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風雨雷電

字數:3806   加入書籤

A+A-




    清晨,一片霧蒙蒙中,在海上漂泊了半月之久的南興艦和嘉怡艦抵達了恒思島。張尋是在南興水師兩千將士一陣歡呼聲中被吵醒的。張尋知道將士們是在歡呼終於到達陸地了,畢竟他們早已沒有了當初的那份興奮,半個月已然是他們可以忍受在艦上待著的極限了。

    張尋下艦登島,這時將士們已經在島上生起了火。一來是在海島上潮氣重,這樣溫暖一些。二來可以烤肉烤魚吃,在艦上時可沒有這樣的條件,現在上了島自然想改善一下夥食。張尋朝南興水師統領許祥走去,反正現在霧還沒有散開,也不能去找洞府。正好和他談談,畢竟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張尋都需要南興水師的配合。

    許祥在張尋下艦的那一刻目光就移了過去,以張尋在大晉仙朝的地位,許祥自然是想和張尋搭上線的。許祥從當上南興水師統領那一刻,就一直在等待機會。此刻見張尋正邁步向著自己走來,知道機會來了的許祥壓抑住心中的興奮不動聲色的迎上前。

    兩人交談完,已是一個多小時過去了,達到了各自目的,大霧又已散去,是時候開始作些準備了。已經呈現在眾人麵前的恒思島是一個大島,雖然沒有人煙,但並不荒蕪,有山有林,景色相當不錯。不過此行可不是來遊山玩水的,還是先開始正事,大晉仙朝還等著各項資源發展呢!

    張尋和許祥兩人商議了一下,決定分成兩路各自帶隊探尋。這次從飄月宮出發,張尋是帶著韋應強和周玉鈴夫婦一起的。張尋領著一名叫作徐桓的副將,再就是二十名士兵向洞府所在處進發。徐祥則帶領大隊人馬搜尋其餘位置,韋應強、周玉鈴夫婦跟著。韋應強現在在陣法方麵的能力已經相當不錯了,周玉鈴也一直跟隨著胡仙兒,完全可以獨當一麵了。

    當張尋來到離洞府不遠的小山坡上,隻是看了看洞府的方位和附近的地勢,就判定洞府的守衛陣法不會簡單。情況不明,張尋決定還是獨自闖陣,畢竟徐桓他們不通陣法,自己怕是照顧不過來。讓徐桓他們留在小山坡上待命,張尋就向前走去。

    一下山坡,張尋就感到一陣狂風襲來,這是陣法啟動了。張尋沒有動用修為去抵抗這狂風,而是去感受。要破陣,以力破法當然是一種方法,但這是下下之策。更何況張尋已經很久沒有破陣了,而陣中的風雨雷電諸般力量皆來自於自然的力量。道法自然,這自然之力對張尋來說可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無論是用來打磨肉體還是感悟自然法則,都是絕佳的機緣。還有這陣法是洞府主人所設,感受這陣法也能對這洞府主任有些了解。

    風繼續吹,張尋盤坐在地上,閉上眼用心去感悟風。把所有雜念拋開,張尋此刻感受到的是純粹的風的世界。風不是憑空而來的,風是空氣的流動而成。對風的特性,張尋並不熟悉,也就在前世初中物理課本上麵有所了解。至於什麽風洞、空氣動力學,前世隻有中專學曆的張尋根本接觸不到這麽高大上的學問。即使在這一世,張尋把一套流雲飄雨劍合成一招“笑看風雲”,那也隻是心境,而不是真實的風。

    現在是最好的了解風的機會,感受風向、風速、風力甚至是空氣的流動。一步一步,張尋細心的感受著風。整整三天三夜過去,張尋的肉身沒有移動絲毫,任憑風不停的吹在身上,終於體悟到了一絲風之真意。張尋這才睜開雙眼,站立起來,和著風的節奏打起太極拳來。三遍太極拳打下來,這一絲風之真意才算是鞏固了下來。張尋知道自己這次賺大了,要不是因為這陣口隻有風的存在,根本沒有草木沙石的話。別說三天了,就是三個月自己也體悟不了風之真意。別看這風之真意現在張尋隻體悟到了一絲,但作用很大。單單說太極拳,張尋剛剛所打的太極拳所產生的拳風才是真正的拳風,以前隻是像風而已。毫不誇張的說,這一絲風之真意讓張尋的太極拳有了質的變化。

    張尋想“風的考驗已經經受住了,下一關是什麽呢?真是讓人期待啊!什麽都好,總歸是自然之力罷了。等一刻鍾後風向變了,向前而行就是了。”。於是,風向變了之後,張尋順風而行。不知過了多久,直到一滴雨淋在頭上,張尋知道自己這才進了第二關。雨嗎?張尋笑笑,雨對自己來說相當熟悉啊!看來這關容易過了。不對,風並沒有消失,那麽這關是風雨交加啊!

    風、雨張尋現在都熟悉了,但疊加起來,還需要時間摸索。張尋隱約感覺到這陣法就是風雨雷電,好在自己一開始就沒打算強力破陣,要不然最後風雨雷電齊來,就不是那麽好通過了。更何況洞府中留下的傳承恐怕也需要風雨雷電之悟,要不然這陣法不會這麽設。而任何洞府之中,傳承才是最寶貴的存在,那些寶物不過是添頭,真要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恒思島之行就白白浪費了。

    還有,張尋不是一個人來到這的,這風雨雷電之陣用來對南興水師將士進行洗禮是再好不過了,強行破陣的話那就全毀了。不光是南興水師兩千將士,微嘉軍還有駐守大晉仙朝其餘九座大城的城防軍,條件成熟後都可以來這訓練。張尋很清楚,大秦仙朝再度舉兵攻打大晉仙朝的時候,絕對不會像初犯長安之時那麽好應對。作為大晉仙朝開朝丞相,這是張尋必須去麵對的宿命之爭。

    風吹雨打,對張尋完全沒有影響,但這樣不夠,張尋要的是順風雨而動,而不是冒著風雨前行。這一次風雨交加的考驗張尋足足用了一個星期,看來要經受整個陣法的考驗至少需要三個月的時間。經曆風雨之後,張尋沒有急著向前去觸碰雷。相對風雨來說,雷要可怕的多。既然迅速通過陣法已經不可能了,那無妨就多花些時間來作準備。

    張尋不是一個人在戰鬥,馨嵐的丹藥、小雪的符篆、還有大晉仙朝女皇魯進所煉製的風雲劍在接下來的考驗中都是張尋的助力所在。正因為這些,張尋決定瘋狂一把,等對風雨之勢再熟悉一些後他要隔離風雨用天雷淬體。雖說渡劫對張尋來說還是很遙遠的事情,但現在就去感悟雷電之力有著莫大的好處。

    盡管張尋已經作好了各項準備,但真正雷霆降下的時候,張尋依然感到內心有著不小的恐懼。光聽雷響,張尋差點就下意識的往後退去。哪怕這陣中所降雷霆隻是陣中雷之道意所聚而生,不是劫雷,但張尋就是感到了畏懼。張尋知道,陣法之中既然產生了雷霆,躲肯定是躲不過去的,一定要克服恐懼麵對才行。張尋大聲念著孟子的那段“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才算是克服了恐懼迎接雷霆洗禮。

    張尋的肉身還是相當強悍的,醉道人為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一旦張尋克服了內心的恐懼,足夠能堅持下來。畢竟這陣中雷霆並沒有毀滅之意,非由天地之怒而生。相對陣中無窮無盡的風雨,陣中雷霆隻有三百六十一道。當最後一道雷霆消散後,張尋早已不成人樣了。反正沒有外人在,索性讓雨水衝刷自己的身體,直到完全看不出雷擊的痕跡後,張尋才從儲物戒指中取出衣服穿上。

    最後風雨雷電齊來的考驗改變了方式,變成了圍棋博弈。天地為棋盤,吾為棋子。棋盤上三百六十一個落子之位對應著三百六十一道雷霆和閃電。這一關考核的重心完全變了,張尋不用再硬抗,而是可以以力破力。

    要贏下這局棋,通過陣法的最後考驗,關鍵不在雷電而在風雨。張尋還沒自大到認為現在的自己能夠完全看穿雷電之勢,所以隻有透過風雨去判斷雷電降下的時間及落點,甚至是利用風雨去引誘雷電降下在他指定的位置。

    這局棋張尋足足下了兩個月之久,最後才勝了。仿佛天地在向張尋講授道理一樣,狂風暴雨未必伴隨危險,通常隻是磨難;而清風撫麵,細雨飄飄之下往往暗藏殺機。要不是張尋一直心生警惕,絲毫沒有放鬆,這局棋張尋必輸無疑。

    張尋勝了棋局之後,風雨雷電就消失了,當然陣法還在,隻是停止了而已。三個多月張尋終於可以進入洞府了,看了一下周圍,自己離徐恒他們所在的山坡沒有多遠,那就回去和他們匯合之後再進洞府。

    來到山坡,許祥也在,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許祥見到張尋,高興的說道:“丞相,您終於出來了,這麽久一點消息都沒有可把我等都急壞了。要不是知道這陣法沒有生命危險,又怕壞了丞相您的事,我等早就衝進去了。”張尋說道:“多謝諸位掛念,陣法與外界隔絕,本相也無法聯係你們。好了,本相去休息了,明日一早再進洞府。”(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