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生香透玉,最美是師師
字數:3091 加入書籤
趙桓這個人其實嚴青不怎麽喜歡,相對於他來說,他更喜歡趙楷,宋徽宗趙佶的這兩個兒子其實趙佶本人也是比較喜歡趙楷,不論才學不論其他,都跟他似一個模子印出來一般,隻不過帝王之家不是你喜歡誰誰就能接你的班,長幼為序,宋徽宗三十多個兒子,沒個成器的,要不然北宋也不會經曆靖康之變,最後落得滅亡下場。
嚴青有一點很明白,這北宋有三支軍隊,西北軍常年跟西夏打仗,屬於精銳部隊。河北軍一直嚴守大名府,常年不打仗,早就戰鬥力低下,京師上三軍,被童貫帶著也就是剿剿匪,而且人數也不多,這大宋很多東西都是吹牛的,比如林衝,號稱八十萬禁軍教頭,就是唬人的,有八萬就不錯了,真要那麽多人,金兵那麽容易打下汴梁,不過這一切也是大宋作的,整個就是指揮不當造成的,要不然金兵真不一定能打贏。
聊了一會兒,嚴青就回去了,晚上還要跟殿前司的弟兄們喝酒,嚴青考慮的比較多,這次護送公主不是個好活,他感覺這裏麵肯定有事,再加上他懂得曆史,估計這一次金宋聯盟抗遼是不會變了,一旦真打起來,身在大遼的桓王和自己那不都成了人家的砧板肉,任人宰割。
看來宋徽宗趙佶也是挺狠的,這是抱定犧牲兒女來實現自己的夢了,可他哪知道驅除了老虎來了狼,這金兵比大遼有過之無不及。
嚴青回到學府,這幾天新的校服已經都穿上了,看著充滿朝氣的一張張麵孔,嚴青也是很欣慰,自己能為他們做的不多,隻是希望他們能夠比原來幸福很多,在這個年代能吃飽飯都是一種奢侈,其實嚴青也是很感謝蔡京,自己是幫了他,但是他卻幫助了很多人。
“嚴兄弟。”
聽到有人叫自己,嚴青一看,原來是林娘子,當下道,“原來是嫂嫂,最近還適應麽?“
林娘子不施什麽脂粉,穿著很樸素,近些日子也是很認真的交一些女活,隻有忙碌起來她才能不去想那些煩心事。
林娘子作揖道,“挺好的,多謝嚴兄弟相助!”
嚴青關心道,“嫂嫂,最近高衙內沒有來騷擾你吧?”
林娘子搖搖頭,嚴青反而有些疑惑,這高衙內如果對林娘子沒那麽深的執念,高俅為何要整林衝呢?
“那就好,我跟林大哥雖然交情沒那麽深,但是我非常佩服林大哥的為人,嫂嫂不必客氣,有用的著嚴青的盡管來找我,林大哥用不了多久就會來接你的。”
林夫人點點頭,“那我去忙了,下午還有節課。”
嚴青望著他的背影,心中存了疑慮,林衝到底是哪裏得罪了高俅呢?如果不是因為他娘子的話,那麽也就不關高衙內的事,單純的隻是高俅和林衝的事。
太尉府。
高俅坐在太師椅上,陸謙恭恭敬敬的站在旁邊,高俅道,“林衝的事處理的怎麽樣了?”
陸謙道,“此事屬下已經跟著,太尉放心,絕不會讓他活著!”
高俅點點頭,“那就好,這些禁軍的人平常看到老夫也是高傲的很,老夫雖然管不到禁軍,但是想辦個誰,還不容易,處理好這事,我推薦你去禁軍做禁軍教頭,好好管教管教他們,在宮中別拿著鼻孔看人。”
陸謙欣喜的點點頭,“太尉放心,屬下立即去督辦!”
醉星樓。
醉星樓是汴梁的一處紅樓,很是別致,但這裏一般很少有人出入,因為住在這裏的是汴梁第一才女李師師。
李師師本是汴梁染局匠王寅的獨生女,出生時母親就去世了,王寅沒有再娶,而是把女兒視作掌上明珠,親自撫養她長大。汴梁的風俗是父母會為愛子、愛女舍身佛寺,王寅也帶著女兒到寶光寺合身。正當她在寺中突然啼哭時,一位老和尚撫摸她的頭頂,她便止住哭聲。王寅很高興,認為寶貝女兒真是佛門弟子,於是給她起名為師師(當時人們把佛門弟子俗稱為“師”)。
幸福的孩童時代從師師四歲之後成了永遠的追憶——王寅因罪死在獄中,無家可歸的師師被娼門的李媽媽收養,王師師自此成了李師師,淪落風塵。
後來遇到了宋徽宗,成為了他的女人,被養在深閣。
李師師天生麗質,深得趙佶喜愛,此時,李師師正在撫琴,徐婆惜正在唱曲,李師師偏愛秦觀還有周邦彥的詞,隻不過這周邦彥做了一首詞曲惹怒了宋徽宗被貶,李師師非常愛慕有才華之人,曲罷,李師師笑道,“這首佳人歌確實不錯,一直聽妹子說起嚴青此人,姐姐卻是沒有機會見到,而且最讓我喜歡的是你吹的那首碧海潮生曲,能做出此曲之人必是一灑脫之人。”
徐婆惜笑道,“姐姐要是看到此人,恐怕也會像我一樣情不自禁。”
李師師歎了口氣,“像你我等人,哪裏還有什麽情不自禁,主人讓你接近嚴青,卻是辦的怎麽樣了?”
徐婆惜臉上情緒不安,“姐姐,你說主人不會要殺了嚴公子吧?”
“嬌然,你要知道自己的身份,你不會真的對他產生感情了吧?”
“姐姐,我也不知道,我隻知道,看不到他會想,看到他我就會做夢都笑。”
李師師站起來拉上屏風,在徐婆惜身邊坐下,“你我姐妹都是不被上天眷顧的人,切記用情至深,千萬不要愛上任何人,不然的話,要麽他會為了你放棄一切跟你遠離塵世,要麽你會死的很慘,主人的手段你又不是不知道,別怪姐姐沒有提醒你。”
徐婆惜點點頭,眼裏盡是落寞,“主人讓我接近嚴公子,是讓我了解他的來曆,可這麽久了,我也沒探出什麽,姐姐,你跟主人關係近,你跟他說說,嚴公子不會對他有威脅的,鄆城之事隻不過誤打誤撞,不是他有心為之,他不會對主人的大業產生影響,讓主人放過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