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事不過三

字數:3152   加入書籤

A+A-


    改變了身份、變成東王參護的章平看起來似乎仍是沒有什麽變化。此時的他還在營寨中與楊秀清探討著如何進攻長沙。

    既然楊秀清矢誌報仇,那麽章平也隻好硬起頭皮,絞盡腦汁的想著破城的辦法。

    “清妖在蔡公墳的防禦實在是固若金湯,既然一時打不下來,那我們能不能繞過他呢。。。”楊秀清喃喃自語,眼睛掃視著地圖上的長沙各城門。

    “有了,”楊秀清將手指突然指向了長沙城東,章平一眼看去,那是瀏陽門、小吳門。

    “為什麽我們非得在南門一帶與清妖鏖戰呢?如果能派一支奇兵,由妙高峰後繞過蔡公墳清軍營地,迂回至城東瀏陽門外校場,分三路攻打瀏陽門、小吳門和門外清軍各營,開辟城東攻擊戰場,豈不可以一舉扭轉局勢,最終合圍城垣!”說到這兒楊秀清顯得有些興奮。

    “這個。。確實是一個可以打破僵局的好辦法,不過啊東王,”章平想了想,還是決定為真在興頭上的楊秀清澆上一頭冷水:“孤軍迂回城東,是不是風險太高了?”

    “打仗哪會沒有風險?”楊秀清不屑一顧,“當然,你的這一想法也不能說錯,謹慎一點兒也好。”

    “這樣吧,”楊秀清接著說道,“為了減輕風險,我們此次出擊城東就準備兩種方案,如果戰事順利則直接攻城,否則就詐敗誘敵:出擊前,我們可以趁著夜色在井灣預先埋伏下一支伏兵,一旦前麵攻城不利,那攻城的部隊就可以先詐敗,然後將清妖引到這裏,最後一齊殺出,用“伏地陣”截殺清妖。”

    楊秀清本身的謀略也是不弱,而章平也覺得他的計劃還是考慮的挺周全的,合情合理,無論攻城是勝是敗都會有退路。可是啊,為什麽當他聽起這個詐敗誘敵然後再伏兵,總感覺怎麽那麽熟悉呢?

    這個套路是不是用的太頻繁了啊?

    聽人在永安說,用過;在道州,也用過;在郴州,還是用過。就算清妖們沒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覺悟,但也不至於老是中這個計策吧,都說事不過三啊。

    不過以清妖的那種尿性,這事還真是說不定。

    所謂“伏地陣”,是太平軍常用的一種敗中求勝險陣,準確來說是由於長期這種打法取得成功經過總結而得出的一種破敵的法子。戰法是先詐敗撤退,走到“山窮水盡之地”就在指揮員號令下集體臥倒,清軍追至,猝見敵方人馬完全消失,往往會驚駭莫名,疑神疑鬼,進退失據,此時太平軍指揮大旗忽然豎起,頃刻間千百麵旗幟齊豎,喊殺聲四麵八方響起,清軍“不轉勝為敗者鮮矣”。如果使用“伏地陣”處本就伏有太平軍的接應人馬,這種陣法的效果則如虎添翼。

    計謀己經思索完畢,那下麵就是實戰了。

    祭奠蕭朝貴持續了整整三天。這個一結束,楊秀清就下令部隊立即做好戰鬥的準備。

    為了確保戰役的順利進行,楊秀清特意從大軍中挑選了六千精銳,由驍將秦日綱、胡以晃、羅大綱等人共同參與這次行動。

    這次有了如此充足的準備,楊秀清也是自信滿滿。當然,在一旁護衛的章平可一點也不看好,dá àn和以前的一樣——太平軍在曆史上沒有打下長沙,如果楊秀清此次的計謀成功了,那麽就會在戰略上合圍長沙,形成極大的優勢,甚至很大可能會破城。正因為如此,所以這是不現實的。

    章平其實到現在還是沒能完全從未能拯救蕭朝貴的陰影中走出來。與其說此時他是依托著曆史才不看好楊秀清的謀略,倒不如說他還是心存著對蕭朝貴無限的愧疚與自己臆想的對所謂的時間線的收束感到萬分恐慌,這使他想盡快的逃離這個城市。

    自從穿越到太平天國時代,章平感覺自己就是一個廢物。不僅什麽都改變不了,還經常迷茫這迷茫那的,一點也沒有王者之氣。到現在居然依托著曆史書上的東西開始逃避現實了。

    要是一直是這種思想的話,那他最後的下場一定很慘。

    章平本身就是這麽一個矛盾的人。消極的思想不少,但也隻會讓他一時情緒低迷而己,還不至於一直沮喪半天。

    心中不爽,那就等下班後去營帳睡一覺起來,舒緩舒緩心情,長吸一口氣,然後繼續投入到長沙之戰中。

    他一直緊隨東王身邊倒是沒有參加前線戰鬥。與東王一起在營中滿懷期待的等待著城東會戰結果等了半日。不出章平所料,等到的是吃了個大敗仗的消息。

    “怎麽會失敗的?”楊秀清有點吃驚的問道。

    “報告東王,本來一切都是按計劃進行的,”前麵報信的小兵回答,“然而我們在井灣設伏的後隊人馬在夜色匆忙中疏於戰場偵察,竟未發覺附近恰好有一處清妖秘密營地,而營地中的清妖這次也一直是保持靜默未曾立即發作。”

    那小兵接著稟報:“這日午後,我們前隊人馬見正麵攻擊城池不下,便從黃柏橋一路詐敗,引誘追兵來到井灣,剛剛設下‘伏地陣’,清妖追兵便已趕到,此時伏兵、陣法一齊發動,眼看就將獲得一場大捷,不料在附近一直冷眼旁觀的清妖伏兵見戰機正好,便突然殺出,這下措手不及、被兩路夾擊的變成了我們自己,前、後兩隊陣腳大亂,潰敗而去。我們被迫退到顏家衝方才收隊。”

    “愚蠢!”楊秀清大怒,“在大戰前都不知道四麵觀察敵情麽傳令下去,將在井灣設伏的將領連降三級,以示懲戒。”

    “損失多少”楊秀清陰沉著臉問道。

    ”這個。。損失不少。。據將軍們初步統計,此戰被俘戰死者近千人,傷者不計其數。”

    “這麽多”楊秀清皺皺眉頭,“好了,我知道了,等會我會去撫慰將士們的,你先下去吧。”

    待小兵退下後,楊秀清臉上表情仍然不好看。埋頭苦思了一會兒,這才心情沉重的對章平說道:“孤軍迂回的風險性,確實是很大啊。算了,既然這樣,那就專心進攻南門吧!我還不信了,這塊骨頭就啃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