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海上計劃

字數:3006   加入書籤

A+A-




    阮小七聽著李俊唱的漁歌,不由興致上來了,雖然李俊唱的跟他們有些出入,每個地方有每個地方的調子,但是那種意境是一樣的,不由也唱起來,她的聲音五音不全,可是唱起來聽著卻讓人熱血沸騰,“老娘生在石碣村,不怕朝廷不怕官。水泊撒下羅天網,烏龜王八罩裏邊。”

    嚴青也跟著唱道,“爺爺我生在石碣村,不求功名不求錢呐。殺盡貪官除惡霸啊,還世上一片晴天!”

    李俊笑道,“還是七七姑娘跟我對脾氣,嚴青兄弟這世上貪官惡霸多如牛毛,哪能殺得盡。”

    嚴青道,“所以我才四方招攬群雄,以我之力就是十個嚴青也做不得,可是聚天下好漢,我嚴青勢敢摘星辰。”

    李俊略一沉默,“嚴青兄弟,可是要做第二個方臘?”

    嚴青笑道,“李俊兄弟為何這般說我,方臘所做的事情隻顧自己利益,不顧百姓死活,而我嚴青要做的是救百姓出水火之中,豈能一概而論!”

    李俊道,“談何容易,我知道嚴青兄弟做了很多事情,在我們這些老百姓心中地位很高,可是朝廷之上昏君貪官殺之不盡,你拿什麽救?除非你顛覆了這大宋王朝,自封為君,那我李俊願鞍前馬後,做第一個先鋒官!”

    李俊的話讓嚴青一愣,他從沒想過自己當皇上,可如今以他的名望,如果揭竿而起,會不會真的天下助之,估計宋徽宗趙佶也忌憚這一點,才罷了自己禁軍之職。

    李俊見嚴青不說話,臉上表情也是很複雜,花雲裳笑道,“李大哥可能誤會了嚴大哥的用意,人生在世總有一些事情要做,可做而不做,其實站在嚴大哥的角度,他如今名聲在外,大可以不做,隻不過嚴大哥心懷天下,他親自救濟難民,創立太師學府,收留這些無家可歸的人有事可做,有飯可吃,有衣可穿,救百姓於水火,並不是你推翻了朝廷就可以的,雲裳認為真正的救人是讓他們用自己的雙手為自己的明天而努力,自力更生,自食其力,而不用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有尊嚴的活著才是活著!”

    李俊一愣,默默念著花雲裳的話,有尊嚴的活著……才是活著。

    嚴青笑道,“知我心者雲裳也。這就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李俊兄弟也懂這個道理,真正的朗朗乾坤,太平盛世是人人有書讀,人人有飯吃,人人有工作,安居樂業,再也沒有戰爭,人間哪裏都是淨土。”

    李俊道,“嚴大哥,恕李俊無禮,隻是嚴大哥這番言語太過虛無,朝廷上貪官汙吏無數,殺之不盡,怎麽能換來太平盛世!”

    “任何事情都是一把雙刃劍,貪官汙吏是多,可要是他們用tān wū的錢取之於民還之於民,又有何不可,蔡京,高居太師之位,這些年可也真為百姓做了很多實事,我要的是利用他的權勢和地位以及財力,他要的是名望,所以受惠的是百姓,這就是我要做的。”

    李俊沉默起來,過了一會兒道,“嚴大哥,我李俊就是莽漢一個,別的沒什麽本事,就這一身力氣賣給你了!”

    嚴青大喜,看來招攬李俊成功了,當下道,“兄弟,將來你會為你的選擇後悔的。”

    李俊哈哈大笑道,“就算後悔我也認了,大哥!”

    李俊在船上拱手道一聲大哥,嚴青兩眼都有些濕潤,“李俊兄弟,將來你會後悔,因為你會跟著我東奔西跑,跟著我顛沛流離,甚至遠離故土,雲遊海外,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尋找一片淨土。”

    這是嚴青第一次這麽掏心窩的說話,從來也都沒跟人說過這些,甚至是阮小七花榮,他不想把他的壓力施加給弟兄們,在這亂世之中尋找一條出路是多麽的難,直到他看到李俊,他才有了想法,這也是他極力要拉攏李俊的原因,在曆史上李俊可以說是眾多好漢中混的最好的一位,在打完方臘之後,他急流勇退,後來退居海外,成為了暹羅國之主,真正的成了一國之尊,這或許也是嚴青的出路。

    李俊道,“不瞞哥哥,我時常也在想,依我們幾個兄弟的本事屈居在揭陽嶺實在有些憋屈,我曾經關注過時事,如今國內雖然祥和,但是隱患很多,大遼雖亡,卻來了一個比大遼還要猛的金國,大宋對大遼就是如此忌憚,更不用說對金國了,旁邊還有個虎視眈眈的西夏,我李俊就是個混人,可是也在考慮出路,怎麽掙錢怎麽讓弟兄們吃飽穿暖,所以我與老大想的不謀而合,海外絕對有我們的機會,而且遠離戰亂,料想我混江龍的名號就是為了回歸大海,所以我一聽老大如此一說,心中頓時有了注意,不過要出海,我們一定要有船隻,而且是大的船隻,我早些年認得一人,他是造船的高手,大小船隻都不在話下,隻是前些年因為押送花石綱,被那當官的嘲諷,他一氣之下殺了當官的流落江湖,若能得此人相助,海上之路肯定能夠打開。”

    嚴青驚喜道,“兄弟可知此人在哪裏?”

    李俊道,“聽說好像在飲馬川一帶落草,好多年沒聯係了具體的也不是很熟悉。”

    嚴青恍然,“此人是不是姓孟名康,外號玉幡竿?”

    李俊道,“正是此人!哥哥也聽說過此人?”

    嚴青道,“飲馬川也有三個好漢,那為首的人叫火眼唆倪鄧飛,還有一人叫鐵麵孔目裴宣,加上玉幡竿孟康,知道他人在哪裏就好辦多了,此事雖不急,但是早一些做好準備也好,李俊兄弟既然與此人認識,此事就交給你了,此間事了,我就要去西北,等我回來好好跟你們喝幾杯。”

    “老大放心,此事應該不成問題。”

    嚴青心裏頓時多日來的霧霾消散,本來他就愁靖康恥之前的後路,自己雖然在京師混的風生水起,但是宋徽宗趙佶天生猜忌,自己說不準哪天就會失去優勢,甚至投入大獄,隻要海上之路打開,那麽自己完全沒有後顧之憂,近可攻,退可守,就算到了有一天自己已經沒有任何優勢,但是海外自己一樣可以活的瀟灑自在,現在唯獨擔心的就是時間不夠,恨不得一分鍾掰成兩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