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前程似錦
字數:4250 加入書籤
魏康沒有實際耕種經驗,就登出空間度娘查詢,結合異武空間的實際,再請教村中的老農,綜合完善。&/p>
端午時節,歸元禪院的義純大和尚帶著四名武僧到了,攜帶草藥若幹,包括三株野山參,要換取米酒若幹。&/p>
他們那頭異獸大黑牛,沒有酒喝了,脾氣暴躁了很多。&/p>
禪院大恩於他,這點忙沒說滴。&/p>
雖然村中沒有了平安客棧,不過釀造米酒的老把式還在,魏康給義純大和尚張羅了一車米酒,讓他們帶回。&/p>
野山參全是幹貨,無法拿出。就算是新鮮的,他也不會拿出了。有些事幹一次就夠了,來回重複就會放大lòu dòng,麵臨失密的危險。&/p>
薛同盛懸壺回來,見到這些草藥,頓時大喜,笑道:“乖徒兒!這些可是好藥材呀!哪來的?”&/p>
魏康早就想把他和歸元禪院的關係告訴師尊,隻不過唯恐惡了薛同盛,才選擇隱瞞下來。畢竟帶藝拜師是大忌,特麽是九字真言手印這樣的頂級功法。&/p>
借助這個機會,他就一五一十的說了個清楚。&/p>
知道魏康竟然學到了九字真言手印奇術,薛同盛並未生氣,而是很欣慰。&/p>
但他的乖徒兒竟然被烈毒侵蝕經脈,讓他立即緊張起來,一把抓著魏康的手腕,伸出三指壓在魏康的脈搏之上。&/p>
數息之後,薛同盛明顯鬆了一口氣,說道:“乖徒兒!為師真是大意了!果然還有未去的烈毒,若跗骨之疽!著實纏手。倘若沒有九字真言手印的壓製,為師也毫無辦法。不過,此時易爾……”&/p>
聽聞此言,魏康亦喜亦優,震驚莫名。&/p>
師尊太給力了,真能醫治“漸凍人”症!特麽真碉堡了。不過也是萬幸呀,倘若我沒有實話實說,這病還真可能留個尾巴,搞不好那一天就複發了。&/p>
他急忙大禮拜謝。&/p>
而後,就進入治病模式。《青囊經》中所記載的三疊九針法,他還沒有學習,自個就先用上,倒也是直觀的教學片。&/p>
每天兩次,受針五天後,魏康就掌握了這其中的技法。他不可能記不住,印象太深刻了,這滋味欲仙欲死。&/p>
緊接著,就是藥浴煉體。&/p>
看著這口殺豬用的大鍋,魏康心中直抽抽。臥去!這也太毀三觀了!都是這該死的病鬧的。&/p>
他沒得選擇,隻能是脫幹淨、洗白白,盤坐在這黑乎乎的刺鼻藥液裏。異武空間沒有潛水用的口部呼吸器,隻能將頭部露在外麵。&/p>
大約四十五度的水溫,有點針刺的痛感。&/p>
時間不長,一次一刻鍾,還需要運行小無相功。&/p>
一連十天,都是這樣度過。&/p>
搞完這些,薛同盛再次給魏康把脈,臉上露出笑容:“嗯!恢複的不錯,體內烈毒盡去,隻剩頭部微毒,待為師配製醒神丹,即可全功。”&/p>
有了這句話,魏康心中的石塊盡去,歡喜無限,整個人輕鬆無比,仿佛整個天地都活了起來,處處透著生機。&/p>
他虔誠的跪下,喜極而泣:“恩同再造。徒兒!叩謝師尊。”&/p>
“嗬嗬!乖徒兒,莫要女兒狀。起來吧!為師要去收集藥材,配製丹藥。這點餘毒,已無大礙,你該幹什麽就幹什麽……”薛同盛實受一禮,而後扶起魏康,一臉微笑,仔細吩咐道。&/p>
等死的不治之症,馬上就要痊愈,魏康更有奔頭,前程似錦不在話下。&/p>
對異武空間的基業,他更為上心,這是他發達的基礎。&/p>
千裏之行始於足下,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暫無它業之下,土地就是基礎。為了提高耕種效率,他開始打造新式農具。&/p>
施農家肥,用全木質的人力架子車,軸承用青銅製造。&/p>
耕地,山寨輕型馬拉耕犁。&/p>
除草、保墒、培土,是木結構的山寨小田集牌推鋤……就算是不太懂,不過有度娘在,搞定這些也不費什麽功夫。&/p>
薛同盛收集一些藥材,回返‘逍遙苑’後,看到這些方便好用的農具,他想到了魏康弄過的躺椅。&/p>
於是,他指著山寨小田集牌推鋤,笑著說道:“乖徒兒!這些東西很不錯啊。不如,也大量製造販賣出去?”&/p>
魏康測試著新鮮出爐的推鋤,不以為然的說道:“師尊!這些東西和躺椅不一樣。躺椅是個富人休閑用的,人家不差錢。這些農具就不成了,造價不菲,農戶又窮困,賣這些東西,不賺什麽錢滴。”&/p>
聽到這話,薛同盛就知道了魏康的不足,眉開眼笑的說道:“哈哈!乖徒兒!你有所不知,這些農具,哪能直接賣給農戶?我們直接對著官府販賣,衙門中有勸農官,負責農具的推廣……”&/p>
聽了師尊一席話,魏康立即‘奧特’了。&/p>
兩個世界畢竟是不同的,好多規矩不通用。&/p>
推廣農具又是一條財路,他立即行動起來。&/p>
農田裏的瑣碎農活,都雇傭村民來做,隻需付上少量的銅錢就可,甚至管一頓午飯就行。淳樸民風之下,沒有偷奸耍滑,全都兢兢業業。&/p>
何況以前的熟人趙三林,逃逸數月後,故土難離,就回返小村。這個潑皮,為人圓滑,種地卻是一把好手,還粗通文墨。&/p>
魏康收服了他,以每月三貫錢的薪水,聘請其為‘逍遙苑’墾殖管家,負責田地中的大小事物。&/p>
這樣以來,他就空出了時間。結合異武空間、以及度娘而來的耕種經驗,他開始厘定這些山寨農具的標準尺寸。&/p>
本著先易後難的原則,首選能除草、保墒、培土的推鋤,次選可深耕、符合原始生產力的曲轅犁,最後是節省人力的架子車和其它。&/p>
這裏沒有除草劑,為了微薄的口糧,農夫們與瘋長的雜草作鬥爭。&/p>
炎炎烈日下,他們拿著手鋤,麵朝黃土背朝天,一輪一輪的鋤草,效率低下,每日最多不過兩畝地,十分的艱辛。&/p>
推鋤卻是不一樣的,老少皆宜,效率也高,一天輕鬆八畝地。而且,這東西用料不多,成本便宜,利於推廣。&/p>
為了降低製造成本,提升製造效率,追求利潤最大化,魏康決定建造起一座工坊,地點就在野外小屋一帶。&/p>
既能短時間內保守秘密,又方便他進出異武空間。&/p>
找來村中的營造把式老張,也就是古代的包工頭。稍微一合計,看看一大串清單,魏康立即頭大如頭。&/p>
臥去!我就知道特麽不容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