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護送
字數:2599 加入書籤
朱誌明現在總算弄清了張宜背後之人,他心裏怒火中燒,雖想要報複楊國威,為死去的護衛報仇,但無奈心有餘而力不足,而且他還不想和楊國威將矛盾激化。 一者,他沒有證據證明張宜與苗賊勾結刺殺他的事和楊國威有關,這一切隻不過是他的猜測而已。即使他手中拿捏著張宜勾結苗賊的證據,告上朝廷,到時楊國威最多落得個識人不明的罪而已,再有,他剛剛收複眾多州縣,立下大功,朝廷也不會多做處罰,不輕不癢斥責幾句。朱誌明這樣做的話,隻會加深他們兩人之間的矛盾,讓楊國威對他更加仇視;二者,朱誌明初來乍到,他現在隻想安安靜靜發展他的勢力,不宜在樹立強敵。朱誌明隻能先把這份仇恨銘記於心,待以後有機會再收拾楊國威。 忐忑不安的趙興本以為朱誌明聽後會暴跳如雷,揚言報複楊國威,但見朱誌明隻是安安靜靜站在甲板,臉上並無多少憤怒之色,心中十分詫異。 朱誌明深呼了一口氣,才壓下心中的怒火,平複好心情,問道:“不知趙千總打算怎麽處理張宜的事?” 趙興不太理解朱誌明是什麽意思,桂林府一個參將死了,還與苗賊勾結刺殺大明郡王,他不敢隱瞞,道:“下官回去後,定當如實稟報,不知殿下以為如何?” 他以為朱誌明想要借張宜的事打擊楊國威,可是楊國威現在仍然是廣西總兵,是他的頂頭上司,想要憑著張宜的事對付楊國威根本不可能,他手下不少人知道這件事的經過,根本瞞不住,最好的辦法就是實話實了。 朱誌明卻道:“本王不想將這件事鬧的太大。”啊?”張宜抬頭看著朱誌明,眼中充滿疑惑,難道自己猜錯了,詢問道:“殿下的意思是?” 朱誌明伸了個懶腰,漫不經心道:“沒什麽,本王隻是在想,一具屍體在江中泡久了難免會發生變形,認錯一個人也不奇怪。也許趙千總看錯了,那人可能隻是和張宜長得有些相似的苗賊吧!本王與張宜素昧平生,無冤無仇,那人怎麽回是張宜呢?” 趙興更加迷糊,朱誌明這是什麽意思,那具屍體明明經過他再三確認,確是是張宜無疑,為何朱誌明是苗賊呢。還有這件事稟報上去後,對楊國威來怎麽也算是一樁麻煩事!朱誌明為何要大事化? 一個個疑惑困擾著趙興,不過既然朱誌明這樣吩咐了,他隻好答應道:“下官明白了,等下下官就傳下話去。”對了,到時楊總兵肯定要問你關於死屍的事,你就如實稟報,是本王讓你這麽做的。”朱誌明知道張宜死在漓江這件事,想要瞞過楊國威不太可能,船上人多眼雜,趙興手下的士卒肯定會有人會告訴楊國威的。他已經釋放了足夠的善意,希望楊國威能識趣,適可而止,不要再來挑釁於他,不然的話,他也不是好惹得。遵命!”趙興現在有些明白過來,朱誌明這是在向楊國威妥協,他不再追究張宜刺殺的事了。 趙興看著眼前的朱誌明,萬萬沒想到在明知楊國威要殺他的情況下,還能如此淡然,還主動妥協,示弱。 朱誌明是一個懦弱的人嗎?趙興時常聽焦璉起朱誌明的事,還有通過短短的接觸,他能感覺到朱誌明絕不是有仇不報之人。或許朱誌明也清楚張宜的事奈何不了楊國威,不如向他示之以弱,麻痹楊國威,靜待時機,一擊必殺。趙興越想越覺得朱誌明可怕。 此時色已不早,吳繼嗣處理完護衛的事,過來請示,詢問道:“殿下,現在是要回桂林,還是繼續前行。” 朱誌明經過苗賊一役,不想再冒風險,道:“趙千戶能否護送本王前去梧州。” 趙興道:“下官來之前,焦大哥已經吩咐過了,一定要讓下官護送殿下安全到達梧州。” 朱誌明聽到趙興的話道:“如今既然有趙興的戰艦護衛,那就繼續前行吧!這裏離平樂府沒多遠了,到了平樂,稍作休整,去請些大夫來,給受傷的護衛先療傷。” 船隊重新起航,隻不過這次多了五艘戰艦護衛,遠遠望去更加龐大,更加有安全。 接下來,一路上順風順水,在沒有遇見什麽波瀾,偶爾能看到,兩岸山麓上時常有人出沒,應該也是一些土匪,盯著漓江上的船隊,準備打劫,但見朱誌明他們的船有官軍戰艦護衛,知道惹不起,隻能眼巴巴看著他們過去。 不到半日功夫,朱誌明的船隊到達平樂府。 接下還有很長一段距離,重傷的護衛顯然不適合再跟著船隊在江上顛簸,朱誌明命受傷的劉毅也留下來養傷,照看眾人。 船隊停靠在碼頭,十四名重傷護衛被抬下船,朱誌明看著他們,囑咐劉毅道:“到了平樂府找最好的大夫給他們醫治,本王不希望他們再死一人!”屬下遵命!” 朱誌明從陳進忠手中拿過一個沉甸甸的包裹,遞給劉毅,道:“拿著,這是一千兩銀子,不用怕花錢,能救回他們的性命,花再多的錢都值!” 劉毅雙手接過包裹,雙眼濕潤,他第一次感覺有人把他們的性命當成一條人命。在軍中拚殺這麽多年,他見慣了太多生死,有多少士卒是得不到醫治而枉死。隻有上過戰場,打過仗的人才會知道,士卒的命真的比草還賤。而朱誌明竟能出不在乎花多少錢,隻求能救得他們的性命,這次真的跟對人了,哪怕為朱誌明上刀山,下火海他們也在所不辭。 劉毅重重點頭道:“殿下放心,屬下定會竭盡全力找大夫醫治好他們。”嗯,快進城吧!不要再耽誤時間了!”朱誌明道。 護衛們傷勢太重,朱誌明不可能在這裏等著他們傷好後再啟程,一切安排妥當後,船隊朝著此行的終點梧州出發。