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七章 鐵甲征塵入長安

字數:4674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漢血丹心 !

    古往今來,被稱為天下至尊的帝王寶座,是無數人向往的位置。不管是胸有大誌還是暗藏野心的人,也不管是有能力還是沒能力,有那個命還是沒那個命的人,都想著上去坐一坐。

    天命所在,變幻無常。誰能想得到,已經被立為儲君這麽多年的太子劉琚,竟然會在最後的關頭被迫逃出長安,眼看要與含元殿上的九龍椅失之交臂。而又有誰能想的到,那個在所有人眼中已經成為一個棄子的琅琊王,會再次卷土重來,堂而皇之的登堂入殿,成為新的大漢天子!

    勝者王侯敗者賊。權力場上的鬥爭就是這麽殘酷。如此輕而易舉的就掌控了大局,不管是高高在上的琅琊王劉弗陵,還是劉屈犛、吾丘壽王等人,無不誌得意滿神態驕傲起來。

    看著成為階下囚的東方朔等一幫大臣,已經自動坐在首席位置的劉屈犛心中在暗自冷笑。雖然這是國喪期間,他要注意儀表不能失態,但和其他人的互相對視之間,卻彼此心領神會,對於即將到來的勝利成果都萬分期待。

    坐在皇帝寶座上的琅琊王劉弗陵雖然年幼,卻聰明非凡。他仿佛早就看出擁護他的大臣們心中在想什麽,因此並沒有等待太久,他就主動開始宣布,根據先皇帝遺詔,對於維護社稷安定的有功之臣進行大肆封賞。

    等待已久的時刻終於到來了。眾人雖然臉上不動聲色,其實心中萬分激動。大家之所以辛辛苦苦地追隨擁護,甚至充當馬前卒出謀劃策,所要的不就是今天嗎!

    這位新天子果然沒有辜負他們的期望。他命令太監總管江於捧出早就擬好的詔書,當殿宣讀。這是經過劉屈犛、田無疆、吾丘壽王、倪寬等人共同協商之後,兼顧各方利益,根據在這次宮廷巨變中所做出貢獻的大小,而擬就的一份封賞名單。

    太監總管江於聲音洪亮,大聲宣讀。雖然早就有消息流傳,但當真正的成為事實,所念到名字的每一個人,聽得自己得到的豐厚賞賜,無不心花怒放,連連叩謝天恩。

    中山侯劉屈犛拜為大漢丞相,侯爵食邑增加萬戶,其他金銀珠寶賞賜不計其數。東海君田無疆賜封為護國國師,參與朝政。吾丘壽王賜爵,晉封為尚書令,兼九門將軍,可謂是權勢滔天。而倪寬則加封為禦史大夫,協助丞相管理朝政大事……其餘眾人各有重賞,紛紛加官進爵,不一而足。

    滿殿都是互相恭賀之聲。這樣的封賞規模和方式,大漢立國近百年以來從所未有。不得不說,已經清楚認識到自己暫時處於傀儡地位的琅琊王劉弗陵,選擇了用最有效的方式來拉攏人心。這一招非常有效果。雖然都知道這樣的封賞與這位年幼天子關係不大,但既然他能這麽從善如流知道分寸,大家當然樂意擁護他。

    而被羽林軍侍衛們看押在一邊的東方朔等人,眼睜睜看著麵前的場麵,卻無能為力。他們就算是不甘心,也已經沒有辦法可想。接下來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可想而知,自己這些人必定難逃性命。他們是絕對不會放過的。

    “如此荒唐,近乎鬧劇……大漢危矣!”

    已經須發皆白的大司農石寬,滿臉苦澀地搖頭歎息。在公孫弘、汲默、鄭當時等先後相繼死去後,他算得上是碩果僅存的老臣了。卻不曾料想,今日也落到了身為階下囚的下場。

    “名爵之賞,國之重器!琅琊王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竟然拿它用來當做收買人心的東西,如此德行,先皇帝怎麽可能會把江山社稷大任交給他呢?我絕不相信……這其中定有不可告人之處!”

    年輕氣盛的司隸校尉終軍始終沒有低頭。他眼中燃燒著怒火,怎麽也不甘心眼睜睜看著大好的局麵落到這幫人手裏。而東方朔則苦笑著搖了搖頭,勸他們心平氣和,多說無益。

    “現在說這些還有什麽用呢?長安和未央宮已經被他們全部掌控。也許,現在唯一的希望,隻能寄托在太子殿下和長卿他們身上了……希望在我們死之前,還能夠看到轉機。”

    大家聽到他話中的沉重之意,莫名悲傷不由自主湧上心頭。對方已經出動兵馬去剿滅長樂候府了,可以料想結局慘烈。現在不要說自己這些人的性命難保,相信長安城中隨之也會有一場浩劫,正不知道將有多少人頭落地,動蕩難息啊!

    勝者歡騰,敗者落寞,含元殿上悲喜分明。也就在這樣的氣氛中,新任丞相劉屈犛站起身來,他要向小皇帝上奏自己任職之後的第一道請示命令。那就是對政敵們開刀問斬,殺人立威!

    隻不過,他的話還沒有出口呢,就聽到含元殿外有慌亂的聲音響起。隨後有在外值守的羽林軍校尉驚慌失措的跑進來,報告了一個令人大吃一驚的消息。

    “陛下,丞相,吾丘將軍……大事不好了!不知道出了什麽變故,部署在城內各處的南、北營大軍,在一刻鍾之前已經全部退出城外去了。就連協助防守朱雀門的部分騎兵,也迅速的撤走了!”

    吾丘壽王心中一沉,他馬上就意識到情況不妙,一定是突然出現了自己不知道的意外情況。他霍然站起,厲聲喝問道。

    “可曾聽說是因為何事?”

    “回將軍,不知道啊!騎兵首領什麽都沒說,一言不發就領著人走了,好像走晚一步就會沒命似得……。”

    校尉一頭霧水的樣子。他雖然也意識到這種情形很可能非常嚴重,但確實不知道是因為什麽原因。不過好像怕受到責備,他連忙又補充了一句。

    “將軍!我已經命人急速去打探了,相信馬上就會有確切消息報回來。”

    大殿上下一片安靜。琅琊王則一副莫名其妙的樣子,他看著這幾個重要人物,不明白為什麽會發生這樣的事。不是說南、北大營所調動的人馬都是可以信任的嫡係嗎?怎麽會不打招呼就自己溜出城去了呢?

    劉屈犛大怒,他手中掌有調兵虎符,親自下令調動的人馬,竟然在他不知道的情況下就全部離開了該防守的重要地點,不管發生了什麽事,這都是不可原諒的。片刻之間,殺心大起。這一次,他一定要借此機會,殺上那麽幾個軍中將領,好好的樹立起自己的丞相權威!

    “速去打探明白,據實來報!”

    那校尉不敢怠慢,行禮之後連忙退出去。然而就在這時,有金鼓和號角之聲從未央宮外傳來,雖然距離似乎有些遙遠,但在含元殿上的人卻都聽得清清楚楚。

    本來麵色灰敗的東方朔猛然抬起頭來,心中大震。他生怕自己聽錯,以不確定的語氣急忙問旁邊的終軍道。

    “子雲,你聽到什麽了嗎?”

    “是的!長安街上有金鼓聲。這是……?”

    終軍臉上有些驚疑不定,他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麽。然而,隨即他看到了東方朔眼角開始出現的巨大喜悅。心中似乎有一絲光亮突現,他激動地問道。

    “曼倩兄!難道……事有轉機?”

    聯想到南、北營大軍出現的異動,東方朔此時已經再無懷疑。他重重的點了點,以無比肯定的語氣對終軍同時也對周圍的人說道。

    “黑鷹軍回來了,他們已經進入長安!”

    本來已經接受了自己失敗命運的這三十多位太子擁護者,聽到這句話都是又驚又喜。有人還不敢相信,又焦急的問了一句。

    “東方大人!你怎麽確定這是黑鷹軍,而不是其他的長安兵馬?”

    “很簡單!黑鷹軍的軍鼓令旗都是當初元侯親自設計專門製作的。以上好西域牤牛皮為麵,楠木為骨,纏以金絲。戰陣之上,擊鼓衝鋒,有雷霆肅殺之音!敵虜聞之而色變……我當初有幸親耳聽聞,至今難忘。”

    東方朔似乎忘記了現在身處的困境,言語中飽含了無限感慨。當年他與太子劉琚一行西出玉門關,代表大漢王朝會盟西域諸國,共擊匈奴。那些塞外風塵,西域黃沙,百戰金甲,慷慨熱血……此刻回想起來,仍然令人心緒起伏,恍若昨日。

    果然,東方朔一點兒都沒有猜錯。他們這些階下囚還沒有從巨大的驚喜中回味過來呢,那邊剛剛誌得意滿的勝利者,已經聽到了他們最不想聽的消息。

    “什麽……黑鷹軍千裏入關,兵困長安?所有的長安駐軍都已經被他們控製!?”

    再一次跑進來報告最新消息的校尉,戰戰兢兢的把自己知道的每一個字都不敢說錯。然後,被大步走過來的吾丘壽王揪住脖子,神經質的大聲喝問著,他嚇得隻剩連連點頭不已。

    “衛青好大的膽子!這是公然造反啊。陛下,請立刻下旨,明詔天下,公布其罪。哼!以為鼓動將士作亂就能逆轉形勢?真是癡心妄想……衛氏,當誅矣!”

    劉屈犛振袖而起,疾聲厲喝。話音剛落,卻聽得大殿門口有一個淡淡的聲音說道。

    “那麽謀害天子、矯旨作亂,又該當何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