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章 寸心可念不可說

字數:4682   加入書籤

A+A-


    讚曰:

    猶記當年,長安雙策馬,玉勒追風叱吒。!

    踏遍渭水,鳴鞭山巒,春色無涯。

    婉轉琉璃盞,舞盡鴛鴦榭。

    知己紅顏,舉樽暢飲閑話。

    快意攜瀟灑,無謂誰來爭霸。

    灼灼桃花,依依楊柳,隨風嫁。

    人醉胭脂閣,月朗東海波。

    何時再敘塵緣,青衿放懷天下!

    從東海之外踏波而來的女子,還並不知道,有一種無形的危機,已經在看不見的地方,悄悄地張開了獠牙。

    不管是當年情意綿綿的淮南郡主,還是今日風華絕代的“東海女王”,劉姝的身份和權力雖然有了天差地別的巨大改變,但她內心深處對某個人的眷戀,卻從來沒有絲毫的變遷。

    都說是美人如玉,最先以這兩者相的那個人,一定是個審美的天才。世間美玉的潤澤需要時光的沉澱,而絕世美人的養成,則需要淡看世事,雲卷雲舒,暗香盈袖,不惑於心。

    經過四年多時光的雕琢,東海的萬丈碧波一點一點的洗磨去了她眼角眉梢的冷傲,這位從很小的時候胸懷男子氣概欲有一番大作為的郡主,終於蛻變成了那個人曾經說過他最喜歡的樣子。

    四年的時間並不長,不過對於所鍾情的男子還要大三歲的劉姝來說,她這四年做的很努力!

    在沒有遇到名叫元召的男子之前的那二十年時光裏,劉姝隨在父親淮南王身邊逐漸長大,被這位名滿天下的漢室王爺捧為掌明珠,延請名師教授她武藝韜略。淮南王曾經當著眾多賓客的麵公開誇獎過自己唯一的女兒。

    “以姝兒的天資,若為男兒身,則天下須眉,少與之者……!”

    這樣的讚譽,其實並不過分。那年郡主不過剛剛及笄,已經顯露出了超出世間普通人的權變才華。也是從那時候開始,善於識人的淮南王開始刻意培養她在管理諸侯王國事務方麵的能力。

    在很多時候,劉姝郡主柔美的外表下,其實有一顆剛毅果決的心。她在幫助父王處理淮南諸侯封地內的一應事務時候表現出的手段,不僅讓諸侯國內的臣僚們大為讚賞,連她的幾個哥哥們也心服口服。甚至在內心深處,對於自己的這個妹子是存了幾分懼意的。

    淮南之地,還是太小了。而且諸侯王們與未央宮之間的關係,早早晚晚都會有一個激化的過程。這樣的隱患,不管哪一方做出任何態度,都是沒有辦法消除的。埋下的因果關係,自高祖皇帝劉邦大肆分封劉氏諸侯王於天下的時候,已經注定了。

    這樣的隱憂,淮南王從很早的時候對自己的女兒透露過。利益的劃分與皇帝的野心,必然是一個矛盾的過程。這麽多年來,大批的諸侯王被以各種各樣的借口降罪、收回封地、甚至誅殺……高祖皇帝的子孫自相殘殺程度之激烈,恐怕是他絕對沒有想到的。

    博覽群書知識淵博的淮南王其實誰都看的清楚。這個矛盾恐怕是沒有辦法消除的,起碼很難用和平的手段解決。先不論長安未央宮和皇帝的態度如何,隻是諸侯國內部各種勢力的利益糾葛,已經綁架了諸侯王本人的意願,取舍之間,進退兩難。

    這在曆史是有先例的。那東周末年的列國紛爭,不都是周王的子孫們在互相砍架嘛!不管是央皇權與諸侯們之間的矛盾, 還是諸侯與諸侯之間的利益紛爭,到頭來解決的手段,也許隻有刀兵與戰火了。

    為了防患於未然,淮南王和許多諸侯王一樣,在暗是有著長久軍事準備的。說起來很是好笑和諷刺,曆史的許多謀反事件,其實有很多並不是出於做臣子的有什麽了不得的野心,而僅僅隻是被逼無奈,為了保全家族和自己的性命而已。

    在每一個諸侯王最心腹的臣僚,對於這樣的事都心知肚明。而且他們為了報效知遇之恩,往往會積極參與,協助自己的主策劃準備,以便榮辱與共,忠誠進退。

    如淮南王劉安的門下,有八人最為忠心。他們分別是蘇飛、李尚、左吳、田由、雷被、毛被、伍被、韋陀。這些都是多年來他收攬在王府的人傑,一旦有個風吹草動,都是可以慷慨赴死,為之效命的。

    跟著父王來過幾次長安的郡主,非常清楚這其的關係。她也曾經以為,樹大招風的淮南,早晚有一天也會像當年的吳、楚之國那樣與未央宮來一次攤牌,究竟王國命運如何,前景恐怕並不樂觀。

    在世人眼,這本來是一個很難妥善解決的難題。不過,那一年的長安含元殿,有一個弱冠男子神態淡然的遞出了自己的奏章。這個難題,竟然跡般的以一種較為溫和的手段在隨後的時間裏逐步得到了化解。

    那道被皇帝采納而詔令諸侯各國遵行的提議,在後來的史書,有一個著名的名字,叫做“推恩令”。

    這般高超的手段,幾乎可以稱得是宰執天下、舉重若輕了!當時被逼無奈而照令執行的很多諸侯王族心,對此是懷了深深怨恨的。畢竟這是損害了他們的利益而成全了央王權多年來想達到的目標。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已經開始有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推恩令”所帶來的深遠影響和積極後果。這幾乎是有史記載以來,運用最溫和手段解決矛盾的範例。一道簡單的詔令,不僅避免了原大地的戰爭和生靈塗炭,而且在社會層麵和天下人眼,維持了皇室的尊嚴和以“孝”治天下這個至關重要的治國方略。可謂是意義極其重大。

    後來,在東海碧波樓船遠望海天接界處的淮南王,當著麾下水師勁旅,曾經無感慨地對此發出過一句慨歎。

    “自古以來,天下英雄,不可勝數……唯此子胸襟,直如海天寥廓,令人歎服!”

    此子非別,大漢國侯元召也!

    那個時候的淮南王,還並不知道他口歎服的弱冠少年早已經與自己的掌明珠銀河偷渡,數次歡愉……等到他知道的時候,郡主卻已經桃李結子,任憑他吹胡子瞪眼睛,也無可奈何了。

    “那個小子,早晚有一天,本王要敲他幾拐杖,好好出口氣!”

    郡主劉姝在東海瀛洲島,誕下一個麟兒的時候,被海風皴染了幾縷霜發的王爺一邊眉花眼笑的抱過粉雕玉琢的外孫兒,一邊對齊聲恭喜的大批心腹屬僚們恨恨說道。

    然而,這樣的威脅之語,聽在眾人耳,卻似乎隱然含有的得意色彩居多。整座新落成的宮殿此起彼伏的道賀便更加的真誠。誰都明白,這件事對於淮南王體係他們這些人的未來到底具有怎樣的重要意義。

    不管將來怎麽樣,這個注定是身份尊貴的小娃兒既然與元召有著割舍不斷的血緣關係,那麽便多了一層最堅定的保障。想到這一點,不僅從淮南來的這些人對郡主所居宮殿方向投去的目光滿含了真誠的祝福,連以淮南王馬首是瞻,一起東渡大海來到這邊尋求一片天地的另外幾位諸侯王,聞訊而來時臉的喜色也是發自內心。

    元召,這位自大漢開國以來最年輕的朝堂重臣,他的未來之路到底會達到一個怎樣的高度,現在雖然還沒有人敢去預測,但至目前為止做出的這些成,已經令無數名臣勇將難以望其項背了。

    “姝兒,你為他肯做出這樣的犧牲……真的不會後悔嗎?”

    看著自己寶貝女兒虛弱的樣子,淮南王心疼的問道。

    “父王,自從與他相識,我從來沒有後悔過。算是將來沒有一個明確的身份,那也沒有關係。因為,有他在大海給過的那個承諾,足夠了!”

    “什麽承諾……你這麽相信他?”

    “父王,女兒想要一個最自由的人生,他答應了。這遼闊的萬裏東海,碧波之大小數千島嶼,是他給我們規劃的未來。”

    淮南王長長地歎了口氣,這樣的回答讓他再無話可說。天下間還有這更加厚重的饋贈嗎?東海基業若成,隻疆域足以抵得十個淮南之地了。而且這其蘊含的巨大財富,傾國之資無可估量!

    “如此好。等你身體康複之後,為父可以把所有權力都交到你手了……嗬嗬!我的姝兒素來胸誌向不輸男兒,這東海的萬傾碧波,希望在不久的將來,都成為你袖底的煙雲……。”

    也是從那年開始,曾經作為一代梟雄的淮南王劉安,正式的放下了心結。閑暇時頤養天年逗弄外孫,偶爾隨著樓船尋訪海仙山誌怪,著書立說悠閑自在。

    而劉姝郡主也並沒有辜負任何人的期盼。她接下這副重擔後,按照元召曾經留下過的詳細方略,凝聚起所有東渡出海的人心,在那萬裏海域終於開創出了屬於自己的時代。從那時到今天,絕代芳華匆匆流逝過,而當她以另一個不同的身份再次來到長安的時候,伊人北望,心頭所縈繞的,也不過是想讓那個出征即將歸來的人,親自看一眼他們愛情的結晶而已。(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