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景陽鎮的小關羽
字數:2832 加入書籤
A+A-
關勝在屋內聽得清清楚楚,這個聲音好生的熟悉,當下翻身站了起來,悄無聲息的來到了窗戶旁邊,透過窗戶的破洞,借著月光朝著外麵望了望,來的不是別人正是一同被梁山義軍擒拿的蔡京得義子幹兒夜遊神曹大彬。
就在關勝透過窗戶破空看的時候,曹大彬已經推門走了進來,推開門,先是頭伸了進來,左右的看了看,借著月光一眼便看到了關勝放在床頭的青龍偃月刀,當下就料定關勝在這裏,輕聲地問了一句:“關將軍可在這裏?”
關勝對曹大彬的印象還不錯,雖然說他是奸臣太師蔡京的第十二個幹兒子,但是平日裏沒有過山虎鄭清的那麽囂張跋扈,反倒是勤勤懇懇,聽見了曹大彬的話,當下關勝走了出來,看到是曹大彬,說道:“曹將軍也被那梁山賊人給放了出來?”
曹大彬點了點頭,說道:“是啊,那梁山賊寇雖然反叛朝廷,但是還是講江湖道義的,小將也是沒有想到不殺我反而將我給放了,唉,此等忠臣義士竟然落得落草為寇,可悲啊。”
關勝聽完之後,有些吃驚,沒想到曹大彬還能說出這麽一番話來,曹大彬也看到了關勝吃驚的表情,當下笑了笑,而後說道:“關將軍也許會在想我是蔡太師的幹兒子,就應當站在蔡太師的立場上,為何還說朝廷的不是?”
“我曹大彬也是堂堂的男子漢,也懂得忠義,也明白仁義禮智信,可是一分錢難倒英雄漢啊,大英雄手中槍翻江倒海,也抵擋不住饑寒窮三個字,有錢男子漢,沒錢漢子難,大英雄況且如此,何況小將呢,當年我流落街頭,身無分文,在東京城內沿街乞討,到處被官兵抓捕,有一日小將實在是受不了了,寧可被官軍抓去坐牢也比在外麵挨餓受凍的強,所以在街上小將打翻了幾個官軍,正巧蔡太師路過,看到了小將的身手,便讓小將留在了他的身邊,成為了他第十二個幹兒子,這才有了日後的十二太保夜遊神曹大彬。”
“所以,雖然這些年蔡太師陷害忠良,欺上瞞下,魚肉百姓,但是小將還是沒有棄他而去,就是因為方麵的救命之恩和知遇之恩。”
曹大彬說完,關勝歎了口氣,朝著曹大彬沉沉的一抱拳,說道:“曹將軍忠義,之前確實關某因為曹將軍是蔡京的幹兒,所以刻意的冷落將軍,在這裏關某給曹將軍賠罪了。”
“關將軍莫要如此,倒叫小將受控若驚,當務之急還是商討一下何去何從,此次我大軍全軍覆滅,回到朝廷定會十死無生,小弟有個結義的哥哥,名喚雲天彪,江湖人稱小關羽,為人最是義氣,山東景陽鎮陸路兵馬總管,為人最是義氣,我們不妨去尋他,領著兵馬前來再此征討梁山水泊,一雪前恥,關將軍以為如何?”曹大彬說道。
關勝聽得曹大彬之言,哈哈一陣大笑,笑的曹大彬有些不知所措,忙問道:“關將軍為何發笑?難道是小弟說的哪裏錯了?”
“倒不是將軍的原因,而是那個雲天彪與關某再熟悉不過。”關勝撫髯笑道。
這個雲天彪,一身武藝超群,有萬夫不當之勇,平日最是愛慕漢壽亭侯關武安王的為人,使一口偃月鋼刀,尋常人也近他不得,投軍之時,老種經略相公十分愛他,一力抬舉,感激聖恩,直超他做到總管,現在總督山東景陽鎮陸路兵馬。
這個雲天彪還是關勝的師兄,關勝學的便是這關家的祖傳刀法春秋刀法,是關勝的父親關威平日裏言傳身教,雲天彪自幼便仰慕漢壽亭侯武安王關雲長,所以輾轉反側的來到了關家,拜了關威為師,學習關家的春秋刀法,雲天彪資質極高,不到五年的功夫,就將刀法學的融會貫通,而且出神入化,直至大成,關勝平日裏也就跟著這個師兄一起探討兵書戰冊,兄弟二人的關係可以說是非常之要好,平日裏也有書信往來。
關勝一聽曹大彬與雲天彪還有聯係,當下便忍不住笑了起來,聽完關勝與雲天彪的關係之後,曹大彬也是哈哈大笑,兩個人決定第二天趕奔景陽鎮尋雲天彪。
一夜無話,次日天光大亮,兩個人吃了點肉,便開始出發,景陽鎮在沂州境內,離著他們也不算太遠,一天便能夠趕到,一路之上,兩個人不敢耽擱,快馬加鞭,到了晚上在野外尋一個安全的地方湊合一宿,第二天一大早便到了景陽鎮。
景陽鎮是沂州的正當要路,自古以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所以當初老種經略相公推舉雲天彪來此地擔任總管也是對雲天彪莫大的信任和賞識。
來到了景陽鎮,兩個人直奔總管府,到了門前曹大彬走shàng mén前,讓門口站崗的軍士通傳了一下,不到片刻就從裏麵跑出來一個大漢,生的麵如重棗,丹鳳眼,臥蠶眉,美髯過腹,走起路來龍行虎步,聲若洪鍾,乍一看與關勝一般無二,那人來到關勝,曹大彬麵前,哈哈大笑,說道:“原來是二位兄弟,前幾日某還念叨著二位呢,不曾想今日兩位兄弟便登門了,快快快,裏麵請,裏麵請,某已經讓廚房殺雞宰羊,大排宴筵,今日我兄弟不醉不歸。”
說著便將關勝,曹大彬二人讓到了裏麵,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小關羽雲天彪,三人來到後廳落座,下人將香茶端了上來,雲天彪問道:“二位兄弟都是行伍之人,今日怎地一同來某這裏?莫不是有什麽事?”
關勝聽得重重的歎了口氣,說道:“無事不登三寶殿,今日我兄弟二人的的確確是找師兄有事,還請師兄出手相助啊。”旁邊的曹大彬也是一個勁的搖頭歎息。
雲天彪一看兩個人這副模樣,就知道事情小不了,當下便說道:“二位兄弟先不必歎氣,出了什麽事情與某家講來,如果有用得著某得地方,某家定當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