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發布檄文

字數:3614   加入書籤

A+A-


    和春在接到密探們的回報後,驚的一時說不出話來,三魂丟掉兩魂。

    “什麽?好幾十萬人,一個小小的道州,長毛哪來的這麽多部隊?”

    和春將信將疑。

    不過隨著去城內回報情報的密探們越來越多,個個也都是賭咒發誓。所謂三人成虎,到最後他也不得不相信這個可怕的事實。

    城內好幾十萬人,而實際上在城外的清軍加起來還不到三萬,呃,三萬對幾十萬,這個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這特麽連防守都吃力,還去進攻人家?”他開始未戰先怯了。

    “快!傳令各營,隻要把道州團團圍住就行了,誰也不要出戰!還有,快去稟告永州的賽大人,我要援軍,援軍!”

    章平的“空城計”就好比正月十五元宵節看的走馬燈,實實在在隻有紙剪的八個神仙,火燃風轉,旋動不休,一夜之間,轉出幾十、幾百、幾千、幾萬個神仙來。

    當然,這玩意兒隻能瞞得了一時,瞞不了一世。不過這段時間完全可以讓城內的太平軍安心修整一段時間了。

    章平作為參護,依舊做著他應該做的事,每天站站崗、陪西王出去巡視巡視部隊,偶爾聽聽西王指點一下作戰方法,倒也愜意無窮。

    就這麽輕鬆地過了半個月,太平軍也順暢的修整了半個月,猛虎的傷口在慢慢愈合。

    這天早上。

    章平眯著眼睛在半睡半醒的站著崗,“吱——呀!”門被突然打開了。

    蕭朝貴站在門前,看上去臉色極好。

    略擺擺胳膊,舒展舒展身體,隨便視線往旁邊一掃,看見了正站著崗一臉驚訝的章平。

    “差點被逮住站崗睡覺了。”章平低著頭,剛嚇了一大跳。

    “章平,你過來。”蕭朝貴揮揮手。

    “剛被發現了?”章平尷尬不已,可也不能不去,慢慢的踱到西王的身邊。

    “你去招兵那兒,把那個湖南天地會的,叫——王三的是吧?把他叫到我這來吧。”蕭朝貴淡淡的說。

    “啊?”章平一愣,原來是公事啊。

    “是。”答應了一聲就要走出去。

    “等等,你直接把他叫到知州衙門吧,反正等會兒我也得去東王那兒。”蕭朝貴想了想,又加了一句。

    章平表示知道了,快步的走了出去。

    “現在叫王三?估計不是要打仗了就是要突圍了?”他邊走邊想。

    作為農民起義軍,太平軍前期的軍紀之嚴,是曆史上所有的起義軍都不能與他相比的。“凡安民之家,安民之地,無令敢入民宅者,靳不赦。左腳遝(踏)入民家門口,即斬左腳;右腳遝(踏)入民家門口,即斬右腳。”

    紀律不僅製定嚴明,東王楊秀清又堅決嚴格的予以執行。這使得初期太平軍強悍善戰且深得民心,打到哪兒哪兒都會有無數人誌願參軍。

    從打進道州到現在,每天來參軍的人絡繹不絕,據章平估摸著都快上萬人了,太平軍的實力大大增強。

    王三是當地的天地會首領,所以自進城後被委任進行宣傳工作,一直在為太平軍招兵處幫忙。

    西王有令,章平自然不敢拖延,沿路快速的奔跑。直到看到遠方的人群聚集在一起,似乎在讀著什麽,時不時還轟然叫好,這才心生好奇,暫時的停了下來。

    費力的擠了進去,往前一看,原來是太平軍不知什麽時候布了一個告示,旁邊還有一些認識字的人還在一句一句的讀著。

    “《奉天討胡檄布四方諭》。。”

    “什麽鬼這是,明顯語句不通麽。”章平無奈的吐槽。

    仔細的再瞅瞅,是洪秀全大教主親自寫的,章平撓撓頭,那在看下去吧。

    一大堆的宗教言論,再加上亂七八糟的文言文,繞的他頭都大了。正想搖搖頭不看離開的時候,那文章下麵的一句話把他定住了。

    “夫中國有中國之形象,今滿州悉令削發,拖一長尾於後,是使中國之人變成禽獸也。。。中國有中國之衣冠。。。中國有中國之人倫。。。昔文天祥、謝枋得誓死不事元。史可法、瞿式呂誓死不事胡,此皆諸公之所熟聞也。予總料滿州之眾不過十萬數,而我中國之眾不下五千餘萬,以五千萬之眾受製於十萬,亦孔之愧矣。。。”

    章平越讀到後麵越有勁兒,“這洪教主,也不是那麽不堪麽,筆鋒淩厲,氣勢磅礴,文采挺不錯的啊!”章平大加讚揚。

    洪秀全這個人,章平是一點好感都沒有,主要是他沒什麽才幹。創教傳播教義的是南王做的,他隻是擔個名分而已;前期打仗建都那是東王的謀略,後期也是英王忠王的才幹,章平實在是看不出他到底有什麽用。

    不過現在看了這個文章,哦,應該是檄文,章平的印象略好了一點。

    果然在太平天國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文盲率中,他這個讀書人的確寫的東西還是挺讓人熱血沸騰的。

    不過與後來曾國藩的《討粵匪檄》相比,文采就不用說了,他一個童生哪能和人家翰林相比,就是討伐的側重點也不一樣。

    洪秀全的檄文除了宗教宣傳外,更多的是曆數滿人在我們中原造成的危害,希望漢人能團結起來一致對外,共抗滿清。

    而之後的曾國藩的檄文避而不談這個,隻說太平天國處處宣傳洋教,毀學官,焚木主,蕩盡儒家詩書經典,有悖封建道德人倫。

    更何況曾國藩他後來在為鎮壓太平天國死去的湘軍將帥“樹碑立傳”,到處設“招忠祠”之類,實際上也起到了動員地主知識分子的效果。

    換句話說,一個是借助基督教這種洋教來提倡“驅除韃虜,恢複中華”,一個是汲取了孔孟儒學和程宋理學中核心內容這種傳統文化去與之對敵。

    對當時的中國人尤其是知識分子的號召力而言,誰強誰弱不言而喻。

    章平神情黯淡,不由的退出了人群外。

    “太平天國提倡洋教,不迎合大多數國人的心理。曾國藩反其道而行之,的確是厲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