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不打不相識

字數:4234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血染的日月旗 !

    周大岐雖然被子仁救過一命,但剛來時依舊心懷芥蒂。如今見子仁將伍長、隊長的任命權,全部交托給自己,毫無防備之意,也開始漸漸歸心。

    酒宴之上,王命硬、丁碧兩人,對子仁任命周大岐為總旗一事,心有不服,硬是要拉著周大岐一起比試酒量。為的是將其灌醉,好找回些麵子。

    子仁知道二人的心思,也不出麵阻止。誰知這周大岐酒量驚人,二人雖然連番上陣,但也開始逐漸招架不住。

    眼見著王命硬、丁碧兩人快要敗下陣來,就聽得門外有叫罵聲傳來:

    “丁守明!你這惡賊藏到哪去了!還不速速出來受死!”

    子仁當是周大熊的同夥前來尋仇,急忙招呼手下準備迎戰。

    王命硬、丁碧兩人借著酒勁和周大岐約定,三人之中誰先把來人拿下,就能得這總旗之位。說罷便紛紛抄起兵刃,一同殺奔大門。

    子仁隨眾人一同來門口,發現對方是孤身一人前來。看年紀和子仁相差不大,身披明盔亮甲,手上拿著一杆亮銀槍。滿臉怒氣,一眼便可看出是來者不善。

    周大岐、王命硬、丁碧不等子仁下令,就一同湧上將來人圍住。來人也不慌張,直接提槍應戰。

    四人交手了幾個回合,在一旁觀戰的子仁,便看出此人武藝高強。丁碧仨人的身手不差,來人在三人的夾擊下,依舊遊刃有餘。

    隨著時間的推移,丁碧幾人因酒後腳步不穩,開始逐漸顯出疲態。這人開始不斷的出槍反擊,眼見這就要占得上風。

    子仁從招式中看出此人乃是行伍出身,應該和周大熊等人不是一路。擔心手下有失,連忙喝令三人收手。

    見對方也停下手來,趕忙上前對著來人說道:

    “這位仁兄,在下丁守明,初到遼東不久,不知有何事得罪?”

    對方見子仁出麵,不客氣的說道:

    “你就是惡賊丁守明,你小子設計蒙騙我二叔一家,騙得我李家宅院一事。今日我李如梅就和你好好算算。”說罷也不容子仁分說,提槍直接刺向子仁心口。

    子仁被李如梅問的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見對方來勢洶洶,自知無法躲閃。仗著內襯的鮫鱗甲不畏刀槍,不閃不避的硬接下了這一槍。

    李如梅這一槍用盡了全力,誰知仿佛刺中了鐵板一樣,分毫未進。

    子仁趁此機會,牢牢把槍杆握住,不卑不亢的對李如梅說道:

    “久聞李如楠,李如桂兩位仁兄提起。李家九虎之中,以如鬆、如梅、如柏三人,最為驍勇,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李如梅見子仁中槍後,竟然還能麵帶自如的和自己交談。而且聽其言語,和二伯一家交情不淺。心中不禁起了猶豫,連忙收手。

    李如梅乃是李成梁的第五子,平日裏與李如柳關係不錯。李如柳吃了大虧之後,氣憤不過,知道自家娘親和兄長都對子仁讚賞有佳。

    無奈之下,將除了被子仁戲弄一事外,餘下的種種填油加醋一番,寫成書信,托人轉交給目前在沈陽衛效力的李如梅。

    李如梅性烈如火,見到李如柳的書信後勃然大怒。直接從沈陽趕奔遼陽,來找子仁的麻煩。

    今日與子仁相見後,發覺子仁並不是李如柳所說不學無術、巧舌如簧、麵怒可憎。想到李如柳平日裏的斑斑劣跡,不免心中起疑。

    子仁聽清了李如梅的身份,趕忙派人將李家大院的留守奴仆請出。將這幾日發生的一切,如實告知。同時將自已與李如柳的過節,示知了一二。

    李如梅這才恍然大悟,敢情自己是上了堂妹的當,自覺顏麵無光,當即轉身告辭。

    “如梅兄,這就要走?”子仁見李如梅準備離開,開言說到。

    “本少爺要走便走,你想怎樣!”李如梅以為子仁要刁難自己,連忙提槍戒備。

    “如梅兄,擇日不如撞日,正好我在院中備有酒菜。不如一同坐下享用如何?”說完不待李如梅搭話,轉身對丁碧等人說道:

    “丁碧、命硬、大岐你三人一同出手,都敵不過人家,這酒量不會也是不堪一擊吧?今天要是喝不過人家,就別說是我丁守明的部下!”

    李如梅這才明白是誤會了子仁的好意,也不多做推辭,直接入席和丁碧幾人對飲起來,一場幹戈就此化為了玉帛。

    送走李如梅後,子仁將一眾兵丁暫時安置到火器營營盤之內,每日在周大岐等人的指揮下專心操練。

    隨後不久,蒙奴在義州掠奪一番,也開始逐漸退去。李成梁見蒙奴退走,這才發兵沿途尾隨,同時傳捷報向朝廷請功。

    此次蒙奴扣邊,明軍雖然丟失了太平堡,但是斬獲了近千首級。比較下來李成梁和顧養謙二人功大於過,都得到了封賞。

    李成梁已經是遼東總兵,封寧遠伯,賞無可賞,加封虛職太子太傅(正二品)。巡撫顧養謙憑借此次大捷,官晉都察院右副都禦史(正三品)。餘下眾將皆論功行賞。

    經此一役,顧養謙深感李家諸將無法調動,開始提拔手下眾將。

    楊紹勳此戰功第一,晉升廣寧前屯衛衛指揮使,蔭一子本衛千戶,實授遼東副總兵一職。改駐遼陽。

    沈有容戰功位居第二,晉升廣寧中衛指揮同知,蔭一子本衛副千戶,實授遼東參將一職,駐守海州。

    楊元晉升本衛指揮僉事,蔭一子本衛鎮撫,實授遼東遊擊一職。統領巡撫標兵營,隨顧養謙進駐廣寧。

    王仁(沈萬三)晉升本衛千戶一職,蔭一子本衛百戶,實授遼東火器營把總一職,繼續追隨沈有容。

    子仁未入軍籍,賞銀二百兩,實授營兵把總一職。因被郝傑看重,被調出火器營,駐守遼陽所屬的長寧堡。

    戰死的馬桂,晉本衛鎮撫一職,由其弟馬時楠接替,實授百總一職。餘下追隨子仁各人,依照戰功大小各有封賞。

    隨子仁一同出兵的李得全,胡玉昆二人也各有封賞。李得全官晉遊擊一職,進駐太平堡。胡玉昆官晉千總,調入廣寧城聽用。

    子仁終於可以獨鎮一堡,匆匆告別了沈有容等人,就帶著手下人馬趕去上任。

    (求推薦,求收藏,求打賞)

    推背圖第二十七象庚寅

    讖(chen)曰

    惟且和月下民之極

    應運而興其色日赤

    頌曰

    枝枝葉葉現金光

    晃晃朗朗照四方

    江東岸上光明起

    談空說偈有真王

    配圖乃是兩圓共選於樹木上空。

    兩個圓各指日和月,合在一起就是“明”,這與讖曰中的“惟且與月”是同意。另外“下民之極”指的是天子(皇上才是下界民眾之極)。“晃晃朗朗照四方”和“光明起”也都暗示明朝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