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禦龍後人 華夏龍圖騰的故事 上

字數:4389   加入書籤

A+A-


    石碑前的劉祥想到跟叔父三年來的點點滴滴,心裏不由又是一頓感傷。突然他感到身後出現了一股氣的變化,應該是一個人向自己快速的衝了過來!劉祥一閃身,向後就是一拳,隻見一個紅色的人影撲空後也是一個閃身躲過了劉祥的拳頭,反手一掌向劉祥橫劈了過來。

    劉祥舉手一擋後上前與這個人打在了一起。這時劉祥也看到了來人樣子,居然是一個身穿紅色束身短打、身材纖瘦、年齡大概三十多歲的女子,兩人剛一過招,劉祥就感覺到自己根本不是這個女人的對手,她的動作簡直太快了,劉祥的每一次攻擊不管有多快,對方都能很輕鬆的躲過並給予回擊,而且回擊的速度都以劉祥能夠以自己最快的速度接招為準。

    如果慢一點,必然會被攻擊到。幾十個回合之後,劉祥勉強頂住了對方的絕大部分攻擊,但還是被對方打到了幾次,很是疼痛。這時那個女人虛晃一招後跳到了遠處,細眉上挑,杏眼一彎地笑道:

    “能接我這麽多招,劉老三教的徒弟還不錯嘛!”

    劉祥一聽她說劉老三,頓時驚道:

    “你就是叔父讓我等的人?”

    “不是她,是我!”

    一位身著深huáng sè長衫漢服的老者回應著劉祥從遠處走來。

    老者年齡大概60歲左右,方臉細眉,一雙不大卻非常有神的鷹眼下帶著很大的眼袋,鼻頭又矮又寬,嘴唇寬厚,上麵還留著黝黑的胡須。最重要的是他的頭發是束起來的,典型的古代人打扮。

    因為自打清兵也就是叔父所說的清兵入關後,男子都是被強製剃發易服的,因為這個剃發易服,漢族被滿人殺的可謂不計其數,劉祥之前也留過辮子,後來遇到叔父後,他非常的厭惡留辮子,說那是亡國奴的象征,直接給自己剃了個光頭重新蓄發。

    所以現在的劉祥跟叔父一樣都是散發。官兵要是敢因為頭發的事為難他們叔侄,那麽不管來多少人都會成為劉祥練習shā rén的靶子,再加上這****的世道,人們大多已經不關注這些了。

    眼前這位老者無論從衣著還是發式都像是從畫中走出的古人一般。尤其那交領右衽、褒衣廣袖的長襟漢服,特別的紮眼。老者走到劉祥身邊後問到:

    “你就是劉祥吧,我就是你叔父讓你等的人。”

    “我是劉祥,叔父的遺書裏說我所有的疑問都可以從你那裏得到dá àn,是麽?”

    老者淡然一笑:

    “嗬嗬,是的,在回答你的疑問之前你要先回答我一個問題。”

    “什麽問題?”

    “咱們華夏人都說自己是龍的傳人,以龍為圖騰,你認為龍真的存在嗎?”

    這個劉祥有點發愣,龍這種生物要說有的話幾乎沒有人見過,要說沒有漢人不會無緣無故找個不存在的生物作為自己的圖騰,尤其十二生肖裏除了龍以外,都是現實中存在的生物。於是劉祥對老者說:

    “我認為龍真的存在,隻是我們沒有見到罷了,曹操不是說過麽,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於波濤之內。”

    老者宛然一笑,說到:

    “嗯,不錯,其實龍就是咱們華夏大地孕育的精靈,人能化龍,龍能化人。現在我給你講一個故事,估計你想問的問題都能在這個故事裏找到dá àn。”

    於是老者給劉祥講了一個很長的故事,可以說是曆史長河中的一個個片段交匯成的故事。

    龍,華夏一族的圖騰,關於龍的傳說可以說是經久不衰,延續至今。傳說人類的始祖女媧與伏羲就是人首龍身。華夏先祖炎帝、黃帝、堯、舜和漢高祖劉邦的誕生及其形貌,都與龍有關,是龍種、龍子。黃帝在與蚩尤的逐鹿之戰中就有應龍等龍族的身影。

    相傳大禹的父親鯀因為治水不利被天帝處死葬身於羽山,鯀死後屍體三年不腐爛,後來被人用吳刀剖開了他的屍體,這時禹就出來了,而鯀的屍體則化為黃龍飛走了。後來大禹治水還得到了龍族的竭力幫助。老者所講的故事主要也就是從大禹治水成功後建立的夏朝開始的:

    上古時期,中土大地上存在著大小不一的諸多部落,經過多年的混戰,最後隻剩下三個最大的部落,他們的首領就是赫赫有名的黃帝、炎帝、蚩尤三位中華始祖。

    這三位首領以及他們的部分手下各擁有一些超於常人的能力,黃帝擁有掌控大地的土之能力,他的女兒女魃擁有火之能力,大將應龍擁有冰與水之能力。炎帝擁有火和木之能力,他手下刑天擁有千斤之力和不死的能力。蚩尤以及他的兄弟們都擁有千斤之力和銅皮鐵骨刀槍不入的能力,部下誇父擁有超於常人的速度,連女魃都奈他不何,風伯與雨師更是風與水的能力者。

    本來三族之間的實力比較均衡,但是後來黃帝部落打敗並吞並了炎帝部落,一時間實力大增,後來以龍為圖騰的炎黃部落通過逐鹿一戰打敗了以玄鳥為圖騰的蚩尤部落後一統中原,為後來的夏朝奠定了基礎。三皇五帝之後,到大禹的時代,因治水有功,被推選為華夏部落首領。

    大禹在治水的過程中,得到河伯等許多能人異士以及龍族的幫助,也遇到例如水神共工等惡神的阻攔。感慨到這些超於自然的力量不僅不能給人們帶來好處卻帶來無盡的災禍,於是大禹將天下劃分為九個州,並在各州鑄了一尊大鼎,也就是後世所說的九鼎!

    在鑄鼎的同時大禹用手裏的河圖洛書以及八卦圖等天地至寶將九州各地的先天靈氣全部匯聚到九鼎之上,並在每個鼎上同時封印了九條不同種類的龍,徹底的將九州的靈氣封印,並將九鼎集中於夏王朝都城。從此華夏自夏朝開始就再鮮有怪力亂神之事了。

    夏朝第十六任君主叫做孔甲,曆史上記載孔甲在位期間,肆意***沉湎於歌舞美酒之中,而且喜好信奉鬼神,是一位胡作非為的殘暴昏君。使得各部落首領紛紛叛離,夏朝國勢更加衰落,逐漸走向崩潰。

    孔甲之所以被稱為昏君是因為他在位期間發生了一件與龍有關的事:相傳夏帝孔甲得到一雌一雄二條龍,卻不會養,聽說一個叫劉累的人曾學養龍於“豢龍氏”,就命他養龍,因劉累養龍有功,孔甲賜他“禦龍氏”之名。

    後來一龍死,劉累將其製成肉羹獻給孔甲帝,孔甲因之味美,命令劉累再獻,劉累因懼怕龍死之事暴露,逃亡到堯山東麓避禍,孔甲知道後,也沒有再追究。後來不久,孔甲就暴斃而亡了。

    而事實是孔甲並非是一位昏君,而相反他其實是一位非常賢明的君主,曾經因為一個百姓的兒子被斧子砍傷致殘而感到悲傷,並做了一曲很有名的“破斧”歌。而導致劉累逃亡、孔甲暴斃的真正原因卻是一個與史書上所記載截然不同的故事:

    夏帝孔甲在位時的一天,有兩條龍從天而降,落在了朝堂之外,孔甲的大臣說此乃天降祥瑞之兆,應該找一個會養龍的人來飼養這兩條龍,這時有人推薦了一個叫劉累的養龍人,孔甲便命劉累來飼養這兩條龍,並封他為禦龍氏。

    這個時期距離大禹時期過去已經幾百年了,人類與龍族之間早已劃清了界限,這時的人所說的龍大多是豬馬牛羊以及鱷魚等動物,所以即使龍真的出現了,人類也早已不知怎麽跟它們交流了。孔甲也不知是xìng yùn還是倒黴,他得到的這兩條龍竟然是與上古凶獸爭鬥而受傷的神龍。

    更令他沒想到的是,這個叫劉累的人所學的更是真正的禦龍之術。這個叫劉累的人出生時雙手握拳不能張開,在他三歲的時候手掌突然能張開了,雙手的手掌擁有龍形的掌紋,並呈現“劉累”二字,而他所在的部落便是劉氏部落,族人以為吉祥,便給他起名為劉累。

    後來劉累被族人送到豢龍氏那裏學習禦龍,劉累可以稱的上是個神童,年僅十歲就已經徹底掌握了真正的禦龍之術。當劉累看到那兩條龍時便發現那是兩條因重傷而墜落到這裏的真龍,於是劉累便竭盡全力的治療並照料這兩條真龍。

    轉眼間便是七年過去了,兩條龍也接近痊愈,那條雌龍是最先痊愈的,飛升之前為了報答劉累的恩情,留下了一口龍涎,也就是龍的唾液,這龍涎奇香無比,劉累便用龍涎混著肉餡做了一道美食獻給了孔甲。孔甲食後更是覺得回味無窮,又來向劉累索要,劉累無奈隻好向那條雄龍討取龍涎,而雄龍卻並沒有給他,而是讓他把孔甲叫來,他要告訴孔甲一件天大的秘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