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一路終回梁山泊

字數:3443   加入書籤

A+A-




    聽得晁蓋問起,那個高瘦黃須的漢子歎了口氣,說道:“好好有所不知,在下名叫段景住,江湖人給起了一個綽號喚作金毛犬,本是涿州人士,常年在北地盜馬為生,我身邊的這個漢子,名叫石勇,平日裏就是好賭,綽號“石將軍”。因賭博打死了人,逃到柴進莊上避難,聽聞梁山泊晁蓋哥哥招賢納士便打算投奔,路上遇到了我,我二人一拍即合,便想著弄一匹寶馬作為進身之資。”



    “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兄弟二人潛入槍竿嶺,盜取金國王子騎坐的照夜玉獅子馬,打算獻給梁山泊,以為進身之禮。可是在路經曾頭市時遇到曾家五虎,被他們劫走寶馬,我兄弟二人氣不過邊跟他們打了起來,可以本事不精,寡不敵眾,這才逃了出來,那曾頭市的人緊追不放,後麵的事情好漢也都知道了。”



    聽得這段景住之言,晁蓋點了點頭,沒想到這段景住和石勇走到一起去了,曾頭市劫馬這個事情但是跟水滸中有些相像,而且這兩個人雖然說武藝不精,可也是義氣好漢。



    梁山泊中偷盜出身的頭領,除時遷外,還有一個段景住。這段景住,“平生隻靠去北邊地麵盜馬”。一日,在槍杆嶺北邊盜得一匹大金王子騎坐的“照夜玉獅子馬”,這樣一匹“雪練也似價白,渾身並無一根雜毛,頭至尾,長一丈,蹄至脊,高八尺”一日能行千裏的好馬,卻在經過淩州曾頭市時,被曾家五虎奪了去,好不氣煞人也!



    此事若由一般的人來處理,到了這個地步,“也就休了”,畢竟這馬不是自己的,偷來的東西,別人硬要搶走,不就讓他搶走算了。段景住卻不這樣,他跑到比曾頭市曾家五虎更厲害的梁山泊去,請求援兵。



    其實寫個段景住可算得上是一位有智慧的盜賊了。他偷馬的初衷,也許是自己愛上了想著瀟灑騎一回或者出賣個好價錢,但在被別人搶走時能靈機一動想出了上述的借用梁山泊的勢力的辦法來,也不愧是一著妙棋。如果如他所說的真要將偷來的寶馬送給宋江,這段景住的心裏一定清楚:送給別人的禮物,收受禮物的人是不會問你的禮物的來源的,管你偷的也好,tān wū的也好,用職務之便損公肥私的也好,或本來就是公家的也好,隻要是你送的,就是你的人情,人家就會記得你的好處,在適當的時候,就會找個機會給你回報。能明白這一點,段景住就不簡單!



    這個石勇本是大名府人,人送綽號石將軍。聽其綽號石勇應是個憨直的人,石勇以放賭為生,因賭博一拳打死了一個人,就逃到柴進處,聽得宋江江湖好名聲,就決意死心塌地跟著宋江了,這也應了這石將軍的綽號。對於一個沒有什麽社會地位,生性憨直的人,又有人命官司在身,能找個庇護他的人,以命相托,這符合石勇的性格,也合了宋江的心意。象石勇這種人也正是宋江需要的。



    石勇坐了梁山第九十九把交椅,居十七 員步軍將校的最後一位。這對於走投無路的石勇是個不錯的歸宿。征方臘,打歙州,他為救李雲,死於王寅的槍下。明明鬥不過王寅,他還勇往直前,這就是石勇。



    旁邊的呂將聽得段景住之言,當下微微一笑,說道:“哥哥,如今我梁山泊日益興旺,天下豪傑無不前來投奔,這二位好漢便足以說明啊。”



    那段景住一聽呂將的話,便有些吃驚,當下問道:“怎麽?你們……你們是梁山的好漢?”



    王進看得段景住驚訝的表情,當下哈哈一笑,說道:“不錯,在你麵前的這位便是我們梁山泊的大寨主,人稱托塔天王晁蓋的便是,旁邊的是梁山泊軍師太學狂生呂將,我們都是梁山上的頭領。”



    “啊!”聽得王進的介紹,段景住和石勇都是大吃了一驚,當下推金山倒玉柱般的齊齊拜倒在地,說道:“見過晁蓋哥哥,見過呂將軍師,見過各位哥哥。”



    晁蓋哈哈一笑,上前將段景住和石勇兩個人扶了起來,當下說道:“二位兄弟不必客氣,既然你們已經投奔我梁山,自然便是我梁山泊的兄弟,也是我晁蓋的兄弟,那曾頭市欺人太甚,都欺負到我兄弟的頭上了,那就是不把我梁山,放到眼裏,二位兄弟且歲我等返回梁山,而後大軍壓境,攻破曾頭市,為民除害,為二位兄弟報仇。”



    聽得晁蓋的話,二人感動不已,當下便一個勁兒朝著晁蓋感謝,表忠心。看得晁蓋如此輕而易舉的便收服了兩個人,得到了兩個漢子的忠心,旁邊的呂將也是佩服不已,更加堅定了輔佐晁蓋的想法。



    經過了這一個事情,又耽誤了不少的時間,但是還是在第二天一大早便回到了梁山,晁蓋回山的消息傳到了梁山每一個人得耳朵裏,無一不是欣喜萬分,這也足以證明了晁蓋在梁山上的威望和地位。



    回到了梁山,晁蓋第一個見的不是梁山的眾位頭領,而是被韓存保帶上山來的那個東平府太守程萬裏,見到了程萬裏,是個文質彬彬,又不乏幹練的中年文士,晁蓋當下便有了好感。



    “晁蓋見過程先生。”晁蓋當下恭恭敬敬的朝著程萬裏躬身施禮說道。



    程萬裏可是受寵若驚啊,他沒想到堂堂的梁山泊大首領托塔天王晁蓋,居然如此的禮賢下士,但是讓他刮目相看,經過了這兩個月在梁山上的所見所聞,程萬裏可以說是大開眼界,到處都在震驚這程萬裏,最後程萬裏不得不得出可以了結論,就是華夏的未來在梁山,這也是認同了梁山能夠取代大宋的這一個說法。



    見得晁蓋如此的恭敬,程萬裏也是好感大升,當下急忙說道:“不敢當不敢當,在下不過是區區一介書生,不足掛齒,可比不得晁天王,把這梁山上上下下打理的井井有條,百姓安居樂業,宛如世外桃源一般。”



    晁蓋哈哈一笑,當下說道:“程先生謬讚了。嚐嚐不過是出出主意罷了,真正有功勞的還是梁山上各位兄弟,沒有他們我晁蓋也是無能為力啊。”



    聽得晁蓋之言,程萬裏越發的佩服,讚歎的說道:“晁天王身居高位,做出了如此大的成績,居然還能保持住如此的謙虛謹慎,不同凡響啊,在下也是久經guān chǎng,見過太多高高在上的虛偽小人,像晁天王這樣真性情,真豪傑,不忘初心,身居高位依舊能夠如此謙卑的人可是鳳毛麟角啊。”



    “哈哈哈。”聽得程萬裏之言,晁蓋哈哈一笑。然後說道:“程先生過譽了,你我二人也不用在這裏互相恭維,今日晁蓋小先生過來,便是想請先生再次出山,助晁蓋一臂之力。”



    程萬裏一聽但是有些疑惑了,當下不解的問了一句,說道:“在下倒是有些聽不明白了,如今梁山人才濟濟,謀士如雲,猛將如雨,我這個文不成武不就的能做什麽?”



    晁蓋當下說道:“程先生太過客氣了,我梁山如今前來投奔的才行越來越多,單單靠著政務院已經忙不過來了,而且政務院統管梁山上下大大小小的事情,也需要分擔分擔,我準備在梁山上成立梁山郡,由先生擔任太守,負責梁山百姓的民生問題,還請程先生莫要推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