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還是這個比較牛

字數:3193   加入書籤

A+A-


    陰靈禦魂法的修行可以說隻是一個小小的插曲,玉卿子曾說過現在魂師比武者還要少,田道清不過是一時興趣做個嚐試罷了,他從一開始都沒有想過自己可以真正成為魂師。一波三折的修行過程讓田道清感觸頗深,他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神魂之類的說法一點都不虛妄。

    既然好不容易溫養的遊魂自爆了,田道清也沒打算再來一次,畢竟這條路實在是太過邪門,沒有名師指點完全靠自己摸索風險太高。於是他一邊由著各個穴位輪流吸納靈氣,一邊繼續研究那本《寒山行氣術》,這本書比其他三本加起來篇幅還要多。

    相比起來這才是更像一本有關修行的典籍,在功法的正文之中詳盡地描述了全周每一個穴位的修行方法,以及因不同體質特點需要進行調整的辦法,甚至很多穴位修行的方法中還明確描述了如何檢測修行效率和成果的手段。

    以前限於對虛文的能力比較差,田道清被術法修行最開始晦澀難懂的基礎理論搞得很痛苦一直沒有信心看下去。沒想到後麵的內容反而十分容易理解也很務實,虛無籠統的辭藻非常少,幾乎全部都是實際修行的辦法,有的甚至細致到時辰、心情、天氣等因素對於不同穴位的影響是什麽。

    功法正文的這一部分幾乎占到了全書的一半還多;第二部分同樣是修行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式就少了很多,隻有幾十頁而已;第三部分則令田道清大開眼界,也讓他無限憧憬著修仙世界,這裏記載著至少有上百種不同用途的法術,既可以讓人飛天遁地隱匿身形也可以操控風雷水火飛沙走石,此外還提到一些符器和法器的製作。

    以前兩任族長的對壘隻是讓人感覺他們實力強悍難以相像,而國師的手段也稱得上是絢爛,但相比之下如果能把書中的各種法術全部施展出來,那才是真得是神仙下凡;第四部分同樣是如何突破入道境的說明,寥寥十幾頁的內容卻描述的相當詳細,不但有如何突破的說明,而且還有該事先準備的物品、環境、心情以及突破後如何穩定境界,差不多是事無具細,基本上可以是零基礎入門。

    看完這一部書,田道清對於《陰靈禦魂法》和《冰武化經訣》的作者腹誹不已,心想難怪玉卿子說現在外麵以術法修行為主。如果不是以虛文寫成,擱給誰都會毫不猶豫地選擇術法,有如此詳盡的功法修行過程自然要順利很多。雖然按幾個穴位的方法嚐試過多次都沒有半點靈氣進**位,但看著那些讓人神往的法術實在是禁不住yòu huò,田道清極有耐心一個接一個地試著每一個穴位。

    書中說得很清楚,每個人不同穴位對於靈氣的接納的上限差別很大而且完全是天生的,還沒有什麽太好的辦法可以進行改變。但總得來說往往大穴位要求相對更濃密的靈氣且操控手法也難上不少,反而是**位更容易吸引靈氣進入,因此田道清首先選擇已經打通的**位進行嚐試,這些穴位的控製能力要相對強一些但始終是一無所獲。連續失敗數十次後田道清不得不相信玉卿子關於這裏靈氣太少的說法,決定放棄之前他仔細看了一下最為複雜的膻中穴修行方法,抱著體驗的態度想看看到底比其他穴位能複雜多少。

    按書中的要求右腿單腳站立,左腳向上收置於大腿內側,兩臂平開頭向後仰。保持這種姿勢平心靜氣,口中默念引氣訣:“七三九問八走風,和門六二往來空,青天四五敬香神……”以一種包容天下的胸懷入定,此外還要運用三輕一急五緩的呼吸吐納方式,每一件事看似都不複雜但參合在一起就另當別論,特別是還要在一刻鍾內入定就更加不易。

    不過田道清這一回完全沒有抱任何希望,所以反而心神十分平和不到半刻鍾就入定。忽然之間有一股前所未有的氣息進入膻中穴,然後沿著玉堂、紫宮、華蓋、璿璣、天突等穴位自行遊走。這股氣息就像是一位閑來無事逛街的公子哥,經過各個穴位有時會多停一會有時又快速通過完全沒有任何規律,過了很長時間這股氣息居然經過了周身所有的穴位,這種奇怪的大周天運行後這氣息減弱到近乎微忽其微時才進入丹田之中徹底消失。

    田道清醒來時發現並未因長時間保持一種姿勢而全身酸痛,反而是微微發熱的身上出了不少汗後多了一種愜意和輕鬆的感覺。“原來這就是術法修行,真是自然渾成,難怪這才是修道正法。”田道清喃喃自語:“武道修行不管是煆體還是靈氣貫體都太精細,哪個穴位打不通都沒辦法繼續下去。還是這術法好,隻要有一個穴位可以吸納靈氣就可以轉化為自身法力,積累足夠多法力就可以嚐試突破入道瓶頸。”

    田道清脫掉外衣隻是稍稍平複一下激動的心情,想要馬上趁熱打鐵再試一次,結果這回進入的氣息卻小很多,進入膻中穴後快速經過玉堂、紫宮、華蓋沒有任何停留可也是越來越弱,還沒過璿璣穴就徹底消失了。田道清又選了另外幾處大穴也都有靈氣進入,差不多也都是隻走了幾個穴位根本到不了丹田就消失了,之後不管怎麽試也都是一個樣子。

    第二天,膻中穴再次有一股氣息進入,不過這回有點涼絲絲的感覺,同樣是毫無規律地運行一個大周天在丹田中留下一絲絲,並很快與上一絲融合在一起變得更多。再一次嚐試進入的氣息又變得極度陰寒像極了武道修行時的感覺,後麵溫涼冰燥熱等五種氣息總會隨機出現。

    數日裏,連續幾十次都能很好地順利吸引靈氣凝聚法力後,田道清已經無需擺出那特異的姿勢也不用念那擾人的口訣,雖然有時靈氣很微弱但多數情況可以存下一絲法力,這說明這一穴位已經很熟練可以開始再選一個穴位。

    術法修行與武道最大的區別就是可以多個穴位同時吸引靈氣,一個穴位一旦引氣成功就收放自如就可以再增加穴位,就好像是不斷建立與天地之間的渠道,自然是這種穴位越多修行效果越快。相比膻中來說手腕上的太淵穴要容易很多,對姿勢動作沒有特別要求,心態上要求擯棄貪戀口中默念“雁過無痕”四個字,一股微弱的靈氣順利進入,但是剛到經渠穴就完全消失。

    試了很多次都是這個結果,書中講這種情況最大的可能就是攝入靈氣太少的緣故。本來準備再試另一個穴位,左手不經意間抬起來的瞬間一股強大的氣息進入太淵穴,經曆一個大周天後留下一絲絲法力。幾番研究後田道清驚奇地發現,之所以膻中穴能夠引入大量靈氣原來都是源自於懷中的五顆珠子。

    田道清花了很大工夫才確信,當太淵穴在附件吸引靈氣時,幾顆珠子其中之一就會釋放出靈氣緊跟著那微弱的靈氣進**位,由於珠子的靈氣遠超數百倍,如果不仔細觀察很容易認為就隻有一股靈氣進入。又分別選了幾處穴位進行嚐試後,田道清發現幾個大穴位都能吸收這種靈氣隻是多寡不同有的到不了丹田就消耗殆盡,而那些沒有任何感應的**位則是因為穴位已經打通,吸收的靈氣太少還沒進入就被分解成各種屬性進入不同孔竅。田道清這一下可是如獲至寶,很慶興沒有當成普通石子給扔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