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準備火器
字數:2741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血染的日月旗 !
子仁一行人回到家中,發現雙親早以準備好了滿滿一桌的飯菜,眾人便一起坐下邊吃邊聊。我會告訴你,小說更新最快的是眼快麽?在聽到兒子此次鄉試胸有成竹之後,父親丁克敵不禁心情大悅大碗喝起酒來,而母親孫氏卻一直愁眉不展。按常理來說兒子中舉應當高興才是,可孫氏為何如此?此事還要從丁守明的身世說起。
當年丁克敵與孫氏成親五載,苦於一直沒有子嗣,所以就去山上的道觀祭拜求子。正好前幾天有人將一個不滿周歲的男嬰丟棄在道觀門口,二人見男孩長得十分討人喜歡,於是就領養回家中,那個男嬰就是丁子仁。孩子長大後聰明伶俐,十分討人喜歡,所以夫妻二人也視為己出。可沒過幾年,孫氏又連生兩子。此時丁子仁的身份就變得十分尷尬,因為古時家產大多會傳給嫡子,其身為養子無權繼承家業。自家大伯丁克功膝下隻有一女,本想把他領養過去,但是其夫人堅決不從,而丁家男人一向懼內,所以此事隻得做罷。
好在丁子仁還算爭氣,年紀輕輕就考上了秀才。所以在去參加鄉試之前,就與雙親商量過,如果此次可以中舉,就準備棄儒從武,自己去遼東獨立門戶。這樣一來有了舉人身份,可以幫家裏免去田賦,算是報答二老的養育之恩。二來自己乃穿越而來,知道以後的半個多世紀裏,大明朝即將征伐不斷,妖孽四起。自己可不想到了七老八十的時候,帶著家人剃什麽金錢鼠尾辮。
而孫氏正是看到兒子自信滿滿,此次考取舉人有望,打心底舍不得養子離開,所以才一直麵帶愁容。丁守明也注意到了母親的臉色,閑聊了一會後就推辭說考試和路途辛苦,回房休息去了。到是文龍,仲龍與丁子仁的兩個弟弟子義,子德,四個小家夥玩的甚是開心,直到半夜才睡去。
第二天一早,丁子仁去廚房取來熱水,幫雙親泡好自己從杭州帶來的西湖龍井茶,親自送到父母的房中,給二老請安後伺候父母喝下。從房間出來後,見家裏的幾個弟弟還沒起來,便叮囑有財要看好家裏的幾個小家夥,自己一人騎上馬出城去尋那丁鐵匠去了。
按照現在時間來說早上9點左右,丁子仁騎馬來到了鐵匠鋪門前。還沒進門就聽到裏麵叮叮當當的打鐵聲,於是便在門口大聲喊道:“鐵伯伯(丁鐵匠本名丁克鐵),侄子給您老請安了,您這麽早就忙活起來了。”
丁鐵匠聽到聲音,剛快從門裏走了出來,手上還拿著一把鐵錘,看樣子前麵打鐵的聲音就是他發出來的。鐵匠看到是子仁來了,趕忙將其迎了進去,一臉笑容的說到:“子仁,你可回來了,老朽打造鳥銃的時候碰到幾個問題,正想找你商量一下。對了你次鄉試考的如何?你剛走,你父親就放出話來,這次要是你能中舉,他就擺三天的流水席,咱們丁家的人來就能吃,酒肉管夠。我和家裏的四個兒子,都等著去你家吃肉呢。”
子仁聽完笑道:“鳥銃的問題晚點我來幫你瞅瞅。到是吃肉這事,這幾年來你這鐵匠鋪可進項不少,還在乎那幾塊肉。”
鐵匠笑著回答道:“那還不都是托你的福。自從聽了你的話,改用竹炭煉鐵,一來咱們湖州府竹子多不值錢,二來煉出的鐵質好,所以打出的兵器自然好買。這不都你大伯剛在我這定了二十支鳥銃,還有二十把戚家刀,準備送往薊州鎮給邊軍使用。我這一大早就帶著兒子起來趕工了。”
這時子仁回應到:“一支鳥銃你造價三兩不到,最少可以賣出五兩。一把戚家刀造價六兩銀子,你開價不會低於十兩,除去各方打點,你這次最少能淨賺五十兩。這次可是發大財了,對了我要的東西準備好了嗎?”
丁鐵匠這時才想起之前答應丁守明的事情,趕忙回屋拿出了兩把戚家刀和兩杆鳥銃,對子仁說道:“這都是按照你的要求打造的。刀表麵看上去與平常的戚刀無異,但是刀把尾端向左扭轉後,可以取出刀把內藏著的短匕首。鳥銃也是用精鐵打製而成,銃膛筆直且光滑,百步可傷敵,五十步內可破重甲。你看下合不合手。”
子仁接過兵器後把玩了幾下,對丁鐵匠說道:“伯父,東西不錯,幾個月不見你這手藝又見長。對了,打造鳥銃碰到什麽難處了?說來我聽聽。”
鐵匠笑道:“也不是什麽太大的難處。就是鳥銃打造太過費時,從煉鐵,到打造銃管,完了還要把銃管焊接起來,之後還要修整銃膛,末了再配上銃床,龍頭和扳機,耗時甚大。想問問你這有沒有什麽好辦法?可以少花點時日,不然實在忙不過來,好多生意都不敢接。”
“這到好辦,鳥銃打造最為重要的不外乎,煉鐵,打造銃管和焊接好後修整銃膛三步,其中修整銃膛最為費時。你們父子五人,先找一個手藝好的前去煉鐵,再選一力氣大的專門負責打造銃管和焊接,最後找一個耐性好的和你一起同時打磨銃膛,剩下的一個負責安裝銃床,龍頭和扳機。這樣每人個術業有專攻,隻需事先定好尺寸和規格,到時自然熟能生巧,鳥銃製作起來自然就快上許多。對了北地風大,鳥銃最好配上自閉火門,不然引藥容易被風吹走,容易造成鳥銃啞火,自閉火門的打造方法我教給過你家小兒子了。”丁有仁邊說,邊遞過三十兩銀子給鐵匠作為之前打造兵器的費用。
丁鐵匠愛財也不推辭,收下銀兩後仔細品味起子仁之前所說的方法。畢竟其從事兵器打造多年,心中有頗多顧慮,古時工匠手藝大多不肯輕易示人,但是現在都是自家兒子,所以細細想來也沒什麽可忌諱的,不禁覺得子仁此法頗有道理。當下叫來自家四個兒子,五個人一起商量了起來。結果到是把丁子仁給晾在了一邊。
丁子仁見此情景也覺得不便多留,和眾人告別後便起身返回縣城去了。路上盤算著過幾天要再來一次鐵匠鋪,北邊騎兵來去如風要打造幾隻三眼銃備著,這東西遠可連發,近身還可以當狼牙棒使,頗為有用。xh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