在遠處看到的那棵最大的老榆樹,彎曲嶙峋的樹幹,至少有兩個人才能抱過來,在幾棵榆樹之間和周圍,還有一些非常茂密的灌木。李雲帆又在ab之間畫了一條弧線,並在弧線的中斷畫了一個小圓圈,這個小圓圈所代表的是老榆樹和灌木叢。ab兩個碼頭的直線距離大概在三百六十米左右,老榆樹距離祠堂東邊的碼頭有一百六十米左右,距離郭筱蘭出事的碼頭有兩百米左右。在幾棵榆樹的東邊,有一條路,這條路呈弧形,圍繞著河岸。

    大家從幾棵榆樹和灌木中間的空擋鑽了進去,裏麵長著一小片蘆葦,大概是因為樹的遮擋,蘆葦有點發育不全,長得又細又稀疏。

    “譚科長,當年,你們在勘察現場的時候,有沒有在這一帶發現異常?”

    譚科長明白鄭局長的意思:“我們勘察過現場——勘察了兩次,碼頭東邊、南邊和西邊,五百米左右的範圍內,我們都進行了地毯式的勘查,但一無所獲。打撈郭筱蘭屍體的時候,村子裏麵的人,還有其它幾個村子的人,蘆葦被踐踏得一塌糊塗,所有的痕跡全被破壞了。”

    “郭隊長,這條路一直都有嗎?”李雲帆走到郭隊長的跟前。

    “一直都有,打漁的,釣蝦的,下黃鱔簍子的,撈水草的,打獵的,找野鴨蛋的,都走這條路。”

    “鄭局長,我們估計,郭筱蘭溺水之前,應該在這裏呆過。”譚科長道。

    譚曉飛的意思非常清楚,郭筱蘭曾經在榆樹和灌木叢裏麵遭遇過性侵害。

    “對,這裏比較隱蔽,即使有人從前麵這條路上走過,也不會注意到裏麵。”向陽道。

    鄭峰一行又來到郭筱蘭出事的碼頭,用蘆葦量了量水深,材料裏麵所描述的情況是準確的,跳板下麵水的深度進一步證明,花家大塘是鍋底塘。

    卞一鳴若有所思,他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開口說話呢:“郭隊長,平時,這裏停船嗎?”

    “停船。”

    “郭筱蘭出事的時候,這裏有沒有船?”

    “有啊。筱蘭出事的時候,這裏停著兩條船。”

    鄭峰從卞一鳴的問題裏麵聽出了一點東西:“兩條船停在什麽位置?”

    凶手在殺害郭筱蘭之後,肯定動用過停在河邊的船,要不然,郭筱蘭的屍體不可能出現在距離河岸一百多米遠的水草下麵。包括花三妹的死,凶手也動用過漁船,從這點來看,兩個案子的作案手法別無二致。

    “一條船停在那邊,一條船停在這邊——”郭隊長用手分別朝南北兩個碼頭指了指,這兩個碼頭就是花三妹和郭筱蘭出事現場附近的碼頭,“兩條船都停在碼頭附近。”

    “兩條船是哪家的呢?”

    “一條船是花長鬆家的,一條船是花半仙家的。”

    大家應該知道:花長鬆是花三妹的父親,花半仙是花二麻子的父親。

    郭隊長接著道:“花半仙家的船是交通工具,他到外麵去看給人家看風水,用的就這是這條船,有人來請他,他就出去,沒有人家請,船就停在碼頭上,我們過去看看,說不定,船還在呢,這時候,花半仙還不會出門,現在“破四舊,立四新”,上麵抓得緊,找花半仙看風水的人家越來越少了。”

    “照您這麽講,花長鬆家的船是用來打漁的了?”

    “不錯,花長鬆主要以打漁為生。”

    “郭筱蘭出事的時候,他家的船為什麽停在碼頭上呢?”

    “這就要問花長鬆了。”

    李雲帆在筆記本上寫了四個字和一個破折號:花長鬆——船

    “兩家的船停在什麽位置,您領我們去看看。”

    在郭隊長的引導下,大家在北碼頭東西兩邊十幾米的蘆葦叢裏麵看到了兩條船,這就是花半仙和花長鬆家的船,兩個根繩子分別係在河岸邊的倆棵柳樹上。

    花長鬆家的船平時是停在碼頭東邊的,但大家沒有見到,花長鬆已經到圩裏打漁去了。

    每天晚上天黑前後,會有幾十條船停泊在花家大塘裏,前麵,筆者已經交代過了,花家村有一多半人家除了種地,主要靠打魚為生,花家大塘和花家村周圍的河道是相通的,每天早上,漁船會從花家大塘的東頭和西頭進入圩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