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百五十七章 東海尊者
字數:4648 加入書籤
算是在天下名山大川,被稱為五嶽之尊的東嶽泰山,也是排在盛景之列的。請百度搜索()自古以來,齊魯大地華瑰寶,春秋諸子多有在此留下深刻印記者。
而當年大秦皇帝以前無古人的隆重儀仗登泰山之巔,祭拜天地,封禪天下。傳說領受天命,更是給這座名山蒙了另一重神秘色彩。
漢朝的前麵幾位皇帝,其實也在不同的時期分別來祭拜過泰山。當然,規模都不大。與秦始皇那次封禪泰山起來,簡直是小巫見大巫。而當今天子在從長安出發之前,不管在各個方麵,都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因此,進入齊國境內之後,浩浩蕩蕩,車馬遮蔽道路,規模空前壯大。
聖駕來到,非同小可。分封在齊地的五六個漢室諸侯王和郡守等官員,早已經在百裏之外迎接。當地的駐軍將軍率領兵馬戒嚴道路,一應事宜,不必細說。
迎候的這些人,大多已經得知這一路發生的許多事。心忐忑者不在少數。尤其是那幾位齊地的諸侯們,更是情緒複雜。一方麵驚喜的是,當年與齊王有過極大過節的元召,終於死在到來這裏之前。他們作為齊王的子侄,自然是大為安心。
然而另一方麵,聖駕經過燕趙與河間時,所發生的那些事實在是駭人聽聞,沒有人可以猜測到皇帝陛下的真實想法。如果聖駕在齊魯之地停留期間,再有什麽意想不到的事發生,那麽誰也不敢說會有怎樣的後果。
不要說他們了,是齊魯之地的郡守、將軍和大小官員們,也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看著皇帝在所有臣民們拜見之後,進入行宮,大家便各司其職打起精神,不敢有絲毫的懈怠。
地方的供奉,皇帝例行的接見和賜宴,以及各種賞賜,諸如此類繁瑣的事,忙碌了兩三天時間。不過,真正能夠見到皇帝本人的地方官員並沒有幾個。連因為要迎候聖駕而沒有去長安覲見的幾個齊地諸侯王,也隻不過是和郡守、將軍們一起,被皇帝賜了一杯水酒而已。
根據代替皇帝陛下出麵主持這些事的侍禦史、羽林軍統領吾丘壽王說,皇帝千裏行程,一路勞頓,需要好好的休息好身體,然後為登泰山封禪做準備。
這件事關係重大,做臣子的都曉得輕重。往大了說,封禪事宜事關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即便這一切都是一種虛幻的寄托,既然皇帝陛下這麽大張旗鼓的重視,算是心有些腹誹,那麽也無人敢於公開的再說什麽。
其實,關於皇帝陛下修養身體這件事,吾丘壽王說的雖然沒有錯,但還有些不便公開的原因,現在屬於絕對保密,他自然不會泄露半分。
在離開洛陽後不久,皇帝劉徹的身體狀況已經急轉直下,被藥物所深深壓製的隱疾發作的越來越頻繁,而且每次發作時的症狀也越來越嚴重。這位帝王痛苦不堪,甚至吐血。那些跟隨的太醫院醫官們都慌了手腳,但卻束手無策。他們不知道皇帝為什麽非要堅持著來到這東海之濱,即便是在身體狀況根本不允許長途跋涉的情況下,他還非要隱瞞了所有人,這到底是為什麽呢?
帝王心思,當然不是做臣子的所能猜測。算是唯一知道他真實病情的這些太醫們,卻也並不知道皇帝拚著極大的毅力來到這裏,一個是為了完成封禪天下的夙願。而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要等待著一個能為他改變天命的人到來!
身為皇帝,這繁華盛世萬裏江山,他還遠遠的沒有領略完。向天再借三十年、五十年、一百年……甚至五百年,都還是不夠啊!
如果說,前些年的時候,那些一次次求仙問道所帶來的失敗,讓他已經感覺到漸漸失望,也不再抱有多餘幻想的話。那麽這一次不同,皇帝劉徹是抱著最後的希望,來東海之濱尋求可以延緩生命的仙方良藥。
皇帝行宮設在齊郡城內,這裏種植著很多高大的樟樹。風從山間來,有幾片脫離了樹幹飄飄蕩蕩墜落下來。服藥休憩過後漸漸恢複精神的皇帝,微微睜開眼睛,感覺到眼前陽光有些刺目。一片葉子落在他的袍襟,拈在指尖看時,禁不住歎息了一聲。
光陰如流水,不為誰停留。一葉落而知天下秋。離開長安時,正是春末夏初,走到這齊魯之地,卻已經是初見秋風微涼的端倪了。
在不遠處地方看著皇帝醒過來的侍從太監們,連忙走過來聽候吩咐。不過,皇帝沒有起身。錦繡臥榻卻正設在小軒窗邊,推開窗戶,可以看到後邊花園的草木蔥蘢。
“也許不用太久,秋風勁起,草木成霜,秋天要真正到來了吧!”
皇帝陛下自言自語的感慨,並不需要別人多嘴。內外伺候的人也都隻是更加小心地恭候著。不過稍後不久,有人滿麵喜色的走了進來,躬身來到皇帝身邊,告訴了他一個等待許久的好消息。
在羽林軍的嚴密警戒,現在能夠隨意出入行宮內外的人,自然是那位地位迅速竄升的侍禦史吾丘壽王了。用春風得意,誌得意滿來形容他,一點兒都不為過。所有人都知道,他已經是皇帝駕前的頭號紅人。
“此話當真?他真的來了!”
聽完在耳邊的低聲通報後,皇帝精神一振,語氣之帶了幾分興奮。雖然前幾天已經聽吾丘壽王說那人已經從海外仙島啟程,卻沒想到來的這麽快。
“微臣哪敢欺騙陛下啊!東海尊者在宮外等候傳見。陛下,要不要……?”
“當然要見!你去,代表朕把尊者恭迎進來。不可怠慢!”
皇帝一邊示意侍從們給自己更衣,一邊吩咐吾丘壽王趕快去宮門外迎接。這個人他已經等了很久,如今終於來了,希望能帶來驚喜!
風從海來,一日到泰山。站在齊郡行宮之外的東海尊者,手執拂絲,須髯潔白,仙風道骨,不染塵埃。他不動聲色的看著走出來迎接的吾丘壽王,隻是微微點了點頭,卻並不表露他們之間的關係。
吾丘壽王引領著這位東海尊者走進行宮。轉過回廊,附近無人之處,他再也忍不住心裏的喜悅,激動的低聲說道。
“師尊,您終於還是來了!這可真是太好啦。”
東海尊者淡然一笑。數十年來,他避居東海荒島,出自他門下的弟子並不多。而這其,最出色的是吾丘壽王和摩風子。不久之前,他接到吾丘壽王來信,詳細敘說了在趙國發生的事。東海尊者又驚又怒,自己寄予厚望的弟子竟然被人所殺,而且仇人如此厲害,此仇不報豈肯甘休!
“不必多說。我既然來了,一切都可以從長計議。”
聽到他這麽說,吾丘壽王連連點頭。師尊的本事,他最清楚。不必說修為武藝,是心智計謀,放在塵世間,也是少有敵手。
“隻是可惜,我在來的路聽說那元召已死,這件事可能確定?”
“師尊放心!他確實已經死了。雖然沒能親手替摩風子師兄報仇,但也足以消除心頭之恨了。”
出乎意料,東海尊者臉卻並沒有表現出什麽太高興的神色。他之所以從海歸來,一半是為了皇帝而來,另一半卻是為了會一會名滿天下的長樂候元召。卻沒想到他這麽容易死了。所謂世間無敵,高手寂寞,是他現在的心情。
“好了,不說這些。你一直在皇帝身邊,他的真實病情怎樣,你可知道?”
偷眼看到東海尊者臉表情的吾丘壽王連忙收斂了笑容。這件事事關重大,在師尊麵前卻是一點兒也馬虎不得。
“太醫們的口風很緊,很難得到最真實的第一手情況。不過,據我暗觀察,陛下身患的隱疾恐怕很嚴重,宮廷當應該是沒有什麽良藥可治……。”
越來越走近戒備森嚴之處,吾丘壽王住口不再多說。他相信師尊能夠聽明白自己話的意思,至於如何去斟酌操作,現在卻不便多問。
半刻鍾之後,海外歸來之人見到了萬乘之尊的當今天子。他隻掃視了一眼,已經在心判斷了個七八不離十。
“尊者遠來,一路辛苦。可有以教朕的嗎?”
皇帝客氣的聲音帶了幾分熱切。東海尊者行禮之後,微笑著點了點頭,然後伸手托著一個玉瓷瓶奉。
“我以海外仙方煉製了丹藥數顆,特意趕來獻給陛下!”
太監總管連忙接過來,打開放到皇帝麵前。藥丸,又是藥丸!忽然想到次趙王的那檔的事兒,皇帝劉徹緊皺眉頭,似乎感覺到胸口翻騰又難受起來。
“陛下,無需多慮。我這幾粒丹藥,以晨露為玉液,以千年何首烏為煉材,另外添加海外島的各種珍貴藥材,熬以時日才煉製而成。服用之後,神清氣爽,身輕體健。至於有沒有效果,陛下一試便知。”
皇帝大喜。三日之後要登泰山而封禪大典了,正需要有一個最好的精神狀態。果然,仙藥來的正是時候啊!
(www.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