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長寧堡攻防戰
字數:3272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血染的日月旗 !
見敵方大兵壓境,子仁並未被之前的一場小勝衝昏頭腦。知道蒙奴箭術非凡,叮囑兵丁們緊貼城垛躲避,並為炮位上的炮手豎起挨牌遮擋,僅派出少量人手從垛口觀察敵方動態。
眼見韃子衝近到城下二百步,子仁迅疾下命弗朗機開火,雷振威得令後將炮口稍作調準,就示意雷鐵蛋點燃火繩。
弗朗機炮前有準星,後有照門,兩側還有炮耳,可從照門孔內進行瞄準。再配上炮架後,可以上下左右轉動,發射時命中率極佳。就聽得“轟隆”的一聲巨響,六兩重的鉛彈呼嘯而出,當場將一位蒙古兵攔腰打成兩截,隨後鉛彈勢頭不減,又將其旁邊的一名韃子的小腿砸斷。
見一擊得手,鐵蛋火速換下打空了的子銃,重新裝填。弗朗機炮以子銃預貯彈藥,不必臨時裝填,發射速度很快。子銃又可以起到鐵質藥包的作用,能使母銃的身管厚度減小卻不至炸膛,從而降低重量,使用起來十分便捷。
雷鐵蛋動作迅速,不到三刹那(一刹那十秒)就將子銃安放完畢。雷振威擔心兒子忙中出錯,調整好炮口後特地過來看了一眼,見子母銃之間嚴絲合縫,炮栓固定妥當,這才讓鐵蛋點火。
此時蒙奴步入到一百五十步以內,炮彈直接將了一架梯子打的粉碎,飛濺的木屑又將兩旁抬拾木梯的蒙古韃子殺傷了不少。
雖然這兩炮打的很是漂亮,不過對手人多勢眾,這點傷亡並未阻擋住敵人前進的腳步。由於敵人衝進城下百步,受角度限製,弗朗機此時無法繼續殺敵。
“弓手、銃手準備,待虎蹲炮燃放後即可殺敵。”子仁見對手衝近開始布置如何迎戰,隨後對著丁有財高聲呼喊道:“虎蹲炮放!”
有財得令,連忙點火發射。虎蹲炮裝滿散子後殺傷寬度可達二十餘步,隨著“轟、轟”兩聲炮響,蜂湧到城下的韃子兵瞬間倒地無數。
兵丁們見這幾炮轟得真是解氣,一時得以忘行,紛紛把頭探出城垛觀看。子仁剛想提醒眾人小心,蒙奴的弓箭就以射到。
蒙古人中可以百步穿楊的神射手比比皆是,一陣箭雨下來,城上兵丁死傷慘重。
子仁隻得呼喊在城下待命的婦女們上城,將傷者死者抬下城去救治。而後便指揮兵丁遠用快槍、弓箭,近用滾木、礌石進行還擊。
明軍雖然人少,然而為了保衛家園,各個奮勇殺敵。子仁又領著有財和鐵彈,憑借鳥銃之利,不斷狙殺蒙奴中披甲之人,再加上占據了守城之利。蒙古大軍雖然人多勢眾,卻並未占到什麽便宜。
領兵在後方壓陣的脫退,見部下死傷慘重。幾名百夫長十夫長盡管有盔甲相護,依舊不時有人中彈倒地,心中大怒。帶著兩個兒子和身邊的十幾名親衛,在盾牌的掩護下,抬起兩架木梯殺氣騰騰的衝到城下。
子仁見這股來敵中人人有甲胄護體,如果讓他們爬上城來不好抵擋,大聲喊到:“鐵彈!弗朗機中還剩幾發子銃?”
“會大人的話,還剩最後一發散彈,早已裝填妥當。不過蒙奴就在城下,夠不著啊!”鐵彈一臉焦急的回道。
“丁碧、周大岐隨我前去抬炮,有財你帶人在一旁幫我持盾擋箭。”說罷子仁帶著兩人,奮力將弗朗機炮抬起,炮口衝下對準城下的脫退等人。
脫退這時也發現了明軍的企圖,倉促讓手下張弓射殺探出身子的明人。幸好有財及時帶人撐起盾牌,幫子仁三人護住要害。
此炮重達三百餘斤,子仁自知無發支撐太久,催促雷振威盡快開火。雷振威見上官如此拚命,讓三人稍微調整了一下火炮的位置,立刻點火。
隨著炮口一聲巨響,噴射出無數鉛子。子仁一行被火藥的後座力震得渾身發麻,再也支持不住,將打空了弗朗機炮扔到一邊。
子仁顧不得調整內息,探出身子透過逐漸飄散的硝煙向城下看去。隻見先前還氣勢洶洶的脫退一夥,已經被掃倒大半。
這一炮直接從脫退一夥的頭上掃來,蒙奴無法躲閃。脫退和兩個兒子無一幸免,身邊的親衛也死傷慘重。餘下的蒙古兵群賊無首,扔下攻城器械轉身就逃。
脫卜戶和小老思見脫退戰死、部眾潰逃,再也無心戀戰,紛紛帶領著部下向後退去,蒙奴的第一波攻勢,就此瓦解。
見敵人退的匆忙,在城下遺留了不少屍骨和攻城器械,趁蒙古人還未組織起第二波攻勢。子仁馬上讓人從城上放下繩梯,派人下去割取敵方首級,收集箭矢和各類戰利品,並將那些遺棄的梯子遞進城來。
這一番忙碌下來收獲頗豐,斬獲首級一十七顆、鐵甲三副、皮甲五具。另有木梯、兵刃、箭矢、散碎銀兩不少。
子仁雖然欣喜,但仍舊不敢大意。一邊部屬們抓緊時間重新裝填火炮、火銃,一麵往城上補充消耗的箭矢、礌石。
先前一戰,我方英勇捐軀的六人都是無甲之人,再加上十多名重傷者減員巨大。而子仁麾下的家丁,都有鎧甲護身除了兩人重傷外無人戰死。子仁為了減低傷亡,讓丁守鐵將繳獲甲具緊急修補一下,顧不得清洗就分發給兵丁們。
因崔得勝手下死傷近半,子仁將他們和韓世勇的部下作了調換。見蒙奴一心攻打南城,讓王命硬、王學道、唐要順,全部上南門協助自己守城。
同時考慮到長寧堡周長達二裏四十步,城牆高不過一丈三尺。如今手上兵力不足無法處處嚴防,讓人每隔五十部安置一組拒馬,起隔斷作用。這樣一旦被韃子攻城來,也不會一處失守,全城震動。
這樣固然不利於本方的兵力調配,但子仁讓人多設繩梯,並將繳獲的木梯架設在城下,還算勉強可以克服。
而蒙古人這邊敗退回大營後,卻內劍拔弩張。因脫退和兩個兒子全部戰死,其族人無人統領。伯言兒對弟弟的人馬覬覦已久,頓時起了吞並之意。
脫卜戶和小老思見脫退屍骨未汗,大哥居然兔死狗烹,心中不快一同領兵和伯言兒對峙了起來。眼見著一場內訌在所難免。
(求收藏,求推薦,求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