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三千大道看不清

字數:3298   加入書籤

A+A-


    很快老把頭帶來的人與十皇子的影衛匯到一起,換了便裝之後看起來更像是隻商隊。一切安排妥當,阿真小聲匯報:“殿下,紅牡丹本是出自青樓的歌伎,此女在人情世故上頗為擅長且根腳幹淨。上次我在機巧閣恰好看到她幫忙介紹一種機關暗格,不論口齒還是反應都是上佳,咱們此行正缺這樣的人。她因為受了恩惠答應田公子追隨於您,屬下本想向您……”

    阿真,你自幼跟著我不必多解釋這些,後我們能解決的事情還是盡管不要去為麻煩一個弱女子,路上多照顧一下她,幫我找她過來。”

    皇子殿下,您找我?”

    聽說你是因為道清才跟著我,可是這一路艱險不說九死一生也差不多。你可要想好了,我不會強求於你,否則將來後悔的機會可就沒有了……”

    殿下,我願意來也不全是田我公子的緣故,公子對我有恩隻是一方麵原因。承蒙阿真大哥看得起,您看那些人不一樣是願意追隨您,我心甘情願為您做事。”

    既然這樣我也不多說了,那今後你也等同於我的影衛,相當於把身家性命都綁在了我這裏。你這身行頭太紮眼,名字也容易惹麻煩,這是母妃的玉蘭甲你得空換上,還有我給你另想了一個名字就叫杜若……”

    交待完紅牡丹一些事情,十皇子又親自撥馬來到老把頭身邊:“聽說您老人家已經紮根赤焰山幾十年,也是因為道清才追隨於我嗎?”

    我自己很願意來追隨您,本來以為這把老骨頭其實也沒什麽用打算遠遠跟著,另外確實有尋訪一位故人的想法。還有田公子不讓我告訴您,但我不想貪功。他要我您去確認一件事,說是或許能送您一個驚喜,所以才舍著臉混到這些年輕人裏麵……”

    一路上,十皇子不厭其煩地挨個和這些人都聊了起來,沒想到都是阿真籠絡來的一些向來低調的人,可以說是三教九流做什麽的都有,不過多數還是以赤焰山的獵戶為主。這些人不計較什麽未來,隻是認可這位皇子的為人做事的方式,以追隨其左右為榮。

    觀天峰祭台上的石亭裏兩個人端坐其中,他們從始至終都全神貫注地看著下麵的一切,看著十皇子的隊伍漸漸消失在遠方才互望一眼。病弱的男子神情惆悵:“離兒的那封信你真不打算拆開看嗎?真沒想到我把他推上這條路你竟然沒有反對?”

    你是皇帝他是皇子,兩個人又都是一個脾性,你覺得我勸了有用嗎?我是不想他卷到嫡位爭奪之中,但總不能左右他一生的命數,倒不如放出去磨煉一下。生死由命富貴在天,我們武者向來都不把這些苦頭看得太重,過不了這一關他也遲早是憋壞了。不過就算你真得對他動了心思,又如何扭轉這時局!”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再說我這幾十年的太子不是白做的。前路充滿迷障誰又能看得清楚,後麵隻看他的造化了……”

    田道清回到機巧閣中依然保持著先前的修行狀態,隻是在那個封攤裏出現的時間越來越少,意外的火爆令他十分擔心被什麽人盯上。現在不管是田家還是朝廷上,自己都很罪了了,還是感覺應該保持低調為上。後來幹脆找了一名信得過的小廝,代為每天收集問卜之事,最終他挑選一些有助於提升推算能力的才會約見。

    在個人修行上,他開始嚐試著繼續捕捉和溫養更多的幽魂,期望著說不準可以出現吞噬或融合的現象。沒有靈性的遊魂卻似乎比較順利,隔段時間就會偶爾成功一次。現在已經有了四隻幽魂,他們仿佛天生就極為熟悉不分彼此,特別是在捕捉遊魂時合作默契,甚至可以配合起來能抓到極具靈性的遊魂。但是,有靈性的遊魂從來都養不活,每當消亡時這四隻幽魂就會搶著吸納一點點幾乎可以忽略的能量。這樣幽魂也能稍稍成長,但是太過困難而且緩慢異常,光靠著吞噬這種孱弱的遊魂能量,他感覺至少要百年以上才可能有所成,因為隻是由著他們自己怎麽樣不去幹預。

    這期間更多的精力都放到的術法修行和法術的練習上,相對來說收獲還是不錯的。一些靈火、冰霜、凝露、靈刃、靈盾、法眼等最為初級法術可以信手拈來,這些隻需要一兩個印術極為容易但也沒什麽大作用。比如靈刃可以將為手指加一個術法凝結的刀刃,隻是通常切塊麻布都費勁,一旦大量加持法力就會變得鋒利,但是也會變得不穩定用不了多久便潰散掉。再比如靈盾可以在身體任意部位上加一個護罩,這個倒算結實可惜僅僅不足把掌大小,當然加持法力後也會變大但同樣是極不穩定。而法眼之術就是可以看透靈刃和靈盾那一層靈力的強度,也能看出常人身上一些無法著魔的色彩,除此之外別無他用。

    當然由多個印術結成的術法就要有意思多了,就以禦風訣為例法術消耗不大但卻能讓人步履如飛,跑起來那叫一個快。還有一個輕身術也有同樣效果,也可以令人身輕如燕。最為關鍵的是田道清還發現,隨著這些術法運用的靈活還能不斷降低法力消耗的同時提高效果,現在以他的法力已經足夠施展出隱身術幾息的工夫。這些小小的成果給對前途迷茫的田道清很大的信心,至少這些小把戲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什麽人能夠做得到,唯一的擔心就是那五顆珠子到底可以支撐到什麽時候。

    因為神識的開啟而暫時擱置的武道修為,雖說大穴位沒什麽辦法打通,但田道清還是想盡可能多打通其他小的穴位。或許是那一夜的經曆,也可能是開啟神識對自己的副作用漸漸降低,田道清終於可以繼續武道的修行,隻是收效甚微像是遇到一堵牆難以找到門徑。不過經過自己不懈的努力,終於大致摸索出了所有穴位針對各類屬性的靈氣人吸納方法,這些靈氣的分離吸收基本上都是有規可循。雖然這種方式效率極低,但是某個穴位一旦形成習慣就無需控製,連吃飯睡覺時都不會間斷,這種積少成多水滴石穿法子他自然是不會放下。

    獨自修行無疑是相當枯燥和無聊的事情,特別是沒有誌同道合的人進行交流的寂寞更是難耐,包括術法練習也不過是機械性的重複,一旦失去了新鮮感同樣難以提起興趣。唯一能讓田道清稍事放鬆的就沉浸到自身識海之中,因為自己就是這裏的主宰,隻要是一個念頭蔚藍的大海便會風起雲湧驚濤駭浪,隨便半點想法就會幻化出各式各樣的場景。田道清總覺得有如是遊走於另一個風光迤邐的世界,不管是多麽怪力亂神的東西都給人一種無比真實的感覺。這種場景總他隻要閃過一絲質疑就馬上煙消雲散,然後切換為另一個模樣,如果幻化出來的東西真實存在則會穩定很多,往往找到到現實之物的差別時才會消失。這入夢般的遊戲田道清玩起來總是難以自拔。

    隨著在術法、武道、凝魂上修行的不斷深入,田道清對於修行的理解越來越難琢磨。進入這種實修階段玉卿子能給的建議也越來越少,也隻有自悟才可以走下去。繁雜無比的體係放在眼前實在是難以弄得清楚,而自己到底適合走哪一條路同樣沒辦法判斷,或許也隻有等那位高深莫測的虛靈長才來指點一二了。不過,在這無數模糊變化的道法之間,田道清似乎漸漸感知到了他們之間若有若無的某種聯係,他有點相信道法指要中提到的“萬法殊途同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