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盟 約
字數:7364 加入書籤
第一章盟約
端午節剛過,天氣是一天熱過一天。早晨的陽光斜射在身上,就已經讓人覺得**辣的有些難受了。
盡管周圍竹樹環合,中午過後,校園裏的氣溫還是高得令大家不敢走出門去。但操場那邊的簡易球場上,還是有人頂著毒辣的日頭在打籃球。
打球的大男孩叫趙子通,是校學生籃球隊隊長,今年已經二十歲了。正常情況下,像他這種歲數的學生都已經在高三讀畢業班了,可趙子通還得再過一個月才參加中考。
成為學校初中部的老大哥,倒不是因為他的學習能力有問題,而是由於家庭成份很不好。就在前幾年,趙家還是村子裏無產階級的****對象,這老少一窩子不但是地主的子孫,還沾有海外關係。這讓全村的無產者都提高了警惕,對他們嚴加防範。趙家有六口人,卻隻有趙子通的父親一個勞動力在生產隊裏賺工分,經濟緊張得連全家的生活都成了問題,更別指望能供他上學讀書了。各種原因湊在一起,趙子通入學年齡就大了些。但在同年級的學生中,他成熟穩重做事幹練,讀書勤奮成績優秀,很受老師器重。
今天是周六,這座由古廟改建的校園顯得特別空曠,籃球撞擊地麵的聲音也讓人覺得分外響亮,很快就引來了另外三位球員。
最前麵的那位個子稍微矮些。一走出頂上刻有“寶蘭寺”三個大字、旁邊掛著“寶蘭中學”牌匾的大門,就開口喊道:“隊長,怎麽就你一個人?蘇陽和周猛還沒到嗎?”
“是啊!應該就到了吧,他們平時都很守時呀。我們幾個先練練手感吧。東明,接球!”趙子通一邊說著,一邊將籃球向對方拋去。
王東明接到球後便帶著向籃框奔了過去,想來個三步單手上籃,可惜難以如他所願,由於地麵坑窪不平,籃球最後一次從地上彈回來時線路略偏了些,他伸出手卻抄了個空,籃球彈到右側去了。他彎下腰來邊撿球邊說道:“幸虧公社籃球場是水泥地麵,要不然在比賽的時候,大家都像我這樣出洋相,觀眾就隻能看笑話而不是來看球賽了。”
其實就是球場地麵平整,大家打球不出洋相,可隻要有他在場,大家也會見到很多笑話。
王東明在球隊裏身材最短,長相也最有特色:眼睛雖然很大,卻貼著兩撇八字眉,總讓人覺得臉上掛著一抹滑稽的笑容。他爆發力好,跑動靈活,眼界開闊,傳球到位,確實是籃球隊裏的好後位。不過進了球隊倒不是因為他的球技好,而是因為他有張大嘴巴,這張大嘴巴給大家帶來的快樂還真是多得很呢。
公社籃球場周圍有很多雜草,滋生了許多蚊蠅,晚上賽場燈火通明,蚊子也都往這裏集中。去年打比賽的時候,很多人被叮得手舞足蹈,拍打聲此起彼伏,王東明笑著說道:“球場的燈光太亮了,把蚊子引來咬我們,要是把燈關了,蚊子就看不見我們了。”
話音剛落,球場的燈光真的滅了,隻能見到幾點螢火蟲的亮光在夜空中遊蕩,可耳朵裏聽到的卻是更為響亮的拍打聲。有人剛想開口取笑王東明,卻聽到他喊道:“慘了,今晚蚊子吃定大家了,都提著燈籠來找我們了!”一句話又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王東明是個歪才,他看過的課外書多,又喜歡牽強附會,逮著個小孩就能說上半個小時,能把“嶽母刺字”的故事,聊成“丈母娘繡花”意思,也能把“度日如年”的成語,解釋成日子好得象過年一樣。還造了個句子:以後生活好起來了,我們都將度日如年。同學們被逗得哈哈大笑,老師卻狠狠地批評他了一頓,並警告他要注意政治影響。
王東明確實是個搞笑話的能手,是大家喜歡的活寶開心果。每次比賽到關鍵的時候,他還都會站出來吼一吼,真能給隊員們提氣長精神呢!
“方明,扣一個吧!”王東明抄起籃球,朝緊隨而來的那位身形頎長的男孩拋去。
方明接過球,朝地上一頓,接起來就向著籃框撲去,可能是起跳的高度還不夠吧,讓人覺得那籃球是被生生地按進框裏去,沒有高個子扣籃的那種瀟灑飄逸範兒。
這也難怪,他雖然有三四年的球齡,可打球的機會卻比較少,長時間沒摸球手感自然不夠好。況且前幾天體檢的時候量過,他的身高還不到一米八呢。在這麽次的球架上扣籃,心裏難免有些顧忌,能把球塞進去已經不容易了。
方明是竹園大隊人。或許是毛竹村裏養出來的人吧,長得清清秀秀,身材瘦而不弱。他平時就喜歡舞槍弄棒,枕頭下總放著《GD南拳》、《少林十三抓》之類的武術書,得空就拿出來學上幾招,晚上常一個人跑到學校後麵香台頂上比劃幾下。他的耐力、爆發力都很不錯,運動起來讓人感覺到骨頭裏都長著肌肉似的,力氣總也用不完。他性格很好,待人又和氣,是全班最受寵的男生。
就在籃球落地又彈起的時候,跟在身後的那位男生上前接住,一個小勾手,籃球劃了道漂亮的弧線,輕輕地劃過了籃框。
“好球!還是劉起的手感好。這招進攻手段,對方絕對很難防守,打比賽的時候可得多發揮運用。”趙子通大聲讚道。
劉起沒有說話,隻是有些靦腆地笑著。他家住後坑自然村,那可是本地的西伯利亞,人口稀缺交通不便,山上石頭多樹木少,很多人去過一次就決不想再去第二次。山裏人自小就難得跟人交流,所以他的話一慣很少。
自從恢複高考製度後,鄉下學生也能夠憑成績考上高級院校,畢業後照樣可以分配到城裏工作。這是他離開後坑、改善生活環境的唯一機會,劉起特別珍惜這個機會,是全班讀書最用功的一個。
隊員還沒到齊,四個人就邊聊邊打。也不知過了多久,聽到後麵有個聲音道:“哈!就差我們兩個啦?”大夥兒回頭一看,有位黑大個已經騎著自行車,後架上帶著個人,不知什麽時候已經到了跟前。這兩人一黑一白,相互映襯下到是很顯眼。
黑大個叫周猛,是球隊裏的絕對主力。在學生球員中,周猛的球技最好,這跟他的家庭環境有關。周猛的父親是個複員軍人,抗美援朝時所在的部隊曾被調去赴朝作戰,可是還沒等部隊開到戰場,戰爭就勝利結束了。想當初鄉親們送自己參軍的時候,也讓自己戴過紅花遊過街,給過自己多少榮譽!所以剛到部隊時,在最開始的新兵訓練中他就很肯吃苦。也就是為了練好本領,日後在戰場上能多殺幾個敵人,用以報答祖國和鄉親們對自己的厚愛。沒想到自己忙乎了那麽久,臨了連美國鬼子的影兒還沒見到,就又跟著部隊撤回來了,這成了他畢生無法彌補的憾事。
周爸退役後就到本地大隊部工作,並且很快就被升為民兵連長,去年又被提為本村生產大隊的大隊長。
周大隊長生得人高馬大,在部隊服役時就打過籃球。現在公社修建了球場,他沿襲著部隊裏養成的愛好和習慣,得空就帶著兒子到場上打球鍛煉。周猛繼承父親的遺傳,皮膚黝黑,腿粗胳膊長,被譽為“黑寶塔”,是當地的第一“高人”,再加上經常跟著父親,練得了一手好球技,讓他往往成為中學球隊致勝的法寶。
皮膚白皙的小夥子叫蘇陽,不是正宗本地人。他是在小學畢業後,因為父母工作的原因隨著在這兒讀書的。蘇陽長得文質彬彬,知道的東西很多,侃起大山來就好像沒有他不懂的,走在路上的時候,女生的回頭率特別高。在幾個球友中,他的點子特別多,是球隊的智囊。
這六個小夥子都是校籃球隊員,這幾年有機會都在一起練球,參加公社舉辦的一年一度的籃球比賽。
他們所在的公社叫霞陽,地方雖然不大,在很多方麵都相當有特色。
這裏四麵環山,正西麵有個兩山錯位相疊形成的缺口,晨昏之時常常呈現出日出日落,霞光燦爛的美景,於是大家給它取了這個襯景的名字。霞陽人很聰明,農產品也很多,正所謂的人傑地靈,隻可惜是個傳說中老鼠鑽牛角的地方!
說來還真讓人覺得意外,這麽一個相當有名氣的鎮子,居然會隱蔽得那麽好!如果沒留心還真難發現,國道旁竟然還岔出這麽一條簡易公路!這條路曲折地向前蜿蜒了十幾公裏,到了盡頭處就是霞陽。從霞陽的最中心不管朝著哪個方向往深處走,過了山還是山,攀過羊腸小路越過界山,便是鄰近的縣市了。這樣一個閉塞的地方,在戰爭時期躲避兵災倒是比較理想,但絕不可能成為兵家的必爭之地;在太平時期更不可能是生意人賺錢的好地方了。難怪有些被招引來這兒考察投資的商人,還沒到地兒就止步了!
不過,霞陽卻確實有著相當長的輝煌史!這得歸功於當地人的精明。而霞陽人的精明卻是被周圍的環境逼出來的!
霞陽自古就人多地少,所以人們很早就開始注重精耕細作。加上這裏土質肥美,培育出來的白蓮、仙草、澤瀉、竹筍、茶葉等土特產,很早就以品質優良聞名於全國各地的市場。也由於人多地少,難做生活,頭腦活絡些的人便幹起了編草鞋、秧菜苗等副業。這些東西雖然是農家必需品,在本鎮的銷量卻很有限,於是有些人便拉邦結夥,收購了大家的貨物,挑著擔子到附近鄉鎮趕墟。
那時的交通很不方便,走的都是山路。為了節省開支,也為了明天還能到鄰近鄉鎮趕另外一個集,他們每天就要走一個來回,還必須要趕早搶占好鋪點。大家往往是半夜起傍晚回,兩頭見星星。挑去的貸物在集市上賣完後,回程中還捎帶些本地稀缺的東西,讓家裏人坐地xiāo shòu。這樣做生意,兩頭都得利,雖然辛苦些,但比起幹農活來,收入又好看多了。
成年累月地幹下來,有些人就積累了些本錢,開始經營本地特產。販買的程序大致都差不多,把本地的特產長途遠銷出去,再從外地販回些布匹、油鹽、針線等物寄存在附近各鄉鎮xiāo shòu。這些貨品銷量大、利潤厚,生意結束後他們往往得雇人挑著銀元回來,於是有人逐漸就發了家。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致富的榜樣則有更大的號召力。很多人都主動地沿著成功者的腳步緊緊地跟了上來。於是,很多人都走出了霞陽,把生意做到各地去。當年的南山地區就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山連山,水連水,處處都有霞陽鬼。就這樣,靠著做小生意起家,最後發家的人還真不少。所以,在霞陽的富戶中,商人財主一直都多於地主。
做生意的人多了,霞陽人精明的名氣也就大了,外鄉人往往用“霞陽販子鬼”幾個字來稱呼他們。當然,這個稱稱呼裏多少含著敬佩之意。富戶一多,霞陽也越來越繁榮起來,搏得了個“小香港”的美譽。
隻是這些輝煌都已經成為了曆史。自從成立公社後,“割資本主義尾巴”、“打擊投機倒把”等政策一出台,霞陽人便像是叫花子死了蛇一樣沒得弄了,跟其它公社相比,收入小得可憐,很是沉寂了一段時間。到恢複高考那年,公社要辦所中學的都相當為難了。
幸好在距離本鎮三裏遠的香台峰上有座寶蘭寺。村民們在“破四舊”時手下留了情,隻毀了廟裏的佛像,殿堂房舍都還完整,加上寺廟周邊擁著樹林竹林,環境清幽,倒確是個修建學校的好場所。公社領導便組織社員們,將廟後的客房略作修葺,成了學生宿舍,在廟門左側蓋一座平房讓老師居住,在右側建一座二層的教學樓;廟門口的空坪上安放一對籃球架,便算是大操場了。連到處是佛龕、頂壁上畫滿佛教故事的大殿也成了大禮堂。一所由六個年級十個班組成的完全中學,便這樣草草地建成了!
近幾年公社為了慶祝黨的生日,每到七月一日都要舉行一次球賽。隻是社員們都拿慣了鋤頭,可從來都沒有摸過籃球,更不用說上場打比賽了,所以公社隻能讓各單位組建球隊。
中學裏年輕老師很少,還湊不成一隊,公社就答應讓部分學生也加入到校籃球隊裏來,這六位學生可都是校籃球隊的成員,他們中除趙子通外,還都是高三畢業班的學生。
趙子通已經是這所中學的第五屆初中生了,再過個把月,參加過升學kǎo shì後,就要初中畢業了。在學校和周猛家長的要求下,公社決定把球賽推遲到七月十號進行。校隊教練交代大家,在這段時間得抽空多練球培養手感,以免在打球的時候出醜太難堪。大夥兒便約好了,趁今天好好地打一場籃球,放鬆一下繃緊的神經、舒緩一下緊張的情緒。於公於私,大夥兒都沒有理由不賣力,這場球打得真是酣暢淋漓,直打到太陽下山月亮升起,才停下來在球場邊擦汗休息。
又是大嘴巴王東明第一個出聲,他嘟囔著說:“真爽!可惜這種爽日子就要過到頭了!”
“是啊,等到籃球賽結束,高考結果出來了,我們就要各奔東西,大家的緣份也就到頭了。真有些舍不得呀!”看上去五大三粗的周猛,居然也幽幽地說道。
在人生的七苦中,離別總是讓人傷情!提起這個話題,大夥兒都低著頭不說話。過了好久,蘇陽突然有些興奮起來,提高聲音說:“我倒是有個法子可以延續我們的友情,就不知道大夥兒同不同意!”
“說呀!有什麽辦法?”周猛總是最著急的一個,搶著問道。
蘇陽看了他一眼,接著道:“說心裏話,我是一個外地人,因為隨父母親來到這裏,才有緣跟大家相處了這麽長的時間,更難得的是跟大夥兒性氣相投,我真的很珍惜這種緣份!現在猛然間想到要跟大家分手了,心裏難過得很!我想,大家是不是也效仿古人,結成異姓兄弟,畢業後常常在一起走動,有機會就相互提攜幫助。這樣既不會淡化我們的友情,對大家將來的發展也有益處。大夥兒覺得怎麽樣?”
“太好了!我同意!”自然是大嘴巴叫得最快最響。
“我同意!”“我同意!”“我也同意!”
瞬時間大夥兒都興奮起來,一致表示讚同。青春少年在一起,這種機緣是他們最喜歡且珍惜的。
“要不要像劉關張桃園結義,舉行一個儀式?”劉起難得興奮地問道。
“相交貴在知心。咱們是八十代的青年,我覺得儀式是次要的,也麻煩得很!不如——大家一起到香台頂上對月盟誓吧。大夥兒覺得怎麽樣?”蘇陽又一次貢獻了自己的主意。
於是六個年輕人一起登上香台山峰頂,對著明月並排而跪,撮土為香,結盟宣誓道:蘇陽、周猛、方明、劉起、趙子通、王東明對月盟誓:六人自今日起結為異姓兄弟,惟願他日相扶相依,患難與共,永續友情。如有違誓,天地厭之!”
接著便是安排座次,六人全部生於同一年,出生順序是趙老大、周老二、劉老三、蘇老四、方老五、王老幺。
大家商量好了,這是兄弟之間的私事,不足為外人道,暫時對外保密。但是從此以後,大家的心貼得更近了,感情更加深厚了,連打籃球時的配合都默契了許多。
可人生總有很多無奈,縱然他們有所行動,這樣的美好時光又能延續多久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