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訪孫中山故居
字數:2530 加入書籤
南京中山陵和廣州中山紀念堂已成為二十世紀建築領域的經典之作,我曾先後參觀過。那恢宏的氣勢,莊嚴的色彩,中西文化的交融,震撼著心靈。然而,一個偶然的機會造訪了中山先生的故居,使我尋覓到先生探索救國救民真諦的心路曆程,給我以更多的啟迪。
2004年5月19日,我隨考察團從廣州市出發。在去珠海的路上,見一處蔥鬱的山巒,用鋼鐵支撐起“偉人故裏”四個碩大的紅字,過山巒主幹道旁就是孫先生故居所在地中山市翠亨村,我們在這裏停了下來,就這樣與中山先生不期而遇。
該村隔珠江口水域伶仃洋與深圳、香港相望,陸地與珠海市毗鄰,傍山瀕海,氣候宜人,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優美的自然環境使中山故居及其紀念館置身於林木蔥蘢、鳥語花香的公園環境之中。故居在翠亨村後邊緣,坐東朝西,是先生於1892年親自主持並設計建造的一座赭紅色二層小樓。它融合了中、西建築特點,首層居中是客廳,後麵是先生母親的臥室。兩側分別是他和長兄孫眉的房間。二樓中間與首層客廳頂部貫通,兩側分別是他的書房和客房。故居室內陳設保持著1892年至1895年間先生經常返鄉居住時的景象。從這裏的一張棕床和一副桌椅上麵,你仿佛能聞到先生從南洋帶來的氣息。樓房正麵,上下層各有七個圓拱裝飾下的走廊。整個建築是磚木結構,門窗特多,外牆的窗在玻璃窗外加了一層木製百葉窗,既可遮擋雨水、陽光,又可通風透氣。而30多個門和南北兩側的樓梯,恰恰為今天疏導成千上萬的觀眾帶來了方便。是先生當年有先見之明而特意設計的嗎?
從故居後窗望去,就是浩瀚的珠江口金星門,那‘二龍爭珠’的雄偉景色不但賞心悅目,也壯人胸襟。故居陽光充足,空氣流通,使人身體康泰,精神爽利。這大概就是參觀者眾口稱讚其好風水,但又說不出理由的真正原因吧。正是這樣宜人的環境激發了先生幹一番驚天動地大事業的豪情,也使他以旺盛的精力描繪推翻帝製實現民主主義革命的宏圖,最終造就了一代偉人。由此看來,設計一幢舒適實用、美觀大方的家居,未嚐不是設計整幅社會藍圖的雛形或縮影,任何恢宏建築能與先生故居媲美否?
故居西側有一水井。先生出生時的老屋在水井以西的一幢僅有四米寬、九米長的低矮殘破的祖屋裏。老屋南側有一棵酸子樹,那是他十七歲時從檀香山帶回的一顆樹籽種的,如今枝繁葉茂。現在老屋與鄰居家的房屋連成一片,渾然一體。故居在很早以前曾是一幢瓦頂平房,那是中山十九歲時長兄孫眉從檀香山匯款修建的。就在這裏,先生與比他小一歲的同鄉女子,檀香山僑商盧耀顯的女兒盧慕貞成親並生育了一雙兒女。故居的西側和南側過去是樹林和農田,現已開辟為公園供遊人遊玩。
故居院牆門外就是1956年建成的孫中山故居紀念館,館內陳設大量實物和tú piàn,按先生各個huó dòng時期進行展覽。這裏收集了先生大量的青少年時的工作和生活用品,其中有許多是華僑資助下購買的用來武裝反清的長槍和dāo jù,還有山地炮等。有兩張大幅zhào piàn很特別,其一為中山先生在1912年5月間回鄉時與眾多親朋好友的合影,有其長兄孫眉,元配夫人盧慕貞及其子女,還有許多來拜訪的人們。這時的清帝已退位。由於先生的巍巍功績,他回鄉期間來訪者如潮,先生最後一次離開故居也正在這時。另一張是一位年輕美貌的女子,那是正在美國讀書的宋慶齡。當她聽到辛亥革命的消息,撰文予以歌頌。由於對先生的無比崇敬,她不顧父母的反對,毅然和先生結為連理。許多zhào piàn中都可看到,先生無論在集會演講,還是檢閱隊伍,都和她在一起,直至先生逝世,演繹了一場兩位革命家珠聯璧合的佳話。
就故居來看,那時的先生已脫離了出生時的貧困,其長兄在檀香山多年已由雇傭成為華僑資本家,且對先生後來的huó dòng頗多資助。一個人能否投身革命,決定因素不在於貧富,而在於是否有濟世之心。先生從十三歲起到檀香山上學,對所有中國富強的學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凡時事、政治、自然科學、工程、農業的書籍無不涉獵,接受了西方國家最先進的思想和科學知識,設計修建故居時他已是香港西醫學院的五年級學生。在這幢故居裏,曾寫成第一篇政論文章《致鄭藻如書》。向當時已經退休回中山縣老家的著名外交家、洋務派與改良主義者鄭藻如力陳已見,提出要興農桑以振農業;禁鴉片以利國民;辦教育以育人材。曾上書李鴻章,希望通過革新使國家富強。可見他日後寫在《興中會宣言》中的“拯斯民於水火,切扶大廈之將傾”的救國救民的宏願,其實早已在他胸間醞釀多年了。對清廷的絕望,使他立下“驅除韃虜,恢複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的誓言。
先生的命運和二十世紀初舊中國的命運相連,xìng yùn伴隨著不幸。他將一個封建王朝投入火坑,結束幾千年的封建**統治。但由於封建主義的頑固性,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帝國主義的幹涉,革命果實被官僚大地主階級所掠奪。軍閥割據,帝國主義的壓迫,封建複辟勢力的抬頭,人民生活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先生雖組織“二次革命”,但在他生前的勢力也僅局限在廣東。未竟的事業最終由中國**人來完成,新民主主義的勝利可告慰先生在天之靈。
在細雨蒙蒙中,我依依不舍地離開中山故居紀念館。在館門外的牆上鐫刻著先生遒勁有力的大手筆:天下為公。與先生告別在即,我鄭重地在此留影。
載:《金昌日報》2005年2月22日
《西北文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