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五 勝利女神,和平女神(三十七)
字數:6236 加入書籤
釣魚台傳奇之一一五一一五勝利女神,和平女神(三十七)
這一章有的朋友可能會感到枯燥,也許喜歡探索曆史之謎的朋友會感興趣。這些曆史其實都很明確地寫在史書上,但是《三國演義》的小說演繹,卻使許多人癡迷,而忘了看看真正的曆史是怎麽一回事。
關羽在樊襄戰場如火如荼,那麽東吳孫權在合肥戰場怎麽樣了呢?
下麵我們專門來介紹一下三國時期,合肥的戰略地位,以及為什麽在三國時期,東吳孫權主動發動的對曹操的戰鬥都是在合肥,而且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契而不舍地進攻,要奪取合肥。
大家都知道孫權的東吳雄踞江南,可是很少有人注意到孫權之父孫堅軍的起步是在江蘇下邳。而孫權也是公元182年出生在下邳。下邳再向北就是山東。孫家引以為傲的先祖武聖孫武是山東廣饒人,孫權對山東有很深的情結,從他給他兩個心愛的女兒表名就可見一斑。大虎公主名為孫魯班,小虎公主名為孫魯育。
為什麽孫權的一生都惦記著要打回山東老家去呢?
首先孫權之父孫堅是在下邳起軍並開始發展壯大的。
孫堅死時孫權十歲,而大哥孫策死時孫權十七歲,那時孫權年歲雖小,實際上孫權對孫家軍的發展全過程都知道,並有參與。所以孫權對孫家軍長處與短項都十分清楚。
孫權親自參與了東吳水軍發展壯大,成為江南霸主的全過程。
同時孫權也親眼看到孫家軍從北方帶下來的軍馬衰老與死亡的全過程。
由於東吳不產駿馬,(曹操對東吳實行嚴格的馬匹交易的封鎖)所以東吳軍在擁有了長江水域的絕對優勢的同時,卻失去了金戈鐵馬逐鹿中原的陸戰能力。
孫權曾經命大臣帶大量的金銀財寶去遼東,送給燕王公孫淵,想從燕王公孫淵的領地收買駿馬,結果被公孫淵騙取了極其巨量的金銀財寶之後,又以海盜的方式,極其血腥地屠殺了東吳前去遼東購馬的全部友好使團四百多人。
這使孫權明白了金錢是買不來戰略物資(駿馬)的道理。
要建立一支能逐鹿中原的,能野戰製勝的強大軍隊,就必須打到北方去。
要打到北方去,首先就必須打下合肥一一東吳通向北方的大門。
這是孫權一生不懈地為之奮鬥的目標。
三國時期的合肥,南,東,北三麵環水,直通長江。東吳的強大的水師可以輕易地直達合肥,對合肥實施包圍。
從三國時期開始,各路軍閥都開始在合肥水域進行圍墾,因為水肥土美,圍墾效果頗佳,收成糧食十分可觀。東吳軍若占據合肥,不但能進能退,後勤糧食保障也將自給有餘。
合肥西北部的陸路直達壽春。
當年孫堅逝世,袁術趁機把孫堅能征善戰的三千騎兵據為己有。孫策十七起兵,立即與劉繇展開壽春爭奪戰,血戰數月,孫策的江東子弟兵傷亡慘重。卻不能奪取壽春。
孫策悲痛之餘,趕回家取出傳國玉璽(其實是那塊著名的得到孫尚香青睞的玉山美玉),與袁術交換,把那三千騎兵換回來。
三千騎兵的到來,使孫策立即軍威大振。
孫策一戰而攻下壽春。
(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三國時期,騎兵在陸戰中的決定性地位。)
接著孫策立即迅速地橫掃江東六郡,建立了東吳立國的基礎,成為公認的小霸王。
如果孫權軍占領了壽春,將直指曹操起家的根據地徐州與下邳。
孫權軍在占領徐州與下邳之後,就可以直接進軍山東。
大虎公主孫魯班的名字的含義就在這裏:孫家軍應該挺進北上,直到得到山東後,才能班師。
隻有東吳占據了山東以後,東吳才能得到戰略物資的軍馬,建立鐵騎部隊,才有逐鹿中原的能力。
這實際上就是東吳稱霸計劃的國策,這個國策的執行,貫穿著整個東吳曆史的始終全過程。
再看看蜀漢的《隆中對》國策(對於《隆中對》,我們已經反複講說了許多遍,不再贅言),它與東吳的國策真正是一對絕配,相輔相成,沒有相互的利益衝突,卻有相互的利益提攜,是真正的雙贏配合。
所以在當時,曹操聽到孫劉聯盟,孫劉聯姻的消息時,驚得筷子都掉到地上。
同時,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吳蜀的荊州之爭,即使後來東吳得到荊州,看起來東吳取得很大的勝利,擴大了很大的地域,卻對東吳的爭霸國策與根本國力毫無補益(荊州同樣不產駿馬),卻從根本上撕毀了孫劉聯盟,使東吳與西蜀成為兩塊對魏晉沒有威脅,無關痛癢的魚肉,魏晉可以從容地選擇其一,在最可口的時候吞噬。
此時,曹操由於自知自己會突然死去,所以他的一切安排,均以絕對保證內部安定,以便曹丕順利接班的主導思想部署的。為此曹操把黃河以南的全部能征善戰的精銳部隊全部調到摩坡,集中管理與調度。而黃河以北,則由曹操的接班人曹丕掌握控製。
此時,曹操不但沒有向受到東吳大軍圍攻的合肥增兵,反而把紮駐在居巢的張遼的虎賁軍調往摩坡。
張遼軍的從居巢撤走,對孫權的攻打合肥意味著什麽?一一機會!東吳千載難逢地奪取合肥以及北上攻占徐州,下邳,山東的機會!
孫權過去幾次攻打合肥,有幾次都已經把合肥攻打下來了,但是在張遼虎賁軍鐵騎的反擊蹂躪下,孫權軍都一敗塗地,連孫權本人都險些遇難,因此留下逍遙津,飛騎橋等懷古之地。
這些戰例,也說明沒有騎兵的東吳軍,在陸戰遇到敵軍的騎兵時,是多麽地無奈與軟弱,多麽地不堪一擊。
張遼的鐵騎虎賁軍就是曹操安排專門鎮守合肥,防禦東吳孫權軍北上的定海神針。
實際上,自張遼軍調往摩坡後,等於曹操自己拔去了這根定海神針,合肥,徐州,下邳等地實際上已經大門洞開,已經沒有像樣的武裝力量來抵禦東吳軍的進攻。
孫權軍隻要拿下合肥,立即就可以長驅直入,挺進北上。
孫權是首先響應劉備在漢中稱王時,發布的討伐曹操的“告全國人民書”的。生氣勃勃的孫權準備像當年赤壁大戰那樣,孫劉聯盟再次發力,給曹操以致命的打擊。
所以孫權首先傾舉國之力,發動了進攻合肥的戰役。
孫權的戰略安排是十分正確的。但是孫權沒有注意到,孫劉聯姻是孫劉聯盟的根本基礎,沒有孫劉聯姻,則沒有孫劉聯盟。此時孫劉聯姻已經遭到(諸葛亮截江奪阿鬥的)破壞,孫劉聯盟已經是名存實亡。孫權目前在外交上首先應該做的就是要主動修複孫劉聯姻,讓孫尚香回到蜀漢,與阿鬥母子團圓。
當時曹軍非常緊張,《資治通鑒》記載道:“孫權攻合肥。時諸軍兵戍淮南,揚州刺史溫恢謂兗州刺史裴潛曰:‘此間雖有賊,然不足憂。今水潦方生,而子孝(曹仁字)縣軍,無有遠備。關羽驍猾,正恐征南(征南將軍,曹仁也)有變耳。’”
果然,關羽緊接著就出動大軍,發動了樊襄大戰。
那時,因為張遼軍尚在居巢,所以曹軍其他將士緊張,而揚州刺史溫恢卻顯得很悠然。還在替樊城的曹仁擔心。
但是當居巢的張遼軍突然調往摩坡後,失去定海神針的合肥的曹軍將士一片惶惶不安。
直到此時,吳蜀(蜀漢方麵,實際上隻是關羽而已)兩國配合可謂十分默契,以致當時華夏震動,使曹操不堪承受,隨時準備遷都。
孫權攻打合肥千載難逢的機會來了,可是孫權卻突然下令,對合肥圍而不攻,全軍觀望休整。
原來,孫權進攻合肥是想配合蜀漢一起行動,關羽在樊襄戰場連傳捷報,使孫權軍進攻合肥的行動受到鼓舞。
孫權深知,當時在赤壁大戰時的孫劉聯盟,是以東吳水軍為主,劉備軍為輔。而在這次孫劉聯盟對曹操的攻勢中,自己東吳隻是個配角,關羽的荊州軍也應該隻是一支輔軍加先鋒突擊隊而已。主力則應該是漢中方向的蜀漢大軍。
出乎孫權意料的,在東吳圍攻合肥,關羽進攻樊襄的三個月來,在東麵合肥戰場與南麵樊襄戰場都捷報頻傳,整個華夏震動的情況下,西麵漢中方向,本應該順勢以動的蜀漢主力大軍,卻毫無戰備與出動的跡象,這使孫權警惕起來。
要知道,如果蜀漢大軍沒有行動,孫權的東吳軍此時如果一舉攻下合肥,並且如入無人之境地挺進徐州,下邳,山東,將形成孤軍深入,犯了兵家之大忌。
孫權在合肥圍而不攻,進行休整。同時孫權更加密切地關注全國各地的形勢。
當時的曹操與蜀漢軍的態勢均異乎尋常,使整個形勢顯得特別詭異,孫權不得不防。
孫權派出大量的斥候隨時監視著全國各地的軍情。
孫權首先發現曹操把黃河以南的精銳部隊全部都集中到摩坡,有幾十萬大軍,像是要有大動作。
奇怪的是曹操既不救近在咫尺的樊城,又不救危城合肥,反而把居巢的張遼軍也調往摩坡。曹操像是敞開大門歡迎東吳大軍北上。
孫權注視著曹操收縮在摩坡的幾十萬大軍形成的鐵拳頭。
這隻鐵拳頭隱而不發,不知要擊向何方?
如果東吳大軍攻下合肥,長驅直入北上之後,曹操這隻摩坡幾十萬大軍的鐵拳頭橫擊過來,擋住東吳大軍的退路,那就不是東吳全軍覆沒那麽簡單的事,而是東吳還能不能存在,會不會亡國的事了。
尤其使孫權心驚膽寒的是,當關羽的荊州軍在樊襄前線浴血奮戰,而且取得偉大勝利的同時,蜀漢無論是漢中上庸方向,還是成都江州方向,都按兵不動,居然在坐山觀虎鬥,不給關羽一兵一卒一糧一草的支援一一這是要幹什麽?是要讓關羽孤軍奮戰直到滅亡嗎?
劉備剛剛在漢中發布了氣壯山河的“告全國人民書”,宣布要與曹操大決戰,現在在一片大好形勢下,劉備聽不到頻傳的捷報,看不到華夏震動的形勢,劉備是聾了還是瞎了?
那二份“告全國人民書”難道竟是一場大騙局?
蜀漢方麵顯然另有一個大謀略大計劃,這個大謀略大計劃是針對誰呢?
針對曹操?
一一顯然不是。
關羽的荊州軍發動的樊襄大戰,顯然是最符合《隆中對》的蜀漢國策,而且取得了偉大的勝利,遠遠超過《隆中對》國策的預期,如果是針對曹操,此時蜀漢大軍就應該順勢出動,能取得的勝利將是更加偉大更加輝煌。
孫權警惕地想到:難道是針對我東吳?
難道是想誘使我東吳孤軍深入北上,被曹操抄了後路,使我全軍覆沒,劉備自己得到漁翁之利?
難道劉備竟當我孫權是初出江湖的毛頭小屁孩?
孫權百思不得其解。
孫權決定采取不動聲色一一靜觀其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