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章 烽火

字數:3573   加入書籤

A+A-




    蘇櫻一個人回了房,推了門進去,開了燈。 w w w  v w   屋子裏和幾個月前一樣幹淨,蘇櫻一點點撫摸著桌椅。每一次她要出門,回來的時候屋子從來都是幹淨的,不會有灰塵。

    母親會一直讓人替她打掃著,保持整潔。這許是是父母情意了吧。

    蘇櫻想起秦玉的那封信,十二月旬,那也沒有幾天了。仔細想想,她決定不跟著一起了,不說其他,她剛回來,還是要在家裏好好呆著的。

    秦玉歪在床哄了孩子睡覺,看著這小小的一團,心便覺得無限歡喜,這小小的孩子是和她血脈相溶的,留存於世的證明。

    蘇玉福進了屋子,看見便是如此一副溫馨的畫麵。忍不住笑了笑,走過去坐到秦玉旁邊問道孩子睡了嗎。

    秦玉小心給娃娃蓋了被子,笑道已經睡過了。你今天到郡城去,我哥高興嗎。

    蘇玉福摸了摸她的頭道王爺很開心,隻是最近很忙,怕是沒法過來看你了。

    秦玉低了頭道我明白了。

    當然明白,她的名義的父親即將不醒人事。哥哥自然會是很忙的,那麽多年的等待在最重要的時候,來決定日後究竟會是怎麽樣的時光,她不會多說半分來讓哥哥分心的。

    對了,之前問我哥哥什麽時候,我給她看了,不會有事吧。

    蘇玉福道不會的,小妹知道她該做什麽的。

    有些事情不必強求。

    蘇櫻回家的時間恰是正好,秦玉剛生完孩子,還未沒有來及辦洗三禮。第三天的時候,天氣晴朗,空氣暖洋洋的。隻不過為了怕防止凍著孩子。洗三禮放在了屋子裏舉行,請了相熟的人來做客,祝願孩子平平安安。蘇三郎給他第一個孫子起了一個大名,蘇驥。寓意孩子平平安,有個錦繡前程。

    一家人熱鬧祥和,隔絕了外界的那些不安和,仿若一片小小的桃花源,拒絕那些悲傷。蘇櫻想了想,還是重新給杜衡寫了一封信,讓他自已一切小心,並且告訴他,自已不會去了,安安靜靜的呆在蘇府裏。

    方正,她也改變不了結果。能做已經要做了。

    杜衡收到信的時候長出了一口氣,怕蘇櫻想要跟著。現在京城還不知道是什麽情況,但總歸不大安全。

    十二月旬的時候,六王爺的車隊出發京。與此同時,各地分封的王爺都往京城趕去,唯獨四王爺的車程有些慢了。

    沒料到走到半路,皇帝駕崩的消息傳來,一時間全國縞素,各地王爺進京速度愈發加快,四王爺卻在距離京城不遠處停了下來。

    蘇櫻他們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也是十幾日之後,畢竟驛站傳輸的速度還是要耗費時間的。算算時間,六王爺他們應該已經到達京城了。

    徐元易背著手仰望著院高高的櫻樹,落完樹葉的樹木隻剩下了些枝幹,當年高大挺拔的身軀如今已經有些彎曲,卻盡量挺直了身軀,望著皇城的方向。

    他聽到皇帝駕崩的消息說不清是一種什麽樣的感覺,年輕時他們也曾在一起高談闊論,暢談理解。年輕的帝王胸懷間滿是理想。

    可若發衰老越會心胸便越發狹小,都不能容忍一塊崛起微末的人。如今老了,駕崩了,卻連個真心哭泣的人都沒有。

    不能說帝王做的淒涼,可單論父親便做的不夠稱職。

    蘇櫻拿了披風出來,走到徐元易背後叫了一聲師父,把披風披吧。雖然天氣還好,還是有點冷的。

    她聽到消息到徐元易這裏來了,雖然不知道當年徐元易之間有過什麽過往。但總歸還是有些情分,多年的朋友去世了,心情總會有些不好也是正常的。

    反正,徐元易的背影看起來有些寂寥。

    徐元易沒有回頭,擺了擺手道不必了,老頭子還沒有老的這種地步。撐的住,丫頭,你去過皇宮,覺得皇帝怎麽樣。

    蘇櫻避重輕道年輕的時候一定很好看。她知道徐元易問的是什麽,可是總歸隻是見過一麵,又如何來下結論。

    徐元易倒是沒理會,自顧自的道是啊,年輕的時候也算是個俊雅的公子了。又何況是帝皇之家的人,總得些風流。可惜的是,都老了,都過去了。

    師父,很傷心吧。

    徐元易搖了搖頭道總歸是他自已走到這一步。人這一輩子,這終究是個正常之事。對了丫頭最近讓家裏人不要總出門,這個年怕是過不好了。

    蘇櫻道我知道了,師父。

    這個年關的確不好過,皇帝去世,各地都有些悲沉。雖說百姓並不介意由誰來做皇帝,可是總不好表現的太過歡喜,讓人抓了把柄。

    剛剛過玩年不過幾日,又出了大事。太子以國家不可一日無主為由,於皇帝靈前登基。屁股尚未坐穩,迫不及待的將江家人下了大獄,可是又沒有明確的罪名。

    蘇櫻有點想笑,這位太子殿下也太過急切了。皇帝還未送入陵墓,迫不及待的自立為皇。其實他可以等待些,算皇帝什麽也沒留下,他是太子,也占了名份。

    如此緊急,反倒是失了臣心。當然,太子之位一座十幾年,想早登皇位,以免夜場夢多也可以想象。

    可偏生世事不如意,太子宣布登基的第二天,四王爺反了。當然他打著的旗號自然是說太子才是謀逆之心的反賊。

    居心叵測,用心不良。一粧樁,一件一件的列出太子曾經做過的那些事,宣告民間。有著江寧在一旁,這些事情自然屬實。畢竟他曾在太子身邊呆了挺長的時間。自然能知道他幹的那些不為人知的事情。

    甚至四王爺也放出了太子毒害弟妹的事,時間地點符合。當然最重要的是不忘了把皇帝的死也扣給了太子,切實灼灼的說明太子為何要急著登基,不顧禮儀,不是因為心虛,所以才想把事情坐實。一時間天下嘩然,百姓不能分清事實,可對帝王家的八卦總是感些興趣。

    四王爺發布之後,便開始領兵進攻京城,當然最開始為了掩人耳目,四王爺並沒有埋伏太多的軍士。

    但是此時一動,他之前準備好的士兵,從玉蘭郡開始,毫無掩飾的,一路向京城而去。烽火燒起,燃盡了全國。

    vwhtlbook3838372dexh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