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密計藏袖底 千鈞係於身
字數:5680 加入書籤
A+A-
當這年年底,大漢皇帝冊立太子的詔書傳遍天下的時候,有人歡喜有人憂,更有人深深的怨毒……。
年僅六歲的皇子劉琚被立為太子,至今還沒有子嗣的皇後阿嬌就處在了一個非常尷尬的位置。當皇後所居的宮殿內陰雲密布的時候,所有伺候的內侍宮女都戰戰兢兢不敢有一絲懈怠。
長樂宮中,暖香縈繞,在聽完大總管秀魚的低聲稟報後,半倚在睡榻上的竇太後卻並沒有表現出什麽異常之處,隻是過了很久,才輕輕的歎了一口氣。
冊立一國儲君,對於帝國王朝來說,是一次重大的政治事件。所有人都認為,即便是皇後依然沒有所出,皇帝也會等到皇子們再長大點兒以後才做決定,可是誰能料到,他就這麽獨斷專行的宣布了這件事。
“不過是一個歌舞妓所生的兒子!怎麽配得上太子之位”
雖然這句話不便宣之於口,但暗中的非議卻不能阻止,朝野民間沸沸揚揚,這其中當然少不了有心人的故意挑動。
當西鳳衛的密報放到天子案頭的時候,劉徹終於知道了這件事,龍顏大怒,下令徹查!
長安城內,在經過一番大追查後,作為妖言惑眾妄議朝政的代價,幾十顆血淋淋的人頭被砍下來,掛在了城門口。
迫於皇帝的威嚴,朝野內外終於沒有人敢再就此事明目張膽的議論,但在看不見的地方,憤怒不滿、怨恨埋怨與明哲保身、重新站隊在同時進行著。
而在整個事件的中心,建章宮內,卻顯得很平靜,並沒有外界想象的那般高興,甚至有些淡淡的憂愁籠罩在其中。
因為伴隨著冊立太子詔書到達的還有一個消息,那就是皇帝與朝臣們經過幾個月的反複拖延後,終於答應了匈奴人最先提出的三個條款中的最後一條。
那就是派大漢公主赴草原和親!
當這個消息終於得到確認,並逐漸傳開來的時候,在朝廷的大部分官員和軍中少壯派的心中是由許多不滿情緒的。
“公主和親”最早開始於漢高祖“白登之圍”的無奈。在那次隨著禦駕親征的許多大臣和將士的心中,一直被認為是一種恥辱。並且這種情緒一直流傳了這些年,但直到現在,也沒有得到機會去洗刷。
話說當年高祖皇帝被圍困在白登山,幸得陳平獻了美人計,畫了一副絕世měi nǚ的圖,派人去送給了冒頓大單於的後妃餘氏,告訴她:“漢朝有如此絕世měi nǚ,現在天子被困於此,想把這位měi nǚ獻給大單於。”
餘氏素來知道自己丈夫喜好漁色的性情,害怕將來這樣的měi nǚ爭寵,自己的地位將會大大的不利。
所以她就對匈奴單於說:“漢朝的土地太廣闊了,我們即使得到了他們的一部分土地,並不能持久的戰據,隻不過是徒勞的耗費了草原勇士的生命而已。何況傳聞中,大漢的皇帝是有神靈護佑的,如果逼急了,恐怕會有災禍降臨到草原上。所以,不如索要一些實惠的錢財才好。”
於是,冒頓單於聽信了她的話,網開一麵,放走了包圍中的漢軍。
而後來,麵對匈奴的不斷侵淩,除了納幣賠款以外,大臣婁敬首先對漢高祖提出了和親之意。
他當時對漢高祖的說辭是,草原上的冒頓單於和他手下的匈奴騎兵,隻是崇尚武力,根本就不講什麽仁義道德。但現在我們的軍力比不過他,用仁義又不能去感化他,所以這兩個方法都是暫時行不通的。
而如果換一種方法呢?比如將皇室的美麗公主下嫁草原,這樣尊貴的身份,好色的單於一定會歡喜地將她尊為後妃的。那麽將來她所生的兒子,一定會被立為太子的。
這樣一來的好處就是,冒頓大單於還在世的時候,當然就是陛下您的女婿,而等到他死後,您的外孫就會成了新的單於。如此一來,當然就可以不動刀戈而使匈奴永遠稱臣了!
當時,高祖皇帝認為他說的非常有道理,可以暫是作為權宜之計。於是就選了一位皇室最美的公主,奔赴草原,遠嫁匈奴。而婁敬就作為特使隨著出使匈奴,與單於訂立了和親之約,並因為這件功勞而封侯拜爵。
匈奴單於當然對來自漢室的高貴公主喜歡的不得了,從此以後,和親就作為了一種前例,盡管已經換了三代單於王,但是這一項要求一直不絕。
公主和親策,雖然在朝廷guān fāng的史書記載和宣傳中,一直是說成一項利國之策的。但在許多漢家兒郎的心中,這卻是一種國恥!
而這次將要去往草原的女子是素汐公主,也就是皇帝上次冊封的利安公主。
本來有傳言皇帝上次已經取消了這個決定,但這次又有更加準確的消息是,等到開春以後,送利安公主去草原和親的隊伍就要出發了。
而新任大行一職的王恢據說就是皇帝欽定的送親使節,將全權負責這次的和親事宜。並且先遣的隊伍已經開始去到兩國邊境做預先安排去了。
這個消息,不禁又讓人對身在建章宮中的那位小公主心中憐憫,果然是生在帝王家,命運不由人啊!
所以此時的建章宮中,因為利安公主的事,連帶著小公子冊封太子的喜悅也減去了大半。
衛夫人此時靜靜的坐在那兒,一針一線的仔細縫製著幾件衣服,臉上神色看不出什麽,隻有緊蹙的眉頭間隱隱露出幾絲煩憂。
這是三個孩子的棉衣,她雖然已經身份尊貴, 但這些活計,這麽多年來,她從沒有假手過別人,都是自己一針一線細細縫製而成的。
突然她輕輕地“哎呦”了一聲,尖銳的針頭紮進了指間,有鮮紅的血珠從嫩白如春蔥的手指上湧出來。
正在一旁的案子上認真的描摹著一副圖畫的小女兒雲汐連忙跳過來 ,一邊驚呼著,一邊用絲巾幫母親紮住了傷口。
她抬頭看了看母親的臉色,見有些蒼白,擔心的拉住了她的手,眼淚就要流出來。
衛夫人微微歎了一口氣,把雲汐的頭攬在懷裏,輕輕撫摸著她的頭發 ,溫言安慰道“不用緊張,沒事的,隻是最近總是有些神不守舍罷了。”
雲汐乖巧的點了點頭,她的年紀雖然幼小,但一直很懂事,也很聽話。她知道母親憂心的原因,是為了大姐兒,可是她有什麽辦法呢?唯一能做的隻不過就是這些天一直陪在她的身邊罷了。
雲汐小小年紀,自然不會明白世事多艱的道理。從心底深處,對於自己的父皇還是有些怨意的。他的手下有那麽多的兵馬,為什麽非要讓素汐這個小小的女子去承擔那麽重的任務呢!
還有小琚兒,給他安排下那麽多的功課,教授他的師傅們都那麽嚴厲,自己隻不過是偷偷去看了一次,就被狠狠地訓斥了一頓。
可憐的小琚兒,現在連經常陪在母親身邊的機會也不多了。一個太子的位置就那麽重要嗎?雲汐不能理解,隻是……好懷念從前三個人在一起無憂無慮玩耍的日子啊。
門口有腳步聲響起,夾雜著侍衛們恭敬行禮的聲音。雲汐知道,一定是父皇來了。她連忙從母親懷中站起來,安靜的恭立一邊,等著父皇進來後行禮問安,這是皇家公主的禮儀規矩,一點兒都馬虎不得。
天子劉徹龍行虎步的走進來,擺了擺手,示意躬身行禮完畢的宮女內侍們都出去。隨後看到了在旁邊的雲汐,隨意問了她兩句,然後讓她也一起出去了。
室內安靜下來後,他坐到案旁,看了看去起身給他倒茶的衛夫人。
“怎麽啦?臉色怎麽又這麽不好。”天子溫語垂詢。
“沒什麽事的!可能是最近憂慮過多的緣故吧。陛下無需擔心。”
一盞清茶,放到案角,芊芊玉手把碗蓋揭開,淡淡茶的清香氤氳了室內。
“早就給你說了,不要多想。素汐的安全絕對沒有問題,你就放心好了。”
劉徹端起茶盞輕輕抿了一口,長籲了一口胸中之氣,感覺全身放鬆下來,遂向後倒下身子斜倚在睡榻上。
“有陛下所安排的人貼身保護,安全自然無需多心。臣妾隻是擔心素汐她……她自己的心裏能不能承受得了!”
說到這兒,多日的擔心終於讓她的眼角微紅,聲音微微有些顫抖起來。
聽到她說這話,劉徹的神情卻變得有些嚴肅起來。
“子夫,你要記住,素汐不僅是你的女兒,也是朕的女兒,更是大漢的長公主!如果她連這點兒心理承受能力都沒有的話,那她就不配擁有這個尊貴的身份。 ”
“陛下,這些道理,臣妾都明白。可是她畢竟還太小啦!從小到大一直生活在這宮中,從來沒有離開過臣妾的眼底,突然一下子讓她遠赴千裏去承受這些。臣妾怕她會想不開啊!難道……真的就不能把真相提前告訴她嗎?”
看著這個後宮三千嬪妃中自己最愛的女子那滿含期待的眼光,劉徹麵無表情的搖了搖頭。
“絕對不行!朕的這個計劃,除了幾個心腹大臣,就隻有太皇太後和你知道了。朕之所以告訴了你,就是怕你擔心素汐,這已經是破例了。”
說到這兒,他站起身來,聲音開始變得激昂:“子夫,你要知道,朕的這個計劃一旦成功,那將是石破天驚的豐功偉業!自高祖皇帝以來忍受的恥辱將一掃而空,朕自己開創的一個新時代就即將由此而開始!所以這次真是千鈞之重,絕不容失。”
年輕的天子握住了身邊佳人那隻微微顫抖的手,把她慢慢擁在懷中,眼中是堅定而明亮的光芒。
“即便這次萬一……我們失去了這個女兒,相比起取得的偌大功績,也是值得的。青史上,會重重給她記下一筆的……。”
微風輕卷珠簾,透寒意數重,無聲處,即將平起萬丈波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