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血戰燕都(二)
字數:3494 加入書籤
九尾龜陶忠旺搬開院子裏的一口井上的石頭,露出井口,井口懸著一條繩索,九尾龜陶忠旺率先跳進去,手抓住繩索,道,“各位都跟緊了!”
“王爺快下!”趙桓早就嚇怕了,此時有活路哪還墨跡,急忙小心翼翼抓住繩索跟著慢慢往下滑。
“公主!”
趙福金看了嚴青一眼,見嚴青板著臉,知道不是任性的時候,急忙跟著下去,小翠跟在後麵。
“七七,快走!”
阮小七一甩手,一把把張帥和王陽他們推了過去,“別墨跡了,兄弟們一個個下!”
王陽和張帥互相看了一眼,讓殿前司的幾個兄弟先後下去,王陽跟在後麵,嚴青解開身上的繩索,把徐嬌然的屍身綁在井口繩索上,讓張帥帶出去,轉眼遼兵的殺聲已經聽的很清楚了,牛犇逐漸地方不住了,連連後退,身前中了兩箭,都被他扯斷了,他帶的人一個個都倒下。
“牛統領,你快走!”
牛犇一咬牙,“我們一起來,一起走!”
“放箭,放箭,看他能抵擋多久!”遼兵一將領叫道。
牛犇身邊不斷有人中箭倒下,牛犇的刀舞的逐漸抵擋不住,肩上腿上各中了一箭,牛犇大吼一聲,“兄弟們,老大已經安全了,讓我們築起一道人牆,死,也不讓他們踏過,為老大爭取最後的時間!”
“我們都不怕死!”
“狼煙起江山北望……
牛犇大吼一聲,緊跟著其他十幾個兄弟一起吼道,“龍起卷馬長嘶劍氣如霜,心似黃河水茫茫,二十年縱橫間誰能相抗。恨欲狂長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鄉。
何惜百死報家國,忍歎惜更無語血淚滿眶。”
牛犇的眼睛都紅了,嗓子都吼啞了,眼淚從他這個七尺男兒眼角流了下來,殿前司的兄弟們歌聲響徹燕京上空,遼兵都有些動容。
眾兄弟堵起一道人牆,胳膊挽著胳膊,大叫著,嘶吼著,“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黃塵飛揚。我願守土複開疆,堂堂中國要讓四方來賀!……
遼兵互相望著,不知所措,兵器都放了下來,帶頭的將領一看不好,大叫道,“別讓他們唱了,放箭!一個不留!”
就在此時,一道箭芒破空而來,一下子射穿了那名將領的喉嚨,箭矢的餘勁將他砰的一聲掀翻,嚴青三箭連發,嗖嗖嗖,不斷有遼兵倒下。
牛犇大叫一聲,“兄弟們,殺!”紅著眼衝進遼兵堆裏,左衝右撞,刀起刀落,殿前司的兄弟們本來以為必死無疑,此時劫後餘生拚了命的衝進遼兵裏殺起來,剛才遼兵都被嚇破了膽子,此時被這群不要命的家夥一衝一撞,陣型立即散了,嚴青不斷的收割著屍體,阮小七飛速的跑上去,淩空躍起,兩把bǐ shǒu一下子查到一名遼兵的肩膀上,身子一旋,那名遼兵喉嚨被割斷一命嗚呼。
這一夥遼兵足有上千人,竟然被他們十幾個人殺退了,主要巷子太窄,他們跑也跑不動,有的轉身被自己人踩倒。再加上牛犇幾人神勇猶如戰神,這一波遼兵連連後退,地上躺了一片屍體。
“牛統領,帶人撤!”
阮小七短刀一揚,宰殺掉兩人,幾人迅速後退,還有想追的,嚴青點射,一箭一個,遼兵紛紛駐足,不敢上前。
“快走!”
“放箭!別讓他們跑了!”
一隊弓箭手上前,嚴青手速極快,撈起一具遼兵屍體擋住,眾人有樣學樣,嗖嗖的幾聲,身前的屍體不斷中箭。
幾人邊擋邊退,轉身進入那戶院裏,關上大門,嚴青叫道,“七七,帶他們從通道快走!”
阮小七知道到了關鍵的時候了,當下來到井口,“牛大哥,你傷的不輕,趕快走!”
牛犇也不多墨跡,咬牙折斷身上的箭羽,抓住繩索跳了下去,後麵幾個人陸續的都下去了,就剩下嚴青和阮小七兩個人了。
此時遼兵已經到了門口,不斷的裝門,嚴青叫道,“七七,快走!”
阮小七看了他一眼,轉身跳下井去,抓住繩索劃了下去,嚴青往後就退,轟的一聲,門被撞開了,嚴青拉箭就射,前麵的幾個遼兵當場倒下,後麵絆倒了好幾個。
嚴青一個箭步,跳到井邊,翻身跳了下去,後麵的遼兵紛紛追了過來,搭箭就要往裏射,就見一道箭矢破井而出,一箭將一名遼兵的腦袋射穿,其餘遼兵嚇的就往後退,人人都不敢靠前,過了片刻,幾個膽大的遼兵互相看看,慢慢接近井口,沒了動靜。
耶律延禧氣的大發雷霆,摔了一地的東西,下麵的人乖乖的低著頭大氣不敢出,丟不丟人啊,在自己地盤上滿盤皆輸啊,讓百來號人從眼皮底下跑出去了,說出去都打臉啊。
一人道,“當時他們冒充金兵到處放火,臣等都以為金兵來了,所以才讓他們有了可乘之機。”
耶律延禧更加火大,“金兵,金兵,你們都被金兵嚇怕了麽?我問你,他們是怎麽混進城裏的?燕都的守衛都幹什麽吃的?那地道怎麽回事?什麽時候挖的?難道讓人家在眼皮底下挖到宮裏你們也察覺不到麽?”
很多人心想,“你不怕金兵,屬你跑得快,還好意思說我們。”
“那地道通往哪裏了?”
底下大臣沒一個說話的,耶律延禧叫道,“朕讓你們說話,說話!都屬啞巴的!”
“啟稟陛下,那個地道通往三裏外的一處山坳,臣已經派人去追了!”
耶律延禧叫道,“一定要把人給追回來,朕要將他們碎屍萬段!”
李處溫道,“皇上,如今宋遼聯姻失敗,依臣看,還是多想想怎麽迎接宋朝和金國的聯盟吧。”
耶律延禧一頭冷汗,一屁股坐在龍椅上,底下群臣也是紛紛義和。
不得不說,耶律延禧不是一個有膽色有抱負的皇帝,他在位期間,遼朝政治**、人心渙散、內外矛盾激化,麵對危機,耶律延禧不思進取,無所作為,反而一味遊畋享樂,遼朝的政局更陷入了內外交困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