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一局黑白賭輸贏

字數:5126   加入書籤

A+A-


    朝堂權力紛爭,世間利益爭鬥,本來就是此消彼長的過程,名韁利鎖,幾人能免?竇太後故去之後,竇氏一族在朝堂上的勢力失去了這個最大的靠山,必然是昨日黃花,風光不再。



    雖然還有許多人,在一些位置上擔任著要職,但為首的竇嬰都已經退了好幾年了,這種依靠裙帶關係而來的勢力,在當今天子“唯才是舉”的趨勢下,沒落已是必然。



    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因為王太後在宮中地位的微妙變化,一些心明眼快的官員,從中看到了巨大的機會。最明顯的變化就是,丞相田玢雖然在家養病,但門前車水馬龍,熱鬧更勝往昔。



    誰也不是傻子,這麽粗的大腿不趁機牢牢的抱好了,還要等到什麽時候!田玢被皇帝冷落笑話!那可是皇帝的親舅舅,與宮中王太後是親姐弟。說要信任如初大權獨授,也隻不過是分分鍾的事罷了。



    因此,明裏暗裏,朝堂上倒有一大半的官員,在最近去武安侯府探過病了。在這樣關鍵的時刻,又有誰不想大大的進步呢。



    竇嬰自從參與竇太後的喪事以來,因為牽扯到方方麵麵的關係需要善後,奉皇帝詔令,以老臣的身份列席朝堂。



    今非昔比,卸任丞相的影響力已經大不如前,一些官員也隻不過是維持著表麵上對他的尊敬而已。與對田玢熱切的阿諛奉承相比,其中的差別顯而易見。



    人走茶涼,去後座冷,這本來就是人間常態。老竇嬰早已經不再被這些事所縈懷,他之所以還站在這個朝堂上,也隻不過是為了那些竇氏子弟著想,盡力照應著,好讓他們都有一個體麵的退場。



    竇嬰並沒有打算在朝堂上再發揮自己的任何影響力。這幾次上朝,列席陪坐而已。人貴有自知之明,他清楚地知道皇帝讓他坐在這兒的目的,那就做完善後之事就好,別的,他不想再多管。即便聽到黃河形勢已經如此嚴峻,他也未發一言。有些事,許多人和他一樣心知肚明。如果隻是為了替皇帝解憂,而要與那樣一個狠辣陰險的對手為敵,完全沒有必要。



    竇嬰聽著丞相大人與皇帝說的那番鬼話,不禁在心中暗自冷笑。他把手攏在袖間,打算眯上一小覺。然而,下一刻,他哆嗦了一下,猛地把眼又睜開了。



    因為,他聽到了有人說話。熟悉的聲音,是那個少年。竇嬰不安的把頭轉過去,看向那個方向時,元召正站起來,抖了抖袍子下擺,來到了大殿中央。



    “傻孩子!你知道這裏麵的水有多深嗎?就貿然地跳了進去。唉……!”



    竇嬰神色間充滿了擔憂,看著元召的背影。不僅是他,許多對這位小侯爺素懷敬意的人都心中暗自吃了一驚。汲黯、鄭當時等人更是自責,他應該是不知道這其中的厲害關係,為什麽沒有早早得告訴他呢!



    滿朝朱紫,各懷心事。田玢冷冷的看著站在身邊的元召,曾幾何時,他隻不過是普通的少年,那時,自己一個小指頭就能壓死他。誰想到,幾年功夫,他已經成長為可以和當朝丞相掰手腕的對手了!



    元召也靜靜地看著他,兩人對視片刻。田玢冷哼了一聲,正要嗬斥他無禮,還沒等到他開口呢,皇帝的聲音已經傳來。



    “元卿,你可有辦法啊額,丞相說的難道不對嗎?”



    聽到皇帝用這種語氣說話,田玢心中的怒氣更甚,夾雜著嫉妒和埋怨。想自己乃是堂堂的大漢丞相,被一個比自己小了好幾十歲的小子,當著所有大臣們的麵毫不客氣的駁斥,皇帝不但不責備他,反而和顏悅色,這讓自己怎麽下得了台百官之首的顏麵還要不要了!



    然而,外甥皇帝沒有顧及舅舅丞相的麵子,元召更不會管他的麵子,既然早就是不可調和的敵我矛盾,元召出手,從來不會留情。



    “陛下,自古以來,江河湖海泛濫成災者多矣!難道這都是天意嗎?在微臣看來,不是天意不可違,而是人力未達到也。幾千年前,九州洪水,大禹所治。禹王治水的經驗是什麽?堵不如疏也!那個時代的條件,難道比得了我們嗎?但他們就憑借著不屈的意誌和合理的方法,成功的疏導了泛濫的洪水,使天下重新歸於安寧。”



    皇帝正了正身子,表情變得鄭重起來。是啊,元召說的很有道理,大禹尚且能帶領民眾治理好天下洪災,被稱頌為聖王。自己難道不可以嗎?帝國的力量已經如此強大,區區的幾條河流,難道還治理不好



    “古人既然已經給我們留下了這麽寶貴的經驗,我們為什麽不好好的利用呢?微臣奉陛下命令防汛渭河,也小有所成,其中的經驗,更可以利用到別處。多多開鑿渠道湖泊,分流大江大河的水流,旱時灌溉,澇時減災,懇請陛下下旨,令天下有條件的郡縣全部推行。”



    “好!元卿的這條措施非常好,想必會有大用。這是利在千秋的大事,朕即刻就會下旨,令天下郡縣照此施行。”



    皇帝的回複非常幹脆,這其中的好處,他自然看得清楚。何況,聽說元召又弄出了一種什麽“水泥”建造渠壩,事半功倍非常快捷牢固,有這樣的好事,為什麽不去做呢?



    “元卿啊,別處江河都可用此方法緩解,唯獨黃河……好像這個方法行不通啊”



    通過這次大洪水,皇帝也翻閱了一通天下江河的具體分布和各種情況資料,對於一些情況還是很了解的。身為帝王,他越來越感覺到治理天下的不易。



    “陛下所言極是。黃河之水,泥沙俱下,這是一個無解的難題。據微臣所知,黃河故道泥沙日積月深,兩岸堤壩曆年來越修越高,有的河段已經高出地麵幾丈,如同一條懸河。一旦決口,黃河之水如同從天而降,下遊深受其害,簡直避無可避,損失極大。”



    這些具體情況,有些官員曾經聽說過,而有的就完全不知道,聽元召說來,紛紛搖頭,這樣的一條河,果然極難防範。



    元召也沒有什麽好的辦法,後世的那條河依然是懸河,以現在的條件,又沒有辦法修建什麽攔河大壩之類的工程,他沒有什麽好的經驗可以借鑒。



    “元卿,可有別的辦法哪怕是先暫時緩解了眼前的危機也行啊!”皇帝的神情很迫切,他期待著元召能給他帶來驚喜。



    稍微思索了片刻,元召微微有些苦笑,黃河,既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又是一條為非作歹的肆虐之河。要徹底的降服它,不是一般的難。



    “陛下,以微臣看來,黃河故道已不堪用,在那幾段危險的河段,我們可以考慮給它搬搬家了。”



    “什、什麽給黃河搬家!你說的是給黃河……小子,額,元卿,你再說一遍,朕沒聽清楚。”



    皇帝劉徹瞪大了眼珠子,他以為是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開什麽玩笑?給黃河搬家這小子以為黃河是條小河溝呢!



    殿內群臣更是大嘩,這下子,不僅與他素來有怨的那些臣子們紛紛斥責胡說八道,就連關係好的也輕輕搖頭,暗中責怪他說話不知天高地厚了。



    “這樣的無知小兒,也配做朝廷重臣真是胡言亂語,荒唐至極!陛下,臣參奏長樂侯妄語君前,以軍國大事為兒戲,此為大不敬之罪,請陛下降旨責罰,以儆效尤!”



    丞相田玢怒氣衝衝,一隻手指著元召,正氣凜然。



    廷尉張湯出班附議,隨後更有一大批臣子附議,眾口洶洶,千夫所指,大有馬上把元召打倒之勢。



    禦史大夫公孫弘袖手旁觀,暗自冷笑,在一邊看熱鬧,他正恨不得雙方相鬥呢,到時候兩敗俱傷,自己說不定還能得些好處。



    親近元召的部分大臣剛要站出來為他助陣,卻見這位小侯爺不動聲色的擺了擺手,示意勿要輕動。然後他臉上露出莫名的笑意,先朝上拱了拱手,然後看向田玢和他身後那些氣勢洶洶的大臣們。



    “陛下,您的問題,且容微臣稍後解惑。哦,如此說來,丞相和各位大人們是不相信我把黃河搬搬家嘍?”



    “此事絕無可能!小子胡說八道,可敢承擔後果”



    “當然,我說能就一定能!天下事沒有辦不到,隻有想不到。嗬嗬,丞相不信,可敢再和我打個賭嗎?”



    又要打賭!聽到元召以輕鬆調侃的口氣說出這樣的話。皇帝劉徹莫名其妙的就鬆了一口氣,他感到心中充滿了興奮。與許多對元召無比信任的人一樣,他們都有一種預感,這個狀態下的元召,不管他說出怎樣駭人聽聞的事來,都有可能真的會辦成的!



    “打賭打你娘的賭啊!”上次的事還肉痛未消呢,一句大罵幾乎要爆口而出,田玢又硬生生的忍住了。這小子太氣人了,看著那副挑釁的笑容真是欠揍啊!



    “丞相!怕什麽?我們跟他賭了,大家都支持你!別讓他反悔,這次就把這小子逐出朝堂。”



    “對!我們跟了,跟你賭!這件事你要辦不到,就自覺的滾出朝堂,滾出長安……!”



    七嘴八舌,紛紛吵吵。皇帝看著下麵的局麵,又有些擔憂起來,元召為自己的皇權打開局麵,在前麵做了那麽多事,得罪的人可真是不少啊。



    “好,跟你賭!這次我看你拿什麽贏!哼!”



    聽到田玢的話,很多人看到,元召開心的笑了。移山蹈海,填河開地,小手段而已啦!不過,在此之前挖的這個大坑,有多少人會跳進來呢?他很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